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素质教育论文>论大学生职业决策能力的培养

论大学生职业决策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3-02-25 23:19:56 素质教育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论大学生职业决策能力的培养

  论大学生职业决策能力的培养
  
  雷广宁,周亚东,郭 跃
  
  (安徽中医学院,合肥安徽230038)
  
  摘要: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多方原因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大学生职业决策能力不足。培养和提升大学生职业决策能力,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正确择业和顺利就业,有助于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有利于大学生准确定位、实现自我人生价值。本文以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为切入点,从大学生职业决策能力培养的意义、大学生职业决策能力的内容及大学生职业决策能力的培养三个方面展开阐述。以期能重视大学生职业决策能力的培养,形成国家、社会、学校和大学生自身培养大学生职业决策能力的合力。
  
  关键词:职业决策;决策困难;决策能力
  
  “职业是指从业人员为获取主要生活来源所从事的社会工作类别,是劳动者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直接体现。”职业可以从多角度进行理解:从社会角度看,职业是劳动者获得的社会角色,劳动者为社会承担一定的义务和责任,并获得相应的报酬;从国民经济活动所需要的人力资源角度来看,职业是指不同性质、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专门劳动岗位。职业是人们取得收入、获取社会地位和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基本途径。当下,作为“天之骄子”和就业大军的强势群体的大学生,由于受到择业观念、就业形势、自身知识和技能及高校扩招等多重因素影响,就业困难日益凸显。笔者认为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虽是多方面的,但是大学生职业决策能力不足是造成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职业决策是大学生面临的最重要的现实问题之一。”职业决策是职业发展理论中涉及到的一个内容,最初它是作为职业心理咨询的一种手段被提出来的。职业决策又称职业生涯决策或职业决定,是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前导部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职业决策可行与否,直接决定着职业生涯规划是否成功。大学生希望获得最理想的职业发展目标,就需要认真的对自己进行完全剖析,知道自己希望得到什么,这就需要自己认真制订职业决策了。随着市场经济在我国主导地位的逐步确立,大学生如何根据人力资源市场的要求和个人特长合理地做出职业决策,是大学生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然而,在许多时候人们往往会面临职业决策困难。“职业决策困难是个人在职业进入阶段或职业改变过程中,面临最后决策时,不知道要从事什么职业或从几个职业中挑选一个时发生的困难。”很多大学生在面对各种就业机会时感到迷茫,表现出犹豫不决,不知所措,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面临职业选择时无所适从,既不知道用人单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也不清楚自己要找何种工作,无法做出明确的职业决策,同时伴随着焦虑、挫折感等消极的情绪体验。针对当前大学生职业选择中存在的典型问题,本文以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为认识前提,分析了职业决策能力的重要意义,界定了职业决策能力的内容,提出了提高大学生职业决策能力的对策。
  
  一、良好职业决策能力对大学生就业和职业决策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缓解当前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压力
  
  201 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660万人,而社会提供的劳动岗位只有360万个,人多岗位少,供大于求的矛盾呈现巨大的差异,无奈地说明了一些大学生要面临未就业先失业的窘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最新统计显示,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680万人,这还不包括2012年之前没有顺利就业的往届毕业生,创历史新高。今年6月以来,首批“90后”高校毕业生陆续离校,他们能否顺利就业备受关注。就连一些所谓的热门专业都呈现出就业趋冷、高学历就业也比以前更加困难。
  
  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就业竞争日趋激烈,这几年来每年都有大量的应届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毕业即失业”这是很多大学生对即将到来的毕业的自嘲。就业难已经成为大学生及其家庭、高校、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国家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究其根源,除高校扩招、专业结构失衡、经济萧条等因素之外,重要原因之一是很多大学生自身的职业心理发展滞后于求职就业的需求。用人单位关心的是如何能够选择胜任工作的员工,而作为应聘者的大学生最为关心的则是在职业决策中如何选择理想的职业,可见,提升大学生职业决策能力,帮助大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做出理性的选择,不仅有助于大学生顺利就业和正确择业,还有利于缓解当前存在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二)有利于实现大学生劳动力质量供求相对平衡
  
  高校培养人才,社会需求人才,其实质就是大学生劳动力的供求关系。(论文范文 www.fwsir.com)而在这种供求关系里,需求决定供给。而我国现有的教育资源培育的教育产品一大学生,其知识技能等基本素质与市场需求有较大差异。大学生缺乏职业意识、求职技巧、自我定位能力的培养,其动手能力、组织能力、实践创新能力不强,亟需加强提高。部分大学生对专业的职业前景不明、对职业动态缺乏基本认识、对专业课程和一些专业基本技能掌握不牢固,与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相脱解,所学的专业知识不能活学活用,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差。只有通过培养大学生职业决策能力,科学认识自己和职业,全面提升自身职业知识和技能,帮助大学生选择自己所喜欢和、适合的、擅长的和用人单位所需求的职业并进行知识技能准备,才能缩小用人单位的需求和劳动者知识技能供给之间的差异,实现大学生劳动力供求相对平衡。
  
  (三)有利于大学生准确定位,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据调查表明,在就业自我认知方面,78%的大学生自我认知比较欠缺,主要表现为自卑和自负两大类。自卑型的同学往往对职场产生恐惧心理,逃避就业;自负型的则恰恰相反,过分自信,非名企不去,非高职不入,在求职中不断地挑选工作,无形中失去一些机会。无论是自卑还是自负都是大学生对自己评价的失真。
  
  自卑型和自负型自我认知心理的产生,乃是大学生缺乏一个准确的自我评价,难以有效对自我进行定位。学生苦读十几年书,使每个人养成了一种固定的学习和生活方式,缺少社会实践的锻炼,缺乏对社会的了解,从而产生了过高或过低地估计自己的能力的自我意识。克服自卑心理和自负心理,就需要大学生对自己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和正确的认识,找准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与目标,增加求职的针对性,减少就业的盲目性,选择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为自己提供一个施展才能并能获得发展提高的空间。通过有效的职业决策能力的提升,使大学生除了关注有关就业问题的报道,还充分认识就业市场的劳动力需求,给自己找准确的定位,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大学生的自我人身价值。
  
  二、大学生职业决策能力的内容
  
  (一)自我评价能力
  
  “个体在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必然要面对大量的选择,而基于自身和外部环境条件做出适当的职业决策是职业成功的前提条件。”这就要求大学生首先对自己有客观的自我评价。所谓自我评价,就是一个人对自己能力、素质、水同等高低优劣程度的评判。有客观的自我评价能力的人,他们的“自我认同感”较高,自信但不自傲,谦虚但不示弱,能够正确面对自己的现实状况,才能以乐观主义态度处理在职业选择中各种矛盾和问题,更能以自知之明的理智对待他人的赞扬或批评,他们生活在“自我”之中。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能力首先是其自我评价能力,包括大学生对其自身思想品质、知识技能、职业兴趣、个人性格、工作能力、工作态度、职业规划的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价能力。
  
  (二)职业认知能力
  
  职业选择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人生事业的成功与失败。据统计,在选错职业的人当中,有80%的人在事业上是失败者。而职业选择的的前提是对职业有一个全面、客观的了解。职业认知能力简单来说就是对职业的认识能力。笔者认为大学生职业认知能力包括:1.大学生的职业信息获取能力。该种能力包括大学生对目标职业信息获取的敏感性、获取职业信息平台的运用和操作能力等。2.大学生将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与职业目标进行匹配的筛选能力。根据个性心理特征的影响程度又可以分为性格与职业的匹配、兴趣与职业的匹配、特长与职业的匹配和内外环境与职业相适应的能力等。将个人的个性特征与工作的特点进行匹配的筛选能力是职业决策能力的基础和关键,大学生需要综合获取客观的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的信息。
  
  (三)职业规划的实施能力
  
  职业规划的实施能力是指在作出职业决策后,对决策的实施能力。在确定了职业生涯目标后,行动便成了关键的环节。没有达成目标的行动,目标就难以实现,也就谈不上事业的成功。这里所指的行动,是指落实目标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实训、知识积累等方面的措施。例如,为达成职业目标,作为大学生在工作方面可以先行进行职业目标相关的实习、实训,从而为职业目标作经验、技能准备。又比如说知识积累,职业目标确立后,大学生应当紧紧围绕职业目标进行知识储备。这种职业规划的实施能力对于未毕业的大学生而言就是在确立职业生涯目标以后,为目标职业进行知识、技能的储备能力和准备能力,是缩小职业需求与大学生的知识技能差距的有效途径。
  
  (四)职业问题解决能力
  
  职业问题解决能力指解决或应付在职业决策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或障碍的能力。学生在具体实施职业规划方案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首先,坚忍不拔的恒心。方案实施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要求学具有持之以恒的决心和坚强的毅力。因此,在这过程中,一些学生容易无法坚持而放弃。这就要求大学生在为职业进行准备的过程中,做到持之以恒和坚持不懈。其次,情势变更的应对能力。方案实施时,有时会因为学生自身能力的改变和周围环境的变化而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此时,需要大学生对于其自身的能力和周围的环境进行重新评估,并根据新的评估结果来调整方案,避免做更多的无用功。再次,克服消极心态的能力。在方案实施的过程中,学生容易产生一些消极的心态。例如,当实际成效与预定目标存在差距时,部分学生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当实际达到目标的时间比预计用时短,部分学生容易产生自负的心态。这就要求大学生对产生的消极心态及时进行纠正,并培养自信、谦虚等积极的心态。
  
  三、提高大学生职业决策能力的措施
  
  “一个理想的职业决策者能够意识到做决策的需要,并且有愿意、同时还具备做出正确决策的能力。”提高大学生职业决策能力可以从以下这几方面着手。
  
  (一)高度重视大学生职业决策能力的培养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高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职业决策能力的培养工作,建立高校的“一把手”就业工作责任制,要切实加强领导,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把大学生职业决策能力的培养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任务,强化责任,狠抓落实。加大部门协调力度,形成工作合力,完善相关政策。
  
  2.建立就业能力培养的保障机制。为积极应对就业工作新形势,不断满足毕业生日益增长的对就业指导服务的需要,要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四到位;积极争取公共就业资金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投入;要加快推进就业指导教师、新任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培训计划;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名师评选”,落实普通高校就业指导专职教师纳入专业技术岗位系列的政策,着力提升就业指导队伍专业化水平。
  
  3.重视大学生职业决策的意识培养。“大学生在进入大学的那一刻起就应接受专业的职业教育指导,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在职业决策教育中,关键一点是激发大学生职业决策的意识,只有当个人自觉意识到职业决策的重要意义,才不会人云亦云,而且这种教育需从低年级培养。培养学生能根据自身特点,包括身体的、心理的、兴趣的以及能力的几个方向,选择职业方向。一旦学生有了决策意识,他会主动提高职业决策能力,作出理性的适合于自己的选择。
  
  (二)提升大学生职业认知和自我认知能力
  
  认清形势和认清自我是大学生顺利就业和成功创业的前提和基础。职业决策的前提是大学生有效的职业认知和自我认知。这就包括大学生就业信息收集、分析整理能力和自我评估能力。“根据职业决策的认知信息加工理论,在职业决策的认知信息加工金字塔结构里,自我知识和职业知识共同构成职业决策的基础。”
  
  大学生没有经过社会的锻炼,生活环境和个体知识结构比较单一,缺乏生活经验,没有对自我和职业形成有效认知。在缺乏信息的支撑和科学的自我评价的情况下,很多学生在职业决策时想当然,决策就不是科学的职业决策,职业决策也就成了困扰学生的最大问题。如果大学生能尽可能多地增加社会实践,丰富自身社会经验和职业经验,尽可能多地搜索到职业目标信息,就能尽可能多地了解自我、了解职业、了解社会,就能为自己确立科学的、合力的职业目标打下良好基础,才有可能顺利地找到和个人特点相匹配的职业。从事一项自己擅长、并喜欢的工作,工作会很愉快,也容易脱颖而出,这正是成功的职业规划核心所在。
  
  (三)开展体验式职业决策能力培训
  
  职业决策能力可以通过经验习得而提高,且这些习得性经验能够对个体的职业决策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国外研究者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卡洛斯设计了职业决策技能训练课程。”
  
  笔者认为团体辅导、个别辅导等方式是提高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能力的途径。由于职业效能是个体的主观评价,纯粹进行个别的谈话等个别辅导方式效果甚微,个别辅导由于受到辅导方式单一性的影响效果并不很理想。大学生大多喜欢体验性的、互动性的活动,因此,笔者认为提高学生职业决策效能的最佳方式是团体活动,团体活动亦是提高学生职业决策效能的有效方式。在团体辅导中,大学生可以分享彼此的感受,这将有助于大学生特别是心理素质不是很好的大学生克服和缓解在职业决策和职业生涯中的焦虑等不良情绪;在团体中,团体通过营造温暖、接纳的氛围,促进个体进行协商,彼此鼓励,并相互借鉴成功经验,这将有助于提高大学生面对困难时的应对能力;此外,团体还提供了一个模拟和锻炼的情景,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面试体验,帮助成员认识自己的不足和缺陷,促使个体对自己的职业决策形成预期的心理准备。
  
  (四)掌握科学的职业决策方法
  
  “然而,现代社会的职业数以万计,大学生必须掌握有效的职业决策方法,才能做出合理的职业选择。”根据决策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可以把决策方法分为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定量决策是指描述决策对象的指标都可以量化;定性决策是指描述决策对象的指标无法量化。在决策分析过程中,应尽可能把决策问题量化。
  
  职业决策则是一个逐步排除不适合自己的备选职业的过程。从兴趣、价值观、技能、需要、动机等个体个性特征出发,结合对职业世界的认识,可以确定为数众多的备选职业,大学生必须学会一些方法才能确定最适合自己的职业。1.整体决策法。整体决策法是决策者根据所掌握的信息,以通过对事物运动规律的分析,在把握事物内在本质联系基础上进行决策的方法。整体决策法主要有头脑风暴法和特尔菲法两种。2.排除法。有效的排除法主要有:职业理想差异排除法,把备选职业同自己对理想职业的描述进行比较,删除与理想职业描述差别较大的职业;价值观不符排除法,排除与自己的核心职业价值观不符的职业;机会渺小排除法,排除通过各种测评量表、职业梦想练习、职业愿望回忆等各种方法中出现机会很少的职业;要求过高排除法,排除技能要求远高于或低于自己能力的职业;优势不符排除法,排除与自身优势不符的职业等。这些方法的掌握要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学习来使大学生达到熟练运用的程度。
  
  提高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能力无论对大学生实现自我人生价值还是对于社会缓解结业压力都是有效途径,提升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能力需要老师和学校、社会包括大学生自己在内共同关注和努力。

【论大学生职业决策能力的培养】相关文章:

论学生自律能力的培养08-17

论学生自律能力的培养08-08

论学生自律能力的培养08-07

论高校学报对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08-05

论以就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职业生涯教育07-23

校长的决策能力08-13

论音乐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08-17

论音乐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08-11

以“学”论“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