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语文论文>语感培养与语感迁移

语感培养与语感迁移

时间:2022-08-17 16:56:10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语感培养与语感迁移

    (浙江省三门中学 张章献)
    语文能力,概言之可以分为听、说、读、写四大类,四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如何联系?靠语感。语感 在有效的阅读中得到培养,得到提高。而写是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从这个角度来说,培养学生良好的语 感并能顺利地向写作迁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
    国家教委在1990年颁布的“语文教学大纲”中,关于初中阶段的阅读能力的培养有这样的明确要求— —“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力”。语文学习中语感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倾向,而教师如何使学生具有敏锐的语言感 受力,随着语文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个问题越来越受到语文教学界的重视。
    一、语感培养
    语言感受力最主要是依靠阅读来培养,并在长期的阅读训练中不断得到积累。语感培养具体从以下三个主 要方面着手。
    (一)培养对字词的感受力
    语言是一种表情达意的符号体系,因此,阅读者需要具备系列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 数量的字词,对文字的社会功能、汉字的字形、词汇的构成、短语的组合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但要培养学生敏 锐的语言感受力还远远不够,所以培养语感首先要从字词积累着手。
    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力,他们积累词语并不仅仅依靠字典、词典,而是在大量的阅读中得到的 。这是由语言符号中的“共同性”和“个体性”决定的。
    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特别区分了语言和言语的差别:语言是一般的,按一定法规组成的完整的符号系统 ,其语词和语义的关系是稳定的、静态的,即约定俗成的;言语是个别的,它是语言存在的形式,其语词和语 义的关系往往是变化的,是语言的使用,具有任意性。从语言的理解角度来说,根据一定的语法规则来理解所 得的意义往往是明确、具体的,这就是“共同性”。但说话者、写作者却千方百计地挣脱语言系统的规则,以 便把自己想要传达的特殊意义、内涵意义表达出来,而这往往是流动的、可变的,具有个人倾向性,称之为“ 个性化”。
    这种“个性化”又往往是作家在传情达意时有意为之。陆机提出“文外曲致”,刘勰主张“情在词外”, 钟嵘倡言“文已尽而意有余”,司空图赞赏“味在咸酸”之外,都主张写作时,须有“言外之意”,也有的是 作者无法表达的情感。中学生所面对的往往是这样的“个性化”语言。
    此外,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模糊语词。1965年,美国的计算机科学家查德通过大量实验后得出如下论 断:“语言中大量存在着模糊概念。”而我国的传统文化思维中又以直觉、顿悟见长,与之相应,汉语词汇具 有很强的模糊性和意象性,富于弹性,富有韵律,内涵的自由度很大。我国的古典作家又往往把模糊性的事物 当作审美观照的对象,“引入于冥漠恍惚之境”。
    鉴于上述语言系统的种种特征,语文教师只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一定数量的词语积累作为语感训练的基 础,通过大量的阅读训练,就可以使学生的语汇积累如滚雪球般增多。在课外阅读中,中学生面对丰富多彩的 新词语,第一、第二次接触时可能不懂,到十几次甚至几十次接触到时,这个词就比较熟悉了。由于反复接触 的这个词不是孤立的,而是连同整个句子一起出现的,学生就记住了十几句乃至几十句具有这个词的句子,掌 握了该词的使用规则,这时,对这个词的意义从不懂,至开始有些懂,到完全懂了,这个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意 义变化规律也可以掌握了。如此日积月累,又不易遗忘。
    当然,语言符号的“共同性”毕竟是基础,对词义的准确理解,是词汇积累的第一步。中学生头脑中积存 的语汇,往往是会用却不会释,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传授学习词语的方法,显然是十分必要的。课文中出现 的常用词、关键词,也有必要加以点拨。
    随着阅读量的增大,学生的词汇量会不断增加,语言感受力也就不断得到提高。语感力的提高,又使词汇 积累更加容易,就这样,形成了良性循环。
    (二)注意意象积累
    每一语言符号,都指向特定的事物,代表特定的意义。古人对言和意的关系论述颇多。张裕钊说:“曰意 、曰词、曰气、曰法,之数者,非判断自为一事,常乘乎其机而混同以凝于一,惟其妙之一出于自然而已。” (《与吴函父书》)他认为“意”“词”“气”是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意”是作者要表达的思想,“词 ”是客观存在的语言符号,而“气”就是作者在创作时饱含情感色彩的意象活动。韩愈则特别强调“气”对“ 言”的作用:“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答李翊书》)
    气(即意象活动)的重要性还在于它一直伴随作者创作的全过程,并驾驭着作者。巴金说:“我写《家》 的时候,我仿佛在跟一些人一块儿受苦,跟一些人一块儿在魔爪下挣扎。我陪着那些可爱的年轻生命欢笑,也 陪着他们哀哭。”福楼拜在写到包法利夫人服毒自杀时,自己也感到“嘴里有砒霜的味道”。作者的这种全身 心投入意象,正是他们情感的契合和感觉的移入。读者凭自己的语感“入境”,情形也往往如此。
    既然意象活动也始终伴随着创作过程和解读过程,我们就有必要认识意象的性质、特征。
    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说:“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这是化用了庄子“运斤成风”的寓言, 他在这里指的是作家头脑中形成的客观形象与主观情趣的有机融合,即蕴涵着情和理的形象,具有瞬息性和随 意性。形诸语言,体现为“气势”。而读者头脑中的意象则是被语词唤起的表象。
    从阅读角度来说,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意象形成的快与慢、完整与否,标志着语言感受力的高下。语言 符号是阅读的客体,作为阅读主体的读者,只有头脑中有丰富的意象积累,才能被作品的语词迅速唤起,组合 成相应的准确鲜明的新意象。
    对中学生来说,这一点正是他们的局限。他们的生活阅历有限,这大大限制了他们想象力的有效发挥,影 响了意象组合的准确性、完整性,即妨碍了语言感受力的发展。
    要提高学生语感力,丰富学生头脑的意象积累,最主要的途径是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另外,养成学生勤 于观察生活的好习惯,多欣赏有益的影视也是一种途径。
    此外,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提倡先“入”后“出”。高明的教师,总是以精采的开课,引导学生一头扎入 ;声情并茂的讲述使学生完全沉浸于作品的境界,学生头脑中的相似经验被充分唤起,迅速形成新的意象。然 后再带“出”,逐一琢磨,细细咀嚼,难词、难句便会迎刃而解。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