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工作体会>挂职干部心得体会

挂职干部心得体会

时间:2022-08-24 03:31:55 工作体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挂职干部心得体会

  篇一:挂职干部心得体会
  
  今年能被组织选派到青川乡挂职锻炼,我本人感觉非常高兴。因为我从小在农村长大,也曾经在农村工作过,对农村有着很深厚的感情。我喜欢和热爱农村,因为我觉得,农民可亲,农村可爱,农业可发展。
  
  说农民可亲,是因为我们中国的农民,尤其是北方的农民,是全世界最吃苦耐劳、最朴实善良的农民。他们的感情最真挚,他们的胸怀最宽阔,他们的心灵最容易被打动。只要领导干部为他们做一点小事,他们就很感动;只要领导干部做的事光明磊落,他们就很敬佩;只要领导干部能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部署工作,他们就很拥护。他们是国家的基础,党的事业的柱石,更是中国历史的谱写者。农民,他们有着无穷的力量和无穷的智慧。翻看历史,我们会发现,如果把中国比喻成一列火车,那农民就是推动火车前进的车轮。中国的朝代更迭,历史发展,时代变革,农民都是最重要的推动力量。把农民的智慧集中起来,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把农民的力量凝聚起来,就没有逾越不了的障碍。
  
  说农村可爱,是因为农村的天最蓝,农村的水最绿,农村的山最青,农村的土最肥。虽然有了些破坏,但环境还是要比城里好很多。在农村你能呼吸到最清新的空气,你能吃到最绿色的蔬菜,你能受到最热情的款待,你能体会的最淳朴的民风。走在田间地头,满眼郁郁葱葱,我感觉心是宁静的,身是闲逸的。夜宿小村,繁星满天,蛙声阵阵,我感觉觉是香甜的,梦是惬意的。
  
  说农业有发展,是因为农村和农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三十多年前的分产到户,推动了农业的大发展,发展到今天,原由的土地经营方式已经如同孩子穿小了的鞋,不再和脚了。曾经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经营方式已经成为了农业发展的桎梏,如画地为牢一般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束缚在土地上,将农业定格在小农经济阶段。农业如何打破僵局,走出困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前所未有的难题。破解这个难题,必将带动农业实现新的跨越式的发展。现在也有一些提法,如公司加基地、基地加农户的模式,或者是协会加农户的模式。但从我感受的情况来看,理论上的空谈比较多,付着实践并取得成功经验的比较少;聚敛财富,成就企业的比较多,致富农民,实现民企双赢的比较少。真正符合农村实际,明显提高农民收入,全面带动农业发展的道路等待我们去开创。我们延寿县,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土地肥沃,适合很多作物的种植,在山产品和绿色食品的开发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应该说我县农业蕴涵着极大的发展潜力,农民有着强烈的渴求发展的意愿。今年县委开展的“解放思想,加快发展”大讨论活动,也必将对农业发展形成有利的推动。农业发展需要的正是解放思想,农业发展就需要打破条条框框,用全新的理念和思维来谋划发展。
  
  通过这段时间在青川乡挂职,我有这样几点收获:
  
  一是对乡镇工作有了新的认识。我虽然从农村走出来,也在乡镇工作过,但经历了这几个月的挂职,我发现我对乡镇工作的认识是不全面的,也是比较陈旧的。乡镇工作远比我想象的要复杂的多,艰苦的多。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捉襟见肘,要维持运转,全靠乡镇领导争取资金,招商引资。各项公益事业的开展也比较困难。乡镇政府机构庞大,职能弱化,干部多,没事干,干部的监督管理存在一定困难。历史遗留问题多,如乡村债务问题、土地问题、干群关系问题等等,处理起来都比较棘手。
  
  挂职锻炼心得体会-三联阅读
  
  二是在乡镇学到了很多工作方法。青川乡的书记徐新,年轻有为,为人谦虚,工作务实,观念新,方法活,在干部群众中,有威信,有口碑。乡长董秀,农村工作经验丰富,为人宽厚平和。班子里的其他几位同志也有着很强的工作能力,大家都能以诚相待,团结协作。在这样的一个集体里工作,能学到很多农村工作的方式方法;在这样的一个集体中工作是开心的,愉快的。
  
  篇二:挂职干部心得体会
  
  根据县委组织部安排,我作为首批赴挂职干部于2月21日至4月10日,在省xx市xx镇xx街道办事处进行了为期近两个月的挂职锻炼。在这段时间里,我抱着努力学习,拓宽视野,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和处理解决各方面问题能力的态度,始终珍惜机遇,自觉学习,刻苦锻炼,进一步磨炼了自己的意志,增长了知识和经验,我主要进行了工作交流、思想交流、感情交流。工作交流是为了促进工作,学习他人长处,增长自身经验。思想交流是为了学习先进精神,坚定发展信念。感情交流是为了交朋识友,多获得信息。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体会:
  
  第一,严格自律,全心投入,是做好挂职工作的思想基础。到新的工作环境,内心无比的喜悦,感激组织能给我这次难得的锻炼学习的机会。但由于语言的关系,我很难听懂别人的讲话,他们知道我听不懂方言,就主动说普通话,我也学着学习他们的方言,主动适应工作环境。自觉以学员的身份认真做好工作,渡过了一个思想适应期。在xx这样一个经济发展氛围浓厚、服务理念至上的环境中,我真切的体会到奋斗、努力的目标是更好地工作。挂职锻炼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更是一次终生难忘的经历。挂职不是镀金,不是享受,而是学习,更是锻炼。“挂职”是一种特殊身份,他代表的不光是自己的形象,更是组织的形象。挂职期间,我严格按照作息时间上下班。上班时,认真阅读有关资料,广泛进行学习交流。坚持多听、多看、多学、多记、多想,做到边学习、边交流、边思考。尊重当地领导,团结周围同志,一切服从当地组织部和街道办的安排,严格按照既定日程及内容开展工作,自觉参加挂职街道办的各种集体活动,从未提过不合理要求。
  
  第二,勤于学习,深入思考,是做好挂职工作的基本要求。挂职锻炼是一种新的工作体验,需要学习、思考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初到xx,工作环境、工作对象都发生了极大变化,为尽快实现角色转换,除自觉参加有关会议,查阅资料、文件和当地报刊外,我坚持深入部门、深入社区了解、熟悉街道基本情况,学习他们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坚持取人所长,补己之短,坚持与领导同事们交流思想,听取、学习他们的经验,在交谈中汲取营养,在交流中积累经验,不断提高个人工作能力。
  
  第三,锻炼自我,推介昭苏,是做好挂职工作的最终目的。挂职期间,我加强与当地干部的交流,虚心做他们的小学生,诚心和他们交朋友,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和友谊。宣传昭苏的自然资源、人文环境、风土人情和招商引资项目及优惠政策,使他们更多地了解昭苏。在此我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对待工作的那种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和善严谨的处世之道,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从他们那里,我更加坚定了努力提升自己能力的决心。同时在和街道办的同事们朝夕相处中,我也学到了为人处世、对待工作的一些方法。本次挂职锻炼使我真正开阔了眼界,增长了才干,磨练了意志。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将以此为契机为起点,努力工作、奋发向上、自强不息,为喀夏加尔乡各项事业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
  
  近两个月的挂职锻炼,通过学习了解和亲身体会,我感到收获很大,也认识到了差距和不足,增加了工作压力和动力。感受之余,更多的是思考。本人认为:昭苏的经济社会发展虽然相对滞后,但我们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资源优势,只要我们紧抓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凝心聚力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就一定能够发挥自身优势,不断缩小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
  
  挂职锻炼是人生中的一次重大经历,挂职锻炼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维空间、增强了科学发展意识。
  
  第一,新挑战。
  
  在熟悉新的工作环境的同时,角色定位是关键。一定要摆正位置。虽是挂职,不能失职;虽不参与分工,但不能当看客,千万不能有临时观点,得过且过,把挂职当度假。要全身心投入,发挥主观能动性,用心观察,认真思考,仔细研究。在平时工作中,我自觉服从挂职单位领导安排的工作;直接或间接学习同事的工作方法,既不能把自己当作挂职单位的客人,又不能作为主人;团结同事,不乱发表个人意见。在这次挂职中使我的领导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第二,新机遇。
  
  一定要珍惜机遇。现代的领导干部需要有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懂得现代企业管理,懂得如何谋划发展,为经济服务。我们从经济欠发达乡镇到经济发达地市体验,组织选择了我们,这个机遇是非常难得的。一个干部的领导才能、经济工作能力,需要在具体工作的实践中形成。因此,我非常珍惜此次机会,抓住机遇,用好机遇,认真学习,刻苦锻炼。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
  
  第三,新认识。
  
  xx干部具有普遍的敬业精神,崇尚实干,遵守出勤制度,很少出现迟到、早退现象。当然他们工资、福利高,有车补,人人几乎都有私家车,但这不是关键。主要是他们体现出来的服务精神。在正常的办公中,无论是对象是谁,决不会出现推诿扯皮现象,首先茶一杯,笑颜相迎,能办理的现场办理,不能办理的告诉原因。所以在挂职中,我有了新认识,就是要少讲空话,不讲条件,多做贡献,人在哪里,心就在哪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率先垂范,扑下身子抓落实,如此才能赢得信任,得到尊重,干成事情。
  
  总之,挂职锻炼了我,积累了经验,我回到原岗位将不断研究、探索、实践、总结,求真务实,尽心尽职为喀夏加尔乡的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作贡献。
  
  篇三:挂职干部心得体会
  
  我于2008年8月至10月,在宜都市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挂职学习,挂任园区党工委委员。
  
  宜都,一个国土面积1357平方公里,总人口39.4万人,辖4乡5镇1个街道办事处2个管委会,湖北38个山区县市之一。在2000年以来,各项经济指标均超过20%的发展速度,社会经济及城市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全国城市园林先进集体,中国民营经济最佳投资县市,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等殊荣。
  
  一、宜都市工业园区基本概况
  
  在20世纪60年代,宜都作为中西部的一个中转站,不仅是零售业产品的集散地,而且众多的工业企业在此落户发展,形成了以轻工业和机械、建材、化工以及小水电为主的“五小”工业区。宜都的经济重心在工业,工业的发展又以宜都市工业园区为龙头。宜都工业园区开始创建于2000年,2003年经宜昌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2004年省政府公告予以保留。2006年3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同年4月国家发改委公告为全国第五批省级开发区。园区规划面积800公顷,主要涉及辖区内长江沿线的红花、高坝洲、枝城、陆城等乡镇。园区功能分区为三大板块:第一,陶瓷机械工业板块。以十里铺村为中心,以宜昌新星、长江、惠宜等陶瓷企业为代表和以宜运、华宜等机械生产加工企业为代表;第二,电子医药工业板块。以东阳光公司为主体和中心。第三,化工建材板块。以枝城沿江等村为中心,以宜化、鄂中化工、斯帕尔、海南欣龙、华新水泥等企业为代表,重点发展原洋溪镇所辖沿江地段。目前园区已完成开发面积近700公顷,每公顷工业用地投资强度为1500万元。截止2008年9月底,园区98家规模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08亿元,实现税收2.5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3亿元。
  
  二、工业园区管委会及内部机构的设置及职能定位
  
  管委会作为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代表市人民政府对工业园区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履行相关经济管理、公共服务等政府职能。
  
  (一)管委会的主要职能:制定工业园区行政管理的规定并组织实施;组织编制工业园区总体发展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园区内土地的统一规划、征用、开发等管理工作;统一规划、管理园区的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协调园区劳动和社会保障、人事、监察、规划、国土、建设、环保、税务、工商行政、质量技术监督等工作;负责园区内项目的申报、审批和审核及开发、引进工作。
  
  (二)管委会内部机构的设置及职能定位。作为一个行政管理机构,在配备了较完整的职能机构,如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项目协调办公室、财政分局、国土分局等的同时,还拥有两个经济实体。一是国通公司,负责工业园区土地等资产的开发经营;从事园区水、电、路、天然气等基础设施建设;从事园区的土地开发和土地使用权转让,参与房地产经营;参与开发、投资或通过合资、合作等形式引进资金、兴办企业;参与工业园区建设资金的筹集、融通。二是担保公司,坚持政府主导、民营参与、规范化管理、市场化运营的方式为企业提供贷款担保。
  
  三、园区发展经验的几点思考
  
  (一)“政府创造环境、人民创造财富”。以观念、机制、制度创新为保障,切实强化全民创业意识,最大限度地释放全民创业热情和创业能量,以创业推动发展,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创业加快致富,以创业促进和谐的全民创业氛围为宜都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心全意抓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二)园区工作职能领导地位的权威性。集计划、规划、国土、投资建设、项目论证、项目准入、财政为一体,直接为市委、政府负责的独特职能确定了管委会在工业园区的领导地位和职能的权威性,减少了行政审批程序和环节,降低了行政运行成本。
  
  (三)压力分解,摆脱事务,明确职责,各司其职的工作方式。园区建设最难的征地和融资,宜都一直坚持征地政策不变,补偿标准不变的原则,由园区管委会根据功能分区和项目建设的需要,下达征地计划和资金计划给项目所在乡镇,由乡镇负责征地和搬迁。园区根据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一是组织项目申报向上级争取资金,二是依托国通公司为融资平台以资产抵押担保向银行申请项目支持,三是拍卖公司存量土地筹资。
  
  (四)明确优惠、落到实处的招商引资政策,低廉的地价,“亲商”、“扶商”、“富商”、“保姆式”服务,“一站式”审批,一切为投资者着想的工作态度为投资宜都的企业享受到了真正的投资乐趣。
  
  四、利川工业园区建设的若干思考
  
  挂职锻炼是一种新的工作体验,需要学习、思考与实践的有机结合。通过学习了解和亲身体会,我感到收获很大,既解放了思想,开阔了眼界,也认识到了差距和不足,感受之余,更多的是思考。想起利川的工业园区建设,虽然起步较晚,发展缓慢,但我们还是拥有平原地区,发达地方无法获取的优势条件。交通瓶颈即将得到改善,园区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的基础条件也得到有效突破,目前我们应该做的是积极创造条件,以东部产业转移的契机,大力推进园区开发建设。近年来,东南沿海发达地区随着土地、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原材料、劳动力等成本逐渐上升,产业升级变革的压力越来越大,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源型产业选择向中西部转移和外迁,东部沿海产业转移为利川加快发展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必须抓住这一机遇,正确认清形势,积极谋划主动出击,凭借这场产业转移的东风招商引资进工业园区,促进园区建设,促进利川经济大发展。
  
  (一)利川工业园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形势
  
  利川工业园区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比较优势:一是区位优势明显。利川市承东启西、居中独厚,宜万铁路、利渝铁路贯穿东西,沪蓉西高速横穿全境。从市区到万州、恩施机场只需要60分钟。方便、快捷、低成本的人流、物流环境为承接产业转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是具备为东部企业提供产业配套的优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需要有良好的基础、产品配套、经营环境、技术和人才支撑。目前,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已初具规模,宜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为东部企业投资发展提供较低的经营成本和最优的投资载体,对于承接沿海产业转移有着较强的吸引力。三是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近年来,利川作为招商引资的一个品牌,影响越来越大,从人文环境到投资环境和招商政策都得到了突破性的改变。利川将会为打造投资乐园不遗余力。四是具有劳动力资源优势。利川是一个农业大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充沛,适宜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与沿海地区相比,劳动力资源优势明显。
  
  (二)推进利川工业园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对策
  
  1、认清发展形势,统一对承接产业转移重要性的认识。目前我们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总体思想上要增强抢抓机遇的意识,切实增强主动参与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紧迫感,坚决破除各种意识的、传统的、体制的以及人为的障碍,在开放开发上、在环境建设上、在用人机制上为承接产业转移营造良好的氛围。进一步解放思想,做到用新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应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增强合作共赢意识,善于运用市场机制配置各类资源,大力推进全民创业,一视同仁地对待各类市场主体,为各种投资者创造平等竞争,互相促进的良好环境。
  
  2、采取有效举措,夯实承接产业转移的平台加快承接产业转移,重点在工业,出路在招商。因此,必须切实夯实产业转移的承接平台和招商平台。加快园区建设,打造有吸引力的投资载体。一是加快园区管理体制创新,将制度和措施落到实处。全力打造园区既是行政管理又是经济实体的格局,在园区的管理体制上实行市场化、企业化的运作方式,从根本上改革园区的管理体制,降低运行成本,提高效率。真正实现政企、政事、政资分开,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二是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园区规划要有大手笔,突出产业特色,加强生态建设,提升园区品位,完善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三是加快园区发展速度。要切实加强园区的产业建设,增强规模效益,引导建立产业集群。
  
  3、强化工作机构,形成有竞争力的招商机制。招商引资是园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必然途径。必须坚持政府推动、企业主动、社会联动的工作机制不动摇;坚持对招商引资实行目标管理不动摇;坚持对招商引资给鼓励、给优惠的政策不动摇。
  
  (三)突出工作重点,创新招商引资的软硬环境
  
  要突出把招商引资力量整合起来,在政策、渠道、方法、机制等方面进行一系列创新。
  
  1、做好对外联系与交流工作。一方面要推动与东部地区政府间的合作,充分发挥政府在招商引资中的平台和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加强民间的交流和沟通。主要加强开展经贸、科技、教育、人才等交流活动。促进双边高层互访,争取与东部一些市结为经济合作市,签订合作协议,建立交流、沟通、协调机制。二是定期举办项目投资洽谈、产品推荐、进出口贸易、科技合作、企业家互访、民间交流等活动,把双方或多方的合作与发展不断引向深入。同时加强干部挂职、教育培训工作,通过干部的双边互动,熟悉情况、密切感情、掌握信息。三是建立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的工作格局。政府重点在架桥、搭台上下功夫,抓好规划和组织;部门重点在具体组织上下功夫,创造良好的合作环境;企业重点在引进项目、做大做强产业上下功夫,主动上门招商引资,引进资金和技术,搞活机制。四是突出与东部地区的商会、行业协会等民间组织的联系。
  
  2、加强产业链招商。产业链配套对企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原材料供应与产品市场、资讯渠道等方面,配套环境的优劣决定着企业投资的取舍。因此要重点围绕我市既定的主导产业和优势资源,引进东部地区的先进技术、设备、管理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行业的市场竞争力。
  
  3、搞好项目对接。鼓励有能力的企业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开辟新的贸易加工业务。把园区作为我市承接产业转移的主战场,明确园区产业定位,突出特色发展,使工业园区发展与本地优势更好的结合起来,形成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工、资源优化配置、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格局。要把生态保护理念贯穿于承接产业转移的整个过程中,对高污染、高物耗、低附加值的产业承接严加控制,要将承接产业转移建立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
  
  4、发挥比较优势。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规格运作,提高准入门槛,把握持续发展。要做好利用优势资源的文章,要坚决避免小打小闹,遍地开花。要坚持优势资源由优势企业来开发,大产业向大资本靠拢,做好重大工业储备项目的规划,取得引进战略投资者的主动权。要吸引对旅游业的战略投资,按照建设“知名休闲度假旅游胜地”的要求,整合旅游文化资源,丰富旅游文化创意,提高旅游管理水平。
  
  5、突破瓶颈制约。加快承接产业转移,必须有承载项目的平台,有扩大投入的渠道,有保障流通的基础设施。园区土地、物流等方面的状况,已成为招商引资的“瓶颈”。一是要破解用地难题。没有土地,再好的项目也引不进来。因此要严格项目用地管理,既抓增量的供给,更抓存量的盘活。二是加强信用建设,拓宽融资渠道。政府的信用、企业的信用都是一个市场,(www.fwsir.com)市场体制是否完善,经营效益如何是各种金融信贷机构是否投资的关键,讲诚信,重信用,大力营造信用环境,同时壮大中小企业担保基金,形成良好的金融竞争氛围。三是完善物流体系。产业能否顺利转移,取决于“交通”和“流通”,而流通的基础是交通。一定要突出交通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做到交通设施首先对接。
  
  6、优化服务环境。经济发展环境,硬环境是基础,软环境是核心。现在各地招商引资拼优惠政策的空间已经不大,主要是在改善软环境,特别是服务环境方面下大功夫。必须真正把投资环境作为“生命线”来抓。要斩断部门与收费罚款间的利益联系,从严约束和规范部门行为,严禁乱检查乱罚款。要整治项目建设施工环境,抓一批典型,查一批案件,攻破一批难点,消除一批痼疾,给客商以更多的安全感、亲切感、自由感,打造“亲商”、“扶商”、“富商”的“金字招牌”。
  
  (四)把握四个统筹,促进园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统筹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促进优势产业协调发展。在业已形成的支柱产业的基础上,改造和提升传统工业企业,继续引进关联企业,充实和壮大支柱产业;顺应园区迅速扩张的趋势,通过引进、开发、技术集成、合作配套等形式,着力培育一批市场容量大、技术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优势产业,促进和提高园区工业整体水平。二是统筹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健全服务和管理体系,加快工业园区周边各类商业设施、服务设施和绿化生态景观建设,重点加强清江沿岸景观的规划和建设。三是统筹人才引进与学习提高,促进人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政策引人、事业留人、环境育人”方针,按照人才优先战略,加大招才引智和培训提高力度。四是统筹两手抓与两手硬关系,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贯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工作方针,在经济建设有序推进的同时,保持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协调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全方位提升服务水平,帮助企业创造最佳竞争力;坚持“精简、统一、效能”原则,加强园区管理机构的自身建设,努力使园区管委会成为政府职能转变的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