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报告总结>调查报告>县民营经济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县民营经济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时间:2023-02-24 14:21:43 调查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县民营经济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县民营经济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县民营经济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石县民营经济调查组

  为切实掌握我县民营经济发展现状,了解制约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探索促进民营经济加速发展对策,最近,我们利用一个月的时间,采取召开座谈会、汇报会、分析统计资料和到企业调查等形式,对全县民营经济进行了详细、深入和理性分析,并形成如下调查报告,供领导决策参考。

  一、我县民营经济发展现状与外地差距

  近年来,随着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县民营经济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特别是1996年县级国有企业“两个置换”的改革启动,到2003年乡镇、集体企业清盘扫尾基本完成,民营经济占县域经济比重迅速攀升,逐步成为县域经济的主体。

  1、民营经济总体规模不断扩大。一是民营户数不断增加。截至到2004年底,全县注册民营经济户数9432家,比2003年增加20.8%,比1996年增加1.14倍。其中私营企业280家,比2003

  表一:我县民经济户数占全县企业户数比重

  年增加25家;股份企业256家,同比2003年增加营46家;个体工商户8874家,同比2003年增加351家(见表一);总注册资本13.8亿元,民营从业人员2.61万人,同比2003年分别增加9.3%和10.2%。二是经济总量不断扩大。通过近些年发展,民营经济比重不断提升。到2004年底,我县三次产业中民营经济创造增加值分别为1.9亿元、8.7亿元和9.2亿元,其比重分别占15%、55.6%和57.6%,与1996年相比,三次产业中民营经济比重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目前,全县民营经济成分最高是餐饮零售业,占89.8%,最低是农业,也占到了20%。由此可见,民营经济已占据了重要地位(表二)。

  2、自身发展活力日益增强。一是企业规模日益扩大。据统计资料,到2004年底,全县登记为公司和私营企业的民营企业注册资本平均每户150万元,远远高于1996年的34万元。目前,在

  全县38家规模企业中,民营企业占到31家,比重达81.5%。在规模民营企业中,总资产过亿元的有2家,5000万元到1亿元之间有3家,1000万元至5000万元之间的达到了10家(详细名录见表三)。二是企业科技含量明显提高。2004年,民营企业完成技改投资8560万元,同比2003年增加了25%,产品科技含量明显提高。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也有一定增强。今年科峰公司完成了“网络传输图像监控器”样品设计,目前已申报国家专利;环能

  表三:资产总额1000万元以上的民营工业企业

  公司自主研发“煤矸石发电技术”已应用生产;宝川公司研制成功F3000型中巴车连杆和F7100轿车连杆;宝亿公司研发出了6种国际国内知名轿车用连杆等等。产学研合作关系与也进一步加强,目前全县有九峰实业等3家民营企业已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产学研合作关系。三是经济外向度有了质的提升。在发展外向型经济中,民营经济做到了率先进入,目前全县有4家民营企业产品开始直接或间接进入国际市场。其中世运针织厂针织产品全部外销,九峰实业取得供港活猪注册证,年均向港供应活猪近5000头,宝川、宝亿公司生产出新型轿车连杆,并开始向大众、雪佛来等国际品牌轿车生产商供货。

  3、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突出。一是投资领域越来越广泛。除邮政、电力、电信、石油、烟草、自来水等国家专营和垄断行业外,我县民营经济几乎延伸到全县经济社会中生活中的各个领域,目前正大量进入公共事业部门,特别是在公共交通、电力、教育、以及管道燃气等居民生活领域,民营资本开始形成新的投资热潮,有力支持了经济快速发展。二是对县域经济增长支撑作用越来越大。2003年我县民营经济增长速度高达22.6%,比县域经济增速快10.8个百分点。今年尽管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民营经济发展速度仍达15.7%,比整个县域经济发展速度高3.3个百分点。经测算,在今年预计12.4%县域经济增速中,至少有6个百分点是来自民营经济的贡献(见表四)。三是对工业经济的贡献越来越突出。民营工业经济没有历史包袱,具有体制、机制等优势,经济运行质量、效益十分良好。据统计,2003年,在县域工业企业中,民营工业以17.6%的资产,产生了59.7%的工业总产值、71.4%的工业利润、38.7%的工业税金,同时还支付了73.3%的工人报酬(表五)。四是初步形成了一批县域工业支柱产业。数据显示,我县经济初步形成了电力、采掘、建材、食品加工、化工以及机械制造等六大行业,在我县203家年产值50万元以上和3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这六大行业的民营企业占153家和27家,其比重分别达到了75.3%和71.1%(见表六)。

  4、有力推动了我县城镇化、现代化进程。我县快速发展的民营经济,对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起到了十分显著作用。一是吸引了千家万户的农民广泛参与到产加销的“产业链”之中,增强了他们的商品意识、市场意识和文明素质,这一点特别是在农业民营经济体中表现尤为明显。如在双佳农牧公司,目前全省范围内有1600户为其养鸡,每天出笼活鸡达到25车以上,每年养鸡农户总收益就达3000万元。二是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缓解了城镇就业压力。目前,全县民营企业从业人员中,70%以上是农村剩余劳动力,2004年,全县203家民营工业企业解决就业13000人,同比去年就业增长了15%。另外据统计资料,在农民现金收入中,30%以上来自民营企业的劳动报酬。三是有力地推动了小城镇建设进程,为中心镇建设夯实了经济基础。民营经济的发展,有效地增强了所在地小城镇的聚散、轴射功能,促使小城镇建设以内涵扩张形式发展,为城镇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是,与民营经济发达的浙江温州、台洲、金华各县市,以及本省浏阳、宁乡等地相比,我县民营经济无论是企业规模还是发展速度,都存在十分明显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是规模小。平均每户注册资本少,上规模、上档次的企业不多。据相关资料,温州市股份民营企业和私营企业户均注册资本达到220万元,而我县只有150万元;温州市个体工商户户均资本2万元,而我县只有1.7万元;温州民营经济所产生的增加值占到了GDP的95%以上,占县域工业比重达到了90%以上,而我县分别只有45%和68%,其差距分别高达50和32个百分点。再如,温州乐清市年产值上亿元的工业企业达10多家,大型民营企业集团达6家,其中仅德力西集团一家年销售收入就达97亿元,而我县年产值上亿元的民企只有2家,至今未出现一家民营企业集团。

  二是数量少。从省外看,浙江温州市8个县市平均民企户数达1.5万家以上,个体工商户平均达4.3万家。与常德面积、人口相近的浙江宁波市,2003年9个区县(市)平均民营经济户数达到了3万户,其中民企达到了6000户。就连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金华市,7个县市平均民企户数达3000家左右,个体工商户数也达到2万家。从省内看,民营经济发展较快的浏阳市民企户数有2000多家,个体工商户1万多家。而目前我县民企总数不到600家,个体工商户只有6000家。由此可见,我县民营经济发展与外地相比,差距是相当大的。

  三是分布散。我县民营工业基本上都是随资源分布散落在全县各乡镇,企业关联度不高,进入工业园企业少,至今尚未形成区域相对集中、上下游产品配套的产业群,专业村、专业镇更是一片空白。而浙江各个县市民营企业大多集中在开发区、工业园区,产业聚集度、专业化、集约化水平都很高,企业发展壮大很快,板块作用日益增强。如台洲市,48个民营工业制成品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一;全国各种家电、汽车塑料配件90%可以在该地加工完成。温州市民营经济更是典型的集群经济,如所辖乐清柳市镇就是全国最大低压电器产销基地;永嘉县桥头镇纽扣城号称东方第一纽扣市场,等等,真正形成了一批在全国叫的响、市场占有率高的产业群。

  四是水平低。主要表现民营企业科技含量低,以矿产、水力和农副产品粗加工为主,工艺水平低,产业链条短,大路货居多,附加值不高,更谈不上拥有自主科研研发机构。如水泥生产方面,目前我县共有15条生产线,就数量而言已经不少,但大都工艺落后,产能很低,年生产总量只有110万吨,不及国内1条先进生产线年产能的1/3。我县化工业也基本上是这样。

  二、制约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客观因素与主要障碍

  1、思想解放不够,民间投资氛围不浓。思想解放不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社会层面。目前,社会对发展民营经济持肯定和支持态度成为主流,但仍然存在一些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一是小农经济意识无处不在,小富即安的思想在全县民营老板身上反映明显。在新铺乡调查时我们了解到,当地产煤区居民家庭10万元以上存款的比比皆是,但真正想做和正在做大产业的并不多。二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现象依然十分突出。特别是企业附近一些农民、甚至是有的干部都看不得别人赚大钱,人人都想从中分一杯羹,在企业日常业务中强行阻工、强买强卖得现象时有发生。此外,由于企民营业在原始资本积累阶段带有“原罪”性质,不少群众对民营企业老板持敌对态度,客观制约了民营经济发展。另一个是政府层面。客观地讲,目前全县上下还切实存在对发展民营经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的问题,不能正确评价民营经济,对民营经济发展巨大潜力估计不足。一是目标不明确。近些年来,由于石门电厂、皂市水库等重点工程相继在石门建设,在短短的时间内,从根本上改变了全县社会发展面貌,因而对发展民营经济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存在畸轻畸重、时松时紧的倾向。二是思想不开放。认为石门地处内陆,没有区位优势,不能像沿海地区一样出台非常规发展措施,往往是国家出台政策规范时,我们“砍头”,他们“剁脚”,永远学不到别人先进经验。与我们邻近的澧县,条件相当,他们并没有受惯性思维限制,敢于给政策,敢于向跨国公司、向高科技企业招商。究其原因,关键是没有真正解放思想。三是措施不落实。我县发展民营经济大多是雷声大,雨点小,缺少具体行动,特别是在启动民间投资上,倡导有余,支持不足。如中小企业担保公司筹备了多时,到现在还没有成立,至今没有出台民营投资产业目录,在储备项目开发上也明显滞后等。

  2、资金融通机制不活,成长严重缺血。长期以来,国有商业银行往往集中力量服务大企业、大客户(即“追逐优质客户资源”),而不愿意向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贷款,使民营企业在客观上游离主流融资体系之外。据中国人行石门支行资料,今年全县贷款增加额有90%投向了石门电厂二期和皂市水库等优质客户,民营企业除少数获得少量贷款外,大多数企业没有获得

  表七:金融机构对民营经济支持比例(单位:户万元)

  商业银行贷款。如金湘源果业今年计划向建行贷款500万元,最终想尽千方百计只贷了200万元,因而错失了秋季大量收购柑桔的良好时机。玉叶公司今年搞余热发电,不但没有贷到一分钱,工行反而因银根紧缩提前收回了15%的贷款。目前,真正支持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是信用联社,但由于实力有限,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受到制约。加之目前民营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筹资的条件尚不具备,利用股市、债市以及商业票据融资十分困难。目前,我县民间投资主要靠自筹,多数是依靠个人储蓄或者是高出国家法定利率几倍从社会上拆借,或是直接向职工集资借款,年利息大多在1分以上,这种融资方式具有财务成本高、运行风险大等弊端,严重影响民间投资的积极性。融资渠道不畅,已成为制约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主要瓶颈,据人行统计,今年全县民营企业申请的银行贷款额,仅有20%左右审批落实到位。前些年尽管银行惜贷,但由于国有集体企业在改制中积集了大量民间自有资本(包括政府注入补偿金),在一定时间内缓解了民营企业发展的资金压力,维持了县域经济发展的高速度,今后几年若民营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仍然得不到解决,可以预见,我县整体经济增长速度必然大大降低。

  3、生存发展环境不优,利润层层盘剥。有些部门没有适应政府职能转变要求,及时转变思维方式和管理方式,缺乏“公仆意识”“纳税人意识”和“委托代理人意识”,导致审批两头(即政务中心和审批机关)跑、乱罚款、乱收费、乱执法、多头执法的现象普遍存在,政策落实出现了严重“肠梗阻”。一个企业反映,今年来,他收到要求赞助的部门达5个之多。还有一个企业老板反映,一个案子拖了好几年某局就是不结案,办案人员还公然说:你一下子赚那么多钱,怎么搞也要给兄弟分几个。更令人愤怒的是,有的部门不但不服务,还专门给企业“下套子”。在新铺乡调查时,企业办的人就说,某局执法人员去年12月份就到该乡某厂去检查过,明知商标快到期,执法人员就是不告诉他,今年4月一过期,一纸罚款通知书就送达该厂,经求情最终还是罚了15000元。还有一个企业在主管部门默许下由他人代签股东变更文件,后又拒不认帐,被罚款4万元,最后在该企业起诉后协商以1000元了结。此外,近年来,省市县三级相继出台了一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但从基层反映的情况来看,存在操作性不强的问题,因此在落实过程部门之间相互推诿,将优惠政策束之高阁。许多老板提出,制定的优惠政策和对企业的承诺一定要落实,不落实不如不制定、不承诺。

  4、企业总体素质不高,发展战略不清。总体上看,我县民营经济良莠不齐,大多数企业综合素质不高,整体形象欠佳。一是民营老板素质较低。目前我县企业老板大多在40多岁以上,受教育程度偏低,知识结构很难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据调查统计,在现有203家年产值50万元以上的民营工业企业中,拥有大专以上文化不足50人,仅占25%。同时,在实地调查时我们感觉到,真正对自己企业发展有战略眼光、清晰的思维和独到见解的人不多,因而很难适应千变万化的国际国内大市场,缺乏把企业做大做强的能力。二是管理方式滞后。由于民营经济发展自身特性,在原始资本积累时期采取个人独资制、合伙制等形式,无疑是合理的。但是企业发展一定阶段、一定规模以后,这种管理体制就会成为企业发展的障碍。如在我县203家年产值50万元的民营工业企业中,真正按照公司法规定形式进行管理的只有36家,仅占17.7%。三是企业高级人才缺乏。这次调查,几乎所有民营老板都谈到了人才严重缺乏的问题。科峰电子公司计划明年生产自己研发的专利产品——影像信息存贮传输系统,但由于公司高级管理人才、销售人才、技术人才都严重短缺,该公司老板对这个极具市场前景的产品能否取得成功缺乏信心。

  三、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目标与战略重点

  今后五年是我县实施“三化一拓展”战略的关键五年,也是民营经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大好机遇的五年。未来五年,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按照十六大提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要求,坚持“经济民有为主,投资民间为主,企业民营为主,事业民办为主”的方针,以富民强县为目标,以招商引资为主要手段,大力发展科技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生态环保型三类民营企业,迅速提高民营经济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全民营经济量的突破和质的飞跃。发展目标是:全县民营经济年均增长18%以上,到2010年,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45.3亿元,力争占全县GDP总额(按年增长12%计算)的比重达60%,所创工业增加值占全县85%以上,所提供税收占全县55%以上,所解决就业人数占全县城镇就业人口70%以上;培育年产值超5亿元民营企业2家,年产值过亿元企业10家,年产值5000万元企业15家,产生1家以上民营企业集团,实现民营经济总体规模有大幅扩张,整体素质有明显提高,发展实力有显著增强,对县域经济支撑作用更加突出。为实现这一目标,其发展重点是:

  1、围绕扩张民营经济总量,强化招商引资。我县民营经济总量不大,综合素质不高,竞争力不强,实现加速发展的动力不够,要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就必须快速扩张全县民营经济总量,因此,要始终把发展民营经济着力点放在招商引资上。通过资源招商、节会招商、环境招商,切实引进国内外大企业、大老板、大项目,特别是要注重引进战略投资者,以此迅速壮大县域民营经济规模,加速我县民营经济发展。

  2、围绕激活民间存量资金,催生地方金融。当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提高资金运行效率和加强贷款风险控制,开始全面收缩县以下贷款业务,并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导致县域中小民营企业发展严重“缺血”。为大力发展中小民营企业贷款业务,当前之计,一是支持以县信用联社为主的地方银行业发展;二是大力发展以金融担保、金融租赁为主的各类地方金融服务公司;三是大力引进省内外诸如光大、民生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以此促进地方金融业的发展。

  3、围绕发挥民营区域优势,培育特色产业。面对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作为湘西北山区物产资源大县和民营经济小县,必须突破行政区域限制,主动承接大武汉和长株潭区域经济辐射,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因此在民营产业发展重点上,要充分发挥在区域经济中的比较优势,围绕资源深加工和循环利用做文章,切实改变当前资源粗加工的现状,大力培育电力、矿产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以及旅游、教育等民营特色支柱产业。

  4、围绕转变民营增长方式,突出工业先行。工业是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壮大第三产业的力量源泉,是推动县域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要加速民营经济发展,就必须大力推进民营工业化进程。当前要注重抓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抓好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发展民营工业的外部条件;二是抓好区域工业合理布局,降低民营工业企业运营成本;三是做好全县资源合理规划和开发,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

  5、围绕提高民企竞争能力,狠抓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显示地方经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无论是工业龙头企业还是农业龙头企业,都会大力促进其上下游产业的发展。一是出台优惠政策,支持龙头企业快速发展;二是通过挂牌保护,为龙头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三是鼓励龙头企业向外发展,支持做大做强。

  四、加快我县民营经济发展的具体对策与措施

  1、凝结共识,为民营经济加快发展提供舆论保证。面对当前全国范围内县域经济竞相发展的态势,我们必须清醒的看到:民营经济是未来县域经济的主体,发展民营经济就是发展县域经济。因此,全县上下要形成“民营兴县”“民营强县”的思想认识,特别是在其作用意义、路径选择、方式方法上凝成共识,达成一致。一是将民营经济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强化政府作为。要结合我县当前实际,深刻理解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两个毫不动摇”精神,淡化公私区别,摆脱姓资姓社困扰,只要依法纳税,照章经营,促进就业,就应果断予以支持、予以鼓励、予以保护,促使他们加快发展。二是贯彻“先予后取、重点扶持”的发展原则。总体上看,我县民营企业相对浙江、江苏等沿海地区相比,还处于资本原始积累的早期阶段,数量少、规模小,体质差,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弱,“哪个部门都可以将其掐死(一民营老板语)”。因此,对待中小民营企业要像抓林业“封山禁伐”一样,规定在一定的期限内,严禁各职能部门随意上门执法。同时,在各种优惠政策支持上,要根据全县经济总体发展规划和民营企业自身发展潜力,实施重点扶持,做到“五年磨一剑”,坚持不撒胡椒面,促进其率先发展。三是用创新的思维解决发展民营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坚持发展就是硬道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反对“唯书唯上”,用足用好用活现有政策。同时坚持“先破后立”,实施“先上车,后买票”、“先发展,后规范”,大胆冲破传统观念和体制障碍,敢于在法律规定的灰色地带进行适度的探索,切实为民营经济发展扫平道路。

  2、整合资源,为民营经济加快发展提供组织保证。一是要摆正位置,创新机制。把加快民营经济发展作为当前今后一段时期经济工作的重点,作为石门摆脱贫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措施,摆上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建立切实可行的考核机制。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衡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建立领导干部挂钩民营企业制度。全县所有县级领导和职能部门负责人各联系一家民营企业,作为连接政府和企业的纽带,及时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二是归并职能,理顺体制。建议成立“民营经济发展领导小组”。由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任正副组长,切实发挥“制定规划、研究政策、协调关系,解决问题”的职能作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在县经贸局,并作为专门抓民营经济工作的统一常设机构,负责组织实施国家、省市县有关发展民营经济的政策法规,特别是要注重研究国家和省市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综合协调相关部门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指导和服务。三是改善领导,加强宣传。按照多服务、少干预,多帮助、少设障的要求,改进服务,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宏观调控、部门全力支持、企业自主发展”的格局。进一步提高民营老板的政治地位。大力发展民营老板入党。在各级人大、政协换届选举中,进一步提高民营老板数的比例,并力争在县人大、政协副职安排中实现零的突破。充分发挥国家舆论宣传工具的作用。及时总结推广民营企业发展典型,少报道会场多报道工厂,少报道官员多报道老板,特别是要报道民营老板的艰辛创业历程,从思想上消除部分人“仇富”和“患不均”的观念,在全县上下形成“创业光荣、创大业更光荣”的意识。

  3、强力扶持,为民营经济加快发展提供环境保证。重点改善和优化三个方面环境:一是建立公平竞争的政策保障体系。要落实民营经济公平待遇,抓紧清理、修订、废除和呼吁上级部门解除不适应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规定,放宽经营资格限制,在投融资贷款、土地使用、人才引进、市场开发、税费管理以及资源配置方面,建立公平统一的政策环境。建立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体系。真正按照《行政许可法》要求,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切实解决广大民营老板反映审批两头跑的问题;针对当前“三乱”出现反弹的严峻形势,强化县优化办权威和职能,严格落实“首查免罚”和优化经济环境十项制度。要像抓招商引资一样,对经济环境评议排名位居后面的,实行“一年不评先、二年不主事、三年不上岗”,以此营造良好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二是坚持扶优扶强的发展方针。鼓励玉叶公司、双佳农牧、九峰实业等优势民营企业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发展专业配套协作生产,尽快形成现代化产业经营链,并适时引导组建企业集团。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把民营企业技术改造、推动民营企技术研发纳入全县总体规划,加快现有企业设备升级,努力提高装备水平。并吃透上级技术创新优惠政策,主动帮助企业向上争取项目资金(贷款)或税费减免,大力提高民营企业市场竞争力。积极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大力发展为民营经济提供政策、法律、财会、技术、管理和市场信息等方面服务的中介组织,进一步完善民营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持民营企业建立商会、行业协会等自律组织,把工商联、个协和私协真正办成他们自己的维权会所、服务会所。着力构建民间投资信息网,方便民间资本投资兴业。三是打造良好的民营经济发展平台。加快宝峰工业园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尽早争取S303澧水大桥早日开工,尽快拉通S303线,形成宝峰大工业区格局。要完善相应配套政策,引导民营企业向园区集中,发挥集聚效应,形成产业链条。充分发挥我县资源丰富、交通便捷的比较优势,尽快启县东城物流中心建设,形成便捷的物流通道,为民营企业加速发展打造良好的销售平台,缓解目前物流不畅的局面。

【县民营经济发展情况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关于全区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08-12

关于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08-12

县经济发展情况汇报08-16

市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情况汇报08-12

关于加快我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08-12

金塔县工业经济发展情况调查报告08-12

2020关于县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情况调查报告08-05

xx县配套经济发展情况汇报08-12

县工业经济发展情况介绍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