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物理论文>学好新大纲编好新教材

学好新大纲编好新教材

时间:2022-08-17 18:43:53 物理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学好新大纲编好新教材

《全日制高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供试验用)》(以下简称新大纲),是一个对培养我国21世纪人才非常重要的文件,作为编写初高中物理教材的编者应该认真学习、研究和领会新大纲的精神,编好新教材。下面谈谈学习新大纲后的一些体会和新教材编写中的一些想法。

一、关于大纲

(一)注重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为此,必须高瞻远瞩,及早筹划我国教育事业的大计,迎接21世纪的挑战。”这既给我国的教育事业指出了明确的目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大纲注意按照《纲要》的精神,从培养21世纪合格人才的角度思考问题,注意将高中物理的教育置于全面发展、提高国民素质的大目标下,强调高中物理教学应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实现普通高中的教学任务和培养目标作出更大的贡献。这种注意将单科教学置于整个高中教育之中,放眼世界和未来的教育观点,有助于为我国四化建设培养素质高、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同时也体现了和九年义务教育的整体教育思想相一致的精神。这种教育观点除在教学大纲的开始就明确提出外,在以后的内容选择、能力培养等方面也都有具体体现。

(二)物理课的设置有所变动

新大纲根据新的课程采取分层次的办法,在高中设置两种物理课程。一种是必修物理课(以下简称1类),是基本要求的物理课,是全体学生都必须学习的。着眼点是为全体学生打下一个以后继续学习科学文化的基本素质。另一种是必修和限选物理课(以下简称2类),是较高要求的物理课,适合于理科基础较好的学生学习。着眼点是为在理科方面基础较好的学生将来进一步学习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矗。

(三)精选教学内容

新大纲指出:“教学内容应当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他们进一步学习,以适应21世纪对人才的需要。”根据这种精神和两种课的不同要求,新大纲进一步对教学内容加以精选,并调整各部分知识的教学要求,力求使教学内容和要求适应21世纪培养人才的需要。

将新大纲中的2类课内容与1990年大纲必修加选修课内容相比较,新大纲在内容上的主要变化是:1.精简了下列内容:竖直上抛运动;并联电池组;乐音,乐音三要素;声音的共鸣;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电磁波的发射,开放电路;调制;电磁波的接收;电谐振,调谐,检波;二级管及其单向导电性;三级管及其放大作用;眼睛,近视眼和远视眼。2.增加了下列内容:力矩的平衡;示波管(1990年教学大纲为选学);超导现象,超导的研究和应用;回旋加速器(1990年教学大纲为选学);电阻、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作用,感抗和容抗(定性介绍);波的反射和折射现象(定性介绍);驻波(定性介绍);原子的受激辐射,激光及其应用;放射性污染和防护;量子论(选学),相对论(选学)。

从上面所列的内容可以看出,新大纲删去的内容基本上是初中已讲过,高中又不可能比初中讲得太深和教学实际中应用不大的内容(如乐音、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并联电池组等),增加的内容则主要是实际应用较多和近代物理及科技中比较重要的物理知识(如超导、回旋加速器、激光、相对论等)。从内容的调整以及要求的变化可以看出新大纲在内容现代化及拓宽学生知识面等方面向前迈进了一步。

(四)注重能力培养

“物理教学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培养能力。加强能力的培养,是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新大纲将能力培养作为物理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任务之一,对教学中应该培养的能力提得更加具体,要求上也比现行大纲有所提高。如对观察和实验能力、思维及科学的语言表达能力、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都做了具体的阐述。

二、关于教材

根据新大纲,总结历年来教材编写的经验、教训,借鉴国内外教材编写的优点,我认为新教材的编写特别注意到了以下几点:

(一)结构合理、缩小初、高中台阶

合理的教材结构,有利于学生学和教师教。考虑到高中学生的认知心理和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我认为物理教材在教材结构的安排上遵循了如下原则:先近后远,先直后曲,先宏观后微观,先经典后现代,先具体后抽象,先局部后整体。也就是先从学生接触最多、最熟悉的现象讲起;先讲简单的一维运动现象,后讲二维、多维的现象;先讲直接接触的宏观现象,后讲看不见、摸不着的微观现象。在教材结构上贯彻这种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有利于学生对整个物理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有利于解决初、高中的台阶问题。众所周知,物理教学中初、高中的台阶问题一直是比较难解决的问题。现在新的高中物理教材与初中所要衔接的是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教材,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在知识的深度上又较统编教材低一些,这就给新的高中教材如何处理好初、高中教材的衔接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处理好初、高中的台阶问题,在高中的开始先讲什么,历来有许多不同的看法。比较常见的意见有以下几种:1.先讲生活中常见、运动形式较为简单的力学,有从静力学开始和从直线运动开始两种观点;2.先讲几何光学,因为光现象学生接触较多,也不难;3.先讲热学,理由基本同光学。

这几种安排各有利弊。由静力学开始的作法,优点是现象常见,学生在初中学习、研究得较多、较深,有较好的基础,缺点是受力分析,特别是摩擦力和约束力的分析,是学生感到最困难的地方。由直线运动开始的作法,优点是现象简单,涉及的问题是一维的,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就不时地接触过这类问题,缺点是速度、加速度较为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另外,这部分涉及和需要掌握的公式较多。由几何光学开始的观点,优点是现象简单、常见,要求不高,缺点是像的概念抽象、难理解,需要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由热学开始的观点,优点是现象常见,要求不高,缺点是理论分析较抽象,而且需要一定的力学知识基矗。

从我社历年编写的教材来看,第一种和第二种安排都有,使用后的反映是各有千秋,不分伯仲。第三种安排在近几年高中试验教材中我们也做了一点尝试,反映是持赞同和持反对意见的都有,前者更多一些。我个人认为,由于新大纲中几何光学部分1类和2类课的内容差别较大,加之放在高一又没有明显的优点,因此不易安排在高一的开始。运动学需要的分析问题和运用数学运算的能力较高,亦不易安排在开始。力放在开始,学生感到困难的是受力分析,那就应该把受力分析的要求降下来,在开始部分只讲常见的重力、弹力和摩擦力,摩擦力的重点放在滑动摩擦力的分析和判断上,这一章可相对安排得少一些。经过学习这三种常见的力,分析一些简单的现象,即了解了这三种力的简单规律,同时也接触了一点简单的受力分析。在学生稍微熟悉了一点高中物理研究问题的方法之后,再学习运动学。在学过运动学之后,学生对矢量的分析和运算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有了一定的进步之后,开始学习牛顿运动定律以及动量和能量等问题。这种安排的实质是将学生刚上高一就遇到的拦路虎“受力分析”,分散在力学的各个部分,降低高一开始时的要求,搭好初中上高中的“桥”。当然,在教材结构的安排上,同时还要注意能力、方法的训练要有梯度,有层次。

(二)处理好两类课程的兼顾问题

按照国家教委的意见,学习两类不同课程的学生在高一使用同样的教材,高二再分开。这可能是出于以下的考虑:除少数学校外(特别好的和特别差的,还有一些特色学校),大部分学校的学生由于刚上高一很难决定自己是学2类物理课,还是学1类物理课,所以不好在高一就将学生分开,选用2种或多种教材。另外,也可以避免误导高一就文理分科。这样,高一教材的编写就要同时考虑两类学生的需要,即处理好两类课程的兼顾问题。但是应该说这是一个很难的课题,如何做得更好,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我个人以为,处理好这一问题至少要把握住以下两点:1.作为对全体学生都作要求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应该是最基本的。既然要为学习两类不同课程的学生打下共同的基础,就应该选择那些对两类学生进一步学习都必需的内容,为以后向不同方向发展的学生打下共同的基矗如果教材编写有意识地偏重于某一类,就不可避免地影响另一类学生的发展。

这与新大纲的精神是相违背的。2.教材处理要有弹性。虽然说第一册是为学习两类课程的学生打下共同的基础,但是也必须承认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学生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高一教材的编写既要考虑到那些以后继续学习理科的学生,同时也要考虑到那些以后不学理科的学生。所以教材无论在知识还是在能力的要求上都要有所区别,有所不同。可采用大字讲解最基本的内容,培养最基本的能力;用小字对一些问题作进一步的讲解、探讨,或扩展一些内容,以利于因材施教。

(三)突出主干打好基础

新大纲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注意加强基础,因此教材的编写也应牢牢地贯彻这一原则。教材的系统或结构的安排要充分发挥主干知识的带动作用,使主干知识和非主干知识配合得更好,以便使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在突出主干、强调重点的前提下,要着重讲好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和物理模型,切实打好基础。注意在学生理解各部分知识的“关节点”处花力气,即抓住有助于理解问题的“桥”。注重分析物理过程和物理情景,讲清问题的来龙去脉。注意叙述中的铺垫和呼应,以利于学生形成知识结构。只有在这些重点知识、重要概念和规律上不惜下气力、花功夫,才能为学生今后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矗

(四)加强能力培养

对于能力的培养,新大纲已有明确的说明和要求。教材编写中应该对新大纲中强调的“独立思考能力”、“观察实验能力”、“科学思维能力”、“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有统盘的考虑。虽然不可能说某处培养这种能力,某处培养那种能力,但是不同的时期、不同的阶段某些能力的培养应有所侧重,还是应该的。比如,高一力学阶段应着重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了解、学习科学思维的方法和习惯(如伽利略斜面实验、落体实验中研究问题的方法),了解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方法(如用矢量、图象等处理问题的方法),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等;高二、高三进一步加强用实验研究、探索物理问题的能力(增设专题和实验),加强抽象和概括、分析和综合、推理和判断等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了这种不同程度、不同方面的要求,就可以在教材结构和编写上整体安排。如在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及物理学实验—假说—验证—理论的方法方面,就可以在伽利略理想实验、牛顿对万有引力的论证以及原子物理中关于原子核模型的提出、论证等多方面学习有关的方法,培养相应的能力。在实验能力的培养方面,可以随着学习的深入,有重点、有层次地培养学生认识、使用仪器,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验证物理规律和探究物理规律的能力等等。

应该明确,能力的培养与知识的获得和运用有密切联系、相辅相成。在知识传授中不注意能力的培养,学得的知识就不会有多大用处;同样,没有一定的知识作基础,不可能培养出高水平的能力。只有在知识的传授中注意能力的培养,在高能力的要求下学习知识,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为此,教材编写中应注意在讲清概念的同时,还要注意能力和方法的训练与培养。注意叙述要有启发性,给学生留有较多的独立思考余地,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讲解不能过细,要给学生留有思考、探究和自我开拓的余地。教学要讲究效率。既要讲清,又不能巨细无遗,什么都讲清。可以在学生通过运用学过的基础知识,经过思考可以得出结论、答案的地方设一些“为什么”、“你想过吗?”“思考与讨论”等类似的栏目;可以在物理学方法和思想(包括思想教育)比较突出的地方,有意识地或总结或点一点(如理想化的观点、理想实验的方法、建立模型的观点、实事求是的观点等);可以通过章后小结,逐步引导学生自己整理、归纳学过的知识。

(五)联系实际提高兴趣

教材的编写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际,是真正学好物理、培养学生能力最有效的途径。只有善于把学到的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才能真正把物理知识学好。教材编写中要重视概念和规律的实际应用,要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物理现象,分析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理论联系实际不仅可以使学生深刻地理解物理规律,同时也是引起学生兴趣,使他们喜欢

[1] [2] 下一页


物理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例如,用学生在田径场的运动和玩垒球时跑垒的运动讲位移和路程的知识,可能就比现行课本中“学校在你家东偏北30度500米处”更具吸引力;在学过运动的合成后,将传统的习题“甲、乙两物体分别以速度v和u相向而行,问甲相对于乙的速度为多少?”改为“航空母舰上的飞机起飞时,一般都是逆风而行,为什么?若已知飞机起飞时的速度为v,风速为u,此时飞机相对于风的速度为多少?”则学生会感到问题更联系实际,更有意思,同时也了解了航空母舰上的飞机起飞时逆风而行的常识,扩大了信息量;又比如,与阻力问题相联系的磁悬浮列车,与红外辐射相联系的红外遥感技术,与原子辐射相联系的激光等一系列问题都与生活实际联系非常密切,同时也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问题。由此可见,教材中联系实际的问题非常重要,同时也是多方面的。

(六)加强实验教学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离开了实验可以说谈不上物理学。但是由于受应试教育及其它一些因素的影响,应该说我国中学物理的实验教学始终是一个薄弱环节。不仅物理学科如此,其它学科实验教学的现状也同样不容乐观。1995年国家教委重点科研项目《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在北京、江苏等10个省市进行的调查结果表明,高中、初中学生理、化、生三科实验能力总成绩均不及格①。由此可见,加强我国中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加强实验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新大纲在这方面尽其所能地做了努力。新大纲中必修课的必做学生实验共12个(其中4个是新的),实验个数与现行必修课的必做实验个数相同。必修和限选课的必做学生实验共23个,其中有一个是在专题中安排的制作性实验。在23个实验中有7个是新的,现行必修加选修一共17个学生实验,这在课时减少的情况下,实际上是增加了学生实验所占的比例。

物理实验的重要意义不仅仅在于它在学习物理中的重要作用,更主要的是它是学生认识、学习和研究其它事物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因此在教材编写中,在当前课时紧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地想办法加强实验教学。除按新大纲的要求扎扎实实、合理有效地安排大纲中规定的学生实验外(如实验前提出明确的要求,开始的几个实验明确实验步骤,以后逐渐由学生自己设计,在实验过程中的“关键点”增加“思考”,后面的实验加强探索等),还应在课文的讲述中、在正式的课文外增加一些效果明显、简单易做的实验,既引导老师、学生多做实验,又不强求统一,具有弹性(如可将课文讲述中提到的实验专门用一种字体排出,引导老师和学生创造条件去做实验);增加简单、易行、说明问题的小实验;在练习题中增加实验思考题;增加物理学史上著名实验的介绍;对一些中学物理中不易做或不能做的实验,要有相应的配套的音像教材等。

以上只是就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上一页  [1] [2] 


【学好新大纲编好新教材】相关文章:

关于高中新大纲和新教材08-17

想像作文—新大纲赋予的重任08-17

新课标·新教材·新评价08-17

用新大纲指导语感训练08-17

烹饪新课程新教材新感想08-21

用新大纲指导试用版教材的教学08-17

新教材、新理念、新思维、新挑战08-17

新大纲颁布以来小学语文教改动态08-17

新大纲需要语文教师更新哪些教育思想08-17

把新大纲精神具体化 改进和提高教学技能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