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历史教案>高一历史公开课教案

高一历史公开课教案

时间:2022-07-27 23:29:26 历史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一历史公开课教案(精选9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高一历史公开课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一历史公开课教案(精选9篇)

  高一历史公开课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一、基础知识:

  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的干涉 袁世凯出山的背景和目的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及其内外政策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及其性质 清帝退位和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失败原因和教训

  二、思想认识

  1、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由于帝国主义的扶植和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窃取,教育学生认识帝国主义的本质。

  3、通过辛亥革命失败原因和历史教训的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是行不通的。

  三、能力要求

  1、通过帝国主义对辛亥革命的态度和袁世凯的两面派手段的分析,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2、通过讲述资产阶级在辛亥革命中革命性和软弱性的表现,培养学生运用阶级分析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引导分析和讨论辛亥革命的功绩和教训,培养和增强学生依据教材和学过的知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中华民国的成立;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和教训。

  难点:分析和认识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软弱性。

  认识和理解辛亥革命的功绩和教训。

  一、帝国主义对辛亥革命的干涉与破坏

  1、军事威胁、经济扼杀

  帝国主义是一贯仇视和破坏中国革命的。武昌起义爆发后,帝国主义便积极准备武装干涉中国革命(表现:教材P87三点内容:调集军队、军舰;出售武器;截留海关税收)

  2、在“严守中立”伪装下扶持新代理人

  由武装干涉到“严守中立”的原因:公开的武装干涉难以达到阻止革命的目的

  实质:扶植新的代理人来阻止破坏革命

  结果:袁世凯被任命为内阁总理,掌握了清朝的全部统治大权

  3、帮助袁世凯策划“南北和谈”思考:“南北议和”是怎样出台的?

  北方:袁世凯一方面对革命党进行,另一方面又迫使清政府接受议和

  南方:军政府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竭力主张同袁世凯妥协,革命党人也同意停战议和

  过程:1911.12.南方代表伍廷芳和北方代表唐绍仪在上海英租界正式举行和平谈判

  二、中华民国的成立

  思考:南京临时政府是怎样成立的?为什么说它是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革命政府?

  简介孙中山回国和他以绝对多数票当选为临时大总统的情况。

  1、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成立概况:(时间、领导人、国旗、国都、历法、纪元)

  性质: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革命政府。

  内外政策:看书中表格,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生活四个方面的法令措施。外交方面见P86,发表《告各友邦书》: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签定的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

  思考:南京临时政府对内政策有何历史意义?

  孙中山为什么要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签定的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你怎样看待这个外交文告?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南京政府成立后还颁布了重要文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之一。它是1912年春,由参议院制订、孙中山颁布的。

  思考:《临时约法》出台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是第一部资产阶级的民主宪法?

  目的: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

  内容:三大方面(主权在民、三权分立和责任内阁)约法体现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参议员有弹劾总统的权力;国家政体采用内阁制布不是总统制。

  这是因为袁世凯正加紧篡夺革命胜利果实,革命党人企图以约法约束袁世凯。

  性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意义: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三、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1、原因:

  促成袁世凯篡夺革命胜利果实的四个因素:

  ①帝国主义的支持:

  ②立宪派和旧官僚的乘机进攻

  ③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软弱妥协

  ④袁世凯个人的权术和阴谋:

  2、经过

  ①逼迫清帝退位。

  他采取两面手法。一方面宣称清帝退位给予优厚的条件,另一方面唆使部下发表通电,要求共和政体。在袁世凯的威逼利诱下,清宣统帝宣布退位。时间是1912.2.12.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当时民国给予优厚的条件,对此,史学界评价不一,有的认为这是速定共和的手段,但更多的人认为保留了一个宫中小朝廷,是对封建势力的妥协。

  ②通电赞成共和,迫使孙中山向参议院提出辞职。

  清帝退位的第二天,袁世凯就通电声明赞成共和,孙中山立即向参议院呈递辞呈。在辞呈中,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利,又提出三个条件:临时政府定都南京、新总统在南京就职、新总统必须遵守《临时约法》。他希图使袁世凯离开其老巢北京,置于南方革命党的监督和法律的约束之下。

  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中华民国第二届临时大总统。

  ③1912.3.10.在北京就任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的前两个条件很快被袁世凯施诡计打消了。于是1912.3.10.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这标志着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篡夺了。

  临时政府北迁。4月1日孙中山正式辞职。

  四、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和教训

  1、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讨论:你认为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请说明理由?

  2、功绩

  ①给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以致命一击。

  ②给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以沉重打击。

  ③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④对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广泛影响。

  3、失败原因

  辛亥革命的功绩是伟大的,但它的功绩和失败并存。辛革命的失败不仅体现在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更主要地表现在它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并没有改变。所以从根本上说,辛亥革命是失败的。

  失败原因:客观上是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主观上是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分析其具体表现)

  4、教训:

  辛亥革命的失败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即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是行不通的。

  高一历史公开课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学习本课,知道秦统一中国、秦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和巩固统一的措施。

  2.通过讨论秦统一的历史意义等问题,提高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描述秦朝的将与四至,提高识图能力,并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念。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了解战国后期的时代特点、秦统一的过程等具体史实,认识统一的必然性,经历从感知历史到理解和认识历史的学习过程。

  2.通过探讨秦统一的条件、中央集权制的特点、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的意义等问题,初步学会运用原因与结果、联系与综合等方法,解释和判断历史。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学习,知道我国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2.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我国很早就是一个以统一为主的多民族国家,辽阔的疆域、想通的经济和文化、有效的制度、共同的命运,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3.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郡县制在当时比分封制具有进步作用,并进一步明白任何制度实际上都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

  教学重点、难点

  秦灭六国、巩固统一的措施是本课的重点。

  学习和认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概念及其作用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974年,在陕西西安发现了一支沉睡2000多年大秦帝国军队——秦兵马俑。这个发现一经面世便震惊了世界。在拭去历史风尘之后,你依旧能感受到他们披坚执锐、军容严整、势不可挡的雄伟气势。这究竟是怎样一支军队?从他们身上我们又能了解到大秦帝国怎样的过往?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近这段历史。

  (二)讲授新课

  [板书]第七课秦的统一

  [板书]一、秦灭六国

  1、统一六的条件

  师:秦可以统一六国,其中一方面是因为它实力最强大,但除此之外,秦能够统一六国还有哪些条件呢?下面同学们看书58页部分。(请学生读此段)

  师:通过这段文字你感受到了什么?(生答)

  (各诸侯国为争城争地而不断征战,很多百姓在战争中被杀害,人民的生命没有保障,生活非常的困苦,这就说明了战争给百姓生活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师:那当时的百姓渴望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呢?(生答)(和平,安定,没有战争,安居乐业……的生活)

  [讲述]:说得非常好,当时的百姓就是渴望一种和平、安定、没有战争、安居乐业的生活。但在战国时期,“战国七雄”之间,为了争夺土地和人口,长期进行战争,这给人们带来极大的痛苦和灾难。而且,也严重阻碍了各地之间的经济交往。因此,结束割据战争,成为当时人民共同的愿望。

  师:具备了以上的条件,经过了春秋战国时期的长期战乱,秦的统一成为了历史的必然,正所谓“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2、秦统一六国

  师:以上分析的是秦统一六国的条件,那么秦灭六国的过程是怎样的?首先是秦经过商鞅变法以后,在100多年的时间里进行的兼并战争,不断蚕食东方临国的土地,削弱其势力。其次是通过长平之战削弱了向东兼并的最大障碍——赵国的势力。

  师:请问同学们长平之战对秦统一六国有什么影响?(生答)

  [讲述]:长平之战之后,赵国从此便衰落,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抗强秦的进攻,秦国统一之势已成,仅是时间早晚的问题,那秦国是用多长时间灭掉六国的?灭六国又是怎样一个顺序?

  电脑出示《秦灭六国示意图》使生对秦灭六国形成空间概念。

  [讲述]:好!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大屏幕,秦是于公元前230——前221年十年的时间先后灭掉了六国。公元前230年,首先灭掉了离他最近的也是六国中最弱的韩国;公元前228年,秦灭掉了赵国;公元前225年,灭掉了魏国;公元前223年,灭掉了楚国;公元前222年,灭掉了燕国(燕王喜在辽东被俘虏);公元前221年秦最后灭掉了齐国。由此可以看出,秦采取了由近及远、各个击破的攻势。

  而且,在这咱们还可以用一个谐音记忆法来帮助我们记住秦灭六国的`顺序。(韩赵魏亡,楚咽气(燕齐))

  师:我现在出几个问题请同学们看书回答一下,(秦统一六国时在那一年?谁完成了秦的统一?定都在哪里?)请你们看书回答一下!

  秦王嬴政于公元前221年灭掉六国后,便出现了全国统一的局面。截止到此,战国时期结束了。战国七雄之一的秦国变成了统一的秦朝。

  师:秦的统一对当时和后世有何重要意义呢?同学们再看一看58页的最后一段黑体字。(生答)

  [讲述]:首先,秦的统一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秦的统一,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其次,秦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一大进步。结束了数百年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以上就是秦统一六国的意义。

  [板书]二、巩固统一的政权建设

  师:秦灭六国后,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巩固统一局面。为了巩固统一,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重大措施。

  [板书]1、政治上——建立专制集权制度

  师:首先在政治上,秦建立了专制集权制度,那么什么是专制集权制度?我在这先不作解释,咱们先从下面几个方面来一起学习和认知一下什么是专制集权制度。

  [讲述]:首先,在秦统一后,嬴政认为自己功高盖世,觉得夏、商、周三代国君“王”的称号已不足以显其尊贵,便下令改称号,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意思就是“德兼三皇,功过五帝”,而且“皇帝”这个称号还一直沿用了两千多年,直到清朝灭亡。当时的嬴政还自称“始皇帝”,他为什么自称“始皇帝”?

  师:因为它是第一个,是最开始的皇帝,“始”就是开始、最初的意思。而且他幻想琴的统治能够永久持续下去,他不仅自己要当皇帝,而且让子孙世世代代永远做皇帝。

  那皇帝的权利都体现在哪呢?秦始皇还规定国家一切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是国家最高统治者。主要官吏由皇帝自己一人任免。

  那么皇帝虽然至高无上,权利又如此之大,但全国的事情那么多,皇帝一人管得了吗?怎么办?(生答)

  师:找帮手,很对。

  [讲述]:所以秦始皇就在中央,设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等官职来辅佐他。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太尉管理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三者合称三公,是秦朝中央政府最高官员,但是国家大事,最后仍要由皇帝裁定,他们必须绝对服从和执行皇帝命令。

  师:这是在中央,那在地方上,秦始皇又采取了什么治理方法呢?现在同学们看一下书59页,(秦始皇)秦始皇身边有两位大臣,这两位大臣正在为秦朝如何巩固统一为秦始皇出谋划策。大臣李斯,他说“周代分封同姓子弟很多,结果怎么样呢?应该实行郡县制。”李斯主张的就是设立郡县制。那我告诉同学们,秦始皇最终采纳的是李斯的建议——实行郡县制。

  师:现在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秦始皇采纳了李斯主张的郡县制,而没有继续沿用“分封制”呢?咱们可以回忆一下,春秋战国几百年战乱,是谁与谁之间的战争呢?(战争主要发生在诸侯国之间)那么,诸侯国是怎么出现的?(周初分封的结果)

  [讲述]:秦朝统一后,秦始皇吸取了历史的教训,为了防止诸侯割据,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在全国实行郡县制,作为从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机构。

  师:那郡县制具体是怎样实行的呢?

  [讲述]:就是把全国划分为36个郡,郡下设县,郡县都是地方行政单位。郡的长官叫郡守,县的长官叫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他们在地方上直接管理人民,收取赋税,征发兵役和徭役,郡县制的实行,大大削弱了地方政权的独立性。这是中国地方政区制度上一个划时代的改革,而且郡县制在我国被长期沿用下来,影响十分深远。

  [讲述]:秦朝就是这样通过郡县制,把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这就是所谓的“集权”。又通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等官职,把中央权力集中到皇帝一手中,皇帝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这就是所谓的“专制”。简单的说,专制就是中央权利归皇帝,集权是说地方权利归中央

  这样就形成了一整套专制集权制度。而且这一制度,在我国沿袭了两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

  通过专制集权制度的确立,秦在政治上巩固了统一。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加强专制,在文化、经济方面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呢?

  [板书]2、巩固统一的经济、文化举措

  师:由于各国的道路与车辆的尺寸不一,这就给给各国商人带来了哪些不便?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秦始皇实行了车同轨,并且加强了对水路交通网的构筑。

  师:同学们应该都知道文字是我们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前面我们学习了我国文字的发展,首先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此外还有刻在青铜器上的“金文”。发展到战国时期,当时各诸侯国也都有自己的文字。(看“马”字有几种写法)

  [讲述]:最后一个是秦国的“马”字,我想同学们还可以认得,其余的“马”字我想你们就很难辨认了吧。这样的话,政府下达命令,公布事宜,各地人民就很难看懂,各地区之间的人民也难以沟通,而且不利于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从而更不利于秦统一的巩固。

  所以秦始皇便下令统一文字,把简化了的字体“小篆”作为标准字体,通令全国使用。但小篆写起来其实并不简练,许多笔画都是线条,象图画一样,写起来很慢。所以后来,又广为传播的一种更便于书写的字体叫什么?(生答:隶书)

  [讲述]:秦统一文字后,就加强了各地人民的沟通,促进了文化的交流,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与继承,对我国文化艺术的发展也很有影响。

  师:文字统一了,但除了文字之外,在战国时期还有哪些方面很混乱呢?需要秦朝去统一呢?下面请同学们看一组漫画,找出答案。(看课件)

  师:我想通过这组漫画同学们都应该有了答案了吧,除了文字外,还有什么需要统一呢?(生答)

  [讲述]:可见,当时人们想要外出做生意,就因为货币,还有尺、斗的不统一面临了很多的麻烦,给商品交换带来困难,严重的会给秦朝的经济发展带来混乱,还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由漫画中我们也已经看出,战国时货币非常复杂,形状大小、轻重、计算单位都不相同。基本币制是四大类(看课件)。燕、齐等国流通“刀币”(是从实用的刀子变化而来);魏、赵、韩流通“布币”(是由古代的除草农具演化而来的);楚国流通铜贝,也叫“蚁鼻钱”、(“鬼脸钱”);秦国流通“圆钱”,也叫“环币”。(环币是从纺织工具纺轮演变而来的),环币比起布币和刀币,计数和携带更方便,因此逐渐成为受欢迎的货币。

  咱们看到,这么多的货币种类必然会给商品交换带来困难,因此秦统一后,规定废除各国旧币,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此钱中间只所以做成方孔,是因为当时人民想把钱做得精致一些,需要把钱的边缘磨圆滑,磨时需要穿一根棍上,如果中间是圆孔,则不易固定,该成方孔,再穿在一根方棱的棍上就很容易固定。又因为这种钱标准重量为半两,所以称为“秦半两”。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币制改革,这个圆形方孔钱也因其形制合理、便于使用,所以后世也都纷纷效仿,在我国有深远影响。

  师:在经济上,秦还采取了什么措施呢?

  高一历史公开课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掌握经济特区的概念、设立及意义,理解特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认可、支持“对外开放”这项基本国策;

  (2)掌握沿海经济开放地带的形成和浦东开发的目的及影响,理解浦东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3)掌握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分析初步形成的特点,能在地图上找出经济特区、沿海港口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理解概念,分析探究问题,历史对比,专题讨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对外开放意识,认可和支持我国对外开放政策,并从中获得必要的现代经济意识。

  (2)进一步思考如何应对对外开放给国家和个人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增强紧迫感。教育学生关心社会,关心国家,与时俱进。

  重点:对外开放格局是如何初步形成的。经济特区的建立,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难点: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过程

  一、经济特区的创办

  1、经济特区概念

  是指国家划出一定的范围,在这里实行与其它地区不同的经济政策,如在吸引外资,减免税收等方面,给予特殊待遇,以此引进外资、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

  2、经济特区的特点

  (1)国家给予特区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

  (2)以吸引和利用外资为主

  (3)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经济所有制形式

  (4)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和方便

  3、设立

  (1)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

  (2)1988年,中国设立海南省,划出海南岛设置海南经济特区。

  问题探究

  指导学生阅读P5学思之窗,回答:国家为什么首先在广东福建两省实行对外开放?

  4、影响

  (1)特区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成为全国排头兵;

  (2)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

  (3)特区的改革,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

  过渡:特区实践的成果,使人们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加深了对社会主义本质和发展规律的认识。邓小平同志说:“除现在的特区之外,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港口城市,如大连、青岛。这些地方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于是,我国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继经济特区后,我国政府又在沿海开放城市和其他开放城市划出一定的区域,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二、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1、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1984、5)

  (1)开放:1984年,国家决定开放天津、上海、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2)目的:旨在加快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步伐。

  问题探究

  请同学们在P59地图上找出14个城市的位置,并思考:这些城市发展经济具有哪些有利条件?

  2、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1)开放:1985年以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相继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2)结果:到1992年,沿海经济开放区已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3)意义:进一步深化了对外开放;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对促进本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内地开发,都有深远影响。

  3、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1)建立:中国政府在沿海和其他地区的开放城市中,划出一定区域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2)特点

  a.以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加工出口产品为主;

  b.通常汇集了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具有知识密集的特点;

  c.是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场所,也是了解国际行情的重要窗口。

  三、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1、浦东的地理、历史状况

  浦东位于黄浦江以东,面积556平方公里,是上海面积的1/12,过去的浦东仅表示位置在黄浦江以东,在地图上没有任何标志。历史上黄浦江两岸没有桥梁和隧道沟通,浦东虽与繁华的上海外滩、南京路仅一江之隔,但经济上远远落后于有“东方小巴黎”之称的上海老城区。以至于人们“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

  2、开发的目的

  (1)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

  (2)尽快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

  (3)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

  3、时间:

  1990年,浦东开发成为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

  4、意义:

  浦东新区已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格局:通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这个体系的形成,标志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2、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分别指的什么?

  “全方位”,就是既对发达国家开放,也对发展中国家开放,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

  “多层次”,就是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等不同开放程度的各种形式,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

  “宽领域”不仅在经济领域,也涉及到保险、邮电通信等服务贸易以及环保、科技、医疗卫生、体育、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开放。

  高一历史公开课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掌握饮食的发展阶段、东西方不同的饮食方式、世界各地不同的餐器、随地域而区分的饮食结构;理解中国饮食文化与饮食方式的历史文化因素、自然环境对饮食的制约、创造饮食的能力是生产力中最基本的部分、社会历史文化赋予饮食以丰富的内涵、文明交流加强了饮食的多样化。

  2.通过对自然环境等文明要素在历史中对饮食结构、饮食方式等方面影响的讨论,初步掌握利用文明史观点分析文明要素与文明现象之间关系的方法;通过学生多途径搜集资料与教师在课堂内外的指导,使学生初步掌握“论从史出,史由证来”的历史学归纳方法。

  3.理解饮食的历史同样是人类在自然与社会的历史变迁中求生存、求发展过程的一部分,从而激发学生理解历史、热爱生活的情感态度;并通过对中国饮食传统中丰富灿烂的文化与中国饮食对世界的贡献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与难点]

  重点:饮食方式与历史文化。

  难点:饮食方式与历史文化。

  说明:

  分餐制多与等级制度有关,如中国先秦时期的“列鼎而食”;聚餐制则源自于魏晋之后家族观念的加强,因为在动乱不安的年代中,只有通过加强血缘家族的联系才能在最大程度上维持个人的生活,所以聚餐也就成为体现安危与共的家族观念的一部分。在现代社会的文明交流与撞击中,分餐制成为一部分中国人的选择,从聚餐到分餐的转变,一方面固然有讲求卫生的因素,另一方面也折射出中国在传统文化与观念上的突破。所以,饮食方式与历史文化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设计]

  1.导入新课。

  2.饮食与文明。

  1.小结练习

  [资料附录]

  材料一:饮食与自然环境。——教科书55页末小字部分。

  材料二:饮食与文明交流。——教科书56页小字部分。

  材料三:在波士顿倾茶事件中,作为主角的竟然是原产自中国的茶叶,这实在耐人寻味,堪称中国饮食文化代表的茶叶在传至西方后,到18世纪已经完全融入西方社会,成为大众饮料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欧洲殖民者又将这一饮食习惯带到了美洲。英国限制美洲殖民地经济发展也就自然从这与大众生活最为相关的茶叶着手,通过法令强行在美洲倾销东印度公司经营的茶叶,而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线也自然地从这与大众生活最为相关的茶叶开始被点燃。

  材料四:饮食的发展历程。——教科书54——55页。

  材料五:用餐形式与历史文化。——教科书56页。

  [板书设计]

  自然环境

  饮食结构

  饮食结构 饮食结构、方式

  生产力 饮食 文明交流

  (生食 火 熟食陶器 烹饪)

  筷子

  刀叉、手抓

  中国:聚餐,欧洲:分餐

  社会历史文化

  [训练设计]

  在北京出土的距今约18000年前的山顶洞人的遗迹中,发现有50多种动物的骨骸、淡水鱼鱼骨与海蚶壳,由此可以说明: ( )

  ①山顶洞人仍停留在生食的饮食阶段

  ②山顶洞人的活动区域已经扩大至海边

  ③山顶洞人的活动区域应有相当丰富的动物资源

  ④山顶洞人已经发展起丰富多彩的烹饪饮食文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④

  参考答案C

  [教学反思]

  《社会生活》这一单元的设计构想是:精讲《服饰》这一课,在第一课中给出比较完整的文明史分析方法及框架,而后在其他三课中,要求学生根据《服饰》,对饮食、居住、交通等文明现象进行分析归纳。但三课中各有侧重,不要求泛泛之谈。

  社会生活在文明史框架下解释的方法是探讨文明以下几种要素与文明现象之间的关系:自然环境、生产力、历史文化、文明交流。

  《饮食》作为学生实践的第一课,从实际操作来看,在课前应当对学生有一定提醒,并有顺序的规定,要求学生按照自然环境、文明交流、生产力、历史文化的顺序来谈,这样才不会在课堂上出现相对混乱的局面,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指定其他的顺序,但是不能完全放任。

  课前必须要求学生准备至少一个文明要素与饮食间关系作为主讲话题,并且各自最独立准备,不要分组,这样才能在课堂中形成讨论。在课前应当就每个话题各随机抽选二名学生检查准备情况,以确保学生准备工作充分。

  总之,本课是学生在本单元自主实践的开始,课前的要求与准备必须充分,之后的两课才能比较有效地进行。

  高一历史公开课教案 篇5

  课标要求

  1、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我国古代冶炼、纺织、陶瓷业发展的基本情况;通过梳理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历程及分析公私手工业的消长,培养学生归纳概括以及客观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梳理归纳手工业的发展演变进程;通过具体史实引导学生归纳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掌握中华民族高超的手工业技艺,以及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和对世界文明的影响,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金属冶炼术的进步

  1、青铜冶炼技术

  商代青铜铸造技术已比较成熟,数量多,种类齐备,使用广泛,技艺精湛。

  2、钢铁冶炼技术

  (1)产生:春秋时期开始冶铁和使用铁器,发明了冶炼生铁和块炼钢的技术。

  (2)炼钢技术的演变:春秋时期是块炼钢,南北朝时期发明了更先进的灌钢法。

  3、冶铁燃料的进步

  (1)汉代开始用煤冶铁,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使用煤的国家;

  (2)北宋时,用煤冶铁已相当普遍;

  (3)南宋末年,我国开始使用焦炭冶铁,明朝流行开来。

  【深化·拓展】

  想一想:为什么把夏商周时期称作"青铜时代"?

  提示: 青铜时代,是指人类社会已经发明和制造了青铜器,运用于生产和生活领域,使整个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的时代。它相当于我国的夏商周时期(即从二里头文化时期到春秋末期,历时约15个世纪);之所以称为"青铜时代"其主要依据是:第一,生产规模大,技术水平高。第二,生产数量大,品种多,价值高。第三,青铜铸造是商周时期的主要手工业部门。

  二、衣被天下

  1、丝织技术

  中国是世界上首先发明丝织技术的国家

  (1)相传上古时代的黄帝时期发明了养蚕缫丝。

  (2)西周以后,丝织工艺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3)汉代丝绸远销欧洲,使中国获得了"丝国"的称号。

  (4)唐代出现缂丝技艺,使丝织品更加具有艺术神韵。

  2、棉纺织技术

  (1)宋末元初以来,边疆地区种植的棉花迅速向内地传播。

  (2)元代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扞、弹、纺、织"技术,并发明脚踏三锭纺车,推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

  (3)由于先进技术的推广,江苏的松江在元明时期迅速崛起,成为全国的棉纺织业中心。

  (4)明代后期,棉布已取代丝、麻、毛,成为主要衣料。

  【深化·拓展】

  想一想:棉纺织技术作为一个新兴部门为什么得到了迅速的推广?

  提示: 丝织品太贵重,往往为社会上层穿着,很难在民间推广;而棉布柔软、保暖,并且结实耐用,适合各阶层穿着,社会需求量大;棉花种植由边疆向内地的推广,为棉纺织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棉花加工技术的进步也推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

  三、从烧陶到制瓷

  陶瓷技术主要包括制陶技术和制瓷技术的演进。

  1、制陶技术的演变

  陶器的发明是新石器时代手工业中最重要的`成就。古代先民创造了彩陶、黑陶、白陶等陶器工艺。

  2、制瓷技术的演变

  (1)东汉晚期,人们已烧出了成熟的青瓷。

  (2)南北朝时成功烧制出白瓷,是制瓷技术上的重大突破。

  (3)隋唐时期,白瓷进入了成熟期,制瓷业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瓷器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日常生活用品。

  (4)宋代,景德镇成为"瓷都",全国出现了各具特色的地方瓷窑体系。

  (5)元代,开始进入彩瓷生产时期,烧成了著名的青花和釉里红。

  (6)明代,创造了斗彩和五彩瓷。

  (7)清代,有了进一步发展,创造了粉彩和珐琅彩。

  影响:由于陶瓷技术的进步,陶瓷从唐代起开始大量出口,取代丝绸成为中华文明的新象征。

  【深化·拓展】

  景德镇原名昌南镇,在江西饶州浮梁县,位于昌江东南,处在昌江及其支流的汇合处,四面环山。景德镇附近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瓷土资源。浮梁县境内及附近地区,横卧着怀玉山脉,盛产松柴,是很好的燃料。昌江及其支流,便于运送物资,河水又可用于淘洗瓷土,并安装水磨用于粉碎瓷土。景德镇的制瓷业出现于南朝,至五代时已经远近闻名。北宋景德年间,朝廷派官员烧制瓷器充作贡品,遂改地名为景德镇。入明以后,大批拥有特殊技能的制瓷工匠纷纷向景德镇集中,这里的制瓷业发展更加迅速。

  依据材料分析景德镇为什么能成为全国的"瓷都"?

  提示:

  (1)这里出产优质高岭土,周围盛产松柴,为制瓷业提供廉价的原料和燃料;四周河流密布,交通便捷同时还可为制瓷业提供动力。

  (2)景德镇以开放的姿态,吸纳了各地的名师名匠。

  (3)景德镇由于高超的陶瓷技艺,多为皇家烧制贡品,因此,备受朝廷的重视。

  (4)宋代,以皇帝年号将昌南镇更名为景德镇,更推动了景德镇制瓷业的发展。

  四、官私手工业的消长

  中国古代的手工业主要有私营和官营两种方式。起初,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私营手工业的比重日益增大。

  1、官营手工业

  (1)产生:西周时期。

  (2)特点:

  ①手工业由官府统一经营管理,工匠集中在官府设立的作坊内生产,原料由官府供给;

  ②职业世袭,依附关系强,后来由于商品经济和私营手工业的发展,官营手工业内部的生产关系不得不加以调整,出现了雇募工匠。

  (3)地位:到明代前期为止,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4)评价:

  ①官营手工业资金雄厚,规模经营,又为细密分工和协作创造了条件,而众多富有经验和技术的工匠一起工作,加之对产品质量的较高要求和严格管理,推动了古代手工业技艺的提高;

  ②但官营作坊原料由官府提供,产品由官府调拨,不计成本,不入市场,缺乏竞争,而且官营手工业采取强制劳动和超经济剥削手段,常常引起工匠激烈反抗,导致产品质量低劣,生产效益低下,弊端丛生。

  2、私营手工业

  (1)兴起:春秋战国时期,私营工商业兴起。

  (2)发展:春秋战国以后,私营手工业在曲折中发展;明代以后,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3)经营方式的变化:

  ①唐代以前,私营手工业生产主要以农民家庭副业和城镇家庭小作坊的形式进行;

  ②唐宋以来,私营手工业显着发展,农村家庭手工业的商品化程度大大加深,明朝中后期,手工作坊和手工工场日益增多,并从中孕育出了雇佣劳动关系,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

  【深化·拓展】

  想一想:古代手工业由官营为主到私营为主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私营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和技术基础;农业生产的进步为私营手工业的发展提供原料;而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削弱也有利于劳动力的获得。

  【学海导航·点拨】

  对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的概括是本课的难点,可通过纵向的朝代比较,横向的与世界比较,注意结合史实来概括手工业发展特征。

  第一,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与劳动分工越来越细;

  第二,手工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

  第三,手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与工场手工业出现;

  第四,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第五,经济重心南移与手工业生产布局成相应变化;

  第六,古代手工业生产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还远销亚、非、欧许多国家,广受欢迎和赞誉。

  【走进历史·感悟】

  杭州……桑麻遍野,茧丝锦织之所出,四方咸取给焉。……毅庵祖,家道中微,以酤酒为业。……因罢酤酒业,购机一张,织诸色丝帛,备极精工,每一下机,人急鬻之。计获利五当一。积两旬,复增一机。后增至二十余。商贾所货者,常满户外,尚不能应。自是家业大饶。 ——张瀚《松窗梦语》

  据材料概括出毅庵"家业大饶"的成因有哪些因素?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提示:发展丝织业的原材料丰富;适时改行易业;丝织品品种多,花样全;丝织品质量高;产品销路好,供不应求;注重扩大再生产。毅庵适时改行易业、注重扩大再生产的成功经验很值得借鉴

  高一历史公开课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我国古代冶金、制瓷、丝织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2)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的史实,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大量的历史图片,指导学生欣赏一些精湛的手工业艺术品,提高学生探究古代手工业的兴趣;

  (2)运用历史材料引导学生归纳古代手工业产品的基本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充分地感受到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与才智,认识到古代许多手工业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以及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和对世界文明的影响,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我国古代冶金业、制瓷业和丝织业领域重要的生产技术,民间手工业的发展、“丝绸之路”、“瓷器大国”。

  教学难点: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教学工具

  幻灯片。图片。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课前播放音乐,借以渲染气氛,使学生很快进入新课的学习情境之中。

  (二)导入新课:以图片创设情境,模拟拍卖会,请学生给图片中的青花瓷器出价,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而导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本课内容分三部分来教学。

  首先释题:讲清手工业的概念、产生和形式;

  然后开始讲述第一部分

  “一、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节,想一想:什么是官营手工业?

  (2)然后请学生仔细阅读教材第2-4节,想一想: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领先世界的表现又有哪些呢?(培养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归纳问题的能力),这是本课的重点,在教学中主要通过看、读、比、析来突破。

  (一)高超的冶金技术

  在讲述这一内容时,先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归纳出古代冶金技术的发展变化,然后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指导学生欣赏一些精湛的手工业艺术品。

  (二)享誉世界的制瓷业

  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精美的图片,然后请一学生概述我国制瓷业的发展过程。

  (三)异彩纷呈的丝织业

  先出示一段材料,让学生了解古代中国丝织业的地位,然后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讲述丝织业的发展历程,并利用多媒体显示图片。

  过渡:通过上述内容,我们了解了中国官营手工业的情况,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看民间手工业的状况又是如何的。

  “二、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

  1、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内容,归纳概述民间手工业分为几种?其发展过程又如何?

  2、指导学生结合教材学思之窗,思考:资本主义萌芽代表了中国社会进步的趋势,这种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3、由此可知,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是我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试通过表格比较三者的区别(让学生分组展开擂台赛)。

  过渡:中国古代手工业不但历史悠久,还享誉世界,开始讲述第三个内容

  “三、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1内容,请一学生讲述中国古代手工业在世界的地位?

  1、丝绸大国(出示《丝绸之路》地图,指导学生结合地图加深了解)。

  2、瓷器大国(出示《群神宴》图,让学生了解中国瓷器对欧洲国家的影响),再设置一个合作探究: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是什么?(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四)本课小结:新课讲完后,引导学生对本课内容进行回顾总结,加深理解。

  (五)随堂练习:再设置一组同步练习,巩固新知,强化能力训练。

  课后小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课教学设计精选手工业精品的图片,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优秀文明的崇敬之情,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新课标的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师生互动,步步对重点、难点进行剖析,并通过表格进行归纳总结。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本课的知识容量大,整堂课完成得不错,只是时间较紧,要求熟练应用手段,教学语言力求简洁。

  课后习题

  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有哪些特征?如何保存我们的传统工艺?

  板书

  一、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

  二、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

  三、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

  高一历史公开课教案 篇7

  教材解读:

  本课课标要求学生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生产工具和耕作方式,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学习时应从生产力角度提纲挈领地分析概况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农业是古代世界最重要的生产部门,也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随着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逐渐形成了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也促进了生产组织的小型化,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式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形成,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形态的基础。小农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发展时期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

  方法指导:

  为了更好地把握本课,课前要求学生分别搜集整理中国古代农业的相关知识,充分预习好课本知识。课上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巧妙地引导学生主动认识历史和探究历史。通过情境再现,让学生身临其境,走进历史。鼓励学生进行问题探究,层层剖析和比较,大胆回答,积极发言,为学生展示自我提供机会和平台。

  教材整合:

  本课一条重要的线索就是生产力的提高,而生产工具的改进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随着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耕作方式不断发生变化,从刀耕火种到石器锄耕再到铁犁牛耕,至此铁犁牛耕成为主要耕作方式,精耕细也成为主要生产技术。精耕细作是对中国传统农业技术的一种概括,萌芽于夏商周时期,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是技术成形期,隋唐宋辽金元是精耕细作的扩展期,明清是深入发展期。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基础。

  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低下,工具简陋,劳动者集体耕作;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出现和逐步推广,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农业经营成为可能,小农经济逐步形成,集体耕作被小农经济取代,男耕女织成为主要生产的'组织方式。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首先给学生放映黄梅戏《天仙配》中《夫妻双双把家还》视频选段。歌词是“(七)树上的鸟儿成双对,(董)绿水青山带笑颜。(七)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董)夫妻双双把家还。(七)你耕田来我织布,(董)我挑水来你浇园。(七)寒窑虽破能避风雨,(董)夫妻恩爱苦也甜。”提问学生,七仙女和董永所向往的生活是什么样的?这种生活方式有什么特点?带着问题进入新课。

  感知目标

  通过整合教材,整体感知目标,并通过多媒体展示

  1、早期的农业生产

  2、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3、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4、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前提下,把握本课重点。

  讲授新课

  (一)早期的农业生产

  1、请同学们看地图册《南北两大农业经济区的形成》,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农耕经济形成了南北两大经济区,形成南稻北粟的格局,认识到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是以种植业为主以家畜饲养业为辅。

  2、进行历史遗迹探究,通过展示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和马桥文化遗址的相关资料让学生明白当时使用的工具是石斧、石铲、石镰、木耒、骨耜,分析归纳在原始社会、商周时期耕作方式。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1、采用列表的方法,按照原始社会、商周,春秋战国、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顺序,从生产工具、耕作方法、农作物种类和水利灌溉等方面,说明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2、展示春秋战国以及西汉和唐宋农业生产的基本工具,使学生意识到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变革。

  3、通过图表让学生明确我国传统农业耕作方式的演变方式,形成精耕细作技术的基础,分析出早期农业生产发展进步的根本原因,使学生了解生产工具和耕作方式的关系,最后了解中国古代农业在古代世界居于领先地位,使学生增强爱国意识。

  (三)小农经济的艰难成长,

  1、展示小农经济的几个问题,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让每个小组分别讨论某个问题然后各个小组有一个代表进行回答。第一小组讨论小农经济形成的条件,第二小组讨论小农经济的特点,第三小组讨论小农经济的有利影响,第四小组讨论小农经济的不利影响。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2、展示材料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今使乌获、藉蕃(大力士)从后而牵牛尾,尾绝而不从者,逆也。若指之桑条以贯其鼻,则五尺童子牵而周四海者,顺也。”

  材料二:“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材料三: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 ——西汉晃错《论贵粟疏》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生产技术?

  (2)材料二反映的是怎样的生产方式?它有什么特点?

  (3)材料三反映了小农的生产生活状况,概括该则材料的观点。

  (4)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我国古代农业发展需要哪些条件?

  学生讨论回答后展示答案:

  (1)牛耕技术。

  (2)生产方式:“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

  特点:

  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②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③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主要观点:农民长年劳累、生活贫困;赋税和徭役负担沉重:农民生产规模小,生产资料有限;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生产、生活条件艰苦。

  (4)古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条件:

  ①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水利的兴修。

  ②政府要减轻对农民的剥削。

  ③优越的自然环境。

  ④稳定的社会环境。

  (四)概括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从历史地位、生产结构、基本特征、基本模式等几方面,小组讨论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然后展示。

  1、历史地位:中国是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的世界农业起源中心之一。

  2、生产结构:种植业和家畜饲养业相结合,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3、基本特征:农业生产精耕细作。

  4、基本模式: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

  知识拓展

  当今中国农村人口膨胀,农民生活条件急需提高,如何处理好“三农”问题是中国社会走向和谐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回顾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历程,结合农业发展的现状,谈谈你的看法和建议。

  展示:

  1、因地制宜,发挥各地特色优势

  2、精耕细作和现代科学相结合;

  3、保护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

  4、完善水利设施,政府重视。

  课堂小结:

  我国农业历史悠久,在世界众多文明古国中居于领先地位。在有利的自然条件下,由于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水利工程的兴修,中国农耕文明得到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 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也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基本模式。鉴古知今,了解我国古代农业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将有利于促进现代中国的农业发展。

  教学反思:

  本课以学生所熟知的戏剧入手,化抽象为具体,便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易于接受。在教学中,结合教学目标,围绕着四个问题,由浅及深,展开问题探究,有利于形成学生的思维主线。在充分利用课本资源的基础上,教学中又整合了鲜活的历史图片和资料,使学生易于建立知识结构。突破传统教学模式,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本课试图通过各种途径,活化历史教材,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快乐,在快乐中追求知识,在掌握历史知识中,提高自己认知水平,促进社会的发展。

  高一历史公开课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为什么叫甲午中日战争;战争中的重要战役以及邓世昌的事迹。

  2、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台湾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英雄事迹等。

  二、过程与方法

  1、教师导学质疑,在演示课件的同时,通过启发和自主探究,引导学生运用史料分析问题,以此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2、通过引导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说明《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中国战败的原因,马关条约的影响有正确认识,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增强历史责任感;

  2、学习邓世昌等英勇反抗侵略,不怕牺牲的精神,认识抗击外来侵略,捍卫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3、认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坚决维护国家统一。

  【教学重点】

  黄海大战;《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

  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以及中国战败的原因;《马关条约》的影响。

  【教学方法】

  讲授法 例证法 比较法 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 “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问题的由来”(教师简介)。“争端”说明近期中日关系趋于紧张。回顾近代历史,日本发动或参与的侵华战争就有三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日本对华第一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二、讲授新课

  (一)甲午中日战争

  (多媒体展示)要求学生总体上掌握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经过和结果。

  1、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以及战争名称的由来(多媒体展示)介绍日本的崛起——通过两幅漫画对比明治维新前后日本的变化。改革后的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不仅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还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多媒体展示)日本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由此引导学生探究出“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

  教师介绍:1894年,夹在中日两国间的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朝鲜请求清政府“助剿”。处心积虑的日本找到了挑起战争的机会。1894年是旧历甲午年,所以称这次战争为“中日甲午战争”。

  2、甲午中日战争过程中的重要战役

  (多媒体展示)结合地图作相应的战争进程演示

  (多媒体展示)教师简介:

  1、黄海大战,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壮烈殉国;

  2、辽东半岛战役,日军制造旅顺大屠杀;

  3、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多媒体展示)学生阅读教材相应段落,了解黄海大战的经过,使学生深刻感受“此日漫挥天下雨,有公足壮海军威”,学习邓世昌等爱国官兵英勇反击侵略,不怕牺牲的精神,认识抗击外来侵略,捍卫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多媒体展示)黄海大战以后,清政府一味向敌人妥协,李鸿章为保存自己派系的实力,命令北洋舰队“保船避战”,躲进威海卫军港,不准巡海迎敌。这样,黄海制海权为日本舰队所控制,此后,中国遭到日军海陆两路的夹击。日军很快侵占辽东半岛。(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旅顺陷落,旅顺大屠杀”相关内容,揭露日军累累罪行。

  (多媒体展示)讲述日军荣成湾登陆,海陆夹击威海卫——北洋舰队基地。结果,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至此,清朝所谓“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画上了句号。

  教师过渡设问:战争的最终结果是什么呢?

  学生查阅教材回答:清政府战败,并和日本签订中国近代史上又一个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

  (多媒体展示)教师小结:甲午中日战争的目的、起止时间、重要战役和结果。

  (二)《马关条约》

  1、《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双方代表、地点(多媒体展示)

  时间:1895年4月

  双方代表:李鸿章(中)伊藤博文(日)

  地点:日本马关

  2、《马关条约》的内容与影响(多媒体展示)

  教师结合《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其对中国的影响:

  第一、割地: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学生阅读教材关于“三国干涉还辽”内容,教师分析割地的影响:更严重的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第二、赔款: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教师分析赔款的影响: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清政府大借外债,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第三、设厂: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教师分析设厂的影响:便利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严重阻碍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四、增辟通商口岸: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教师分析增辟通商口岸的影响: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3、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多媒体展示)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比较这两个不平等条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4、甲午战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多媒体展示)《时局图》直观形象地展示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5、台湾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

  (多媒体展示)徐骧领导台湾义军同刘永福的黑旗军在彰化、嘉义等地重创日军,后因奸细出卖,台湾终于全部沦陷。但是台湾人民在日殖民统治期间,争取回归祖国的斗争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教师强调: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言论是错误的,

  我们要坚决维护祖国统一!

  三、小结(多媒体展示) 时间:1894——1895

  目的:日本为了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 甲 黄海大战 邓世昌

  经过: 辽东半岛战役 旅顺大屠杀 日 战 威海卫战役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结果:清政府战败 签订《马关条约》 影响: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性质:日本挑起的侵略战争

  自主探究一: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合作探究。教师归纳总结(多媒体展示)

  1、清政府的无能;(主要原因)

  2、决策集团的妥协退让;

  3、军备的松弛落后 。

  自主探究二:甲午中日战争给予我们的教训与启迪是什么? 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合作探究。教师归纳总结(多媒体展示) 教训:落后就要挨打。

  启迪:落后就要挨打,只有提高综合国力,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结束寄语:勿忘国耻 振兴中华(多媒体展示)

  【作业布置】

  《基础训练》第4课课时作业

  【板书设计】

  (一)甲午中日战争

  1、目的: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

  2、起止时间:1894——1895

  3、重要战役:黄海大战 、辽东半岛战役、威海卫战役

  4、结果:清政府战败 签订《马关条约》 (二)《马关条约》

  1、时间:1895年4月 代表:李鸿章(中) 伊藤博文(日) 地 点:日本马关

  2、内容:割地 赔款 设厂 增辟通商口岸

  3、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高一历史公开课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日本对朝鲜的侵略。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和李鸿章的避战求和政策:战争的爆发;战争的两个阶段-平壤战役和黄海战役;辽东战役和威海战役。战争的性质及结果。《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三国干涉还辽。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2.通过学习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使学生了解到:中日甲午战争是在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在世界范围内再次掀起争夺殖民地高潮这一背景下爆发的,日本得到了西方列强的支持,它是日本统治者推行扩张政策、蓄谋侵略中国的一个步骤;通过分析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制度落后、清政府腐败是近代中国挨打受辱的关键所在;通过分析《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给近代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3.通过学习中国爱国官兵和台湾军民英勇顽强抵抗外敌入侵,培养学生树立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分析日本蓄意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和学习日军在战争中所犯下的罪行,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的侵略性,激发学生对侵略暴行的愤恨,树立报效祖国的志向。

  教学建议

  教材地位分析

  中日甲午战争以及《马关条约》的签订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中的重要事件。《马关条约》的签订不仅使列强获得了在华建厂权,而且,大额的战争赔款和“赎辽费”迫使清政府与列强签订具有很强政治奴役性的借款协定。由此,列强不仅实现了对华资本输出的愿望,还进一步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政府的投降政策和中国的惨败,大大助长了列强争夺中国的野心。瓜分中国一事被列强提上日程,很快地,列强在中国掀起了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狂潮。

  重点分析

  本课重点是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和《马关条约》的影响。1894年爆发的中日战争,是日本政府推行扩张政策和长期以来蓄谋侵略中国的必然结果。19世纪70年代是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时期,各列强都想在中国获得更多的政治、经济特权和利益。因此,他们为了各自的侵略目的,对日本的侵略采取默许或纵容的态度。他们的态度与目的不仅有利于日本实施其侵略计划,而且,也影响了《马关条约》内容的执行。学习这一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所以,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是重点。《马关条约》是《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的条约,是日本强加给中国人民的一付沉重枷锁,是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个极严重的步骤,学习这一内容,将会帮助学生理解《马关条约》对中国社会影响的严重性。所以《马关条约》的影响是本课又一重点。

  难点分析

  本课难点是《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从哪些方面反映出来,学生对此不易理解。学生在理解条约的一影响时,很难将条约的签订与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掠夺由以商品输出为主发展成以资本输出为主的特点联系起来,而资本输出将进一步加强资本主义国家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政治、经济控制,加深被掠夺地区的殖民地化。所以,《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重点、难点突破方案

  通过引导学生回忆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影响,教师适当介绍日本经济发展情况和“大陆政策”,使学生认清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的根本原因。通过引导学生回忆甲午战争前的资本主义世界的主要形势,使学生理解列强为何对日本侵华会采取纵容或默许的态度,分析列强“调停”的目的及失败的原因。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分析课文中的两段引文、甲午战争前李鸿章对驻朝清军的命令、李鸿章和慈禧在战争爆发后的政策,预测甲午战争战局的发展,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政治制度的落后、清廷的腐败是中国战败的关键。

  通过引导学生对比《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的内容,分析三个条约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课内探究活动

  引导学生对比《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分析、讨论为什么说《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引导学生就本课内容提出问题,通过学生讨论或由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使学生理解这些问题。

  教学设计示例

  第五节甲午中日战争

  重点: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和《马关条约》的影响

  难点:

  《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教学手段:

  教学用具:相关历史图片、视频资料、flash动画;教学方法:教师讲解、学生分析的综合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中国近代史知识回答:近代侵略中国最凶恶的国家是哪一国家?回忆边疆新危机时期,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情况。由此,导入新课。

  二、战争爆发的背景

  引导学生回忆日本何时以何种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带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根据日本资本主义制度的特点、日本自然环境等因素,分析日本资本主义发展中存在的困难。教师利用史料让学生分析日本统治集团采取的解决方式并简要介绍其“大陆政策”。

  教师提供的史料:

  “全皇国为一大城,则若虾夷(北海道)、吕宋、台湾、满清、朝鲜、皆皇国之屏藩也。虾夷业已从事开拓,满清可交,朝鲜可伐,吕宋、台湾可垂手而得矣。”

  引导学生回忆此时19世纪7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世界的主要形势,阅读书中提到的各列强欲通过日本侵华获得的利益,使之理解为何西方列强采取纵容或默许态度。并分析列强“调停”的本质和“调停”失败的原因。

  强调日本利用朝鲜东学党起义设下圈套,欲促成中日冲突。朝鲜东学党起义成为中日甲午战争的导火线。

  让学生阅读书中有关“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密令驻朝公使”的引文、“礼部右侍郎志锐的奏折”的引文、有关李鸿章对驻朝清军统帅的命令的补充材料、战争爆发后慈禧的态度、李鸿章的政策,由学生预测战局的发展。使学生认识到:清廷的腐败必将导致战争的失败。

  二、战争的经过和李鸿章的避战求和政策

  利用《甲午战争》flash动画讲解战争经过,并在讲解过程中介绍清政府对敌进攻策略的错误判断。让学生通过阅读这一部分内容,回答:李鸿章是如何将其避战求和的政策贯彻与战争的始终的,这一政策的执行,对战争有什么影响?

  让学生阅读文中关于日军在旅顺进行大屠杀的补充材料,激起学生对侵略军的愤恨。

  三、《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

  播放有关签订《马关条约》的视频资料,使学生了解日方的咄咄逼人与中方的忍辱求和。

  让学生回忆《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的内容,与《马关条约》的内容进行对比,并逐条分析条约将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在分析条约的影响时,要引导学生从资本主义世界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的时代特征入手分析。

  四、三国干涉还辽

  引导学生回忆初三世界史所学内容,俄国一直垂涎中国东北;1892年俄、法签订条约结为盟国;德国在太平洋地区占有一些岛屿,不乐见日本在远东势力的强大。使学生认识到:三国干涉日本侵占辽东半岛,其根本目的在与维护自身的在华利益。

  五、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利用书中《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形势图》讲解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的经过。让学生阅读课文中有关台湾军民抗日斗争的补充材料,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设计思想

  通过分析、讨论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的根本原因、列强对日本侵华所采取的态度、清政府对战争采取的政策、预测战局的发展、对比《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分析《马关条约》的影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引导学生进行上述活动,提供与教学有关且有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的材料,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板书设计

  第五节甲午中日战争

  一、战争爆发的背景

  1.日本的"大陆政策"

  2.国际形势及列强的态度

  3.国内形势及清政府的态度

  二、战争的经过和李鸿章的避战求和政策

  1.战争的爆发

  2.李鸿章的避战求和政策

  3.战争的两个阶段及主要战役

  4.战争的性质及结果

  三、《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

  1.主要内容和影响

  2.三国干涉还辽

  四、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1.全国人民反对割地议和

  2.丘逢甲、徐骧组织抗日义军

  3.台湾保卫战

【高一历史公开课教案】相关文章:

高一语文公开课教案07-20

高一历史教学反思03-23

高一历史工作计划01-02

高一历史的教学计划01-04

高一历史教学计划12-23

高一历史教学反思范文04-05

古代历史历史教案12-17

七年级历史公开课教案(通用11篇)11-17

高一历史教学反思(15篇)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