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数学论文>增效减负,让数学课堂焕发活力

增效减负,让数学课堂焕发活力

时间:2022-08-15 13:50:46 数学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增效减负,让数学课堂焕发活力

  增效减负,让数学课堂焕发活力
  
  江苏省宜兴市丰义中学 王春燕
  
  【摘 要】有效教学,是最近几年教育界一直关注的话题,至于怎样做到有效教学,各地各校都在努力探索,方法也各不相同。作为我们这样的农村学校,也在不断进行探索,本文就如何使课堂教学有效做了论述。
  
  【关键词】有效教学 课堂 方法
  
  有效教学,顾名思义,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要做到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有没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学得好不好。
  
  我们常说“数学是做出来的”,是指老师讲得再多再好也是没有用的,最后还是要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才能逐步的理解。“做”并不是指单纯做数学题,而是指先提出问题,然后在教师指导下师生共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比如在数学法则、定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教学活动,等学生有了一定的领悟后,再下定义,归纳法则,其教学效果就比由教师一味的说教好得多。素质教育强调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有所得,达到有效教学的境界,可以用以下几点方法:
  
  一、引导感悟
  
  组织学生自己搜集信息,以提供丰富的生活资源,让学生对要学的知识有一个感性认识。例如:在学习“数据整理”这一内容时,可让学生收集小组同学的身高、鞋子尺码、家庭成员年龄等信息。通过这个过程,学生会自己发现一些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可以鼓励学生自行尝试,主动探究,或者几位同学一起讨论,甚至可以请教老师或家长。这一解决问题的过程会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创设情境
  
  创设一些与社会生活实际相联系,符合学生认知水平,把课本中的数学转化成生活中的数学,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激活学生思维。比如讲到“在数轴上找出有理数的绝对值”,就可以用一条公路来代替数轴,公路上某个加油站是原点,公路上某辆小车到加油站的距离就是数轴上某个点的绝对值,同时也可以强调如同距离没有负值一样,绝对值也没有负的。
  
  三、变式训练
  
  将例题改组、放大、缩小、添加、重叠、颠倒,即 “一题多变”。从题变中寻找不变的解题思路。当然在变式教学中应注意变式题的设计,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征,按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易入难的原则,设计梯度清晰的各类变式题组。例如讲到作图题:在∠AOB内两点C和D,现要找出一点E,使得点E到点C和点D的距离相等,并且到∠AOB的两边的距离也相等。分析题目,做完之后可以将∠AOB变成两条相交的公路l1和l2,点C和点D变成两个村庄,现要找出一个地点E造一个变电站,使得变电站到两个村庄的距离相等,到两条公路的距离也相等。这时候,因为两条相交的公路l1和l2可以看成两条相交的直线,两条相交的直线可以构成四个角,所以点E就不止一个了。那么是不是每个角内都有一个点呢?为什么?这两道题实际是一回事,但因为第二题放在了实际问题中,需要考虑到两条相交的公路会构成四个角,会有几种结果,题目难度略深,两道题放在一起,学生在做完第一题后再做第二题会很容易理解,只需画出图形稍加提醒就能解决。
  
  四、组织讨论
  
  孔子说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一个善于合作的人,不仅能从学习中找到乐趣,也能从生活中找到乐趣。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组织他们讨论,共同合作解决问题,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同时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加深了对知识形成过程的理解,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完成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发展。“一人计短,两人计长。”比如讲到图形的设计“用两个三角形、两个圆、两条线段设计一幅图形,并写出它的意义”时,第一次我让学生独立思考,结果回答的同学寥寥无几。于是第二次我便让学生组成小组讨论,课堂气氛立即活跃起来。通过小组同学自己思考,总结,不仅每个小组都设计出了多种图形,有的小组甚至总结出了设计图形的方法。
  
  五、利用媒体
  
  课程标准强调:“课程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现今一般的学校都有多媒体设施,合理运用多媒体,可以更好地把许多抽象的概念和繁琐的叙述讲清楚,屏幕上的图像和颜色文字一“幕”了然。尤其是几何题,动画的动态效果会让图形的关系和形变更直观,更便于理解掌握。例如讲到“两个圆的位置关系”,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动画演示:屏幕上有两个圆,从远离逐渐靠近到相交再到形成同心圆最后又逐渐远离,其间适时的停顿,可以形象直观地将两个圆的位置关系的变化过程展示出来。又比如讲到“函数抛物线”时用动画可以很明确的看到点的运动过程,抛物线的形状以及抛物线上的点的坐标都一目了然。多媒体课件使复杂的数学问题直观形象化,将枯燥的几何图形在计算机的演示下有声有色地动起来,增加了直观性和趣味性,又加大了课堂容量,为学生学习节省了时间,把课后作业当堂解决,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使教师教学更加轻松,使教学更加有效。
  
  六、善用提问
  
  提问是完成教学课堂教学,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提问贯穿着教学的全过程。一次适时的提问,一个好的问题可以活跃气氛,激发学习兴趣,诱发学生思考,开发学生智能。通过提问,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回忆、对比、分析、综合和概括,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但是也需注意:问点要准确,要抓住问题的关键,表述要严密明晰,不能过于笼统,指向不明确,学生不知该怎样回答。难度要适宜,让学生独立思考之后或通过简单引导就能回答,不要过易或过难,过易会让学生产生惰性,过难则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问题的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一定要有梯度,照顾到各类学习水平的学生,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在过程上可以先提问,让学生思考,再请学生回答,然后让学生补充或评价,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兴趣。而不是先指明学生再提问,这样容易造成其他学生偷懒或根本不思考。提问不要只求标准答案。即使学生回答不正确,教师也应该等他说完后给予适当的评价,可能他的错误代表大多数同学的想法,一定要认真对待,并给予鼓励,切忌打击学生。提问形式多样化多角度化,最好具有趣味性。如:我们在讲“黄金分割”时,一开头就问:“在舞台上报幕员或独唱演员为什么都不站在台中央或台角?在美术、摄影方面,为什么画家和摄影师都不把画的主体形象放在正中?”连续提问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这种形式的提问,能把枯燥无味的数学内容变得妙趣横生。
  
  此外,课堂上穿插的一些小的练习也需要有针对性,能体现当堂教学内容,并且题目难度也需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课后的教学反馈也相当重要,一定要及时,要认真对待。
  
  以上只是我在几年教学实践中的几点想法,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多种多样。有效课堂教学实现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我们老师去不断思考和实践,使之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