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地理论文>中学地理教学论文

中学地理教学论文

时间:2022-08-24 02:40:32 地理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学地理教学论文

  在地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作者/黄晓丽 蔡常青
  
  【摘要】新课程给地理课堂教学带来可喜的变化,教师的教育观念已悄然发生转变,但在实际教学操作中地理课教学效果仍难尽如人意……本文旨在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结合笔者教学实践来探究学生兴趣的培养、习惯的养成、教学方式的创新、和谐互动氛围的形成等诸多方面的途径,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有效性。
  
  【关键词】自主学习;兴趣;习惯;创新;和谐
  
  当代教学改革的主题是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主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它是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的一场“革命”。随着这次革命的不断深入,以教师讲述为主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批评与质疑。相反,它所倡导的是学生积极参与的“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而“主动学习”又是“探索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前提与基础。然而,在这场“革命”中,往往由于教师的轻易“退位”,学生又一时缺少“自主”能力,而引起教学秩序的“动荡”,一些课堂教学改革“轰轰烈烈”一段时间后终又回复到原来的模式。针对这些问题,如何才能从实质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在此,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粗浅的想法。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没有地理学习兴趣,就没有地理学习氛围,地理学习的效果也就无从谈起。地理学习兴趣是和一定的情感联系着的。一个学生如对地理产生了比较稳定、持久的兴趣,那么他必然会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可以这样说,激发地理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地理自主学习动机的起点。不过,曾经有一位学生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地理本身是充满兴趣的,但变成学校的科目就索然无味了。”当然这里有学科本身的原因,但更主要的是教学的原因。
  
  从地理教学现状来看,可能有几方面原因。一是教师照本宣科,讲解枯燥,脱离实际;二是教学要求过分强调知识记忆,对地理学习智力价值的挖掘严重不足;三是教学手段单一、陈旧,学生不能直观地感受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地理事物。
  
  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对地理感兴趣呢,通过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总结,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以“奇”引趣。地理学科涉及的时空广远深邃,有关的猎奇奥秘无穷。如天外世界、珍奇生物、异国风情、时事政治、建筑艺术等等,很多都带有地理性。教师要引导得法,不断满足学生好奇心,使学生感到地理知识和方法在揭示奥秘方面的巨大作用,并产生强烈的学习地理的兴趣和求知欲。
  
  第二、以“新”增趣。地理教学要经常关注新闻媒体瞬息万变的信息,及时补充和修正地理课本。从电视的各类节目中可以了解到大量的地理知识,要注意积累、整理、保存来自媒体的节目,有好的电视节目可以录制下来,经过剪辑、组接,供学生上课观看。还可以引导学生到图书馆翻阅浏览,到互联网点击遨游,从而增强学习兴趣。
  
  第三、以“智”激趣。凡是能启迪思维、益智增能的地理知识,学生一般都是感兴趣的,也满足他们的探索心理。例如,可以这样提问:纬度很高的吐鲁番为什么在夏季有“火州”之称?海拔四五千米以上的喜马拉雅山中为何有海洋生物化石?(www.fwsir.com)等等。实践证明,内容过于简单,缺乏一定难度的地理知识是很难激发地理学习兴趣的。
  
  第四,以“美”诱趣。例如春光明媚、冬装素洁、泰山之雄、华山之险、黄山之奇、峨眉之秀等,都是具有审美情趣的地理美形象。从审美引入的地理教学能引导学生以美求真,以美求善,诱导学生浓郁的地理学习兴趣。
  
  2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各科科学中都有自己的要求,地理教学中首先是看地图、用地图的习惯,这是“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的技能。需要地理教师有意识地进行培养,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教会识图、用图的本领,并在讲过地图的基础知识以后,不断设计问题,给学生提供看图、用图的机会。特别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要注重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空间结构、空间联系,以便了解各地地理要素的特点、形成原因、相互联系,掌握不同要素在各种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区位因素等。
  
  地理教学中的学习习惯还包括运用地理的思想观点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从地理感觉、地理意识到地理思想,可以说标志着对地理学科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不断加深,对地理价值的不断理解,通过体验、体会,才能在自己的行为上有所体现。例如,环境意识的培养就是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认识了意义,理解了要求,就会在行为上反映出来;教师要以科学的道理说服学生,以生动的事例感染学生,以真挚的情感打动学生,以形象的教具吸引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在教师的坚持与严格要求下培养起来的,以上两项地理学习过程中的良好习惯,需要地理教师的坚定信念与科学方法来培养。
  
  3创新教师的教学方式
  
  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更要求教师更新理念,树立科学的学习观和教学观,将学习主体还原,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而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教师必须创设条件,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营造“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学习氛围。在新课程的要求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引导者、促进者。因此,教师必须具备很强的服务意识,转变角色,做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组织者。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和激励学生的积极性,才能营造“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学习氛围,才能通过师生心灵的对话,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讨,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和个性发展。师生之间平等关系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教师。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方法,创设乐学氛围,恰当地运用激励性语言,如“不错”“真棒”“你真厉害”“你真行”等等。适时使用暗示信号如“激励的手势”“满意的微笑”“期待的眼神”等等,这样学生的自信心倍增,思维活跃,敢问敢做,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精彩的课堂和丰富的活动中,知识、能力、情感三者齐头并进。
  
  依托现代教育技术之一——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是高中教学中越来越常用的教学手段,对于传统教学中难以表达、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的变化过程等,多媒体通过动画模拟、过程演示等手段都能予以解决。如在介绍京杭运河时,用重新着色、闪亮来突出京杭运河北起通县,南至杭州,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配以闪烁五大水系)。这样就可以克服传统地图内容繁多,重点不突出的弊病。借助多媒体这个现代教学技术,不仅可以突出重点、难点,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还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识图、析图能力等等。
  
  4加强课堂的师生和谐互动
  
  在大力推行新课改的今天,教师要通过营建民主、宽松、和谐、开放的课堂,借助教材的丰富性,大胆拓展课堂的时空,实现师生间的互动,促成教师由“主动”向“被动”转化,学生由“被动”向“主动”转化,让学生学生品尝自主学习所带来的成功体验和参与的激情与喜悦。那么怎样才能实现师生之间和谐的互动,营建开放式课堂,实现传统教学的转换,激活课堂的活力呢?本人认为:
  
  4.1教师要转变观念,拉下面子,放下架子,要探求学生的求知欲、动力趋向,体现科学、人文的观念,实现师生之间的良性沟通。这样,就容易从情感上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师在生活上发自内心地关心学生,营建民主、和谐、开放的课堂,教学才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4.2开展多样的地理活动课,丰富课堂的形式。就地理活动课来讲,我深有体会,如讲到地球自转运动方向时,要求学生拿起手中的地图册卷起筒状,做自西向东旋转,然后看地图册两端旋转的方向区别,从而掌握从不同角度看到的自转运动方向。讲到自转运动产生昼夜交替时,让学生用发亮的灯泡表示太阳,用地球仪演示昼半球和夜半球,并在地球仪上标出晨昏线。这样的活动课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转化了师生之间的地位及关系,调动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从而展现了地理学科的魅力。
  
  4.3就教学方法来看:教师要更多地采用启发诱导的方法。苏格拉底说:“问题是接生婆,它帮助新思想的诞生。”教师采用启发诱导的方法时要优化教材结构,深化教材,精心设计问题,使设计出的问题有针对性,体现思维梯度、难度、高度,训练学生的思维,如在讲解“降水形成过程”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分析提问,引导学生找到答案。降水一定从云中来,但有云不一定产生降水,为什么?小云滴怎样才能降落到地表,形成降水?在自然界中使小云滴重大的方式有哪些?自然界中空气上升方式又有哪些?层层设问使学生的认识由现象深化到本质,在教师的指导下,一步步地接近问题本质,享受探索的乐趣。
  
  学无常法,教无定法,教学方法、手段不一而足,具体怎么操作,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因人而异,视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教师要始终牢记用教育学、心理学、新课程理念来指导自己的行动,这样才能实现思想观念的解放,完成新课程赋予教师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
  
  [2]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8-1-2,2008-4
  
  [3]考试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