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商务管理论文>电子商务论文>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研究

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研究

时间:2022-08-05 08:08:24 电子商务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研究

  内容提要:

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研究

  网络经济是传统经济的衍生形态,并对传统经济理论产生着重大影响,甚至改变着传统经济学中的许多理论。比如传统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益递减”理论,由于网络经济的发展而有所改变。

  网络经济具有明显的规模效应,如果规模越大、用户越多,产品越具有标准性,所带来的商业机会就越多,其效益就越大。可见,网络经济的效益是同其规模成正比的。

  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生产者和消费者可直接进行经济互动,而且网络经营者可以轻而易举的为消费者提供周到的“个性化”服务,这样,不仅使其交易成本下降,而且可以使网络经济成为直接经济和“个性化”经济。

  在我国,网络经济才刚刚起步,在许多方面还没有被认识,因此,要发展网络经济,必须真正弄明白网络经济发展的背景,网络经济在我国及全球的作用以及与网络经济及其发展相关的各种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以便采取正确的策略,在促进网络经济发展的同时,更有效地开发传统经济的资源,并促使传统经济焕发新的青春。

  一、传统经济是网络经济发展的基础

  网络经济、新经济恐怕是近期使用比较多的一种概念了,有关新经济与传统经济,网络经济与泡沫经济的争论也不绝于耳。可以说到目前为止,人们还没能就新经济、网络经济的本质含义达成共识,由此而引发争议也就不足为怪了。

  关于新经济,国内大致有两种看法:一是认为,新经济是以高新技术革命、金融创新为基础的现代经济;二是认为,新经济就是以互联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网络经济。由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金融是现代经济核心”,所以第一种观点要比第二种观点对新经济的认识更全面。应该说新经济是以整个现代高新技术(包括现代电子技术、现代通讯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等)为基础,而非仅以网络技术为铺垫。再说在IT行业中,网络也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新经济的范畴要比网络经济的范畴大,或者说前者包括后者。

  随着新经济概念的出现,网络经济热潮的掀起,国内许多上市公司纷纷宣布从事网站投资(俗称“触网”),为网络概念股的攀升注入动力。2000年的新年伊始,上海梅林、综艺股份、海虹等股票迭创新高,其中被ST的海虹也曾多天达到涨跌幅限制,此番上涨行情确实让中国股民初次领略了网络的神奇。“爱网络不爱业绩”一度成为时尚,用市盈率来测量股票价值似乎显得因循守旧,只有用“市梦率”来测度网络股才够新潮。

  新经济也好,网络经济也好,其实它们都是舶来品。我们虽然可以奉行拿来主义,但对于外来的东西最重要的还是消化吸收。网络再神奇,它也不能脱离传统经济而独立存在。就美国而言,网络经济也是以其发达的物质经济、现代金融以及互联网技术相融合的结果。传统经济是网络经济发展的基础,或者说网络经济是传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传统经济的高级形态。脱离了传统经济,网络经济就成了无水之源、无本之木。等价交换、利润最大化等传统经济中通行的法则仍适用于网络经济,价值规律仍起作用。

  投资股市就是投资未来。未来具有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又意味着风险,而现在还没有业绩支撑的网络股风险更大。对网络股只讲概念、不讲业绩,实则是一种投机行为。事实上,网络股还没有神奇到只讲投入,不讲回报的境界。如果是这样的话,网络经济最终也会消失,因为投入就是资源的投入,由于资源的短缺性,过度的投入就意味着相关资源的枯竭。所以,那种认为传统经济不起作用、传统经济理论失效的论调是不科学的,也极不利于人们正确地认识网络经济的本质。

  在传统经济中,供给与需求的脱节或造成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同样,网络经济也有其“通胀”和“通缩”问题,这就是它的虚拟性。在传统经济中,过度投资会引起经济过热、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在网络经济中,过度投资,它虽不一定会引起物价上涨,但因有资本的参与,会引起社会金融财富的虚涨。在一定限度内,虚涨引起的泡沫不会破灭,超过一定限度,泡沫就会随着网络热潮的减退而消失。

  在一定意义上,网络经济是传统经济的衍生形态,网络的发展能使信息传递速度加快,交易成本降低,由此也能使过去因经营成本过高或达不到规模效益的部门步入盈利的行列,同样由于网络技术的应用也会使部分产业的成长周期得以延长,“青春”再现,如此等等都是网络技术发展对传统经济的积极促进作用。反过来,现代技术和传统经济又构成了网络经济发展的基础,因为现代电子技术和通讯技术是网络技术的基础,工业、农业、商业等行业信息是互联网传播的内容。

  可以这样说,网络经济必须依存于传统经济才能发展,但是网络经济也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可超前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可以脱离传统经济而存在,网络经济的适度超前发展虽无泡沫之虞,但过于超前就易形成泡沫。传统经济与新经济的并存使现代经济体系具有明显的“二元”特征,如果传统经济是整个经济体系的“原生”部分,那么网络经济(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可以称为整个经济体系的“衍生”部分。经济“衍生”部分过度膨胀会对“原生”部分构成巨大的支撑压力,当这两部分不能进行相应地调整,整个经济体系中的泡沫就会破灭。

  从本质上讲,网络经济泡沫的形成离不开金融资本的参与,资本的过度投入往往会演绎成投机,现在“.COM”公司网站无处不在,设立网站→寻找风险投资→上市,这似乎成了国内大部分网站开发者通往成功之路的三部曲,好像上市就意味着网络经营者的成功。目前国内网站达千万家,若把上市当作成功标志的话,恐怕失望者众,一者因为国内二级市场正在形成发展之中,纯粹网络公司“入市”无门,二者因为可供选择的上市地NASDAQ对上市者要求较严,尚且还有一些国内较有名气的网络公司在排队候补,因此所有的网络公司都进入NASDAQ几乎不可能,这其中有些公司定会以倒闭告终。

  国内网站创办者大致有三种意图,一种是以网站为经营对象,并凭此获取利润,二是将网站作为第四媒体,对公司进行形象宣传,三是将网站作为一种“题材”进行炒作和投机。依国内外的情况来看,达到第一种意图的很少,就连美国的AMAZON和AOL也不例外;第二种意图较易达到,这也是大多数上市公司的惯常作法;具有第三种意图的人也不在少数,而且网络泡沫就是在此意图下制造出来的,这尤应引起注意。网络成为投机对象并不为奇,因为在世界金融史上,有很多东西都曾成为人们的投机对象,并引起了各种危机,例如证券、动产、不动产等。具体讲有:17世纪荷兰的郁金香投机热、18世纪末的英国运河热以及19世纪的英国铁路热等。在当时,英国运河的开凿、铁路的兴建都是靠发行股票集资来完成的。尤值一提的是英国的铁路热,参与这场热潮的有社会各阶层人士,包括家庭佣人、银行职员、有权势的银行家和资本家等。在1827-1835年,平均每年增加5家铁路公司,而1836年猛增29家。在铁路投机高潮期,就连广大的农村地区也都认为有必要将其资本投资于铁路,改造所有的地面,并网般地铺上铁轨这种强大的交通工具。当人们都还沉浸于“这一产生了诸多英镑并许诺更多英镑的大规模运动”之中的时

候,各种违规违法的行为早已出现了,如涂改账目、卖股分红和关联交易等,尤其是那些金融投机家常玩弄投资者资金于股掌之间,后来铁路股票的大幅下跌与银行资金的大量流入也有很大的关系。铁路对于经济发展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但超越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而独自“延伸”铁路线,恐怕于事无补,反而还会引起泡沫与危机。在我国也曾经出现的集资热、房地产热,还有后来的“庄园热”等,这些与18世纪英国的运河热、铁路热均有异曲同工之处。财富最大化是“经济人”的行为目标,他们会随时寻找市场的投资热点,“羊群效应”又会使他们不计成本和风险地尾随而入,然后在不知不觉中制造泡沫,投资变成投机,“一夜致富”的愿望终因投机泡沫的破灭而破灭,因此人们应谨防目前网络中的泡沫成分。

  二、网络经济对传统经济的影响

  (一)网络经济对传统经济学的挑战

  在传统经济学中,供求均衡理论是一个最基本的理论,市场均衡是由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共同决定的。市场供给曲线给出经济中所有厂商在每个价格上愿意生产的一种物品的数量。随着价格的上升,供给数量也上升,因此在曲线上表现为向上倾斜。而市场的需求曲线给出经济中所有个人在每个价格上所需要的物品数量,它通常是向下倾斜的。市场均衡时的价格就在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的交叉点。在这一点上,厂商的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相等。供求曲线反映出经济学中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也就是说,厂商每多生产一个产品,市场价格就下降,而生产成本却几乎不变,因此最后市场所带来的收益始终是越来越少。这些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一直沿用至今,对现实的许多经济现象的分析起了不可磨灭的历史作用。然而,如今却面临着巨大挑战,那就是建立在网络基础上的“网络经济”的实践和表现所带来的巨大挑战。网络经济将某些传统产业的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的特征推向普遍后,最终形成一种新的观点,那就是网络经济突破了“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甚至于“否定”了供求规律。就以网络经济最典型的经济行为“开发软件”而言,软件产品的成本几乎是一次性的,而软件开发完成后的复制生产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成本近乎为零。其他的信息产品也具有类似的特点,即:一旦为开发软件、设计芯片、铺设光缆等信息产品投下了高额固定成本,多一个消费者还是少一个消费者,几乎不会产生成本上的变化,也不会对价格产生影响。也就是说,在网络经济中,生产第一份信息产品的成本非常高,但此后产品的边际成本甚至可以接近于零!这些特点就与“公路”、“路灯”之类的“公共物品”相似。制度经济学理论认为,公共物品往往要由政府提供,因为私人投资公共物品难以获得回报,人人都可以消费,多一个消费者并没有增多成本,而又不能轻易地排除其他人的消费,或者说排斥一个人消费付出的成本太高,这些特点决定了“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投资。信息产品可以说是一种准“公共物品”,它具有“公共物品”的许多特点,如果政府不采取措施防止人们免费使用信息产品,人们“搭便车”的行为无法消除,那么就不可避免的要出现“盗版”、“盗用”现象,因为“盗版”对于“盗版者”来说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而 “盗版”的横行泛滥毫无疑问会影响人们创新的积极性,对社会发展造成明显危害。信息产品虽然具有“公共物品”的许多特点,但它在采取一定的“屏蔽措施”下,还是可以减少其“外部性”,减少人们“搭便车”的机会,让那些使用信息产品的人们向信息产品提供者付费。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国家要立法保护信息产品的知识产权,私人也要想办法让信息产品减少“公共物品”的特点,减少其“外部性”,尽可能使信息的使用者向提供者付费,在这种情况下,绝大多数信息产品还是可以由私人投资。

  另外,网络经济还有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即产品定价问题。由于信息产品的定价原则不能采用边际成本定价法,这使得信息产品的定价成为一个困难的问题。由于市场的供求均衡点在哪里很难确定,一个产品生产出来,该如何科学地定价就成为其走向市场面临的重要问题。这个问题在我国软件产品市场上表现的尤其突出,软件产品的定价缺乏科学的方法,面对“盗版”问题,许多软件商就开始导演"竞相降价"的竞争游戏,有些甚至是十分盲目的,然而确实也没有更好的方法。

  在网络经济发展过程中,还会遇到更多新的、不可预测的问题,这些就有待于在人们自身素质提高基础上不断得到解决。这种现象的出现,要求网络经营者在网络经济发展过程能够扮演一个更聪明的角色。

  (二)网络经济中的“规模效应”

  网络经济中存在一个重要的现象,那就是“赢者通吃”的现象。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种现象呢?是把它们视为“新经济”的新规则,还是“垄断”?这是需要认真研究和对待的。“微软”垄断案就是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发生的,可是,政府仍然是以传统的眼光来看待这样的事情。其实,“微软”案已经不能同以往的垄断案相比较,因为经济发展模式已大不相同。

  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这种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市场运行的最终结果必然导致“赢者通吃”,这在网站竞争中表现得尤其突出,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网络增值的规律是规模越大,用户越多,产品越具有标准性,所带来的商业机会就越多,收益呈加速增长趋势。某一领域的产品在网络经济中是需要标准化、规模化的。这种标准化、规模化意味着社会成本的降低、经济效益的提高,这是网络经济中所有厂商追求的一种目标。在市场上,如果一个企业有能力将自己的产品标准化,并成为市场的主流产品时,该产品的价值越高,使用的人就越多。市场上的主流产品的使用价值已大大越过它的物质表现,在许多方面是生产这种产品的人想不到的,这样,即使价格再高也有人愿意买。在这里,价高少买、价低多买的需求规律对信息产品似乎也就不起作用了。网络经济条件下的新的需求规律是:使用者越多,出价就越高,或者说是“边际收益递增”。

  第二,当网络产品形成一定规模后,后来的企业想进入同样的市场难度就越大。因为,网络经营部门存在着极高的一次性固定成本,而这些固定成本中的绝大部分是沉没成本(Sunk Cost),这样,后进市场的企业就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弄不好不仅无法挽回以前的投入,而且很难生存下去。规模优势导致竞争优势,市场竞争的博弈结果是强者越强,弱者没有生存空间。一个提供信息产品的企业,一旦面临新进入的竞争对手,它的博弈策略可以将产品价格降到接近于零!因为一个无穷接近于零但大于零的单价与无穷大的信息产量相乘,收益仍然是无穷大,所以在位企业(如中国电信)不担心降价,甚至可以采取免费定价(如微软浏览器的免费捆绑)策略。博弈的最终的结果就是在位企业将欲进入市场者赶出市场。这样无疑会使成功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直到最后形成类似“垄断”的大企业。

  第三,网络经济奉行“机遇优先”的发展规则。“赢者通吃”的关键就在于“先入为主”。在网络经济中,企业开拓市场的关键在于发现市场机遇,把握机遇,这是获得市场的关键因素,也是网络经济中创新劳动的主要体现。“唯有第一,没有第二”,导致了很多“圈地”现象出现。在网络经济发展过程中,机遇对于企业的发展表现得尤为重要,抢占先机意味着成功了一半。

因为网络经济,在市场竞争初期的初始用户吸收成本相对低廉,而且网络用户具有独特的消费粘性(其实就是锁定效应),即网络公司很容易培养、保持用户对网站及其产品的的忠诚度。随着竞争的加剧,对于慢一拍的竞争者来说,获得新用户的成本就很高,而且从竞争对手中争夺新用户更是不易。因此,网络市场的先驱者具有巨大的先发优势,最大限度地拓展用户规模和市场占有率也成为网络公司的长期战略重点,于是网上"圈地圈钱"的游戏就屡见不鲜。

  第四,信息产品具有“路径依赖”和“锁定效应”的显著特点。形成“赢得通吃”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信息产品存在“锁定效应”。一个已经形成规模的产品在市场拥有绝对优势的市场份额,它的产品将形成一种标准,人们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已经形成一种习惯,使得改变这种状态的可能性更低。在经济学上,著名制度经济学家诺思提出的“路径依赖”理论可以分析这一现象。“路径依赖”理论认为,在制度变迁过程中,存在着自我强化的机制,这种机制会促进人们在选择的初始路径之后,在既定方向的发展中自我强化,而这种强化不得制度的再次创新。“路径依赖”是网络经济一个重要表现,信息技术的采用往往具有报酬递增的机制,率先发展起来的技术通常具有可以先占领市场的优势,利用规模效益导致产品的单位成本降低。如果普遍流行则可以导致学习以及其他活动效应的提高。许多行为者采取相同技术所产生的协调效应,在市场上越是流行就越能促使人们相信它,进而促使它进一步流行,实现自我增强的良性循环,从而在竞争中胜过对手。

  另外,熟悉一个软件或一个系统的学习成本是很高的,从一个信息系统转换到另一个系统时,要放弃原先的知识和经验,重新接受训练,熟悉新软件的操作等,必须付出巨大的时间、精力等成本。经济学把这一类成本称为“转移成本”。当“转移成本”高到一定程度时,用户就会被锁定。当人们最初选择了某种软件产品,并花了大量的时间、精力进行学习、实践,并达到相当熟悉的程度,此时即使他面对一个可能更好的软件,他也不会轻易地接受,而是继续选择他所熟悉的原先的那个软件,这就是所谓的“锁定效应”。“锁定效应”使得原先具有规模优势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主动权,规模优势使企业的竞争优势和规模越来越大,最终形成“赢者通吃”的局面。

  (三)网络经济中的“交易成本”

  在网络经济条件下,交易成本一般都比较低,这是为什么呢?(1)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极大地突破了现实世界的时空限制,信息在网上的传送十分迅速、便捷,缩短了时空差距,进而降低了时空成本。比如,网络可以帮助企业突破与客户和供应商打交道时由于信息交流问题而产生的交易成本的制约。在传统经济条件下,由于信息交流的困难,企业要在大范围内采集客户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交易成本”很高,这样就很难针对个别用户的需要提供个性化服务,很难面对不同市场、不同消费者实施针对性的营销策略。在网络经济条件下,企业可以在网络上交流信息,而且信息传递和复制的成本又很低,信息传播的范围又很广,不会产生由于信息传递成本所造成重大影响,因此企业可以广泛采集客户数据,可以制定并实施针对性的营销策略,提供个性化服务等等。(2)网络世界是“比特”世界,所有的网上信息都经过“数字化”、“编码化”,都是以“比特”的形式存在于网络世界中。“比特”世界与“原子”世界有着极大的区别,一是比特没有重量、质量,而原子却是有质量与重量,因此比特世界没有物理空间与重量的忧虑;二是“数字化”的比特信息可以进行无成本复制,而原子世界无论如何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因此,比特信息永远是供适应于求,无论有多少需求都可以满足,于是网络可以低成本地为更多的消费者服务;(3)网络技术可以简化市场交易过程,消解市场中介组织,可以低成本地做到精确的经济行为的统计与分析。在传统经济环境中,许多的经济行为不可能做到精确的统计分析,因此许多结论或对未来的期望都是十分不准确的。而在网络经济条件下的经济行为可以采用先进的电脑网络技术(尤其是先进的应用软件)对经济行为进行实时的统计、分析,并能借此做出总结,预测未来以及做出精确的决策。(4)网络可以减少交易双方之间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经济学理论认为,信息不对称会导致市场交易效率的低下,减少信息不对称意味减少用于搜寻信息的时间、精力和财力,意味着社会运行成本的降低和社会净剩余的增加。总之,网络经济所具备的这一切特点是其具有大幅减少市场"交易费用"作用的重要原因所在。

  网络经济是直接经济。直接经济是相对于传统工业迂回经济而言的,它集中表现在消解中间程序,使生产者与消费者直接进行经济互动。互联网络的本质就在于使时间和空间的距离为零,也就是使经济活动中的摩擦系数降低,接近于零。

  网络经济是一种“个性化”经济,集中表现为“个性化”服务。网络经济之所以能做到“个性化”服务是因为信息可以无限制的复制和组合,是因为网络技术手段使得信息的复制和组合成为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随着信息化和网络技术发展对经济影响的逐步加深,信息化和网络将从影响一个部门和地区到影响整个经济,这就是网络技术发展对经济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是一个从低度到高度的的必经过程。

  Internet会引发出以网络为纽带的新经济,这样一种经济会使“交易成本”大为降低,进而使价格结构发生深刻的变化。传统经济的稀缺资源是物资,新经济的稀缺资源是时间,这样,只有更快的创新才能创造新的价值。

  所谓新经济也就是全球化经济,它是指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相互依存,技术相互运通,逐步形成全球规模的有机整合,进而实现经济技术一体化。促使新经济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信息技术,特别是Internet的进步和普遍应用。有了新经济,改变了传统的分工方式,知识成为一种战略资源,它不仅具有快速增长和报酬递增的势头,而且改变了传统的资本增加、效益递减的规律,既增加了知识的积累,又增加了其它资本要素的能力。

  新经济是基于知识发展和应用的经济形态,以数字化为技术支撑,以信息化进行要素配置,以网络化为运行模式的高增长率、低膨胀率、低失业率的新兴经济。新经济的本质既然基于知识的发展和应用,因此,知识经济和新经济是不矛盾的,它们的本质就是强调知识的发展和应用。具体来讲,新经济又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去分析它。比如数字经济它强调的是所有技术系统必须搭载在数字化的基础之上;信息经济它强调的一个要素是信息,通过对信息配置去发展生产力;网络经济强调的是它的运行模式。所以,要把握新经济的运行,不仅要把握新经济某一个侧面的特征,而且还要全面地把握新经济的基本特征,以及与传统经济的区别,进而把握新经济的运行规律。

  三、发展网络经济应弄清楚的若干问题

  撇开利益问题谈互联网是一种梦想,绕开机制问题谈新经济是一种狂想,忽视国情问题谈网络经济是一种臆想,忽略全球化竞争谈信息经济只能是一种猜想,回避传统经济的网络化也只能是一种设想,而网络业界曲解、逃避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质疑则是一种不健康的思想。

  

网络问题需要用网络的思维去解决。网络是一种经济,网络经济是一个时代;一个时代的问题,无一不是全局性问题,无一不需要从整体上加以把握(这也正是网络发展引起广泛关注、争论的根本原因)。信息经济也好,网络经济也好,新经济也好,虽然它们自身还不能从全局层面解决问题,但是网络经济在中国的萌芽、成长需要面对的是全局性的问题,需要解决的也是全局性的问题。

  但是,“网络之大作于细”,全局性问题的解决需要从局部着手,需要通过发现、认知、分解,实现对全局性问题的具体分析。由此才有再次上升为整体认识的可能。而在分歧巨大、舆论混乱的今天,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的对话显然有助于形成对网络经济的整体认知。

  但是,让社会真正认知网络经济意义显然更为重大,因为网络经济未来的成长空间在社会那里,网络经济未来的发展命运也在社会那里。

  为了更好地把握网络经济及其未来,需要弄清楚以下一些问题:

  当前互联网发展浪潮究竟出现在何种背景之下?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资本“自由化”是目前愈演愈烈的三个世界潮流。互联网的发展则具有以信息网络化为先导、融三位于一体的特征。新自由资本主义、信息资本主义或者后资本主义的变迁与扩张动向是进一步认识相关问题的关键。

  互联网与经济全球化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就是交易自由化,互联网则是以信息自由、资本自由为基础的交易自由的根本实现之道,技术、资本同途同轨,互联网是自由资本拓展无疆界商业,进行全球扩张的划时代利器。

  当网络经济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互联网将会具有何种功能?在一个国家内部,一旦网络经济形成以后,互联网确实具有财富的重新分配和权利秩序的重新确立的功能,未来社会的财富中心将会位于信息中心和资本中心。

  网络时代的全球分工、产业分工将会有什么变化?在国家与国家之间,资本与信息的中心就是未来的权力中心,发达国家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位置仍然会以控制信息、生物等产业技术的研发等上游产业为主,它们对未来财富流向的决定能力将会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网络时代的产业链、价值链在国家内部将作何种呈现?产业链、价值链的不同是网络产业与其他任何产业的最大不同,也是网络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的最大理由。浮现中的数字经济也好,浮现后的数字经济也好,产业结构仍然处于成长、分化途中。但是可以肯定,未来它将与整个国家经济的结构二位一体。

  网络将在多大程度上改变未来国际政治格局、全球权力中心的位置?网络从根本上具有自由平等、权利分散、权力中心多元的特征,但是网络霸权不是不可能存在的。自由平等、权力分散绝对的,权力中心取决于参与度、发展度和控制度。未来世界霸权中军事霸权与经济霸权概念的解释将更加具体,比如知识霸权、信息霸权、资本霸权、技术霸权等。

  网络经济到底有没有改变原来传统经济的一些基本规律?现在的问题不是有没有改变,而是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经济规律。传统经济的基本规律仍然有效,但是并非一成不变。应该注意全球经济在信息化、网络化浪潮的量变中有质变的现象。网络经济领域也确实有一些新的商业模型、规律出现。

  传统经济学理论是不是已经过时,无法解释新经济现象?现在的主要问题不是传统经济学过不过时,而是我们的经济理念是不是过时。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分歧是一码事,有没有仔细研究新经济是另一码事。现在的主要问题是适应科学技术发展适应的社会生产力超速发展,人们的观念大大落后于实际。正因为这样,出现了在“现在还看不清楚”的情况下就过早地给网络经济定性的现象。所谓“网络经济是泡沫经济”的结论就是一种典型现象。

  网络经济到底是不是泡沫经济?网络泡沫究竟何时破灭?网络泡沫不等于网络经济,经济泡沫也不等于泡沫经济,互联网公司不是网络经济的全部。网络经济也有周期,通过调整挤压泡沫不能说明网络经济的终结。倒在地上的将是没有竞争力、应该被淘汰的一些网络公司不是网络经济本身。

  如果说网络经济不是泡沫经济,网络经济与网络泡沫之间是何种关系?作为纯粹的技术与应用,互联网不是泡沫,作为企业商业道路的互联网无所谓泡沫,作为一种崛起中的新兴产业互联网存在一定泡沫,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互联网的泡沫要用“阶段性”的眼光去看待。目前,网络经济整体上处于快速裂变、大幅度扩张阶段。

  如果说网络经济不是泡沫经济,网络经济的价值基础到底何在?网络革命是信息革命的第二阶段。互联网从根本上改变了工业时代信息流、物流、资本流之间的关系。信息疆界的全球化、自由化不仅使信息本身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权力,而且使得全球范围内的物流、资本流改变了原来的流动特征。

  知本与资本之辩是不是网络经济的原问题?有知本家吗?知本出现的过程其实就是信息力逐步显现的过程,是对原问题的一个直观化、人性化、主体化的表述。知本是信息资本、知识资本的简称,是信息资本功、知识资本的一种表述方式。从信息流决定物流、资本流的角度解释,信息流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没有主体的概念——信息的主体就是人——知本家,而知本家不一定都是企业家、创业者,成功的通过信息的发现与控制从物流、资本流中获利的人都是“知本家”。

  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给国家带来了哪些机遇和挑战?信息网络化、经济全球化、资本自由化的确是危机,也是机遇,但是,不排除信息自由扩散与资本自由流动而带来的负面影响甚至危险。不发展才是最大的不安全。中国正在进行的是以工业时代为指向的第一次现代化(传统现代化),同时又存在着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机会。在网络时代,网络只能革命而不能赶超,要避免出现信息“大跃进”。

  中国存不存在不参与或者晚些时候参与网络革命的选择?有没有自立独行而不影响自身发展的道路可走?网络的发展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潮。信息革命是一场真竞赛,确实是在重新“洗牌”,工业文明相对于信息文明的落后与1840年农业文明相对于工业文明的落后道理是同一个道理,所以,只有发展一条路,任何自闭于网络经济、信息经济、全球经济之外,自立山头、自成体系的想法最终只能被历史的车轮碰得头破血流。

  互联网发展与中国改革发展之间究竟是何种关系?互联网正在成为中国改革、发展的新动力。将发展网络经济上升为国家整体发展战略,不仅是中国改造传统产业的一种契机,而且是打破产业分割,盘活沉淀在体制内的各种资源,通过体制内与体制外经济组织的充分对接改善经济运行机制的一次历史契机。

  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传统经济是相对的。就网络经济而言,它就是未来的传统经济。目前网络经济内部、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之间的横向整合、纵向垂直正在以前所未有的烈度进行。从微观角度来讲,企业业务链、价值链通过兼并、结盟等实现了横向扩展和纵向延伸,产业资源、生产力要素也由此重新配置,企业性质有所变化,网络经济的内涵也发生了质的跃升——网络真正开始成为经济,网络与现实、网

络经济与传统经济之间的关系第一次变得如此紧密。网络经济开始蜕变成为虚拟与现实结合、传统与现代、技术与商业结合的经济。

  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处于哪一个阶段?网络经济在中国已经告别启蒙阶段。互联网从90年代中期到现在已经走过了两个发展阶段(网络产业在IT中孕育并走出IT,网络经济在IT与社会的结合部或者夹层中间快速分离),开始进入第三个阶段,即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融合,互联网开始进入社会中心地带。

  互联网从产业形态来看有没有更为清晰、具体的概念?中国的网络经济正在完成蜕变,网络概念越来越清晰,网络“军团”正在兵分三路,一路退回IT为互联网提供研发、硬件、软件;一路在IT与其他各个新老产业之间形成市场潜力无比巨大的中间产业带,为其他产业提供各种互联网应用服务、解决方案;一路则进入各个传统产业以及在新诞生的行业里用互联网做自己的业务。

  中国网络经济发展与资本市场之间应该是何种关系?网络产业发展与资本市场之间有着天然的共生性。但是中国境内资本市场非常不成熟,长期资本极少。企业在内地上市尚且有难度,在内地风险融资更是有难度。已经设立的诸多中资风险基金,大多行政色彩浓厚,与私营企业结合的可能性不大。部分网络投资带有上市公司炒作背景。由于后台资源不多,操作不规范,互联网公司的创业者大多也不愿意与这些“人”合作。目前的危机有网络企业自己的原因,也有“风险资本”短期行为与逐利心态作祟。网络曾经因股市而起,网络如今又为股市所累。

  目前在中国发展网络经济、电子商务是不是为时过早?“好不好、能不能”是典型的一元思维,凡事一刀切。如果说发展电子商务有错误,那也不是电子商务的错误,而是我们自己的错误——太喜欢炒作或者觉醒太缓慢。不是电子商务太先进,太虚幻,太遥远,而是我们自己太落后,太功利,太近视。那么,究竟是什么妨碍了中国的电子商务?大概有七个方面的因素:第一,购物观念和方式陈旧。第二,缺乏EC的商业大环境。第三,网络基础设施不够完备。第四,质量有待提高。第五,人才缺乏。第六,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顺。第七,公众缺乏EC的知识和技能,假如消费者家里没有终端,怎么能够网上购物;如果有了终端,而很多公民又缺乏上网知识和技能。消费者群的这种素质环境严重影响着网络经济的发展。


【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研究】相关文章:

Net Economy(网络经济)08-09

网络经济中的法律困境08-10

网络经济泡沫解析论文06-08

网络经济与边际效用递增10-30

网络经济的界定及其政策含义论文06-04

基于网络经济的柔性网络营销分析08-15

网络经济下的企业组织论文(通用6篇)06-08

论网络经济条件下会计信息的特征08-07

网络经济时代创新工商管理模式的优势分析08-18

传统的日记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