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教学管理论文>如何有效的进行习题纠错教学探究

如何有效的进行习题纠错教学探究

时间:2022-08-04 00:38:06 教学管理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如何有效的进行习题纠错教学探究

  如何有效的进行习题纠错教学探究

如何有效的进行习题纠错教学探究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丰南实验学校 王健

  笔者在处理学生作业时,经常发现一些不该错的地方却出错,有的经过多次讲评,强调仍然犯同样的错误,究其原因是学生对概念、规律、公式的理解不全面,知识理解不透彻,审题不清,对题中的关键词、隐含条件、临界条件不能充分分析,物理过程分析不清,乱套物理公式,缺乏对生活中信息题的综合分析,面对学生出现的种种错误,作为教师应该怎样对待呢?许多教师都习惯将正确的解法呈现给学生,常常以自己的处理与想像代替学生真实的学情,而在此过程中,学生也以自己的一知半解而放弃了对错误的追根究底,这样的授课效率是很低的,有效的做法是对出错较普遍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整理、归类,找出恰当的突破方法,换角度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分析、思辨,找出致错原因,进而加深理解,达到真正纠错的目的。

  案例1:如图1所示,一个物体A受到一个瞬时冲击后,沿固定的粗糙斜面向上滑动,则物体A向上滑动过程中,物体A受到的力是

  (A)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压力和对斜面的压力。

  (B)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和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

  (C)重力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和斜面的支持力。

  (D)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和斜面的支持力。

  错解:选(A)或(B)或(D)

  究其原因:选项(A)混淆受力分析的对象,其中“压力”的施力物体是A,受力物体是斜面,它是斜向下垂直于斜面方向的作用在斜面上的弹力,选项(A)还犯了“漏力”的错误。选择(B)根据物体A向上运动,臆断A受到向上的冲力,其原因是不理解力的物体性,即任何一个力即存在受力物体也存在施力物体。

  为了彻底解决学生受力分析的误区,可设计这样几个问题

  (1)找出受力物体是谁?

  (2)存在接触的施力物体有哪些?

  (3)阻碍受力物体相对运动的是什么方向?

  通过换角度提问,不但分解了难点,而且避免了学生混淆受力分析的对象,也防止了“漏力”和“多力“的现象,也培养了学生进行正确受力分析的思路。

  从而得正确解法:物体A受重力,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斜面对它产生的接触力有支持力及滑动摩擦力。其中支持力与接触斜面垂直向上,摩擦力与A相对斜面的运动方向相反,即沿斜面向上,所以选项(C)正确。

  案例2: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应故司机以5m/s2的加速度刹车,问刹车后5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是多少?

  有80%的学生的解法如下:

  因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由位移公式s=v0t—1/2at2

  得s=37.5m

  究其原因:学生对位移公式分析、判断不够。

  为了达到真正纠错避免再犯类似错误的目的,教师不用急着讲给正确解法,只给一个简单的提问:汽车刹车后经过多长时间停下来?做错的学生就回马上从恍然大悟中跳出陷阱,从而得出正确解法:

  由速度公式vt=v0+at

  得末速度为0的时间为 t=4s

  由位移公式s=v0t-at2

  得s=40m

  案例3:某型号的舰载飞机在航空母舰的跑道上加速时,发动机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5m/s2,所需的起飞速度为50m/s,跑道长100m。通过计算判断,飞机能否靠自身的发动机从舰上起飞?为了使飞机在开始滑行时就有一定的初速度,航空母舰装有弹射装置。对于该型号的航在飞机,单设系统必须使它具有多大的初速度?

  这道习题看似很简单,但学生出错率较大,大部分学生的解法如下:

  设飞机的初速度为v0,根据vt2-v02=2as,

  得 v02=vt2-2as,

  解得v0=10m/s,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错把飞机相对航空母舰位移当成对地的实际位移。

  (2)不能正确认识vt2、v2、a、s、必须相对于同一个参考系而言。

  为了对该题深入地挖掘和探讨,培养学生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对实际所学知识的认识,理解,巩固和发散拓展能力,防止学生死记硬背公式,笔者认为不防从以下几方面先设问解答,来帮助学生理解。

  (1)若飞机初速度为0,起飞速度为和加速度不变,则运动的位移是多少?和100m比较。

  (2)若飞机初速度为0,运动的位移100m,起飞速度达到50m/s,所需加速度是多少?和5m/s2比较。

  (3)若飞机初速度为0,运动的位移100m,加速度不变,末速度是多少?和50m/s比较。

  (4)飞机以同样的加速度5m/s2完成100m的位移,所需时间是多少?和以5m/s2加速到50m/s所需时间比较。

  通过以上问题分析解决,学生对飞机起飞条件的判断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无论从什么角度都可以来分析飞机能否起飞,同时结合该题可以把整个运动学的知识都回顾起来。并且对vt2-v2=2as这个公式得到深刻理解,知道在此公式中 vt2、v2、a、s、必须相对于同一个参考系而言,vt2、v2、a、是相对于地面,而s是相对于航空母舰,分别通过选取地面和航空母舰为参考系来处理这一问题。

  解法一:若以地面为参考系,设航空母舰的行驶速度为v, 飞机相对航空母舰运动100m所需时间为t,

  由S=1/2at2

  解得t=2s

  航空母舰相对地面的位移为S舰=2v,

  所以飞机相对地面的位移为S飞机=2v+100,

  根据vt2-v2=2aS飞机,

  代入数据得v=(50—10)m/s。

  解法二:若以航空母舰为参考系,设航空母舰的行驶速度为v,飞机初速度为0,飞机末速度为vt=50—v,

  根据 vt2-v2=2aS,

  得v=(50—10)m/s。

  案例4:一起重机由静止将质量为2t的货物匀加速的竖直向上吊起,2s后速度变为4m/s,重力加速度g=10m/s2。

  求:(1)起重机在这2s内的平均功率?

  (2)起重机在这2s末的瞬时功率?

  学生作业中出现了以下错解方法:

  由速度公式vt=v0+at

  解得a=2m/s

  由位移公式S=1/2at2

  得 S=4m

  又因为 F合=F拉-mg=ma=4000N

  V平=s/t=2m/s

  所以P平=F合V平=8000w

  P瞬=F合V瞬=16000w

  究其原因:学生对起重机的功率和合力的功率分析、认识区分不够,认为起重机的功率就是合力的功率。

  为了达到真正纠错避免再犯类似错误的目的,教师不用急着讲给正确解法,可以这样提问:(1)货物受那几个力的作用?分别是多大?

  (2) 各力在这2s的平均功率和在这2s末瞬时功率是多少?

  (3)货物所受合力在这2s的平均功率和在这2s末瞬时功率是多少?

  (4)起重机给货物提供了是以上的什么力?

  通过以上问题分析解决,学生不但对起重机模型有了正确的认识,而且知道如何通过自主探究来纠错,马上找出自己错的原因,从而找出正确解法:

  由牛顿第二定律F拉-mg=ma

  得F拉=ma+mg=24000N

  所以P平=F合V平=48000w

  P瞬=F合V瞬=96000w

  学生学习中出错是很正常的,对错误的认识和处理,反映了教师的教学理念、智慧和艺术,对待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错误,教师要理性分析,智慧的把握各种出现的错误,要注重收集,然后分析研究,归类整理,并充分利用,分步诱导,让学生学会判断,学会取舍,辨析中知错,才能达到真正纠错。

【如何有效的进行习题纠错教学探究】相关文章:

浅谈如何有效的进行幼儿绘画教学08-20

如何进行课堂教学的有效教学08-15

如何对习题进行整合提炼04-06

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03-15

如何进行化学有效性教学08-19

进行有效教学反思01-07

浅谈品德与生活课如何进行有效教学08-15

如何进行高中数学探究性教学08-18

我们应该如何进行有效的自我评价08-25

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方法探究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