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综合教育论文>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大家谈

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大家谈

时间:2023-02-27 09:50:14 综合教育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大家谈

以学校为中心进行教学研究,形成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这是适应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需要的紧迫任务,也是深化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重点。校长是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的第一责任人。如何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让我们倾听几位基层教育管理者的声音。  创新管理机制  促进校本教研 山东省高密市教育局副局长  柴修森    从我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角度来谈,我们是怎样促进校本教研工作的呢?    首先,从精神和物质等方面向拥有校本教研成果的教师倾斜。近年来,我们高密市教育局一直把校本教研成果,作为考核和评选骨干系列教师的依据。如被评为学科带头人级别系列的骨干教师,每月将发给一定的科研经费;具有骨干系列资格的教师,可以参加教育后备干部的考选。因此,在选拔和聘任教育干部时,我们把是否具备骨干系列教师的资格作为重要条件。     为了让教师根据实际,自主地进行校本教研,我们提倡学校对教师进行个性化的管理和评价。例如,对于经验丰富、教学成绩突出的优秀教师,可不采用传统的备课方式来备课,学校也可以不检查他的备课情况,而是看他相应的研究成果。其目的就是,让优秀的教师腾出更多的时间来,做创新性的,能引领其他教师共同发展的工作。     其次,实行教科研人员和学校的双向选择。我局通过竞选和答辩等形式,从骨干系列教师中,聘任了一批兼职教科研人员。学校和教师可以根据学校校本教研实际情况或方向等,自主选择教科研人员,教科研人员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特长选取相应的学校。     再次,组建校际学术研究共同体。每学期我们会根据我局调研的结果和学校、教师申报的,有一定有价值的问题,确立一定数量的学术研究重难点问题,同时,将面向全市公布,组织教师竞标课题。然后,我局再把申报同一课题的教师组织起来,让其组建相应的学术共同体,并与其签订一份“契约”,明确双方的责权利,保障研究的自觉参与等。其目的是,让不同学校的“志同道合者”组合在一起,优势互补,实现不同学校教育资源的利用和共享。     第四,推行名师挂职服务制、租借制。我们实行了名师工程,为了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我们规定名师要流动起来,要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头作用。根据需要,我们组织名师到薄弱校挂职服务,当然,这要给名师一定的待遇,例如优先组织名师外出培训等。当名师完成一定的服务任务后,再回原单位工作。如果,非薄弱校想寻求名师到本校指点一段时间的校本教研工作,可在双方学校达成协议的情况下,采用“租借”的形式,实现外校名师的指导。     第五,教育局机关工作人员研究成果评选制。为了发掘潜力,倡树研究之风,我们要求:学有所长的教育局机关工作人员,可以申请采用包校、包课题的形式,深入教学一线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同时,我们还在教育局内部组织每年一度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评选,其目的就是,把教育机关工作人员的兴奋点引导到了教育研究上,让同志们时刻用研究的态度来工作,使之逐渐在机关内形成了一种埋头研究的风气。     第六,建立“校本教研超市”。我们发挥“校校通”的优势,利用“高密教育网站”建立了“教育教学研究超市”,内设“教学指导意见”、“教育资源库”、“教研信息”、“教育大视野”、“教师的故事”等栏目,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增殖,为校本教研构建了绿色信息通道。  构建以校为本教学研究网络 山东省高密市第二实验小学校长  张群     针对新课程改革实验,结合学校师资水平现状,我校在每年8月份教师聘任中,预先统盘规划,进行设计,拟定出重点学科、重点设岗、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布点、操作聘任办法,运用职级聘任、权重工资调配、积效工资补贴与个人经济利益挂钩的调控策略,优先保障每年的教学研究网络的建立,使一部分专业知识高、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成了学科带头人,专业引领人,为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我们在全校设立三级教研网络:一级,由校长室领导下的教科处、教导处实施组织;二级,全校分设七个中心教研组,具体开展学科研究活动,进行宏观定向思考研讨;三级,在六个级部中以办公室为单位,单独成立了16个研究小组。三级教研组织编织成了学校教学研究网络。     为了保障教研活动的开展,学校制定了《教学研究制度》、《教学研究管理评价办法》,对教师的教学研究、个人反思、群体合作、专业化发展提升等,做了明确规定与要求,从宏观调控,微观安排,把以校为本教学研究,落到实处。     每学期末,学校对教研组、研究小组,开展活动情况进行总结、评定,评选优秀个人和先进教研组、研究小组,并予以量化加分积效工资奖励。从政策导向上向教育科研倾斜,为教师的发展创设了良好的平台。   校本教研的时空权力与制度 山东省高密市育才实验中学校长    孙晓荣     我觉得校本课程就像一块等待开发又无比坚硬的土地,而通识培训只是一把能刨去这块土地表层的铁锹,它远远达不到我们的要求。如要想深入开发这块“土地”,我们必须把新的理念转变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并建立以校为本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管理新机制。为了促进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我校确保让教师拥有校本教研的时间和空间,赋予其相应的权力,建立相应的制度。     一是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让教师拥有充足的研究时间和空间。     要想研有所成,就必须让教师拥有充足的研究时间和空间,这是校本教研的前提。为此,学校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筹建了教职工餐厅,开办了幼儿园,消除了教职工做饭、照看孩子等后顾之忧。平日购物,由总务处负责外出集体购买;老人、小孩过生日,学校提前买好生日礼物,并派车将礼物和教师送到老人身边。不管哪位教职工家有急事,都可以优先用车……每一位教师都拥有集中精力钻教学,搞研究的时间和条件。     二是赋予教师三种权力。     第一,让教师拥有购书权。在学校,从事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师,从事教研活动的主体还是教师,教师的观念、教师的行为,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育教学效果。为了提高研究的效力和进度,我校在教育实践中,一直坚持教学研究性刊物的征订和购买,让教师拥有自由购买教育教学类的购书权。虽然开支可能增多了,但减少了盲目性,将钱花在了刀刃上。     第二,让教师拥有随时借阅教育期刊的权利。学校每学期都为教职工订阅足够数量的期刊,每个教研组每学期至少可以拥有一份专业刊物和一份大型报刊,教师至少人手一份专业及相关专业刊物。同时学校还规定,图书室全天对教职工和学生开放,教师可随时到图书室查阅资料,也可随时对资料中所需要的内容进行复印和存留,为教师进行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支持。     第三,让教师拥有自己组织教科研活动的权利。每学期初,由教师自己决定并公布自己的新学期研究课题,学校倡导相似课题的合作研究,使教师有机会对改革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公开而自由的讨论,鼓励教师思维的独立性与创造性。     三是提供四个制度保证。     第一,以教育期刊为媒,展开与教育专家的对话制度。我校每学期都针对《中国教师报》、《班主任之友》、《教师博览》等刊物上的话题,在教师中广泛展开大讨论,让教师发表自己的真实见解。同时,我们还借助教育媒体,主动抓住有困惑和有价值的真实问题,以对话交流的形式进行信息的交换、经验的共享。     第二,执教笔记展示制度。为帮助教师及时发现自己教学中的闪光点和纰漏,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我校在教师中开展了记“执教笔记”活动——教师随时将自己教学过程中的收获,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的火花或闪光点进行记录,定期通过校园网或其它方式进行展示,以此引导全体教师扬长避短,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     第三,优秀教育案例评析制度。撰写优秀教育案例能够帮助教师从深层次上挖掘和理解课标及教材,进而得到灵性启发,有效指导自己的教学。为此,我校倡导教师每个学期提供一个典型案例,以此为靶子组织全体教师进行案例批判和评析,从中去伪存真,取精弃粕。     第四,优秀话题征集制度。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遇到疑难困惑,这使部分教师大伤脑筋。为此,我校启动了优秀话题征集制度。鼓励教师通过校电台、校园网将自己教学中真实的困惑或话题提出共同研讨,解决的方案可再通过校电台或校园网发布。资源的共享既帮助教师及时解除了疑惑,又给了教师充足的教研的机会。   以课例为载体  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湖南省石门县易家渡镇完全小学校校长  刘祖谋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会遇到各种新困惑或新问题,而解决问题最有效的途径是开展校本教研。校本教研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竞争力。提高学校竞争力的核心则是,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因此,校本教研的目标应指向教师的专业发展。事实上,教师的专业发展是需要实践性知识保障的,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关键在于,实践性知识的不断丰富和实践智慧的不断提升。因此,校长应深入教学第一线,和教师共同面对新课程,上好每一堂课。     校长应努力使自己成为某一学科的专业研究者,选择行动教育的模式开展校本教研。以课本为载体,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在实际操作中,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成立一个教师研究小组,邀请一两位外来研究者,坐在一起学习有关文献、文件,交流分享各自的体验。     第二,按改进的计划上课,请同事、研究者听课,课后再坐在一起反思原有设计与实际效果的差距。     第三,按修改后的计划再上课,再听课,接着再讨论,反思整个过程并写成报告。如此一来,教师在这次“案例培训”中能真正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增长专业技能,提高教学艺术。     当然,在行动研究中,教师会产生新的困惑和问题,解决这种困惑和问题,可能需要一种来自改革理念的冲击,而校长和其他研究者的介入也许能帮助教师增加“冲力”,使彼此之间逐渐体会和领悟一个具体教学课例中,所蕴含的课程发展理念,重组、修正各自的认知结构及专业理论,进而获得建构理论和专业成长的机会。   靠制度重建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山东省高密市第一实验小学校长  姚灵光     近年来?我们沿着“制度重建、教学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教研思路,重建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开放、动态的校本教研制度,并纳入新生成的教学常规,有效地引领推动了教师专业素质的快速发展,进而给学校教学管理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第一,对外交流互动学习制度。学校明确规定,外来校到我校参观考察时,除了安排重点交流、课堂观摩外,还要求全体教师及时与外来专家和教师进行交流,并建立交流学习卡,增强与外地的交流、联系与沟通。即一要把本校的经验与做法及其个人独特的教学风格,通过交流的途径进行推广;二要把专家名师的新信息和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及外来学校的好经验学过来,改进自身的不足。     第二,个性备课欣赏制度。为使教师尽快适应新课程中新角色成长的需要,我们出台了《个性备课欣赏制度》。我们采取“通用教案”与“个案补充”相结合的方式。让同教研组的教师通过人人说课和集体研讨形式,先备出体现课改新理念的“通用教案”,在校园网上共享。然后,每个教师再根据自己的教学个性和学生实际,在“通用教案”旁边进行个案补充,实现备课的再创造。与此同时,我们还采取“日反思、周交流、月总结、期末展示评比”的办法,让教师把上过的每一节课进行教学反思。大学科教研组每月进行一次展览欣赏教师的个性备课,每学期举行一次全校性的个性备课交流欣赏会;学期末检查评估时,重点检查“个案补充”和“教学反思”部分,评出个性备课优秀教师,以引领教师凸现教学个性,实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深刻变革。     第三,个案学习创新制度。如何更有效地使新课程理念与教学实践发生碰撞,在实践层面上得到不断提升,个案学习创新是最有效的校本教研方式之一。我们沿着“选取个案——个案学习——个案分析(反思)——个案讨论——创造(撰写)个案——评价(展示)个案”的思路,让每个教师紧密结合教学实际,每周自主选择一个最具教学个性特色的个案或课案进行学习、分析、反思,随之相互交流研讨;每月撰写一个富有创造性的教学个案,在学科大教研组中进行交流,分享成果,共同提高。     第四,教学问题累积制度。我们认为,教师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就是教师深度思考与反思的过程。实施教学问题累积制度,有利于发掘教师的创新能力,更有利于促进教学改革和创新。学校规定教师要结合教材、教法与学法实际,每天至少提出一个具有研究价值或感到困惑的问题,或提出一个具有见解性的问题进行积累;每周利用教研组活动时间或每月利用大学科教研活动时间,通过“问题悬挂”、“问题招标”的方式方法,组织教师一起讨论解决。如果确实有解决不了的重大困惑或疑难问题,我们再定期邀请有关专家来校,通过报告、讲座及对话商榷的形式,进行解决。其目的是点燃了教师求异思维的火花,增强了教师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加深了教师对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的理解与运用。   校长要“沉下去” 山东省高密市姚哥庄初中校长   李伟     搞好校本教研,首先校长要“沉下去”。我校从校长开始,下至中层干部全部兼课,带头实践新理念,与老师们同甘共苦,共同探索,率先为老师们作出榜样,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学校领导分工负责,深入到各个教研组,参与集体备课、同步研讨活动是我校校本教研的策略。因为,靠集体的智慧解决课改中遇到的困惑,是课改成功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我们在同步研讨活动中,发现有些老师们对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三维目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理解不够到位,对这个问题不知所云的也大有人在。于是我们为此举行了教师论坛活动,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老师们思维活跃、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最后达成了共识:课程改革的重点是“过程与方法”的转变,而“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变传统的、单一的、封闭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为多元的、开放的、合作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人生态度。   推行集成式管理  实现教学研究的整体融合 山东省高密市夏庄一中校长  贾述生     集成式教学管理是从教学工作的整体出发,把管理的目标分成块,既注重工作块的管理,又注重块与块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制约,从而实现块管理的最优化,实现教学管理目标的达成。教学研究的集成式管理是伴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而产生的,它促进了新时期教师与新课程改革的同步成长,促进了以学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的开展,扎实的推进了课程改革新理念、新思维的认识。     一是艺术集成教学。所谓艺术集成教学,即在艺术教育教学过程中,打破音乐、舞蹈和美术三科学科隔离、知识分离的教育教学现状,对相关问题进行协调,使之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增强学生对艺术学科的整体认知能力和横向思维能力,促进知识能力的迁移,从而造就基础知识全面的,对未来社会适应能力较强的合格建设者。     二是文科理科集成教学。我校提出了“文科理科集成教学”方法。如,以梁衡的《数理化通俗演义》来启动,使理科人文化,有情趣,陶冶学生性情,开阔学生眼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我们采取课前五分钟演讲、课堂穿插、课后阅读等方法,让学生深入地了解课本知识背后的知识,了解科学家们的牺牲精神、创造精神、刻苦精神、节俭精神……我们还定期举行数理化演讲竞赛,例如走近爱迪生、走近牛顿、我家的数理化等。举行征文活动,例如我心目中的科学家、我崇拜的科学家,让学生在活动中参与,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理科的人文性,实现文科理科融合教学。     三是集成式评价。为了形成群体竞争意识,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我们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实施集成式评价,通过评价的杠杆作用,加强教师的互帮互助的精神和工作责任感。     ——评价集成式帮带。每一所学校都有许多经验丰富的学科带头人,如何真正盘活人力资源,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是提高学校教师整体素质的关键。我们采取“集成帮带”的措施,把学科带头人的经验有效地传播开来。学校规定,每位学科带头人必须帮带两名以上的新教师,使其尽快定型上路,成为教坛新秀。帮带教师的绩效考核与被帮带教师的教学成绩挂钩,被帮带教师的教学成绩达到帮带责任目标的,在绩效

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大家谈

[1] [2] 下一页


考核中加1%,达不到目标的减1%。不进行帮带新手的学科带头人,将取消其以后评选各级各类优秀称号的资格。     ——集成式评价教学成绩。在教学成绩的评价上,把个人教学成绩同备课组教学平均成绩挂钩,备课组教学成绩在乡镇居第一的,同一备课组成员的个人成绩采取差一减三制度(差一分,在绩效考核中减三分),第二名的,实行差一减五制度。这样,用评价制度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把个人的智慧凝结为集体智慧,集体的智慧又升华了个人的智慧,确保了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        

上一页  [1] [2] 


【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大家谈】相关文章:

校本教研制度08-18

校本教研制度08-12

校本教研制度08-10

校本教研规章制度06-03

校本教研规章制度12-26

表扬批评大家谈08-17

校本教研工作的规章制度08-20

群众路线大家谈征文08-24

微软面试试题大家谈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