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06 19:23:31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读《隔岸旳甲午》有感——论甲午失败之必然

  读《隔岸旳甲午》有感——论甲午失败之必然

  中日甲午战争,是近代史以至现代史上,中国军队与入侵之外敌交战时武器装备差距最小的一次战争。它又是近代以至现代史上,中国军队败行最惨的一次战争。鸦片战争之后,国人皆知西方专好坚船利炮,无坚船利炮要割地赔款。北洋海军,船不可谓不坚,炮不可谓不利,为什么反而更大规模的割地赔款?

  甲午战争日本的胜利是制度的胜利。大清帝国的失败是制度的失败,鸦片战争一声炮响,唤醒了清朝的同时也唤醒了日本。中日两国同时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但两个国家学习西洋文明,一个从内心革新变化,另一个则止于外形。"一个把外来的东西当饭吃,另一个把外来的东西当衣穿".当饭吃的消化了,强身健体;当衣服穿的只撑起了一个模样。福泽谕吉说,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改变三个方面: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的改变。这个顺序绝不能颠倒。如果颠倒,表面上看是走捷径,其实是走不通的。日本就是按照福泽谕吉这个顺序走的,而清朝则反着走。结果一个成功了,另一个失败了。德国"铁血宰相"曾分别接待过中国和日本两个代表团,后来有人问他对中日的看法,他指出,中国和日本的竞争,日本必胜,中国必败。他说:"日本到欧洲来的人,讨论各种学术,讲究政治原理,谋回国做根本的改造;而中国人到欧洲来,只问某厂的船炮造得如何,价值如何,买回去就算了。"

  日本秉承中国文化上千年,其国家形态与它的母国是一样的:国不知有民, 民不知有国。人民只有宗族意识,没有国家意识。那时候西方传教士到中国和日本来,都一致承认中日两国人民的忍耐与坚忍无与伦比,但另一个印象就是麻木不仁,对压迫逆来顺受,毫无主动性和创造性。日本有本侮辱中国人的书叫《支那论》,说中国人"似蚯蚓这种低级动物,把一段身子给切断了,其他部分没有感觉,仍能继续活着".其实以此来形容明治维新前的日本人,也不差分毫。但西风东渐之际,日本人断然斩断了上千年的文化脐带,脱亚效欧,加入了西方的发展行列。人民变成了国民。

  百姓是不是国民,有两条重要标准,一是有没有权利,二是有没有财富。明治维新时,日本还搞了"自由民权"运动,其核心是"纳税人的参政权".大久保利通说:"国家强大源于民众的富足。"日本走了和清朝洋务运动相反的路,鼓励民间资本。腐朽的制度不仅阻碍民族发展,为敌国入侵提供可能性,并在关键时刻出卖民族利益。甲午战败后赔了那么多钱,可战前买军舰,竟一分也掏不出来。有了国民, 就有了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很多日本学者在总结甲午战争经验时都认为,国民意识是战争胜利的最大法宝。国民国家是近代日本的基本国家模式,反观大清帝国,当日本在不顾一切地调动和激发全民族的创造力的时候,清朝则不顾一切地将民间思想火花扑灭于萌芽之中。战争从来就不是老百姓的事,甚至不是军人的事。威海卫陷落后,南洋舰队曾深入向日本海军请求,归还南洋舰队的两艘船只,因为这两艘舰是北上参加北洋水师会操的,而非作战,理应归还,此事成了海战史上的笑柄。

  甲午战争其实也是中日两国发展战略的对撞。19 世纪中叶,西方列强入侵东方,亚洲各国相继沉沦,只有中日两国奋起自强。中国发起洋务运动,日本搞起了明治维新。洋务运动的倡导者和参与者,在建立现代国家的努力上,与日本明治时期那代人,应该同样值得尊重。问题是,东亚狭窄,容不下两个国家同时崛起,尤其容不下中国这样的大块头崛起,这就决定了中日间必有一战。日本对此认识得非常清楚,而清朝则懵懵懂懂。中日双方都在西方船坚炮利的逼迫下进行战略转移。日本实现了由传统战略向现代国家战略上的彻底变革。相反,清朝在确立具有现代特征的国家战略上始终止足不前。直到国家覆亡,都没有制定出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战略。

  历史就是历史,事实就是事实。北洋海军官兵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批优秀的军人, 他们绝大多数治军勤勉,刻苦学习西方海军建设经验,努力钻研海军科技战术。他们在甲午海战中视死如归、英勇杀敌的壮举和宁死不屈,自杀向国的崇高民族气节,都是不可更改的历史事实。百余年过去,逝者已矣,生者当自省。今天,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来客观评价北洋海军官兵,还他们以公平,还历史以公平,这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大义。

  作者:陈晴

【读《隔岸旳甲午》有感——论甲午失败之必然】相关文章:

甲午中日战争08-17

《甲午甲午》观后感10-24

甲午甲午观后感600字(通用5篇)08-24

历史教案-甲午中日战争08-17

初二《甲午中日战争》说课稿07-12

第三册甲午中日战争08-17

中日甲午战争的教学设计08-17

高一历史教案:甲午中日战争09-12

甲午海战读后感(通用13篇)08-22

论审计失败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