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语文论文>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用于高中语文的实践探讨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用于高中语文的实践探讨

时间:2022-08-01 16:56:00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用于高中语文的实践探讨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用于高中语文的实践探讨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用于高中语文的实践探讨

  李铭星

  (福建省长乐市第六中学)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提出,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规定了学习方式的变革和新的评价方式。和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同,新课改更为看重的是课堂要以学生为中心,如何更好地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如何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成为现今新课改中语文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学案导学;高中语文;人教版;实践

  进入新课改后,学案导学这种模式被应用于各门学科,高中语文学科也不例外。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案导学模式体现了很好的优越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帮助老师进行了教学思路的整理。与此同时,学案导学现今还存在着许多争议和问题,本文就结合具体高中语文人教版教材结合学案导学模式的具体实践对这种模式进行以下的分析和论述。

  一、高中语文教材的特点

  高中语文的教学内容是在小学和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和开展的。

  对于学生而言,相比于之前学习阶段的学习内容,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知识量更大、知识难度更高、探究程度更深,这主要体现在现代文的阅读和文言文的学习上。小学和初中语文教材仅仅是要求学生对课文能够初步理解,高中语文更加提倡学生对课本中的内容进行批判性和论证性的解读,文言文的内容也更加繁琐和多种多样。

  对于教师而言,这一阶段的语文教学工作要求教师能够对所教知识和其他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同时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和对知识的掌握能力有序地开展教学工作。同时,高中语文教学工作还要求教师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独立学习的能力和知识探究的意识。

  二、“学案导学”模式

  (一)“学案”的含义和作用

  学案是教师寻求科学教学评价的一种学习方案,需要教师对现有教材进行深度的研究,并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发现学习的策略。通过学案教学这种方法,可以实现课堂教学的更加高效化、教学手段的创新、教育的个性发展和师生的课堂互动等诸多目的。

  学案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自学的效率。新课改的出台和颁布对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着重强调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但对于语文这一学科来说,学生在面对课文时往往会很迷茫,很难从中找出明确的知识点。不同于初中和小学中语文课本注重学生对文字的掌握和积累,高中语文更看重的是学生对语言的提炼能力和对文章深度的探索,学生仅仅依靠自学、对课本进行通读往往达不到课标要求。学案的引入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学案的内容通常是对教材中的知识点进一步整理,是一些有经验的教师根据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中心表达思想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提炼、总结和归纳出来的,具有科学、系统的知识和逻辑体系,对学生自学有很大的帮助,很好地解决了由于知识点过于分散、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程度不够造成的自学效率低下等问题。

  (二)学案和教案

  学案和教案从表面字义上很容易令人混淆,其实二者存在着很大程度上的区别。教案是为教师提供教学参照依据的一种方案,而学案更多的是为教师提供引导学生自己学习的一种手段和方法。二者在教学目的上都是一样的:追求教学任务的完成质量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全面提升。两种方案都需要一个合作和自主探究的过程,要求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完成,拥有一定的预设性。不同点在于:教师通过教案可以实现帮助学生答疑解惑,通过学案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种学习的思路和方法。

  (三)设计原则

  学案的设计原则主要参照以下几个因素: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强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记忆和认识;更为看重学生自身的动手能力,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实践,通过实践获取学习的方法和手段;重视学生自身的个性发展和特长的展示;重视学生学习的逻辑性和知识掌握的系统性,旨在于帮助学生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知识掌握体系;重视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提倡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合作,提升自身对问题的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学习掌握能力;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以学习为中心。

  (四)内容的编写

  1.学习目标的编写

  教师在进行学习目标的编写时,应该注重学习的指向性,为学生制定明确且全面的目标,但数量不宜过多,这些目标可以包括: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对问题的进一步延伸和一些非智力的因素等。不同于教材的编写,学案的针对主体较为明确,就是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学案编写时,尽可能地使用清晰、通俗易懂的词汇,吸引学生阅读和学习的兴趣,清晰明确教材和教师的教学意图。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来说,在进行高三阶段的学案编写时,教师应该侧重知识的整合、考试大纲和课标的要求。对于高一、高二的学生来说,则需要过多地强调学习的方法和过程、情感的表达、对知识的掌握和相关技法的运用。总体上学案的编写工作离不开实际情况,需要结合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和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来进行相应的辅导和指引。

  2.知识准备的编写

  通常情况下,教师要在一节课开始之前将准备好的学案发到学生手中,教师对该堂课的知识编写可以帮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知识进行摸查和预习。在这一内容上,教师还可以针对课文提出一些问题来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进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针对这一点,本文以人教版中出自于《水浒传》中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课来进行分析和论述。

  学生看到这篇课文的题目时,一定会很直观地得出其中的主要元素有:林教头、风雪和山神庙。对此,教师可以在学案中进行提问:林教头指的是谁?风雪的词性以及风雪在课文中的含义是什么?林教头为什么会出现在山神庙?通过这些问题的提问,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通读,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考查了学生对四大名着的了解和课外文学的阅读量。同时,教师有针对性地铺设这些问题,也恰恰是提炼文章主旨和作者表达中心思想的关键所在,点出了文章的灵魂,也方便教师在教学中进行知识内容的进一步探索和文章思路的深究。

  3.学习内容的编写

  这是整个学案编写的重要环节,需要教师将教材中涵盖的知识点以提问的形式展示给学生。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注意编写学案的侧重点,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还可以在学案中加入学习活动的设计,鼓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交流和分享,使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变得丰富化和活跃化。针对这点,以下结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中的《兰亭集序》一课来进行分析和论述。

  王羲之的这篇山水游记被人们熟知并不仅仅是由于他的书法作品,同时也是因为这是一篇文学性极强、文艺价值很高的散文,其中不仅涉及了对山水的描述,还包含着作者自身情感的抒发,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教师如果在对这一节课进行学案的编写时,不仅要能够引导学生对文章表面内容进行理解,同时还要能够使学生联系作者本人的生平和性格特点,来感受作者抒发的情感。新课标的实施使课堂不仅仅拘泥于课本,在学案内容的编写时,结合学生的时代特点,针对这节课,教师还可以引入周杰伦的《兰亭序》这一首歌曲。王羲之的作品和周杰伦的这首歌本身并不冲突,歌曲本身也具有中国风的特点,学生在欣赏歌曲的同时,通过对歌词的品味也能从另一个角度来对课文中的文章进行别样的分析和欣赏,同时也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4.课文归纳的编写

  这部分的编写内容通常是对教学知识的总结、学生对需要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文章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

  三、实践效果

  通过学案导学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运用,学生对教材制定的学习目标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同时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自己上课的注意力更容易集中,学习效率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加强。相比于过去,教师布置的作业完成情况也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一些学生甚至开始注意到老师在作业中的批改情况。大多数教师和学生都认为引入这种新的教学手段对于文言文教学效果的提升最为明显,实现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和课外知识的延伸。

  这种模式对于教师原有的教学习惯也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作用。一部分教师开始尝试对教学活动进行开展和控制,并对学生进行相应的知识辅导。实践中超过一半的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分层次地布置作业。同时,在课堂上,教师通过运用学案更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上课的积极性。

  这种模式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一些教师认为大部分的学生可以积极地参与到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从整体上来看,学生对于教材学习的投入度还不是十分理想。一些经过实践的学生表示自己很少参与课堂的提问和一些小组形式的交流讨论。如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在课堂上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在今后都需要教育研究工作者和教育从事人员做出进一步的探讨。

  四、模式的优化

  (一)不应过于夸大学案导学为教学工作起的积极作用

  学案这种模式的过大宣传在一定程度上将部分教师引入了一个误区,造成这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依赖学案,重学案而轻教材,形成了本末倒置的现象。同时,在进行教学目的的编写时,一味地罗列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既定模式,淡化了学生对问题探讨和研究的兴趣。事实上,学案的提出是一种辅助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手段,需要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来辩证地运用,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二)注重合作讨论、学习的方式

  在讨论问题时成立合作小组,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动手、动脑能力,通过这种形式,所有的学生都会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中来,使学生养成了合作学习的习惯和相互启发的意识。

  结合实际情况,针对学生的能力特点发挥学案导学的有效性。针对这一点,教师可以通过调查问卷、课堂测试、听取学生的讨论内容等不同的方式来对不同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进而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接受能力来分层次地制定教学目标。这种方法可以很好地避免学生因为知识过难产生抵触情绪,也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学案导学这种教学模式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为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条清晰的思路,也收到了明显的积极效果,但与此同时仍存在一些方面的欠缺,还需要在今后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

  参考文献:

  [1]王家伦,张长霖。语文学案:教育改革中的一个怪胎[J]。中学语文教学,2012(06)。

  [2]许丽云。高中语文学案的编写和运用的基本环节[J]。中学教学参考,2012(07)。

  [3]朱军,王琪。学案导学式教学法的实践与反思[J]。数学之友,2012(05)。

  [4]何云耀。学案制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广东教育,2012(09)。

  [5]崔益林。学案导学,究竟能够走多远[J]。基础教育课程,2012(07)。

  [6]仲尧明,姚锦祥。学案设计的主要问题与解决对策[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2(07)。

  [7]崔国明。语文教学:不能被学案捆住手脚[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2(03)。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用于高中语文的实践探讨】相关文章:

关于学案导学模式中预习与数学归纳总结的探讨08-02

实施“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08-24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08-16

农村中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初探08-03

“学案导学”模式下物理实验课08-17

关于高中生物“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反思08-18

“学案导学式”教学感悟08-22

“学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反思08-24

对于政治学科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流程的看法08-24

【教学随笔】再谈“学案导学”是抓手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