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地理论文>运用材料分析培养学生能力

运用材料分析培养学生能力

时间:2023-02-21 19:29:26 地理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运用材料分析培养学生能力

    (湖北枝江县一中 任利平)
    近几年,我借助地理材料,通过设问引导学生从材料中去获取有效信息,增长新的知识。实践证明,这种 题型可引导学生跳出死记硬背的狭小天地,利于培养学生能力。
    常见的地理材料分析有以下几类。
    (1)运用地理材料,考查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能力。如“热岛效应”,一般教学中未讲,但学生掌握了一定 的地理技能后,便可以独立分析,拓宽知识。可这样设题:
    材料1:在一些发达的工业区和大城市,由于人口集中,大量消耗能源,除对大气造成污染外,还要释放大 量“废热”进入大气。这种人为释放的热,使城市的年平均气温比郊区可高出0.5~3℃,或者更高一些。在人 口密度大,工业发达的城市尤为明显。如1979年12月13日20时,上海市中心的气温为8.5℃,近郊为4℃,远郊 仅为3℃。这样,城市在温度的空间分布上,犹如一个温暖的岛屿,称为“热岛效应”或“火炉效应”。在这种 热岛效应的影响下,城市上空的雾、云增加,城市上空的风、降水也发生异常。(摘自《新华文摘》1993年8期 )
    阅读以上材料回答:
    ①产生“热岛效应”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城市工业发达,人口集中。)
    ②根据材料内容,在下列方框中绘出城市和郊区之间的大气环流,并回答:为何热岛效应会导致城市上空 多云?(图略。城市上空气温高,空气中又多尘埃,上升气流使水汽凝结,故常多云。)
    (附图 {图})
    (2)运用材料设问,考查学生对材料中蕴含的地理知识的理解能力。如:
    材料2:索菲亚·安蒂波斯技术开发区,位于法国“蓝色海岸”之滨,在这里设立的950家公司共有来自50 个国家的职员1.5万多人,每年向该地区的经济注入28亿美元。开发区建立至今已发生明显变化,当初索菲亚开 发区专门吸引大的公司参与,且以美国公司为主,主要开发信息技术,为扩大经济增长,开发区积极开拓新的 项目。目前共有202家信息和通信技术公司、49家卫生设备公司、18家能源公司、64家研究和教育机构和617家 服务性公司。
    法国硅谷的经验表明,一个科技开发区需要有一个大学作基础。尼斯大学是法国最新的大学,迄今只有29 年的历史,但是今天已发展成设有许多尖端科目,并拥有2.4万名学生的学校。
    索菲亚开发区有法国第二大机场和通向意大利的高速公路。去年春天在这里庆祝该开发区建立25周年,“ 索菲亚”已成为法国滨海地区的一大景观。(选自《地理文摘》1995年第4期)
    阅读以上材料回答:
    ①开发区内外籍职员比例较大,反映了法国什么国情?(法国人口增长缓慢,劳动力不足,资源得不到充 分开发,须引进外籍工人。)
    ②该开发区实现经济增长的措施是什么?(引进外资;开拓新项目)
    ③该开发区在位置分布上反映的要求是(A、D)
    A、环境洁净优美 B、接近消费市场
    C、当地劳动力资源丰富 D、接近高等教育区
    ④该开发区工业部门特点是(B、D)
    A、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
    B、以“知识密集型”工业为主
    C、具有“临海型”布局特点
    D、具有“临空型”布局特点
    (3)运用地理材料,考查学生对所学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如:
    材料3:被誉为“江南明珠”的太湖,即将被藻类所占据。目前太湖的藻类比十年前增长了5倍,部分监测 点的藻类数量已超过每升1亿个,整个湖面已有2/3的面积达到中富至富营养化过渡状态。如不加治理,太湖将 面临因全部富营养化而窒息死亡。
    目前,太湖沿岸每年农业中化肥使用量达200~300万吨,农药5~8万吨,其中约有50%的化肥和农药随雨水 流入湖泊河道,仅农业和生活污水足以使太湖水中含氮量超过三类水指标。太湖沿岸工业区多,每年有近10亿 吨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排入江河,使每个中小城市周围的地面水都受到严重污染,形成黑水带,并随河网扩散 而影响太湖。此外,太湖还以博大的胸怀容纳着养鱼、水运和旅游业带来的污染。人们在呼唤:救救太湖!( 摘自《地理教学》1994年第5期)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
    ①文中提到太湖可能窒息衰亡的依据是什么?(水中富营养化现象)
    ②为什么说太湖可能窒息衰亡?(水中营养元素增加,引起藻类过度生长,促使浮游生物的过度繁殖,这 样大量积累了有机物质。随着有机物分解和藻类生长,水中氧气被大量消耗,使太湖出现缺氧状态而窒息衰亡 )
    ③文中所列太湖营养元素的积累来自哪些污染方式?(农业和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和养鱼、水运、旅游业 污染)
    ④太湖水体汛染给沿岸居民带来哪些不利影响?(使居民饮用水质变坏,危害人体健康。若有有害金属元 素污染物,通过食物进入人体,会导致“公害病”发生。另外,给养鱼、旅游带来不利影响,影响居民经济收 入。)
    (4)通过2~3段相关地理材料的考查,培养学生综合比较、分析的能力。如:
    材料4:在一般情况下,天然降水都是偏酸性的。这是因为大气中的CO[,2]溶于雨水,部分形成碳酸的缘故 。所谓酸雨,指的是PH值小于5.6的酸性降水,其形成原因是:人为排放的SO[,2]进入大气后,造成局部地区大 气中SO[,2]富集,在水汽凝结过程中溶于水形成亚硫酸、硫酸,然后随雨降落形成酸雨。(摘自人民教育出版 社《地理》下册教学参考书)
    材料5:调查表明,我国酸雨地理分布的总趋势是由北向南逐渐增加,长江以南已形成相当范围的酸雨带, 而且明显地分为三个酸雨片区:西南酸雨区(包括重庆和贵阳周围地区)、华东酸雨区(包括上海、苏杭地区 )、中南酸雨区(包括长沙、广州、南宁地区)……当前,酸雨比较集中且危害较重的是四川省。(摘自郝志 功主编《当代环境问题导论》)
    材料6:据1993年环境临测结果表明,重庆的酸雨频率为80%,全年酸雨PH值平均为4.38,最低为2.8。在这 里不仅雨水受到酸化,雾水,露水和雪水也受到严重污染,特别是1994年以来重庆连续4次出现酸性“黑雨”现 象,尤其是1994年元月上旬的一场“黑雨”,PH值为3.92,与家用食醋相当!(摘自《地理大观园》1993年总 第50期)
    阅读以上材料回答:
    ①“酸雨”与自然界的酸性降水在成因上的根本区别是什么?(前者是人为原因造成,后者是自然原因所 致)
    ②根据酸雨形成原因分析,我国酸雨地理分布的总趋势为什么呈现由北向南逐渐增加的现象?(一是北方 地势平坦、开阔,冬季风强,不利于SO[,2]等酸性气体富集,二是北方降水频率较南方小,空气干燥使酸雨出 现机会少,而南方相反。)
    ③根据酸雨形成原因分析,四川省(特别是重庆地区)为什么酸雨频率高?(四川省大部位于盆地中,盆 地内工业大量排放硫氧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等大气污染物,加之盆地湿度大,静风频率高,大气扩散条件差, 利于酸性气体污染富集,在多雨、多雾的盆地内容易形成酸雨。)
    材料分析题类型多样,也可与图形结合起来分析,仅举4例,借以抛砖引玉。在设计材料分析题时应注意两 点:
    (1)选择材料要适当。选材时应注意与所学地理知识的联系,与课文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使学生 能利用材料回顾课文,又能利用课文知识解释材料。
    (2)设问不要“偏航”。要先弄清考查学生哪些地理知识和技能,学生能否从材料或所学地理知识中找到答 题依据,不能太玄。但也不能太简单,否则会失去材料利用价值。

【运用材料分析培养学生能力】相关文章:

运用电教手段 培养学生能力08-17

运用电教手段 培养学生能力08-17

运用电教媒体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08-17

运用多种思维,培养创新能力08-24

田园教育中祖辈资源的运用对儿童能力的培养分析08-15

运用网络平台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实践研究08-20

运用电教手段培养学生思维能力08-17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识字能力08-15

运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