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职教论文>中职学校学生校外实习之浅见

中职学校学生校外实习之浅见

时间:2022-08-04 18:31:45 职教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职学校学生校外实习之浅见

  中职学校学生校外实习之浅见

中职学校学生校外实习之浅见

  程军

  (山东省高密市高级技工学校,山东高密261500)

  摘要:由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制造业发展迅猛,劲头十足,则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中职学校的学生具有一定的技能,人员集中,方便企业岗前培训,短时间可以定岗生产;培训成本低,上岗快,降低了人力成本支出,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中职学生在劳动大军中成了企业竞争的人才。中职学生第一次就业都是以实习的方式参与企业生产,实习期间管理学生是校企双方重叠部分,校外实习是中职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关键词:校外实习;实习管理;桥梁;亲近;私下沟通

  作者简介:程军(1969-),男(汉族),山东高密人,本科,二级实习指导老师,研究方向:自动化运行与控制。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职业学校“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受教育者的职业能力”。校企双方组织中职学生参加生产实习,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加强校外实习管理,能有效保证实习教学顺利完成。

  一、要想校外实习好,校内“功课”少不了

  中职学生在校学习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老师、学校对学生的管理一直沿用着学校的成套管理模式,不是运用企业的制度与模式管理学生,部分学生参加生产实习,甚至定岗了仍不适应企业的管理,究其原因,是校企管理不衔接。学生从学校到企业就业上班了,已经变成了工人,但是在观念上没有改变学生的身份,不认同自己是工人,更增加了企业管理的难度。要想改变这种现状,校外不足校内补,我认为校外实习管理先从校内改变学校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方法、教学管理开始;探索实习制度、实习管理、实习环境校企无缝连接。

  1.对学生进行准“工人”观念认同、身份认同的教育。中职学校培训学生应该从入校开始,采取“准工人的标准”严格要求学生。首先学校发给每名学生一套工作服,还要举行发放工作服的仪式,就像军队授衔一样,严肃认真。千万不要搞成按人头领回一大堆,一人一件大小合适有的穿,完成任务了。看起来穿着工作服从外观上改变,其实是改变内心的开始。其次,利用多媒体宣传介绍我国十大杰出工人代表的先进事迹,介绍高技能人才的政策和成为高技能人才的途经,鼓励学生从普通一线工人做起。最后,举行加入工人队伍的宣誓仪式。通过以上方法仪式,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当一名高素质工人是无上荣耀的。

  2.心理适应模拟训练。在日常教学与管理过程中模拟适应生产岗位,进行适应生产环境训练。模拟企业的生产流程、生产环境,从简单到复杂,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培训,进行人与机器、人与环境熟悉训练,与工友,与师傅,与领导之间交流合作的模拟训练。

  3.储备技能训练。分类进行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积累大量的技能、知识和心理适应,老师也能发现学生适应那类岗位,实习时可有以针对性推荐岗位。在训练实习的过程中,探索分组、分工、合作的训练,老师一定抱着极大的耐心指导学生,只鼓励不批评,行为引导,激励创新。

  4.借鉴企业模式,“四定”训练。定人、定岗、定量、定质。责任到人,生产到人,在规定时间内以质量优劣实施合理奖罚,坚决不迁就,但是一定要注意对被罚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罚得心服口服,激起其不服输的精神;还要进行技能帮助,找出差距,让学生知道怎样合理运用工艺加工出优质产品,为下一步高质量完成任务打下坚实的心理和技能准备。锻炼培养学生敢于接受挑战的勇气信心。

  二、“媳妇总有一天熬成婆”

  学生最终要走出校门,参与企业生产,服务社会,第一步就是从校外实习开始。学生通过在校一系列的专业知识学习、专业技能训练、模拟生产实训,已经具备了走出校门的条件。学校根据教学计划,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大部分企业欣然接受,但是企业没有或者缺少对实习学生管理的经验、制度,往往造成学生不适应岗位,不能建立好的人际关系,不适应环境,致使流失、转岗、私自离岗、待业现象的发生,搞不好这个数量超过三分之一,对企业,对学校都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我从2009—2013年间多次带领学生参加校外生产实习教学,一直在反思校外实习问题,一直在寻找解决这些难题的灵丹妙药,积累了一些不成熟经验、教训,与大家交流共享。

  学生的实习分三个阶段:岗前适应期、顶岗期、定岗期。第一阶段岗前适应期,包括心理认识、环境、身体三方面适应。这一阶段是企业和学校在管理上重叠部分,也是企业、学校、学生三方的磨合期。了解企业文化,了解企业的发展,从思想认识上接受企业,自愿到企业工作,这是校外实习教学的关键一步。既然校外实习是教学的延伸,学校就必须参与实习管理。

  1“。 扶上马,送一程”。根据教学计划,学校安排学生参加生产实习教学,严禁把学生交给企业,企业接受当作管理界限,从此泾渭分明,也就是说学校退出管理,学生实习管理完全由企业方执行。这种做法,有点不近人情,也不负责,违背职教精神。学校安排学生参加生产实习,交接给企业仅仅是“扶上马”的做法,关键是“送一程”。学校一定挑选责任心强的有带队经验的老师带队“送好这一程”,每百人配管理老师2~3人。在这段时间内带队老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生产环境、生活环境、身体适应、心理感受。只有全方位了解学生的状况,解决问题才能百战不殆,发现问题积极解决,尤其解决心理不适应最重要。解决心理问题要有极大的耐心和爱心,拒绝挖苦打击,要循循善诱,因人而异。在实习初期找出解决各种不适应的方法:与人力部门协调可以换岗、调岗,达到适应。

  2.全程跟踪服务,当好桥梁。带队老师全方位了解企业的生产制度、管理制度、质量要求,协调各种矛盾。这里需要说明,有的企业不喜欢老师参与管理,一定在实习协议签订前解决好,若不然非常尴尬。有的企业非常欢迎带队老师,带队老师和企业负责管理的有关人员积极主动进行交流沟通,对管理有很大的好处。凡事做“和事佬式”的带队更好,为学生伸张正义,一定有礼节,有道理,有证据,千万不要无礼争三分,也不要得理不饶人,不要把自己当作管理者,把自己定位为桥梁、服务者更合适。

  3“。 亲近学生”。全方位深入了解学生的实习状况不是讲空话,不但要“深”,而且要“亲”,做情感丰富的带队老师。要知道学生想什么、需要什么,关键时第一时间出现。阶段性的对学生实习情况总结讲评,4“。 私下沟通”。企业高度重视实习生的管理,人力部门安排专人负责实习学生的管理,制订实训培训计划,落实考核。首先进行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安排岗位实习,不合格的继续培训。考核学生的岗位实习情况,考核岗位师傅带徒情况,考核岗位工人合作情况。这些大项目有若干内容、小项目,详细考核落实,考核一定合理、公平、公正。带队老师对考核持不同意见,不要大声争理,要试着私下交流沟通,这样也许解决问题更容易。这一段时间,暴露的问题最多,三方都要有耐心,不能僵持,互相理解,互相让步,不能互相埋怨,积极协商解决,才是上策。

  第二阶段顶岗期,培养适应职业变化能力。经过岗前初期培训考核,合格者安排上岗实习,刚开始学生的技巧性、协调性、适应性不会很好,大多手忙脚乱或无从下手,不能顶岗,这个时候切记不能急于求成,从最简单的工序、最简单的工艺开始实习,岗位上安排师傅带徒弟。这一阶段师傅的角色极其重要,徒弟完全尊重师傅,服从师傅的管理;师傅和人力部门制订带徒计划,师傅除教授技艺,还要担负教育、管理、考核的重担。师傅在工作中宣传企业文化,表现出当工人的自豪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进入角色。这个阶段老师与师傅多交流,掌握学生岗位适应情况,对体质体能特别不适应的,可以与人力部门沟通调岗换岗;但对思想上拈轻怕重、怕脏怕累的不能调换岗位,要进行思想疏导,让学生认识到只要努力行行出状元。

  这个阶段还有一个重要任务,考核学生与师傅与工友之间人际关系的建立,只要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师徒关系、工友关系,就可以说适应了本岗位,能顶岗胜任本岗位了,就可以轮岗到其他岗位实习。如果学生不再依靠老师,自己独立担当,老师的各种角色逐渐褪“色”,成为无“色”的老师,标志着实习非常成功,老师不要感到失落,而要感到欣慰。

  第三阶段定岗期。经过多个岗位实习,考核合格者就可以定岗成为正式员工,这是学生期盼已久的。学生在各个岗位能轻车熟路,这时段老师请自觉走到幕后,做“隐形人”,让学生独立解决各种工作、生活、人际等问题,由企业按照制度、规章管理学生。其实这时学生已经适应了企业的各种制度,老师没有可担心的,可以放心地打道回府。暂时的实习任务结束了,老师还要做学生人生道路上的指导者,送更长的一程。

  三、及时交流总结,丰富和完善校外实习制度

  学校和带队老师、岗位师傅和企业有关人员及时交流总结实习成功经验,客观分析实习中暴露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是否妥当,反馈实习信息,积极纳言献策丰富、完善实习制度与管理措施。各方认真填写实习合同,实习信息卡、实习评价表等。

  总之,中职学生校外实习,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是教学与管理的延伸。校外实习管理先从校内实习模拟开始,循序渐进。校外实习带队老师自我定好位:服务者———实习跟踪服务;协调者———主动和参与方交流沟通;中立者———公平公正地进行实习考核,实事求是地填写实习记录。要以人为本应对各种实习问题,直面解决,和事但不敷衍。教师和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维护安全,维护生产,不为企业增加负担,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教师要及时总结实习经验、实习教训;经常反思,丰富实习教学内容,完善实习管理制度,为中职教育添砖加瓦,和衷共济,让我们迎接中职教育更加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林丰勋。教育学心理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

  [2]杨秀治。教育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

  [3]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美国: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4]严育洪。这样教书不累人[M].美国: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中职学校学生校外实习之浅见】相关文章:

课题设计之浅见08-17

单词拼写与能力培养之浅见08-08

单词拼写与能力培养之浅见08-17

高考英语阅读能力提高之浅见08-16

新课改中人文素养教育之浅见08-13

中学民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浅见08-21

重视农村初中学生学习物理兴趣培养之浅见08-16

少儿地方文献数据库工作之浅见08-09

农村远程教育资源管理之浅见08-07

培养初中生的写作技能策略之浅见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