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文史论文>社会学论文>战略机遇期的若干战略问题

战略机遇期的若干战略问题

时间:2023-02-27 09:36:54 社会学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战略机遇期的若干战略问题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正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要求,善于进行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胡锦涛指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加强学习,努力培养自己的世界眼光,正确把握世界和中国的发展趋势,增强分析复杂形势的战略思维能力。”当前,我们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贯彻十六大精神,要努力提高战略思维和战略决策能力,紧密结合实际,着重研究和把握新的战略机遇期的国际国内战略问题。

  十六大报告提出,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个判断和要求是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和任务的深刻变化作出的。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世界发生大转折,大转折就是大机遇。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也为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和空间。从国内来看,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具备了加快发展的各种有利条件,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和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理论武器。

  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重要战略机遇期,作为党的领导干部应该重点思考和把握以下战略问题。

  国际战略方面:

  当今国际竞争舞台上展开的,不仅是国家经济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较量,而且也是各国战略家们胆识、魄力和智慧的较量。在这场较量中,我们制定国际战略所依据的最高原则是什么呢?应该是,超越意识形态的差异,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原则。邓小平说:“考虑国与国的关系主要应该从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不去计较历史的恩怨,不去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以自己的国家利益为最高原则来谈问题和处理问题。”

  我们强调超越意识形态的差异来发展国家关系,并不是淡化意识形态。西方敌对势力对中国“西化”、“分化”的图谋是不会改变的,我们必须做到心中有数,高度警惕。

  超越意识形态的差异,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原则来处理对外事务,最重要的是长期坚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国际战略基本方针。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那种“黑云压城城欲摧”的险恶国际形势下,邓小平提出“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决不当头、韬光养晦、善于守拙、抓住机遇、有所作为”的战略思想。可以说,这不仅是世界风云变幻的特殊历史条件下的应对战略,而且是为了我们国家长远利益而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邓小平的这一战略思想核心是“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对于“韬光养晦”,我们要深入理解。

  韬光养晦,是中华民族传统政治智慧的一个经典表述,内涵十分丰富。“韬光养晦”与怯懦、软弱、糊涂等毫无关系,它是一种体现大智慧的谋略。忍让和妥协,也会有完全不同的情况。革命导师列宁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一文中,曾经阐述过两种不同性质的妥协,即革命者的妥协和叛徒的妥协。他提出要区分两种人:一种是把钱和武器交给强盗,为的是减少强盗所能加害于他的祸害,以便后来容易捕获和枪毙强盗;另一种是把钱和武器交给强盗,以便入伙分赃。在文章中,列宁进一步指出,“应把对共产主义思想的无限忠诚同善于在实践中进行一切必要的妥协、机动、通融、迂回、退却等等的才干结合起来”。这个思想,现在对我们也有指导意义。

  国家根本利益要求我们自觉遵循“韬光养晦”的战略方针。当前,我们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决定了我们在很长时期内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完成祖国统一,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综合国力的现状也要求我们采取“韬光养晦”的方针。美国炸我驻南使馆、撞机事件,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和尊严,但中美之间合作的基础没有变,双方利益有共同点,又合作又斗争,以两手对两手,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斗而不破,符合国家的根本利益。我们一心一意搞现代化建设是敌对势力最害怕的事,我们失去冷静,偏离发展轨道则是敌对势力最高兴的事。

  在国际战略方面,还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积极推进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这种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应该保障各国享有主权平等和内政不受干涉的权利,保障各国享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保障各国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保障各个民族和各种文明共同发展的权利。把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作为我们的国际战略目标,维护了占世界人口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利益,树立了我国良好的国际形象。

  进入90年代,建立国际新秩序已成为世界各国的热门话题。把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作为我们的国际战略目标,与我们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地位也是相称的。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在国际问题上无所作为不可能,还是要有所作为。作什么?我看要积极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前不久,国外一家杂志的文章提出,美国必须抓住当前国际反恐的机会,采取与国际形势相适应的对外政策,建立新的帝国主义,发挥对世界的领导作用。对于这种企图和谋略,我们必须保持警惕,强调建立国际新秩序,首先是政治经济新秩序,也包括文化、安全等方面的新秩序。当然,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是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它需要世界上各种战略力量进行此消彼长的较量,需要世界各国人民进行长期的斗争。我国在这方面可以也应该有所作为。

  国内战略方面:

  党的十六大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我们要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这些战略决策。这方面的内容非常丰富,不可能详细展开,以下重点就为什么要作这样的决策,简要地谈一点学习体会。

  第一,关于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近年来,世界范围的大规模经济结构调整的活动正在各国兴起。这种调整呈现许多特点,一是在世界性信息技术革命的带动下,以信息化为重点,发展网络经济,对国民经济整体结构进行调整,为资本、信息、商品在全球范围内更便捷的流动,创造新的模式;二是在新技术创新推动下,一批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崛起,极大地扩充了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值,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动力;三是根据世界市场发展前景和本国的比较优势,对传统产业实施重大改造、重组,对某些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有针对性的淘汰。这些特点主要表现在西方发达国家。这种情况,给发展中国家包括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压力。如果我们跟不上世界范围内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就不可能在新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就要受到影响。总的讲,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要做到三个“有利于”:有利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有利于扩大内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解决就业和再就业问题。长期以来,我们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深层次问题是经济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协调,城镇化水平低,工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还不高。另外,经过二十多年的快速增长,商品短缺的状况已经基本改变,出现了市场消费不足,一些产品相对过剩的“卖难”现象。如何通过结构调整,开拓市场,扩大需求,增加就业,保持社会稳定,这是关系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

  第二,关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确定这个战略的依据主要有四条:一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二是教育水平、劳动者素质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要推动力;三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需要;四是我国科技水平的相对落后。据有关资料测算,一些发达国家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60%,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超过80%。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如亚洲“四小龙”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体在40%—55%之间。我国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30%左右。我国单位国民生产总值消耗的能源是日本的6倍,韩国的4.5倍,美国的3倍;钢材、木材、水泥的消耗强度分别为发达国家5—8倍、4—10倍和10—30倍。

  这就使得我国传统产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我国经济正在经历由长期短缺到相对过剩的转折,经济发展由过去主要受资源约束转变为受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外延性经济增长的局限性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在这种情况下,把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这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的工作重点转移的深化,把这个转移推向更高的阶段,具有重大战略意义。面对新世纪,面对经济全球化浪潮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只有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才能解决我们所面临的困难,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第三,关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相互协调与和谐,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最早源于环境保护,现在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指导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从总量上看,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资源拥有量很少,许多方面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实际上是一个人均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我国生态环境脆弱,生态失衡日渐突出。伴随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我们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决不能走人口增长失控。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道路。这是一条危险的死路。这样的发展不仅不能持久,而且最终会带来难以解决的严重问题。领导干部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有清醒的战略意识,要算大账,算促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全局之账。那些急功近利而损害全局,祸及将来的事情,决不能干。

【战略机遇期的若干战略问题】相关文章:

不容错失的重要战略机遇期08-05

新世纪投资战略问题研究08-07

发展战略产业的几个问题08-06

发展战略产业的几个问题08-06

旅游饭店的形象战略和情感战略08-06

市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存在问题及对策08-17

看耐克i2事件是战术还是战略问题08-05

管理中的营销战略08-06

管理中的营销战略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