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范文大全>社交礼仪>社交场合中的礼仪

社交场合中的礼仪

时间:2022-07-16 18:05:58 社交礼仪 我要投稿

社交场合中的礼仪3篇

社交场合中的礼仪1

  礼仪,是中华传统美德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身居礼仪之邦,应为礼仪之民。知书达礼,待人以礼,应当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基本素养。

  当代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国际社会上各国政治,经济联系正在日益密切的持续的发展着,随着社会在各个方面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已显得越来越重要。

  作为一个国家领导人也好,作为一个普通公司的职员也好,都要和别人打交道,而这就不可避免的涉及到礼仪的问题,作为一个领导人,和你打交道的对象们一般都是这个级别的,这时你不仅仅是你自己,而同时代表国家的形象,良好的礼节素养能够给交流营造一个健康的良好的环境,给别人一种有礼貌的,亲切的感觉。这样往往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会给别人一种比较差的印象,这个时候想再挽回,则要花费更多的力气,这就是常常说的第一印象。赫鲁晓夫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反例。作为一个普通职工,和同事相处,你代表个人,有时你还要代表企业,往往不同的角色还有不同的社交礼仪,有时还要根据对方适当的调整自己的言行。其实,社交礼仪可以说是一门社会化的学问,它有普遍性,同时又具有具体性,即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交往对象,有不同的社交礼仪。当然,除了其人性化的作用外,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它也是我们很好的完成工作的一个很有用的帮手。

  社交礼仪在的不断发展,丰富和完善,同时它也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如:互惠原则,就是说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相互尊重,作为一种默认的形式,就像各国领导人互相接待的时候,一般都是一个级别对应同样的一个级别;平等原则,就是说作出一些尊重你的举止行为,但并不是说我比你低人一等;信用原则,彼此相信对方的能力;相容原则,彼此之间可以抛开一些有分歧的地方,而对话彼此之间都认同的观点;发展原则,这就是讲的社会的现实性,礼仪不可能一成不变,有很多方面都能改变它。

  由于礼仪的多样性以及和应用的场合有关,不太好对礼仪作太多的一般性的概括,仅仅说一说一些少的但比较通用的社交礼仪。如仪表礼仪,举止礼仪,谈吐礼仪等。

  仪表礼仪当然就是说形象的问题,整洁、美观、得体是公关人员着装的基本礼仪规范。具体来说,即要与自身形象相和谐与出入场所相和谐,与着衣色彩相和谐,与穿着搭配相和谐。衣着应与自身形象相和谐。这里的自身形象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所从事的工作的职业形象,二是指自身的身材长相。由于公务人员的职业特性的要求,在穿着方面应表现出稳重、大方、干练、富有涵养的公务人员形象。衣着应与出入的场所相和谐。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气氛,在社交场合的穿着大致可分为礼服和便服两种。礼服主要是出席正式、隆重、严肃的场合时的着装,如西服、中同服、旗袍或民族着装。便服主要是在一般场合、日常社际交往中的穿戴,相对可随意一些,各式短衣、衬衣、皮衣等都可。在一些特定的场合、公务人员的穿着庆遵守下列礼仪常规:办公时的着装。作为职业人员,公务人员大量的工作时间是在办公室中度过的。办公室工作空着要整齐、稳重、大方。工作人员上班时不能穿短裤、运动服,在办公室不得着超短裙。宴会、记者招待会时的着装。通常公务人员出席这类较为隆重、正规的社交场合,着装应讲究。男性可穿颜色深一点的西装,加上白色的衬衣和领带。女性可穿套裙或旗袍,颜色以高雅艳丽为宜。会见、访问时的着装。些时气氛较活跃,可穿套装,也可穿色彩、图案活泼一些的服装,如花格呢、粗条纹、淡色的服装都适宜的。秘书同时也是一个象征性的工作,在外她代表着整个公司的形象,所以秘书的形象就显得尤为重要。

  个人认为最需要注意仪表的`一类人应该算是推销员了,他们很大的程度上得靠个人仪表来博取对方的信任,因为对方的信任是自己收入来源的重要因素。推销员在与顾客见面之初,对方首先看到的是你的仪表,推销员能否受到顾客尊重,得到好感,能否得到顾客的承认和赞许,仪表起着重要的作用。要给人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就必须从最基本打扮来体现的。全体的服装、美的打扮可使男同志显得潇洒,女同志显得更加秀美。在生活中,一个人的着装打扮会有意无意中在人们心理形成某种感觉和印象,可能是愉快的、羡慕的,也可能是厌恶的、鄙夷的。因此,注意仪表形象不仅仅是个人的事,不能只自己觉得过去就行了,而应该作为一种礼节来注意。推销员形象的好坏,对人的感觉所产生的影响并不是一句或高或低的的评语,更重要的是,它会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推销效果。如果你穿得整洁大方,对方一眼看去就会觉得:“这人看上去挺舒服,肯定可信可靠”,他就能够接受你,喜欢你,自然也就容易买你的商品。相反,你的衣服有皱折且不端正,还有泥灰什么的,让人一见就皱眉,直想让你早些走开的好,你就别指望他会与你谈成什么交易。仪表不仅仅是推销人员外表形象的问题,也是一个内在涵养的表现问题,良好的形象是外表得体与内涵丰富的统一。当然,对推销员来说,注意仪表并不是非要穿戴什么名贵衣物不可,也不是要刻意讲究,一般做到朴素、整洁、自然、大方即可。推销员的衣着打扮,第一要注意时代的特点,体现时代精神。其次要注意个人性格特点。第三,应符合自己的体形。

  其次是举止礼仪:要塑造良好的交际形象,必须讲究礼貌礼节,为此,就必须注意你的行为举止。举止礼仪是自我心诚的表现,一个人的外在举止行动可直接表明他的态度。做到彬彬有礼,落落大方,遵守一般的进退礼节,尽量避免各种不礼貌、不文明习惯。到顾客办公室或家中访问,进门之前先按门铃或轻轻敲门,然后站在门口等候。按门铃或敲门的时间不要过长,无人或未经主人允许,不要擅自进入室内。当看见顾客时,应该点头微笑致礼,如无事先预约应先向顾客表示歉意,然后再说明来意。同时要主动向在场人都表示问候或点头示意。在顾客家中,未经邀请,不能参观住房,即使较为熟悉的,也不要任意抚摸划玩弄顾客桌上的东西,更不能玩顾客名片,不要触动室内的书籍、花草及其它陈设物品。要用积极的态度和温和的语气与顾客谈话,顾客谈话时,要认真听,回答时,以“是”为先。眼睛看着对方,不断注意对方的神情。当主人起身或离席时,应同时起立示意,当与顾客初次见面或告辞时,要不卑不亢,不慌不忙,举止得体,有礼有节。

  最后是谈吐礼仪:交谈时要注意语速和音量总量,要尽可能吐字清晰,不快不慢。讲话时声音要适中,以对方能够听清和不妨碍他人交谈为宜。强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很高的素养,不仅能够熟悉各行各业的业务知识,还要有极强的应变能力,外在是形象更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交谈时尊重对方、谦虚礼让。善于理解对方,然后因势利导地谈论话题。对别人的谈话,我们应当认真倾听,并鼓励引导对方阐明自己的思想。正确的意见,应表示赞同;不同的看法,若无原则性问题,不妨可以姑且听之,不必细究;若是事关原则,可以婉转相告,表述自己的看法,但不要得理不让人,使别人难堪。要避免一切直接触犯他人感情的话。在自己的言谈中,要避免一切独断自是的言论。

  要委婉含蓄,表达巧妙。在外交场合,以“遗憾”代替“不满”、以“无可奉告”作“拒绝回答”的婉词;在社交场合,以“去洗手间”代替“厕所在哪儿”,都是委婉含蓄的表达方式。二要善于倾听,给别人以说话的机会。这样才能在听取别人谈话的同时,获得对方的好感。三要坦率诚恳,切忌过分客气。欧美人习惯率直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只要言语不唐突,直抒己见反而更易获得好感。四要诙谐幽默,避开矛盾的锋芒。幽默风趣的话语不仅令人愉快,还能化解因各种原因引起的紧张情绪和尴尬气氛。

  忌谈话题与人交谈时,一般不要涉及疾病、死亡等不愉快的事,更要注意回避对方的隐私,对妇女一般不询问她的年龄和婚姻情况,对一般人,不径直询问他的履历、工资收入、家庭财产、衣饰价格等私生活方面的问题。对方不愿意回答的问题不要刨根问底,对方反感的问题一旦提出则应表示歉意或立即转移话题。谈话时还应注意不要批评长辈和身份高的人,不要讥笑讽刺他人,对宗教问题也应持慎重态度。

  控制声调如果留意一下外国电视节目的主持人和播音员,你会发现他们的声调大都低沉而有力,而不少中国人在说话时不大注意控制音调,尤其当众讲话时声音尖而响。如果在与人交谈时你试着把自己的声音降低,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个低沉的声音更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并博得信任和尊敬。

  礼仪是一门学问,里面的知识太多太多,上面这个三个方面的礼仪我觉得是做人最基本的礼仪,也是我们必须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作为一个身在礼仪之邦的中国人,我觉得尤应如此。但是事实上呢?我们做的很差,我们有很多的理由痛恨日本人,但是在礼节上,我们不得不佩服日本人,他们的礼节做得相当到位,当然我们没有必要像他们那样,但是我们也不要臭名远播啊?像在欧洲等一些著名的旅游景点,大都有一块中文标志的警示牌,如请勿大声喧哗,请不要乱扔垃圾拉,请按次序排队啊等等,莫非是外国人对我们的特别礼遇?还用中文标志?其实是中国人这样的一些坏习惯已经到了外国人都无法忍受的地步了!那我们不该做些什么吗?难道礼仪之邦竟然会毁在我们手里?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真的希望学校开展系统的礼仪教育,使我们这一代甚至以后每一代都继承好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而这也是迫切需要的,因为社交礼仪教育有利于大学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和谐的心理氛围,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提高社会心理承受力;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知识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有利于强化大学生文明行为,提高文明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当然不仅仅是我们,我希望每个中国人应该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并且发扬光大。

社交场合中的礼仪2

  (一)见面礼节去繁就简

  西方国家人民在传统上有一套繁琐的见面礼节,从握手、问候到互相介绍都有约定俗成的习惯。相形之下,美国人在人与人间的交往上就比较随便。在美国,朋友之间通常是熟不拘礼地招呼一声“哈罗”,哪怕两个人是第一次见面,也不一定握手,只要笑一笑,打个招呼就行了,还可直呼对方的名字,以示亲热。

  但在正式场合下,人们就要讲究礼节了。握手是最普通的见面礼。在美国,握手时,男女之间由女方先伸手。男子握女子的手不可太紧,如果对方无握手之意,男子就只能点头鞠躬致意。长幼之间,年长的先伸手;上下级之间,上级先伸手;宾主之间,则由主人先伸手。

  握手时应注视对方,并掐下手套。如果因故来不及脱掉手套,须向对方说明原因并表示歉意。还应注意人多时不可交叉握手,女性彼此见面时可不握手。同握手的先后顺序一样,介绍两人认识时,要先把男子介绍给女子,先把年轻的介绍给年长的,先把职位低的介绍给职位高的。

  (二)称呼随便舍姓喊名

  大多数美国人不喜欢用先生、夫人或小姐这类称呼,他们认为这类称呼过于郑重其事了。美国男女老少都喜欢别人直呼自己的名字,并把它视为亲切友好的表示。

  人们初次见面,往往是连名带姓一起介绍,譬如说:“我叫玛丽·史密斯。”这时对方可以随便叫她“玛丽”或“史密斯小姐”。常见的情况是,交谈之初可能互相用姓称呼,过不了一会儿就改称名字了。

  有时刚同一个美国人结识,不知如何称呼好,你可以只称先生或女士。这时,对方会很快理解你的心理。热情地告之:“我叫詹姆斯·威尔逊,叫我詹姆斯好了。”或者“别叫我史密斯夫人,叫我萨利好了”。

  的确,美国人之间,不论职位、年龄,总是尽量喊对方的名字,以缩短相互间的距离。美国有家刊物曾专就称呼问题在150种工商行业中做过调查,结果发现他们之中85%的称呼是只喊名字。

  美国人很少用正式的头衔来称呼别人。正式的头衔一般只用于法官、高级政府官员、军官、医生、教授和高级宗教人土等。例如:哈利法官、史密斯参议员、克拉克将军、布朗医生、格林教授、怀特主教等。值得注意的是,美国人从来不用行政职务如局长、经理、校长等头衔称呼别人。

  (三)与人交谈莫问私事

  在美国社会中,人们的一切行为都以个人为中心,个人利益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种准则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人们日常交谈,不喜欢涉及个人私事。有些问题甚至是他们所忌谈的,如询问年龄、婚姻状况、收人多少、宗教信仰、竞选中投谁的票等等都是非常冒昧和失礼的。

  美国入看到别人买来的东西,从不去问价钱多少?见到别人

  外出或回来。也不会去问上一句“你从哪里来?”或“去哪儿?”至于收人多少,更是不能随便问的事,谁想在这些方面提出问题,定会遭人厌恶。美国人往往用“鼻子伸到人家的私生活里来了”这句话来表示对提问入的轻蔑。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人对年龄的看法同我们大不相同。在我国,老年人受到尊敬,而在美国却是“人老珠黄不值钱”。因此在美国,老年人绝不喜欢别人恭维他们的年龄。有一次,中国留学生在美国中西部的一个城市举行盛大聚会,宾客如云。当地一位名牌大学的校长与其母亲也光临盛会。留学生在欢迎辞中说:“xx老夫人的光临使我们全体同学感到荣幸。”“老”字在中国是尊称,不料却触痛了这位老夫人,当时她脸色遽变,尴尬不堪,并从此再也不在中国留学生的聚会上露面了。

  美国人还十分讲究“个人空间”。和美国人谈话时,不可站得太近,一般保持在50公分以外为宜。平时无论到饭馆还是图书馆也要尽量同他人保持一定距离。不得已与别人同坐一桌或紧挨着别人坐时,最好打个招呼,问一声“我可以坐在这里吗?”得到允许后再坐下。

  (四)社交场合

  女士优先

  美国妇女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究竟如何,这里姑且不论。但在社交场合中,她们总是会得到格外的优待。尊重妇女是欧美国家的传统习俗,从历史角度分析,是受到欧洲中世纪骑士作风的影响;若从宗教的角度分析,它是出于对圣母玛利亚的尊敬。

  按照美国人的习惯,在社交场合,男子处处都要谦让妇女,爱护妇女。步行时,男子应该走在靠马路的一边;入座时,应请女子先坐下;上下电梯,应让女子走在前边;进门时,男子应把门打开,请女子先进。但是下车、下楼时,男子却应走在前边,以便照顾女子;进餐厅、影剧院时,男子可以走在前边,为妇女找好座位;进餐时,要请女子先点菜;同女子打招呼时,男子应该起立,而女子则不必站起,只要坐着点头致意就可以了;男女握手时,男子必须摘下手套,而女子可以不必摘下。女子的东西掉在地上时,男子不论是否认识她,都应帮她拾起来。

  总之,美国男子在社交场合同女子接触时,一方面事事尊重她们,另一方面又要处处以保护人的姿态出现,以显示男子的地位。

  (五)礼貌用语多多益善

  不少到过美国的人,都有这样一种印象:即美国人讲话嘴很甜,他们对好听的话从不吝啬,常令听者心舒意畅。的确,在美国“请”、“谢谢”、“对不起”之类的语言随处可闻,不绝于耳。

  在美国,不论什么人得到别人的帮助时都会说一声“谢谢”,即使总统对待者也不例外。在商场里,售货员的脸上总是堆着笑容,当顾客进门时,他们会主动迎上来,问一声“我可以帮助你吗?”当顾客付款时,他们会微笑着道谢。最后还会以谢声送你离去。同样,顾客接过商品时也会反复道谢。

  美国人在一家人之间也是客气话不离口,不仅夫妻之间如此,对小孩子们说话也常带“请”和“谢谢”,这样,孩子便自然地养成了讲礼貌的好习惯。

  美国人还习惯于对别人道“对不起”。当人们发生小摩擦时,一声“对不起”,常使芥蒂烟消云散。就是遇到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例如向别人问路、在剧场中从别人座位前走过等,美国人也会连声表示歉意。美国人把在公共场所打嗝或与别人交谈时打喷嚏、咳嗽都视为不雅,遇到这种情况,他们就会说声“对不起”,请对方原谅。二、送礼·约会·作客送礼、约会和作客,这是人与入交往中的常事。美国也有自

  己特有的风俗习惯。

  (一)送礼

  一般说,美国人不随便送礼。有的在接到礼物时常常显得有些难为情。如果他们凑巧没有东西回礼,就更是如此。但是逢到节日、生日、婚礼或探视病人时,送礼还是免不了的。

  美国人最盛行在圣诞节互赠礼品。圣诞节时,天真烂漫的孩子们为收到各种新奇玩具而兴高采烈,以为这是圣诞老人送给他们的礼物。大人们之间常送些书籍、文具、巧克力糖或盆景等。礼物多用花纸包好,再系上丝带。按照美国传统,圣诞节的前几天还有个“白圣诞节”,届时,人们用白纸包好礼物送给附近的穷人。

  探病大多是赠鲜花,有时也赠盆景。芬芳的花朵给人带来春天的气息,使病人获得精神上的安慰。在习惯上,如果自己亲自去慰问,通常送插瓶的鲜花,不必附名片;如果请花店直接送去,就须附名片。

  送朋友远行时,也常赠礼品。礼物通常是鲜花、点心、水果或书籍杂志等。礼品上也附有名片,祝他一路平安。

  此外,美国人认为单数是吉利的。有时只送三个梨也不感到菲簿,不同于中国人讲究成双成对。美国人收到礼物,一定要马上打开,当着送礼入的面欣赏或品尝礼物,并立即向送礼者道谢。

  礼物包装讲究,外表富丽堂皇,里面却不一定是太贵重的东西。有时打开里三层外三层的精美包装,露出来的只是几颖巧克力糖而已。

  (二)约会

  美国人办事讲求效率,重视有计划地安排自己每天的时间。什么时间做什么,一般已预先安排妥当。因此他们绝对不希望有人突然来访,打乱他们的计划,只有至亲好友才可以例外。不仅平时这样,星期天也如此。美国社会是一个竞争的战场,美国人在紧张工作之余,节假日照例要同妻子、孩子们一起享受一下天伦之乐。如果外人不打招呼,贸然前去,必定不受欢迎。因此要拜访一个美国家庭,事前约会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就会被当成不速之客,甚至吃闭门羹。

  到别人家作客,坐在那里海阔天空地闲聊是惹人厌烦的。如果不是熟朋友,往往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如果要去,应该提前一两天写信或打电话预约,如果对方有事,便会主动和你另约时间。有些礼貌周到的入在写信通知对方时,还把写好自己姓名和地址的信封贴足邮票,附在寄去的信中,以便使对方不必费事就可以寄出回信。如果到不熟的人家去作客,在收到对方的答复时,往往还要再回一封信,表明自己将准时赴约。约会之后不得失约,失约是非常失礼的行为。一旦临时有事不能赴约,就要尽早通知对方,并表示自己的歉意。前往赴约时,最好准时到达。如果迟到,让人等侯你,显然是不礼貌的;去得太早也不好。因为在美国有佣人的家庭很少,收拾房间,准备饭菜都是主妇亲自动手。每逢有客来,主妇就要布置客厅,准备茶点。如果去早了,主妇尚未准备好,可又要出来接待你,就会造成许多不便。在那些规模较大的.正式场合,守时更为重要。万一去早了,应在外面等几分钟再进去。

  (三)作客

  约会要周到,赴约要守时,作客时更要彬彬有礼,自然大方。首先要敲门或按门铃,得到主人允许之后才进门。有些人家门口放有擦鞋的棕毡。就应该把鞋上的泥土擦干净,以免弄脏主人的地毯。戴帽子的人进门后要摘帽,在房间里戴着帽于是很不礼貌的。如果是雨天走访,应该注意把雨伞、雨衣放在室外。大衣、外套脱下后,主人一般会主动为你接过去挂起来,这时可以不必客气。进屋后,要先向女主人间好,此后向男主人间好。如遇主人家宾朋满堂,那么只需同主人和相识者握手,对其他人点头致意即可。

  在美国人家中作客,不必过分拘礼。如果主人请你就座,你为了表示客气而不马上坐下,反而会使主人感觉不安,以为椅子上不洁或有其他不便。作客时不可随意观看主人桌上的字纸或翻阅文件。不要抚弄室内的古董珍玩,更不要询问室内用具的价格。

  作客时,不要轻易吸烟。如果想吸烟,应该首先问在座的女土们是否介意,并先向其他人敬烟。如果主人主动请你吸烟,那么即使自己有烟,也要接受主人的烟,而不可拒绝对方而吸自己的。否则,主人会认为你是看不起他而感到很不愉快。

  在美国人家就餐时,如果对吃西餐的礼节不熟悉,那么最好的办法是注意女主人的动作,照她的样子做不会错。在餐桌上,美国有许多习惯都和我们不同。人们常常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为了表达同样友好的感情,不同国家的人民却有截然相反的说法和做法。中国人请客吃饭时,往往是自谦地表示饭菜做得不好,请客人多多包涵。而美国人却要说“这是我最拿手的菜,希望你们喜欢吃”一类的话。所以,在美国人家中作客,听到主人自夸饭菜做得好,不必奇怪,而且应对女主人的手艺夸赞几句。中国的主人为客人拨莱时,客人总是尽力推让,表示客气。在美国这样做是行不屈的。主人第一次为你拨菜,你不必客气推让,否则女主人会以为你是嫌她的菜做得不好。在餐桌上,女主人是无形中的首脑人物。上菜之后,客人一般要待女主人动手吃后才开始吃。饭后。也应由女主人领头离席客人才离席。

  在美国人家中作客的时间不宜太长,以免耽搁主人过多的时间。但饭后不要立即告辞,应再和主人攀谈一会儿,然后道谢离去。如果是夫妇一同到别人家去作客,应由妻子先起立告辞。在比较正式的宴会上,如果客人较多,应等年长位高的宾客或重要的女宾先告辞后,自己才告辞。如果客人有事需要先走,应向主人请求原谅后再离去。

  如果你与主人不很熟,那么作客后还应给主人打个电话表示谢意,或者写一张“谢谢您”的短柬寄给主人,这样在礼貌上就更为周全了。

社交场合中的礼仪3

  (一)见面礼节去繁就简

  西方国家人民在传统上有一套繁琐的见面礼节,从握手、问候到互相介绍都有约定俗成的习惯。相形之下,美国人在人与人间的交往上就比较随便。在美国,朋友之间通常是熟不拘礼地招呼一声“哈罗”,哪怕两个人是第一次见面,也不一定握手,只要笑一笑,打个招呼就行了,还可直呼对方的名字,以示亲热。

  但在正式场合下,人们就要讲究礼节了。握手是最普通的见面礼。在美国,握手时,男女之间由女方先伸手。男子握女子的手不可太紧,如果对方无握手之意,男子就只能点头鞠躬致意。长幼之间,年长的先伸手;上下级之间,上级先伸手;宾主之间,则由主人先伸手。

  握手时应注视对方,并摘下手套。如果因故来不及脱掉手套,一定要向对方说明原因并表示歉意。还要注意人多时不可以交*握手,女性彼此见面时可不握手。和握手的先后顺序一样,介绍两个人认识的时候,要先把男子介绍给女子,先把年轻的介绍给年长的,先把职位低的介绍给职位高的。

  (二)称呼随便舍姓喊名

  大多数美国人不喜欢用先生、夫人或小姐这类称呼,他们认为这类称呼过于郑重其事了。他们都喜欢别人直呼自己的名字,并把它视为亲切友好的表示。

  人们初次见面,往往是连名带姓一起介绍,譬如说:“我叫玛丽·史密斯。”这时对方可以随便叫她“玛丽”或“史密斯小姐”。常见的情况是,刚开始交谈的时候可能互相用姓称呼,过不了一会儿就改称名字了。

  有时刚同一个美国人结识,不知如何称呼好,你可以只称先生或女士。这时,对方会很快理解你的心理。热情地告之:“我叫詹姆斯·威尔逊,叫我詹姆斯好了。”或者“别叫我史密斯夫人,叫我萨利好了”。

  的确,美国人之间,不论职位、年龄,总是尽量喊对方的名字,以缩短相互间的距离。美国有家刊物曾专就称呼问题在150种工商行业中做过调查,结果发现他们之中85%的称呼是只喊名字。

  美国人很少用正式的头衔来称呼别人。正式的头衔一般只用于法官、高级政府官员、军官、医生、教授和高级宗教人土等。例如:哈利法官、史密斯参议员、克拉克将军、布朗医生、格林教授、约翰主教等。美国人从来不用行政职务如局长、经理、校长等头衔称呼别人。这一点和我们不同。

  (三)和人交谈莫问私事

  在美国社会中,人们的一切行为都以个人为中心,个人利益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种准则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人们日常交谈,不喜欢涉及个人私事。有些问题甚至是他们所忌谈的,如询问年龄、婚姻状况、收人多少、宗教信仰、竞选中投谁的票等等都是非常冒昧和失礼的。

  美国人看到别人买来的东西,从不去问价钱多少?见到别人外出或回来。也不会去问上一句“你从哪里来?”或“去哪儿?”至于收人多少,更是不能随便问的事,谁想在这些方面提出问题,定会遭人厌恶。美国人往往用“鼻子伸到人家的私生活里来了”这句话来表示对提问人的轻蔑。

  美国人对年龄的看法同我国大不相同。在我国,老年人受到尊敬,而在美国却是“人老珠黄不值钱”。所以老年人绝不喜欢别人恭维他们的年龄。

  美国人很讲究“私人空间”。所以,和美国人谈话时,不可站得太近,一般保持在50公分以外为宜。平时不管在饭馆里还是图书馆也要尽量和别人保持一定距离。不得已和别人同坐一桌或紧挨着别人坐的时候,最好先打个招呼,问一声“我可以坐在这里吗?”得到允许后再坐下。

  (四)社交场合女士优先

  美国妇女在社交场合中,她们总是会得到格外的优待。尊重妇女是欧美国家的传统习俗,从历史角度分析,是受到欧洲中世纪骑士作风的'影响;如果从宗教的角度分析,它是出于对圣母玛利亚的尊敬。

  按照美国人的习惯,在社交场合,男子处处都要谦让妇女,爱护妇女。步行时,男子应该走在马路的外边;入座时,请女子先坐下;进门时,男子把门打开,请女子先进。但是下车、下楼时,男子却应走在前边,以便照顾女子;进餐厅、影剧院时,男子可以走在前边,为妇女找好座位;进餐时,要请女子先点菜;同女子打招呼时,男子应该起立,而女子则不必站起,只要坐着点头致意就可以了;男女握手时,男子必须摘下手套,而女子可以不必摘下。女子的东西掉在地上时,男子不论是否认识她,都应帮她拾起来。

  总之,美国男子在社交场合同女子接触时,一方面事事尊重她们,另一方面又要处处以保护人的姿态出现,以显示男子的地位。

  (五)礼貌用语多多益善

  不少到过美国的人,都有这样一种印象:即美国人讲话嘴很甜,他们对好听的话从不吝啬,常令听者心舒意畅。

  在美国,不论什么人得到别人的帮助时都会说一声“谢谢”,即使总统对侍者也不例外。

  美国人在一家人之间也是客气话不离口,不仅夫妻之间如此,对小孩子们说话也常带“请”和“谢谢”,这样,孩子便自然地养成了讲礼貌的好习惯。

  美国人还习惯于对别人道“对不起”。当人们发生小摩擦时,一声“对不起”,常使芥蒂烟消云散。就是遇到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例如向别人问路、在剧场中从别人座位前走过等,美国人也会连声表示歉意。美国人把在公共场所打嗝或与别人交谈时打喷嚏、咳嗽都视为不雅,遇到这种情况,他们就会说声“对不起”,请对方原谅。

【社交场合中的礼仪】相关文章:

社交场合中的礼仪01-06

社交场合中的礼仪(3篇)01-07

社交场合中的礼仪(通用3篇)07-24

社交场合中的礼仪通用3篇07-24

社交场合的服装礼仪-个人礼仪01-04

社交礼仪,送礼切要看场合11-09

社交中烟茶酒的社交礼仪09-26

社交中的交谈礼仪11-26

社交场合的八个不要_个人礼仪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