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语文论文>公开课要有“公众形象”

公开课要有“公众形象”

时间:2022-08-19 20:07:00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公开课要有“公众形象”

  公开课要有“公众形象”
  
  张东兴
  
  近年来,“公开课”引起了人们不少的争议,有的人甚至认为公开课有许多“作秀”的成分,有不少的功利因素,应当废止……笔者认为,公开课作为一种常见的教研活动形式是功不可没的,而且它还将会继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不过,我们应该以新的理念重新审视公开课教学,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使它有崭新的“公众形象”。
  
  一、要上真实课,不上虚假课
  
  “求真”是公开课的生命,公开课一定要“打假”!因为公开课比比皆是的“弄虚作假”“作秀”,从根本上“妨碍”了公开课成为名副其实的好课。
  
  公开课“假”的一种表现是课前多次“彩排”,执教公开课的教师把学生当成“道具”来用。观课者看到的是行云流水般貌似非常成功的教学,但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学生是在按照标准答案“背书”,所谓的教学流畅不过是“充分准备”的结果,教师和学生是在照本宣科地“背台词”、“走过场”。
  
  公开课一般都是“借学生”上课,有人对“借学生”持否定态度,认为不研究学情、不了解学生的教学是违背科学的。其实,公开课教学借不借学生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是教师怎样对待学生,是不是真正把他们“当人”看。如果学生已经与教师一起把公开课的内容演练多次了,教师再“装模作样”地去教他们,这就违背了教学真正的意义,这就是没有把学生“当人”看。人家已经学过了,还用你再教吗?
  
  公开课“假”的另一种表现,是教师对自己的身份认识不到位,没有从真实生活的角度使自己和学生平等起来。有位教师执教《小壁虎借尾巴》时先让学生根据课题谈谈他们想知道哪些内容,然后说:“这些问题老师也想知道。我们打开课文读读这个故事吧。”真实的情况是教师已经备课多日,试讲多次,他会不知道这些内容吗?这样导入,学生会不会以为老师没有认真备课?长期如此,学生会不会再相信你了?
  
  还有些“假”就一下子不容易识别了,如“假自主”的课:教师让学生“你想学哪部分就学哪部分”,“你对哪段感兴趣就读哪段”,或是“回答问题不用举手征得老师的同意,可以站起来就说”,这些看似学生很自主,其实学生对课文连个整体的感悟都没有,讨论只是形式上的,并没有真正的意义。再如“假民主”的课:有的执教者以为换个称呼就是教学民主了,模仿特级教师的课,老师被称为“大朋友”,学生被称为“小朋友”,可教学仍然还是按照陈旧的教学模式进行,讲个没完、问个没完。
  
  二、要上实在课,不上花架子课
  
  公开课都有大量的人在观摩,有些教师为了提高课的观赏性便采取了一些华而不实的做法。最常见的就是多媒体的滥用,以为课件的使用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殊不知,这恰恰冲淡了语文本身的许多东西。比如,初步感知课文时,不让学生慢慢细读课文,甚至连“范读”也不用了,而是用动画片来代替;不让学生在读中品味意境,而是用大屏幕上的影像来代替;不让学生一笔一画地写字,而是用笔画分解的课件展示来代替。其实,课件的运用也是一把“双刃剑”,一味地追求数量而忽视了语文本身的东西,那只能起副作用,这确实值得我们反思。
  
  公开课的花架子还表现在教学的组织形式上,较普遍的就是小组合作讨论的滥用。小组合作学习是有很多讲究的,比如:怎样的教学内容需要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有怎样的程序?怎样才能收到效益?教师如何指导和调控学生的合作?……可是,我们的一些公开课,很简单的问题也让学生讨论,讨论的安排极为随意;有的安排了讨论的环节,却不给学生留出充分讨论的时间。
  
  还有的公开课让学生把所学的内容画出来,让学生把课文内容表演出来,让学生把搜集到的资料在课上展示出来。其实,学生要真正地达到这样的要求是很困难的。如果不是进行了充分的“试演”和“准备”,如果不是有苦不堪言的学生家长在“代劳”,这样的公开课是不会上得那样“恰到好处”的。
  
  三、要上明白课,不上盲目课
  
  公开课都有一个准备的过程,除了教师本身的努力,还有学校的领导、教研员参与备课。所以,公开课往往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但是,也有些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会“迷失自我”,完全按照“导演”的意图去上课,却不知为什么要这样做,往往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预料不到的情况时就慌了手脚,不知所措。这就涉及了“导演”和授课教师的关系问题。
  
  一位教师要公开执教《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试讲后,教研员认为课堂教学气氛过于低沉、悲哀,应该“明快”一些,而授课教师则提出课文自身营造的情境就是低沉的,这个主要的教学氛围不能变。于是大家在一起研讨,最后确定,将用于创设情境的“人民送别周总理”的录像片段保留,但是将配着哀乐让学生读课文的环节,改为去掉哀乐让学生读课文来体会字里行间的情感。这件事给我们许多的思考。授课教师应带着自己的判断去听众人的评说,对“旁观者”的意见要听,但更应进行思考和消化,最终要在自主判断的基础上确定公开课的授课方案。授课教师要淡泊名利,要有点骨气,要有点主见,要不唯领导是听,不唯专家是从。
  
  四、要上“全”课,不上“独”课
  
  “全”有这样两层意思:一是教学目标要全,不搞“单打一”;二是学生参与要全,教师不唱独角戏。
  
  课堂效率低是公开课的一大弊端,这与确定的教学目标过分单一有关。以往的语文课条块分割将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彼此孤立,没有“一盘棋”的思想。如:在阅读教学课中,识字总是和阅读割裂开来,生怕识字冲淡了阅读的主线,破坏整体的阅读氛围,往往顾此失彼;阅读教学中没有“小练笔”“小话题”的环节,“习作”“口语交际”只等到固定的课型上去落实,往往在“量”上和“质”上都达不到要求。
  
  我们提倡以综合性的目标来进行语文教学,以《挑山工》一课的结尾为例,不妨安排这样的环节:“一幅好的美术作品往往有个好的名字。假如‘我’请你给他画的那幅‘画’起一个名字,你会为这幅画配上怎样的名字?写出你给画起的名字和简单的说明。”这实际上是将阅读与习作结合了起来,还进行了“炼意”的单项训练。如果让学生再把自己的创意介绍出来,与大家进行交流,就又将口语交际纳入进来了。而且,题目本身还有着积极向上的人文教育内涵,这样,学生的提高和发展将是全方位的了。
  
  不上“独”课的另一层意思就是教师不要唱独角戏,要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常见到有公开课上教师讲得声情并茂,学生和听课的人都热泪盈眶。可静下来想一想:学生的学习活动有多少?学生的收益有多大?越是公开课,教师展示自己的意识就越强烈,这极可能对学生的主体地位造成冲击。如果学生成了教学中的“配角”,何谈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呢?
  
  在学习了《凡卡》一文后,一位教师让学生自作手抄报在课上交流。多数学生对凡卡的遭遇寄予了同情,而一位学生的手抄报的标题却借用了一部电影的片名《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大家都不解其意。这位学生解释说:“我们只同情凡卡是没有用的,只有想办法改变这种社会,才能彻底改变凡卡这些人的命运。”这位学生的观点是教师备课时根本没有想到的,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得到提高的不仅仅是学生,还有教师。如果教师只是自己唱主角、讲结论,没有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思考、交流,那么这样精彩的教学情节也就不会生成。
  
  五、要上新颖课,不上俗套课
  
  要增强公开课的观摩价值和借鉴意义,“出新”就成了很重要的问题。“课似看山不喜平”,这应是对公开课乃至平时语文课的要求。
  
  以往的教学研究课题有不少是关于“课堂教学模式”的,不少人总结出了“几环节教学法”“几步教学法”,这也导致了教学的模式化倾向的出现。如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目标教学”的公开课就是按照“提前测评——展示目标——达标教学——达标测评”这样几步进行的。模式化的结果是课堂教学没有了活力,缺失了个性和激情,师生感到厌倦。每当上课,学生就知道“老师又要挂小黑板出示教学目标了”,“老师又要发测试题了”,“又是这几步”。当学生无奈地发出这样的心声时,可见公开课其观摩价值的大小了。
  
  当课堂教学没有了新意,缺少了学生的期待,也就成为了教学的一种悲哀了。只有那些充满悬念、充满生成的课,才会产生精彩,才会吸引听课者的注意,引发受众者的思考。
  
  六、要上活力课,不上死板课
  
  教师要“目中有人”“心中有人”,要把课上“活”。公开课因为有观摩者参加,这“心中有人”就更多了一层含义,即心中还要有这些观摩者的存在。
  
  教师要心中有学生,虽然很好理解,可是许多公开课在这方面往往做得不够好。最普遍的现象就是教师刻意地按照教学设计演“教案剧”,不敢有丝毫的逾越,或是稍有“意外”就乱了阵脚。我们经常见到这样的情况: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说来说去,本来都有道理,但是教师非要“引导”学生说出他准备的“标准答案”来,以便顺利地完成板书。
  
  上公开课的学生往往不是执教者熟悉的学生,这样就很容易出现预设不到的新的生成,教学往往也会因此而精彩。新的生成本是教学中应该好好利用的资源,但是,不少授课教师还是把这些“生成”当成了不顺利的因素。其实,一位好的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的实际进展情况随时对教学预案进行调整。如,有位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发现这个班学生的基础很差,连课文都读不通顺,就及时调整了教学方案,一节课的主要任务就是用多种方法指导学生读通课文。虽然执教者没有按预设的教学方案授课,但这样的课仍然是好课,因为执教者临时采取的教学策略是及时的、有针对性的,也是适当的,学生也因此而有了新的发展和提高。
  
  有人曾经这样帮助上公开课的教师缓解心理压力:“你就当平时上课一样,就当台下没有人听课。”其实,公开课教学如果不考虑听众的存在,是会影响到观摩课的整体效果的。比如,有些教师只关注自己与学生的交流,不考虑听课的教师能不能听清楚,而有经验的教师,就会提醒发言的学生声音大一些,拿好话筒再发言,或是把自己使用的话筒靠近学生。再比如,学生进行小组学习时会出现人们常说的“冷场”,听课的教师此时处于接受信息的“盲点”,可能无事可做,如果授课教师心中有这些“观众”,就可以把小组学习的提纲展示出来,既满足听课者的视觉需求,也为他们提供了记录的便利。
  
  另外,如果听课的教师没有教材,不了解课文内容,执教者还可以将课文做成投影展示到大屏幕上,这样“观众”的思路就会和教学保持一致。还有的执教者安排学生与听课的教师互动交流,也是在把听课者的存在作为教学资源加以充分利用。
  
  七、要上教学研究课,不上样板模仿课 公开课往往是和“评优”相伴随的,如果过度强化“评优”的性质,就会使公开课发生“异化”,使人们只关注课的名次和等级而忽视对教学进行研究。公开课重视观摩和研讨,这理应是一种趋势。 我们主张授课教师不要试图把公开课上成“样板课”,要当研究课来上,要带着课改研究的课题来授课,要上课改研究有成果的展示课,这样可以为观摩者带来更多的启示。
  
  听课的人也应带着研究的心态去对待公开课,不要只想着去照搬和模仿。有些教师听课后这样说:“课是不错,可惜我们学校没有那么好的教学条件,学不了。”“课上得真精彩,不愧是名师,可我们就是学不来。”如果一味只想照搬、模仿,公开课也就失去了它观摩研讨的意义。一位教师执教《翠鸟》一课,为了让学生理解描写翠鸟贴着水面疾飞、飞行速度特别快的句子,就将一位名师几年前的一个教学环节照搬过来,为学生讲了《关云长温酒斩华雄》的故事,学生听了对关羽斩杀敌将的“潇洒”非常羡慕。在评课时,我们没有因为他模仿名师就盲目肯定,经过分析认为,从培养学生“不崇尚暴力,珍爱生命”的人文教育的角度考虑,这样的教学是欠妥的。
  
  有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是:执教公开课的教师应该如何对待最后的结果?应该以什么论成败呢?掌握着评优权、话语权的教研员、专家,又该怎样来对待授课教师,怎样来评价公开课呢?教师同样需要人文关怀。作为教研员,必须要爱护我们的教师,要允许教师有一个成长的过程,任何对教师个人的指责甚至挖苦都是不应该的。公开课最好安排听课者与授课教师面对面交流,研讨时要对事不对人,应加强对教学的探讨与研究。对授课教师而言,要能承受各种“结果”,不能只喜欢好评,不想听意见。许多优秀的教师正是经历了痛苦的“蜕变”过程而逐渐成长、成熟起来的。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听课人就有一千种印象和感觉,这些印象和感觉都是个性化的认知。如果我们的专家、领导和教研员能以平等的姿态与授课教师和听课教师进行坦诚的交流和研讨,公开课将会以崭新的“公众形象”继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其价值将会更大,也必将会更加独具魅力。
  
  (作者单位:河北沧州市教育局教育科学研究所)

【公开课要有“公众形象”】相关文章:

要有钉子精神作文08-21

日文情书要有翻译08-24

要有自制力作文05-15

要有同情心作文07-07

做事要有目标的作文05-02

要有知足的心作文06-06

人是要有一点豁达的06-06

只要有路作文700字06-15

做事要有恒心的作文02-24

人要有志气的句子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