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信息技术论文>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初探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初探

时间:2022-08-18 20:02:31 信息技术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初探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初探
  
  柯珍芸
  
  摘要:在新课改理念要求下,我们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营造课堂氛围,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实践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人,提高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21世纪对高素质人才的基本要求,就是人才要具备创造性,由创造性所带来的各种创新,是科学技术和生产力进步与提高的源泉,也是社会发展与民族进步的推动力。我们时刻都要认识到,只有把创新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才会对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给予高度重视,才会深刻意识到,只有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才是教育的成功。现在的青少年,是21世纪的创新主体,我们必须重视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正确引导他们走上发展的正轨。
  
  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其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创造力既不同于幼儿和小学生,也不同于成人。与小学生相比,高中生的创造力有以下两点不同:⒈现实性比较强,且带有更大的主动性和有意性;⒉高中生的创造力更为成熟。与成人相比,高中生的创造力又表现为不够持久、缺乏稳定性及需要正确地引导。那么,考虑到以上两方面,我们需要如何去解决呢?
  
  作为信息技术的教师,要做好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工作,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制定合理目标,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突出“做中学”的思想。
  
  信息技术教学目标要求教师在教学总体目标的框架上,把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的小目标,并把每个教学目标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操作,通过练习与操作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目标。简单说就是把目标结合到设计的典型任务中,让学生的练习的过程中愉快地进行学习,突出“做中学”的思想。例如,信息获取的教学可以分成以下几大任务:在因特网上浏览信息、查找信息、下载信息;而“下载信息”这部分又可以分成:分类查找和关键词查找两个子任务。通过任务的划分,让学生有意识地自主学习,激发了兴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分析学生特点,实行分层分组教学
  
  高中阶段信息技术教育能够顺利开展下去的话,学生在进入高中时应该要有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储备和操作技能积累,但是,实际情况却是,很多学生在初中阶段并没有接受到系统的信息技术基础教育,有些初中学校不开设信息技术课,学生根本就不会操作计算机,对计算机的了解≈0,这部分学生在进入高中以后,在学习上会有很大的困难,并且,高一信息技术教材是在初中知识的基础上编写的,没有初中知识作铺垫,学习上无疑会困难重重,与有基础的学生的差距会逐渐拉大,直至最后彻底丧失学习信心。要解决这个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就需要把学生进行分层分组教学。首先教师应该把需求不同的教学分为几种层次,先由学生自愿选择所要做的任务,然后教师确认后学生分别完成自己的任务。可以看到分层之后,学生之间的差距明显减小,每个学生都能完成作业。自信心得到了满足,为后期的学生在思想上奠定了基础。其次,再把能力强和能力稍差的学生搭配分组,让基础好的学生充当小老师的角色进行辅导。这样既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又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加强了同学之间的协作交流意识,提高了信息素养。
  
  三、建立新型的教学环境,构建新教学模式
  
  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交流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力量源泉,是学生能力培养与提高的前提。有了兴趣,才能唤起学生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探求未知领域。而课堂教学方式的多样性,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试问一个对学习没有兴趣的人,即使给他机会也未必参加,更何况主体。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应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由做课件的教师选择或编制课堂教学软件,将教学的重点、难点用适宜的多媒体信息(图形、图象、动画视频等)表现出来,变抽象内容为直观、形象、生动的知识,促进学生对事物全面、准确的认识,达到认知的高效率。同时也就要求微机教师在做课件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把形、声、色等各种信息作用于学生感官,创设出一种温馨和谐的教学氛围,比如让学生了解天气情况时时,我们可以在设计中加入下雨、刮风、打雷等有声有色的动画,形象而直观地给学生一个印象,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
  
  但是,要注意的是,当投影取代了课本的同时,也忽视课本的作用。上课时,老师一直坐在教师机前通过计算机与同学进行交流,缺少了师生间的面对面的交流。
  
  所以,要上好一堂课,我们也要处理好课本与课件之间的关系,课本对学生的知识的掌握要起到主导作用,而课件应是起到辅助作用,不能将两者的关系混淆。一个成功的教师在上课时经常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而他靠的就是善于和学生进行交流,并及时调整课程的进程。
  
  ㈡、给学生提供勤动手多训练的机会
  
  信息技术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工具课程。而其中的技能又是最重要的,理论知识是技能的基础,技能是理论知识的目的。只掌握知识没有技能就如同纸上谈兵。要真正把所学知道溶入到自身,还必须亲身实践,动手操作。我们要把培养信息技术的基础操作技能作为主要任务,而动手去实践去操作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基本方法。
  
  在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应提倡他们敢与动手,勤动手。从最基本的指法,到各种软件的应用,只要能坚持练习的话,速度和质量都会有很大的提高,学生在不断地练习和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技能。动手还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这是学习过程中的巨大动力,这种动力将及大地推动学生对信息技术地掌握。
  
  ㈢、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激励性、全面性的评价。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作为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组织者的教师,评价时必须既注重结果又注重过程,只要学生的某一方面有进步,都应该认为他的学习是有收获的,是成功的。为此教师要全方位的观察学生对知识理解、掌握的程度,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学习的方法,学习的积极性以及表现的情感价值观。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所学内容,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来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例如:在上多媒体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把学生设计制作出的flash、photoshop作品进行全班展示,并让学生讲出制作的意图、所用的方法,让其他学生给予评价,教师适当地参与、引导,并注意鼓励关注他们的创新精神和个性化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探索能力。
  
  总之,信息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主要手段和途径,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对教学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教师都必须进一步提高我们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认清和避免出现教学中的一些误区,这样我们才能取得出色的教学效果,培养出新时代具有信息素养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⒈何克抗。建构卞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⒉李艺,李冬梅。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继承与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升庵中学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初探】相关文章:

新课程改革下初中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初探08-24

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物理教学08-20

新课标改革下教学方法改进初探08-19

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的思考08-19

初探有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08-24

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08-19

试谈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模式08-24

浅议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生英语兴趣的培养08-24

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科学课堂教学08-22

合班模式下的数学先开课程教学改革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