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语文论文>古诗教学摭谈

古诗教学摭谈

时间:2022-08-18 22:44:08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古诗教学摭谈

  古诗教学摭谈
  
  王礼平
  
  在传统的诗歌教学中,老师们常常采用“字字落实、句句过关”的教学方法,对活生生的艺术品(诗歌)进行“肢解”,大大破坏了诗歌所蕴含的美,使一篇篇诗意盎然、意蕴悠远的诗歌变得索然无味,生机全无,使诗歌教学尴尬地成为了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被遗忘的角落,成为了最没有诗意的课堂。那么,老师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体味、欣赏古诗的美呢?在探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来看一下学生的几个学习片段:
  
  片段一:课堂上,全班学生齐声背诵诗歌,声音洪亮、整齐,却毫无感情。紧接着背诵老师讲解的诗意,学生背诵流畅且与老师所给出的答案一字不差。
  
  片段二:语文课上,老师提出问题:“哪位同学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这首诗的含义?”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半晌,一位同学站起来将诗歌逐字按照资料和教材注释解释了一番,但没有一句是自己的语言。
  
  片段三:在语文测试中,有两道诗歌阅读题,其中一题的阅读材料是课内诗歌,要求学生翻译诗歌中的两句诗,很多学生看到题目后奋笔疾书,很快地将老师讲过的诗意默写了出来;另一道题的阅读材料是课外诗歌,让学生联系上下诗文解释诗中几个词语的含义,并分析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一些学生看到题目后马上举手发言:“老师,这首诗我们书本上没有,题目不会做。”
  
  毋庸置疑,以上学生对诗歌的学习确实非常“扎实”,但学得过于死板,把诗歌的“魂”给丢了,以致使一首意蕴优美的诗歌在学生的头脑中没有了任何美感。我敢说,这些学生不见得真正理解了这些诗歌的内容,也不知这些诗歌为什么出现在课本里,究竟有何欣赏价值。笔者综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以下方法,以便引导学生体味、欣赏古诗,获得美的感受与熏陶。
  
  一、反复诵读——感悟美
  
  古诗语言凝练,对仗工整,音韵和谐,节奏鲜明,读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反复诵读,能使学生直接、有效地获得美的感受,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培养语感,领悟内容,感受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钱梦龙老师曾说:“‘三分诗,七分吟’,许多意境深邃的诗句,非吟不足以入其境……”由此可见,古诗的教学离不开反复诵读。从自读时的读通读顺,到再读时的字正腔圆,到“美读”时的欣赏体味,不同形式的读引领着学生在曼妙的古诗里遨游、品味、感悟……如教学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可分以下几步进行:(1)学生自读。即让学生自主朗读,初步感知诗歌的美。(2)老师范读。老师用抑扬顿挫的语调吟诵诗歌,声音时轻时重,时缓时急,教师心中有景,声中有情,让学生闭目静听,诱发学生神思飞扬,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把学生带进乡村郊野那自由惬意的月夜里,让学生浸润在清新明丽、宁静醇美的意境之中。(3)反复诵读。即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诗歌,感受诗中那宁谧优美的田园风光,体悟陶渊明闲适恬淡的生活情趣。
  
  二、引导想象——_欣赏美
  
  由于古诗语言凝练精致,结构跳跃性较大,在人物刻画、情节发展和景物描写上都有较大限制,再加上千百年前的语言文字、社会状况、人情风俗与现在差异甚远,学生理解这些古诗往往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学古诗时,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把学生带入到诗歌的意境中去,引导学生发现、理解、欣赏诗歌的美。如王维的《山居秋暝》,每一句都是一幅画,教学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1)勾轮廓:即让学生根据诗歌的描述在草稿纸上或头脑中勾画出空山、明月、山泉、竹、莲等景物(意象)的轮廓。(2)着色彩:引导学生给诗歌描述的景物(意象)着上色彩,如皎洁如霜的明月、清澈的山泉、碧绿的竹叶、花红叶绿的莲……(3)描动态:指导学生借助想象将诗文转化成一幅幅动态的画面:皎洁的明月透过树林洒下斑驳的静影,清澈的山泉在石头上淙淙流淌,清幽的翠竹中突然传来了浣女的嬉戏声,渔舟在莲叶间自由地穿梭往来……经过这样的想象,学生思绪翩飞,心中的画面便有了轮廓,有了色彩,有了声音,脑海中便出现了一幅雨后山村清新、宁静又洋溢着快乐的山居晚景图,学生也轻松自在地感受到了山水的风光之美和诗歌的意境之美。
  
  三、创新形式——表达美
  
  感受美,欣赏美,最终是为了创造美。让学生创造美的主要形式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美。在古诗教学时,老师可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将古诗扩写或改写成一段话、一篇小文章或一个小故事,启发学生变成美的创造者。这些训练,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如教学《夜雨寄北》,可设计这样的环节:“这首诗借‘秋雨’寄托了诗人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思念,情真意切,感人肺腑。下面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设想当时的情景,回到诗人身边,将诗歌改写成一篇小美文。”接着,在课文背景音乐的感染下,学生思如泉涌,化诗为文,几分钟后,一段段富有诗意的文字就这样流淌了出来——“夜阑人静,形只影单的我坐在窗前,任孤寂的心四处飘荡,过去绚丽幸福的色彩和温馨甜蜜的滋味随思绪涌来……”“夜深人静,落寞的烛光照耀自己沉默的身影。回想往日红袖添香的时光,回想你的甜蜜微笑,我有写不尽的意兴阑珊。烛光摇曳,思你更切,何时我们才能对坐窗前,情深意切地共剪灯花,情意绵绵地诉说彼此不尽的牵挂”……这些优美的文字以思念为基调,通过对“秋夜”“秋雨”的细腻描写,烘托出情思委婉、悱恻缠绵的意境,足见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之透和对诗歌意境美的感悟之深。
  
  古诗中有许多美丽动人的形象、美妙幽雅的意境、博大精深的思想、丰富多彩的情感。只要我们教法得当,还给学生自由体验的空间,还原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就一定能引领学生在古诗这座流光溢彩的艺术殿堂里获得美的熏陶,得到美的享受,激发美的火花,创造美的生活。
  
  (作者单位:永兴县高亭中学)
  
  

【古诗教学摭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法摭谈08-23

摭谈提高语文素养与创新思维08-20

谈教学反思11-14

拨开“浮萍” 岂止“一道”——谈古诗《池上》“言意共生”教学04-26

谈生命教学反思08-25

谈骨气教学反思07-17

《谈礼貌》教学反思03-31

谈礼貌教学反思04-01

谈生命教学反思04-08

《谈生命》教学反思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