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高一语文教案>必修1认识自我单元

必修1认识自我单元

时间:2022-08-16 13:52:44 高一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必修1认识自我单元


  
   第一单元 认识自我
  
   一 单元说明
   1.单元教学目标与要求
   语文综合学习活动是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的一次结构性改革,它以全新的课程理念和实施方式,极大地冲击着传统的课堂教学,给语文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气息。正因为其新,语文综合学习活动的特点和价值可能还不能立刻被广大的师生了解和接受,在实践中可能还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系列的问题,这就更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在理论和操作上作更多的探讨。
   ⑴ 设置语文综合学习活动的意义
   ① 改变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以单纯地接受教师或课本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
   ② 构建开放的语文学习环境,为学生获得知识,提高素养提供更多的渠道和机会。
   ③ 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会选择适合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④ 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直接体会语文乐趣和借助语文工具进行探索研究的体验,学会分享和合作。
   ⑤ 诱发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潜能,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⑵ 语文综合学习活动的主要特点
   ①开放性和灵活性
   综合活动中的语文学习不再是在特定的知识载体下进行的单向学习,它是一个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过程,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学习过程的目标、内容不是完全预定的、不可更改的,随着学习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可能会不断出现,新的主题也会不断生成,认识和体验会不断加深。语文学习的形态不再是固定的、物化的、静态的阅读文本的学习,而是师生在共同创设的一个个语文“事件”中不断体验、不断探索的生命历程。
   ②自主性和合作性
   综合语文学习活动将学习者置于课程的中心,并将个体意识的提升作为追求的目标,充分确立学习个体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活动尊重学习者的兴趣、爱好和体验、感受,重视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教学活动是师生精神交流和意义创生为目的的人的生活,在语文综合活动中没有“知识的权威”和学习的“无知者”,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相学习、协调、沟通与合作的结果。
   ⑶单元教学目标与要求
   21世纪的社会是人类最大限度地运用其得天独厚的智慧、发挥人类独特具有的自由创造的能力、提升人生命质量和价值的社会。有学者认为,本世纪最伟大的发现,应是对人自身的发现,而不是宇宙探险或别的。如果我们能成功地发现自己,那么世界上很多不幸就不会存在了。要使青少年正确地认识世界,无论是在家庭、社会还是在学校中,都应首先使他们认识自己。
   中学生进入高中后,随着生理和心理的成熟,随着社会化活动的增多,他们个体的自我意识会在这个时期得到迅速的发展。他们会从对自己的机体状态的认识和对自己活动状态的认识,逐渐发展到对自己思维、情感等更高级的认识。这时候,他们非常关注自己,非常想了解自己。他们关心自己的外貌,关注自己的行为、品质和人格。他们很想知道别人怎么看自己,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有什么价值等等。高中生的这种渴望理解、渴望完善自己的愿望正是实施人文性浓厚的语文教育的契机。
   “认识自我”是人提高生命意义和生活质量的一种必需的过程。在人的一生中,我们总是在不断地积累认识自我的知识和不断地提高认识自我的水平。有了认识自我的基本本领,也就有了认识他人、认识社会的基础。认识自我的过程,就是认识“人”的过程。一个人越是了解自己,越能明了自己的知识、能力、天赋的潜能,也就越能理解他人,从而获得友谊和真爱。深入认识自我的过程是自我发展和自我开发的过程。人生少不了困难、挫折和磨难,有丰富自我认识的人,可以更好地看清自己的位置和做出相应的选择,可以更好地驾驭人生,避免人生历程中的庸碌和空洞,使生活踏实、惬意、有作为。
   语文学习,有着非常丰富的认识自我的学习资源,它们有待学生自己开发和利用。认识自我是连续不断的过程,本册教科书希望从高中第一个单元学习开始,能引领学生走进这永无止境的人生课题,感受认识自我、展现自我、丰富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的生命意义。
   本单元的语文学习有别于传统课堂上的语文学习。本单元是通过“认识自我”的综合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特有的认识自我的自然兴趣,增加他们认识自我的能力和水平,让他们对自己提出更深刻、全面、高远的要求,使他们终身受益。本单元的学习倡导亲身体验,通过反思、比较、阅读、表达等一系列的活动,探索学生自己的心路历程。这是一种体验性的目标,它反映了学生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回归到生活的根源,找到自我,有助于学生深化对人生问题的思考和认识。在学习中,重点关注的不是学生对人生、对自我探究的结果,而是他们如何面向真实的生活世界和真实的内心世界的过程。本单元的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多种的途径获取认识自我的知识和提高相应的语文素养。本单元的活动,有强烈的语文实践取向,在活动中学生必须运用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扩展阅读视野、锻炼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在阅读、倾听、表达的过程中学会尊重他人对事物各自的理解,欣赏自己、欣赏他人,具备宽容的态度和关爱的品质。在探究自我、认识自我的过程中,要学会寻找适当的语文学习方式,形成尊重生活、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在探问、考察、审视、反思的活动中,体会语言的丰富多姿、承担起解决自己以及自己身边的现实社会问题的责任和使命。
   2.单元内容与结构
   本单元由三个基本的部分组成,一是活动指引,二是参考阅读,三是点击链接。活动指引包括反省与阅读,借鉴与寻找,交流与表达,整理与评价四个基本环节,是开展活动学习的基本范例。参考阅读选取了三篇阅读文章,第一篇是朱光潜先生的《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第二篇是毕淑敏的《我很重要》,第三篇是王海桐的《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三篇文章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作者对自我的认识和对人生独特的体验。这三篇文章的阅读与鉴赏可以在开展“反省与阅读”的活动环节中使用,它们只是起到“参考”阅读的作用,教师和学生也完全可以根据实际选用,或者自行挑选其它更合适的文章来进行阅读。每篇参考阅读的后面都有两道思考探究题,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时采用,或者作为活动讨论的话题使用。点击链接是为学生开展活动而准备的相关知识。在活动指引“交流与表达”环节里,有写自述散文和开展演讲的活动的要求,如果学生不了解自述散文的具体要求,可以参考《讲述自己的故事》。在开展“认识自我,叩问青春”演讲活动中,如果想了解演讲的基本知识,可以参考《演讲的艺术》,汉姆生的《向生命中一切的青春举杯》对学生准备演讲有一定的帮助。
   3.单元教学建议
   根据语文综合学习活动所具有的开放性和灵活性,自主性和协同性的特点,教材提供的只是活动开展的一个基本范式,师生完全可以在教材描述的框架内进行创造性的改造。单元活动的内容安排有较大的自主空间,师生可根据学习实际,选择需要的内容自主安排。
   本单元的学时是8课时,两周完成。学时可以直接安排在连续的两周内完成,也可以分段完成,如安排在模块学习的第一周和模块学习结束前的一周。
  
   二 活动指引
   1.活动实施建议
   “活动指引“是本单元活动的基本范例,“指引”只是一个参考,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取采用。活动指引由四个部分组成,一是反省与阅读,二是借鉴与寻找,三是交流与表达,四是整理与评价。各部分的内容只是一个例子,学习中可以增删调补或重新设计与开发。
   反省与阅读 反省是认识自我的一个重要方式。认识自我的目的是开发自我,使自己得到更大的发展。参照对比也是认识自我的一个重要途径,阅读别人的文章,参照别人如何省察内心,如何把握人生的方式,这对提高高中生的自我认识水平,掌握认识自我的基本知识是十分有意义的。教科书提供的两幅漫画和一首歌词,是作为引起学生“自我反省”的例子出现的。《决心》是著名画家华君武的漫画,《不合作》是毛铭三的漫画,《童年》是罗大佑的校园歌曲。三个例子分别从“意志力”、“合作精神”、“隐秘世界”三个方面拉开“认识自我”的序幕。这三个例子既是语文学习的资源,又是引起学生体验内心感受,反省自我行为的一个话题。在教学中,师生既可以只使用教材提供的这三个例子,也可以直接从参考阅读和参考阅读中的“思考?探索”中寻找“例子”与“话题”。除此以外,师生还可以利用多种途径,共同开发出更多的“例子”和符合班级实际的“话题”。
   在活动中要着力发展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在阅读中提倡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的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体验和感受。
   借鉴与寻找 认识自我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在参照对比中认识自己。高中生渴望别人理解自己,对别人的内心世界抱有强烈的好奇感。他们常常喜欢抒发内心情感和反省心理品质的文章,尤其喜欢与作品中某一人物进行自觉或不自觉的比附,常有“自己很像某某人”的感觉。借鉴与寻找设计了两个活动系列,一是通过与他人对话,学习与掌握认识自我的基本方法,在日常的生活中生成不断了解自己,改造自己的实践行为。二是利用图书馆和网络,搜集别人是如何认识自己的有关资料,这有利于高中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倾向,在阅读中找寻到自己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无论是身边同学好的学习经验,还是在阅读中获得的有价值的体验,高中生总是愿意马上学习和实践,他

【必修1认识自我单元】相关文章:

《1~5的认识》教学反思02-03

1——5的认识教学反思04-22

《1——5的认识》教学反思08-23

《1—5的认识》的教学反思08-19

高一数学必修1教学反思04-09

1-5的认识教学反思03-22

《1-5的认识》教学反思04-01

1到5的认识教学反思04-02

认识1~5的教学计划01-17

1至5的认识教学反思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