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文史论文>新闻传媒学论文>“媒体在全球化过程中承担不可替代的责任”:中美传媒技术培训中心主任王青平

“媒体在全球化过程中承担不可替代的责任”:中美传媒技术培训中心主任王青平

时间:2022-08-11 04:00:45 新闻传媒学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媒体在全球化过程中承担不可替代的责任”:中美传媒技术培训中心主任王青平博士访谈

 
[内容提要]加入WTO对中国是挑战又是机遇。中国媒体的生存和发展终究会面临外来媒体的冲击,包括商业利益和文化的冲击,其结果可能部分取决于中国以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这种冲击。中国大众传媒要以积极的态度对外来媒体的冲击进行认真接触和了解。全球化是不可抗拒的人类历史进程。中国经济、文化在全球化过程中得大于失,中国文明和文化有永久的生命力,媒体在全球化过程中肩负有不可替代的责任。
[关键词]媒体 全球化 责任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八月中旬,美中传媒出版交流协会会长、中美传媒技术培训中心主任王青平博士率领美国广播与影视专家报告团来到中国,计划对中国的5个城市进行访问,而他们选择的第一站就是北京。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报告团一行受到人大新闻学院以及北京广播学院的热烈欢迎和高度称赞。本刊特约记者在此期间对王博士进行了独家专访。
记者:王会长,您好,听说您率领的报告团将在中国访问北京、南京、长沙、杭州和上海5个城市,这在中美两国关系史上,在中美媒体与教育交流史上都是第一次。我想知道你们为什么选择这5个城市?
王青平:我们访问的这5个城市在中国历史上,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在媒体的发展方面曾经、并且正在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从16世纪中叶到18世纪,也就是明末清初之际,江南的杭州和南京就是中国的出版中心。它们在当时中国出版业中商业化程度最高,已经有版权诉求。技术水平最先进,熟练的刻字工人平均每天都刻200~400字左右。图像的印制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以才子佳人言情小说为代表创造了《红楼梦》之前文学出版方面的最高成就,有着全国最多的读者群。小说出版创造了极大的利润,一本带50页插图的《封神演义》在明代曾卖到二两银子一部。在报刊杂志出现之前,通俗小说成为传播思想、信息和大众娱乐的媒体。

清代中期以后,北京成了另一图书出版发行中心。除了小说外,科举用书和应用类书籍都有巨大市场。而上海则成为近代出版业的发源地。擅写才子佳人小说的江浙文人开创了上海的鸳鸯蝴蝶派小说。商务印书馆和众多的报纸、杂志接受外来的影响,使上海成为中国近代出版中心。曾经在英国传教士麦都斯的上海墨海印书馆工作过的江苏吴县人王韬,于1867年至1869年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第一次对欧洲进行了考察,1874年在香港创办了我国第一份以政论为主的报纸《循环日报》,被誉为中国新闻报纸之父。1887年,王韬应邀主掌上海格致书馆(现格致中学前身),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专门研习和传播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新型书院。近代的湖南长沙虽然处于内地,但在接受和传播新思想方面却“敢为天下先”。清末维新派的《湘学报》、《湘报》相继于1897年至1898年间在长沙创刊。中国的第一所西方式的大学在长沙举办,毛泽东创办的《湘江评论》代表了中国革命的先进思想。
在中国媒体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各种因素都曾起过作用。譬如,技术的发展,工业化、商业化、都市化的进程,读者和观众市场的形成,知识分子的参与和影响,文化产品的形成,文学的通俗化、娱乐化倾向,政治影响,当地文化传统,以及外来文明和文化的影响等。因此,我们可以说,这次报告活动在这5个城市举办本身就有着某种历史的机缘。
记者:是否可以这样说,这次报告活动在这5个城市举办更说明它们在当代中国媒体和媒体教育界的重要地位,代表了中国媒体和媒体教育改革的方向呢?
王青平:中国近年来在教育方面改革的程度,可以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文件为代表。
在媒体方面的改革,虽没有见到正式的文件,但对于每一个出国多年的海外学人来说,回国看到的是更为巨大、深刻的变革,是悄然进行的变革,是十年前不可想象的变革。
记者:那么,您认为这种变革的实质是什么?
王青平:中国媒体和教育的改革是中国社会20年来改革开放的必然产物,是改革开放深化的表现。20年前中国的改革开放,媒体扮演了呐喊者的角色。20年来,从农村到城市各个领域的改革开放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成就,为媒体创造了巨大的广告收入,媒体正是在享用了改革开放的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且形成了自身的利益。媒体业作为有历史渊源,又有现代色彩的产业,一旦形成自身利益,就必然有生存和发展的要求。这就是媒体业改革的实质。也是媒体业改革的根本内在动力。中国全社会在经济方面的改革开放早已经证明是可行的、成功的。媒体与教育的改革也是如此,尽管还有风险和危机,早晚会成功。
记者:您认为中国媒体和媒体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在哪里呢?
王青平:我认为中国媒体和媒体教育的改革与纯粹经济领域的改革有所不同。它较其他领域滞后,但对全社会的影响更为深刻、巨大。它的前进面临着更为巨大的挑战。和世界各国的媒体一样,每个媒体机构的发展都会受到各种制约,都要处理好相互关系。即媒体与国家法律和政府政策的关系、媒体与读者观众及市场的关系、媒体与社会不同利益集团的关系,不同类型媒体的关系,以及同类媒体中不同实体的关系。从经济上说,主要是市场和竞争观念的引入。中国媒体的硬件大多不次于国外,像网络方面还走在世界前列。但在市场、竞争和商业化运作方面,由于正处于转型期,还在摸索中。正如我们刚才提到的,在历史上媒体发展过程中起过作用的诸多因素中,无论在哪一两个方面突破,就有可能带来全局性的突破。媒介观众的转变可能成为最大的突破口。湖南卫视湘军的突起,《快乐大本营》和《玫瑰之约》功不可没,可以看成是电视节目在娱乐性功能方面的突破,在男女情爱这一人类永恒主题方面的突破。

   
“媒体在全球化过程中承担不可替代的责任”:中美传媒技术培训中心主任王青平博士访谈  
记者:在市场化、商业化的国家里,媒体业永远面临着商业利润与社会责任的冲突。您能否给我们举一个美国如何处理这种矛盾的例子?您认为中国的媒体在此问题上应该向西方媒体借鉴些什么?
王青平:去年我们组织了中国电视界到美国参加电视发展研讨会,在斯坦福大学听到有位教授对美国媒体过分商业化的激烈批评。当时南京大学的孟建教授提问,像持您这种观点的人在美国有多少?这位教授说很少。而媒体界可以花上百万美元的钱来研究如何对付我们学术界的这种批评。再举一个例子,CNN有一著名记者报道了美国在越南使用生化武器的事实。国防部告诉CNN高层,如果此人的名字还出现在CNN的工资单上,CNN将再也得不到军方新闻。结果如何,可想而知。这位著名记者离开了CNN。关于中国的报道也有类似的例子。我有一个年轻的美国女学生,曾在CNN在中国的部门工作。她很喜欢中国,男朋友也是中国人。她告诉我,很多在中国的CNN工作人员都喜欢中国,但他们都知道,对中国的正面报道是很难在美国发表的,原因很简单,大部分不了解中国的美国人对中国有偏见,而媒体必须迎合观众来保住市场。这些例子说明,在媒体与市场和其他利益集团的冲突中,很容易放弃社会责任而保住商业利益。中国媒体在走向市场化、商业化的过程中,对早已高度市场化、商业化的美国媒体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都是需要借鉴的。
论文“媒体在全球化过程中承担不可替代的责任”:中美传媒技术培训中心主任王青平博士访谈来自

记者:中国即将加入WTO,将面对外来媒体的冲击,您认为中国媒体在应对这种冲击与挑战时什么是最重要的呢?
王青平:中国加入WTO以后,这对中国是挑战也是机遇。媒体的生存和发展终究会面临外来媒体的冲击。包括商业利益上和文化上的冲击。事情最后的结果可能部分取决于中国以什么样的心态或者说态度来对待这种冲击。我以为要以积极的态度主动进行认真的接触和了解。
记者:您这样认为的理由是什么?
王青平:我认为理由有三:第一,全球化是不可抗拒的人类历史过程;第二,中国经济、文化在全球化过程中得大于失,中国文明和文化有持久的生命力;第三,媒体在全球化过程中承担不可替代的责任。
记者:您的看法对中国目前正面对“入世”挑战的媒体工作者会有很大的启发,您能否具体解释一下为什么说全球化是不可抗拒的人类历史过程?
王青平:决定这一点的,从根本上说是通讯和交通的发展。在英文中,通讯和交通可以是一个词:Communication。由于中国的地理位置以及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古代中国成为大一统的、相对隔绝的中央帝国。现代通讯与交通造成的信息和人员的流动,以及在此基础上发生的世界范围的经济、文化等的交易和交流,军事冲突,使得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凭借地理位置成为与世隔绝的帝国。因此,我认为胡适在20年代提出的“充分世界化”的意见是非常中肯的。世界化就否定了“西化”,不以西方为中心,而中国在世界化的过程中本身就扮演了其中的重要角色。充分并不是全盘,而是从中华民族的利益,特别是长远利益出发,最大限度地进入国际体系。我们的通讯和交通越发达,我们的传媒越发达,全球化的进程就越快、越深入。我们此次的报告会就是一例。
记者:您为什么非常肯定地说“中国在全球化过程中得大于失”呢?中国媒体是否具有竞争力?
王青平:我认为,文明有强弱,文化无优劣。强势的文明对于弱势的文明总有侵入的倾向。在战争和经济活动中也是残酷的。我们的历史书中对汉、唐、清代疆域扩展,征服异族的称颂,对近代以来中国割地赔款屈辱的愤懑,实际上表现了对中华文明由盛而衰的不平衡的感情心态和双重标准。在理智上认识到强势的文明对于弱势的文明的侵入和掠夺倾向,能使国人处于弱势而不焦躁,奋发而急起直追。而文化并无优劣,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强调个人大于社会群体,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强调社会群体大于个人。强调个体的文化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强调群体的文化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两者都是人类文化的结晶。各有其存在和发展的独立价值,都不能互相取代。而两者如走向极端都对社会有害,因而有时需要互补。中华文明并不会像世界其他古文明那样消亡,中国文化也不会消亡。相反,现在有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中国当代文化在世界化的过程中有越来越大的反作用和正面影响。中国人到英国当大学校长,获得诺贝尔,奥斯卡奖,美国图书奖,主办奥运会、加入NBA球队等,都是对世界化、全球化的贡献。中国文化不会消亡的最后一点理由,是中国独特的文字,也就是传播的符号。无论外来媒体如何冲击,只要使用中文,中国媒体就有不可替代的竞争力。
记者:“媒体在全球化过程中承担不可替代的责任”,中美两国的媒体和媒体教育者应做些什么呢?
王青平:要勇于走出去,了解外国,宣传中国,认识到全球化的趋势和利弊,我们就会认为应该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在媒体和媒体教育方面的交流。除了在技术上、商业运作上相互了解和合作以外,中外在媒体与媒体教育方面的交流是最直接有效地促进人们互相了解和友谊的方式。今年5月,我和马里兰大学的Ray Hiebert教授访问中国的时候,中国社科院新闻所的苏纲宪先生曾满怀困惑地问Hidcert教授,为什么美国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和中国目前的实际状况总是不一样(负面的多)?我以为原因可能有很多。对于远隔大洋的大多数普通美国人来说,他们心目中中国的形象仍然是贫穷、落后和愚昧。美国媒体对国内观众在相当程度上是迎合的,尽管对于事件的报道,美国媒体对各种观点还是有报道和争论的。比如对湖南电视台,纽约时报去年曾有相当客观的正面报道。今年4月的间谍机事件,电视台也曾播出一黑人女学者对中国方面的赞成和同情。另一方面,对事件的揭露性态度不论是对国内还是国外都是美国媒体的传统,水门事件、克林顿性丑闻都是明显的例子。从中国方面说,在这20年间,中国的发展变化非常快。不用说,对那些普通美国人,甚至对那些专门研究中国问题对中国有感情的美国专家,就是出国多年的中国人,如果不是亲自回国考察,也很难了解和理解中国目前发生的深刻变化及其实质。在这种情况下,两国的媒体和媒体教育工作者加强交流,加深了解,更客观地报道两国的重要事件,不是迎合观众而是引导观众,对两国关系产生正面影响,并形成媒体与观众的良性互动,就显得非常重要。

   
“媒体在全球化过程中承担不可替代的责任”:中美传媒技术培训中心主任王青平博士访谈  
The irreplaceable responsibilities the media under takes in the course of globalization
——Interview with Wang Qingping, director of the Sino-US Media Training Centre
ZHAO Yan-hua, correspondent
Abstract: Accession to the WTO will be both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to China. Chinese media's survival and further development has to face competition from foreign counterparts. So the result will partly depend on how the Chinese media will treat such a competition. Chinese mass media should actively contact and understand the competition. Globalization is an irresistible trend and the author thinks that Chinese economy and culture will benefit more during the process of globalization.
Key words: media;globalization;responsibilities
[责任编辑:刘小燕]


   
“媒体在全球化过程中承担不可替代的责任”:中美传媒技术培训中心主任王青平博士访谈

【“媒体在全球化过程中承担不可替代的责任”:中美传媒技术培训中心主任王青平】相关文章:

不可替代作文(通用45篇)11-21

关于你是不可替代的的作文600字08-18

承担责任的作文12-23

承担责任作文08-24

学校该不该承担监护责任?08-17

勇于承担责任作文08-24

勇于承担责任优秀作文05-31

承担连带责任保证书01-26

承担责任,顶天立地08-15

浅谈全球化与反全球化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