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6 05:53:25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熏陶渐染润物无声——在语文美感的体味中滲透环境教育

  熏陶渐染润物无声——在语文美感的体味中滲透环境教育
  
  重庆市长寿区长寿中学 冉 洁
  
  【摘要】语文是语言文学形式和思想感情内容的整合,充分以人的情感为纽带,通过文本的物境、情境、精神人格所创造的审美情境和氛围,体味形境、意境、理境三个层次的美,形成与自然景观中“‘感官、心意、精神人格’三层次审美情趣”的无缝对接,通过文学作品达到人与大自然完全融合,实现学生素养的飞跃提升。对于这天造地设的绝美画卷,一旦遭到破坏,学生必然会成为环境最坚定不移的守护神。
  
  【关键词】情感教育;美感教育;渗透;环境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12-0036-02
  
  一、问题的提出
  
  语文学科的人文素养培养特征决定了语文教育是渗透环境教育的重要平台。作家们把绚丽多彩、千姿百态的自然美景如一副副生动优美的画面呈现在作品中。这些画面融入了作者的感情,表达了作者的情思,这种“情”“景”融合所产生的美的意境更能促使学生在情感上发生共鸣,从而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心理,在忧患意识中,提升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意识,使环境教育完美融入于语文学科教育之中。
  
  二、文学作品中“三境之美”与自然景观的审美情趣的共同升华
  
  梁衡先生认为文章有“‘形境、意境、理境’三境之美”,自然景观中有“‘感官、心意、精神人格’三层次审美情趣”。作家运用娴熟的语言艺术技巧,将自然景观的雄、秀、奇、险、幽、奥、旷流泻在字里行间,文字的流淌渲染着感情的世界,如跳动的音符,随着作者的感情与情思浸入读者的心扉,以情感的传递来感染读者,产生共鸣,从而实现心灵的交汇。这如同亲临自然景观,达到“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这三层次的审美愉悦。作品的“三境之美”与自然景观的“三层次”审美情趣交相辉映,形成审美情趣的共同升华,让人超越有限的物理时空,进入到无限心灵时空之中,产生人格的震动、灵魂的颤栗,人与景的高度和谐统一就实现了。
  
  三、渐入“三境”
  
  1、形声构图,身临其境。
  
  借助多媒体计算机集图、音、文为一体的灵活可控的信息处理优势,图片、影像与音乐融合,或动中有静,静中寓动;或动静交叉,动静结合,让媒体结合文本丰富的色彩语言,勾画出一幅幅多彩山水画,构成绝美的画卷。
  
  如《听潮》用“月牙岛”及其海面为背景,配以“圣母颂”那悠长而宽广的主旋律。结合文本中“每当我们漫步海堤或徜徉海滩时,你可曾从大海那喃喃细语中,从它那如痴如醉的倾吐或是汹涌澎湃的咆哮声中领略出大海那深沉而丰富的内涵……”,对于三个富于变化的海潮阶段,“落潮”阶段选配“梦幻曲”,“潮起”阶段选配“春天奏鸣曲”,“涨潮”阶段,选配“黄河钢琴协奏曲”,时而曲调平稳缓慢,渗透着安祥宁静,似在甜美的梦境中,温柔而清丽;时而气势磅礴、宽广壮阔,烘托出那波涛汹涌、澎湃咆哮的海涛声的浑厚内蕴。大海那柔情脉脉的静美、雄奇奔放的壮美,让我们如临其境,不由自主地陶醉其中。
  
  丰富的色彩语言构建出一幅情景交融的图画之美。色彩语言的美感源于用色彩语言构图,又寓情于景,在情景交融中体验到独特的审美情感,如《荷塘月色》中“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景象非常鲜明,有绘画般的美感。(语文教学论文 www.fwsir.com)又如《花城》中所谓“看着繁花似锦,赏着姹紫嫣红,想起这种一日之间广州忽然变成了一座‘花城’,几乎全城的人都出来深夜赏花的情景,真是美妙”。这些让人观照到美妙的画面,自然而然产生对自然风光和祖国山河的眷恋。
  
  2、语言感染,悦心悦意。
  
  一些优美的诗歌、散文,作家用娴熟的语言,运用语言的色彩、修辞、用语、句式、韵律等,表现出极强的音乐美感和画面美感,强烈震撼,感染读者的情怀。形象的修辞语言、错落的句式用语,昭示着摇曳多姿的形式之美;隽秀的音乐语言节奏徐疾有致,拨动着扣人心弦的音韵之美;迭音、叠字,创造出逼真鲜明的绘画美。如《荷塘月色》中“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参差”、“斑驳”是双声词,使文章的语调显得委婉通脱,清丽自然;“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不仅富有文字美,朗读起来还富有语音美,字与字、词与词的组合显出抑扬顿挫,静听或朗读都是一种享受。文中的人、情、景跃然纸面,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情绪被感染,感受“悦心悦意”的理性美感。
  
  3、寻求共鸣,实现超越。
  
  文本是寄托作家情思的手段,体现出人与自然景物的高度和谐统一,与大自然完全融合的“物化”,厌弃卑鄙粗俗、追求美好纯洁,实现了精神人格的超越。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既充满欣悦感,又充满超越感,文章写的是远离人间尘世的幽静一隅,其中寄托着作者“我欲乘风归去”的超越情怀;又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中优美、和谐的自然环境对人类情感的影响,对生命的启迪作用:史铁生在二十岁时下肢不幸瘫痪,青春韶华,其苦自不待言。史铁生先生正是在这种不寻常的心境中来到地坛,看到了愈见苍幽的老柏树,茂盛得自在、坦荡的野草、荒藤,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的蜜蜂、摇头晃脑、展须疾行的蚂蚁,忽飞忽走、时隐时现的瓢虫,还有把苍凉的歌声洒满天地间的雨燕……花木鸟虫,各自向作者展现出缤纷的生命世界,无言的诉说着生活的蕴藉和爱意。它使一切痛苦都失去了分量,让一个不幸的人获得了解脱,得到了灵魂的皈依。
  
  四、强烈反差,倍加珍爱
  
  将文章优美和谐的自然环境和现实被破坏或者即将消逝的环境对比,形成强烈反差,这巨大的落差,形成文势的跌宕,具有超强的震撼力。我们会倍加珍爱现存的优美和谐的自然环境,更要成为环境保护的坚定不移的守护神。如《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先呈现广袤的草原、清澈的湖水、繁花似锦、牛羊成群,与最后的泉眼、枯死的胡杨、哭泣的荒漠对比,昔日美丽的仙湖和繁华的绿洲却变成了神秘的沙漠,令人伤怀。又如孙犁的《荷花淀》“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来,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如今的白洋淀淤积严重,来水不畅,正面临着“水乡干涸,鱼乡无鱼”的困境,怎不叫人惋惜。 总之,要通过文字的流淌渲染感情的世界,牵动学生的情怀。通过这种审美体验,让大自然创设的美感在学生的心灵中沉淀下来,慢慢地内化为自己对大自然的赞美和依恋,思考自然环境对培养健康人格、豁达心情的重要作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人与大自然完全融合的“物化”。
  
  【参考文献】
  
  1、梁衡,《岳阳楼记》留给我们的文化思考和政治财富[J]课程?教材?教法 2009,29(4):21——25
  
  2、孙全治,自然景观的审美感受层次分析[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2):21——23
  
  3、赵国卿,高中语文课如何渗透环境教育[J]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2 年(5)
  
  4、施克平、施桂湘,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J]中学语文 1995(7):35

【熏陶渐染润物无声——在语文美感的体味中滲透环境教育】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小学语文教学中环境教育应润物无声08-08

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08-08

滲滲透健全人格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08-16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08-17

语文教学论文:温故知新润物无声08-05

以德育人润物无声师德论文06-08

善行如雨,润物无声_谈论人生的作文02-15

【德育教育事迹材料】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09-20

环境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渗透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