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报告总结>情况报告>农村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时间:2022-08-15 15:25:38 情况报告 我要投稿

农村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在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素养的今天,报告与我们愈发关系密切,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报告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农村工作情况调研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农村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工作情况调研报告1

  近年来,西秀区通过实施"固本强基、提标升级、先锋引领、五心联建、精准联驻、立标践行"六项行动计划,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带领广大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探索出了一条扶贫新路子。xx年西秀区农村贫困人口从xx年的7.64万人减少到 .38万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xx年的5530元,增加到 0000余元,8个贫困乡镇全部实现减贫摘帽。

  (一)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夯实农村基层基础。

  一是狠抓村级党组织研判,掌握全区村情。从区直部门、乡(镇、办事处)抽调熟悉基层工作的同志组建研判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对全区 93个村级党组织全面研判,重点围绕支部班子执行上级决策指示怎么样,支部书记"领头雁"作用发挥怎么样,支部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发挥怎么样等"九个怎么样"来研判,合理制定村级发展规划、配套建立村级党组织工作台账,实行一村一案、一案一册。二是选好"火车头",配强"领头雁".将能力强、办事公道、群众公认的优秀党员选拔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让村党支部书记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火车头";把优秀大学生引进到村任职,利用大学生思路清、眼界宽、善创新、肯干事的人才优势,着力帮助基层解决了人才匮乏问题。三是狠抓党内政治生活。建立乡(镇、办事处)和村级党组织定期研判机制,将作风测评工作覆盖到村(居)一级,测评对象延伸到乡镇干部和村(居)干部,实现监管常态化。建立党支部、党委(党组)、区委三级联动机制,要求各基层党组织每年年初要制定本年度党内政治生活计划,内容包括"三会一课"、党员思想汇报、情况分析、党员活动日、组织生活会等具体内容报上一级基层党组织审查备案。四是实施动态管理。上一级党组织采取定期跟踪或不定期抽查的方式,根据下一级党组织制定的党内政治生活计划,开展党内政治生活情况督查指导,实施动态管理,切实提高了基层党组织党内政治生活的质量xx年最新农村基层工作调研报告范文xx年最新农村基层工作调研报告范文。

  (二)优化基层工作模式,提升农村基层水平。

  一是从夯实全面从严治党之基入手,筑牢基层大文化阵地。定期或不定期邀请区委党校讲师、安顺职院教师、各单位一把手、业务骨干、行业精英组成巡回宣讲团到各乡镇对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规党纪、党的方针政策、国情区情教育等内容进行巡回宣讲。依托道德讲堂、社区党校等阵地,整合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的力量,采取巡回宣讲、示范宣传、选树典型等方式,广泛宣扬党的政策、传播党的声音、树立党员形象,传递正能量,营造农村基层文化氛围。二是建立区级党员领导干部联系指导乡镇工作机制。按照"一级抓一级"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区级党员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将全区 6个乡(镇、办事处)划分为4个区域,派出4个区级工作联系指导组,由区四大班子主要领导任组长,联系指导乡镇工作。三是强化督查指导。每一名区级党员领导干部都要分别联系至少 个"样板村",整合"第一书记"等资源,在第一线落实工作指导责任,确保了基层工作有人抓有人督。

  (三)实施"分类制"培训,提高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素质。

  一是多渠道培训,全面提升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素质。通过举办主体班、外培班、专题班,开设"西秀干部大讲堂"、组建巡回培训讲师团,建立现场教学基地,采取体验式、案例式、研讨式、两地一校、校地合作等培训方式实施大、大扶贫、大数据、大产业、大联动"五大培训工程",有效促进大规模培训党员干部需求,着力打造"四个铁一般"党员干部队伍。二是分类别培训,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头雁"的基本功。采取集中培训和外出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乡镇党委书记开展专题培训;通过巡回培训、专题培训等方式,将全区 800余名村(居)两委干部进行轮训;充分发挥区委党校党员创业带富SYB培训资源优势,对村(居)党员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农民工党员进行培训,并从党内激励关怀资金中拨付一定比例资金作为党员致富带头人创办企业的贷款贴息,大力实施党员创业带富工程,分类别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头雁"的基本功,调查报告。三是按需求培训,打造一支高素质农村基层党员骨干队伍。针对村干部普遍学历较低的情况,实施村干部学历提升工程,由区级财政预算经费,与安顺职院合作,每年开办一期村干部大专学历提升班。针对常规培训实效性不强的情况,组织村干部定期外出培训,拓宽视野,同时借助和发挥双堡镇大坝村、旧州镇浪塘村、刘官乡大黑村等村级党员实践培训基地作用,通过现场参观、实地了解,更加突出培训的实效性,打造一支高素质的骨干队伍。

  (四)瞄准干部驻村帮扶"靶心",强化农村基层战斗堡垒功能。

  在安顺市委"上有红云,下有土地,中间走进双书记"的农村基层扶贫模式引领下,在同步小康驻村"第一书记"选派工作上实施精准选派、精准发力、精准管理、精准定位xx年最新农村基层工作调研报告范文工作报告

  一是以干部任用导向为契机,通过干部提拔任用优先考虑有农村工作经历者这一用人导向,形成主动驻村工作局面,结合村情发展需要,以"缺什么补什么"为原则,精准选派想干事、能干成事的年轻优秀干部下沉到农村任"第一书记".二是以"双书记"为切入点,把区四大办、区直部门和第一书记拧成一股绳,在精准选派"第一书记"的基础上从"第一书记"派出部门(单位)再派出49名县级领导、 44名科级领导担任帮村书记,形成了"第一书记"主导、"帮村书记"后援的.强大帮促力量,为全区的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安上了"双保险",装上了"加速器".三是从区四大办派出 6名副县级领导干部担任 6个乡(镇、两郊办)联乡干部,作为各工作分队的分队长和临时党支部书记,统筹协调全区资源,为"双书记"开展帮促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五)开展定期排查督查,实施从严管党治党。

  一是在全区开展党员违法违纪清查、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排查等工作,纯洁了组织,强化了了解,促进了交流与沟通,为推动全区农村基层规范化管理夯实了基础。二是组建了"区同步小康驻村办公室"负责全区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的日常管理和定期督查,并通过"外勤通"平台和快查快巡工作组对全区"第一书记"实行定位跟踪、移动考勤、随机抽查,定期或不定期对驻村工作质量开展督查,对帮村书记和村级党组织进行定期考核,及时通报考勤、考核和督查情况,对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管理、强化从严管党治党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三是从区四大办派出 6名副县级领导干部担任 6个乡(镇、两郊办)联乡干部,作为各工作分队的分队长和临时党支部书记,统筹协调全区资源,为"双书记"开展帮促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农村工作情况调研报告2

  全县共有留守儿童13820人。留守儿童中,男童数7633人,女童数6187人,其中学龄前儿童3599人,小学生7109人,初中人数1925人。父母单方外出人数6488人,双方外出人数7339人。父母在省内打工人数7462人,在省外打工数6139人。留守儿童监护情况为,是父母单亲监护的为5842人,隔代监护的为7262人,其他上辈亲戚监护的为558人,同辈监护的为38人,自我监护的为94人。

  随着农村大量劳务人员的外出,留守儿童数量不断增加,关于留守儿童的涉法涉诉问题也不断增多。针对这一现状,XX县司法局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大力开展儿童权益保护宣传教育,积极为留守儿童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法制宣传教育

  (一)开展“服务基层、送法下乡”活动。组织律师、局机关干部职工、法律服务工作者深入各乡镇(街道),走进农村、走进农村留守儿童家中,解答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方面遇到的法律问题,宣传《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法律知识。开展法制宣传和法律咨询活动24场次,印发宣传资料12000余份,解答法律咨询523人次。

  (二)举办农村法律知识“大集”。县司法局成立由法律援助中心、社区矫正科、法宣科、公证处、律师事务所人员组成的法制宣传团,借助人员多、普及面广的特点,联合11个乡镇(街道)司法所举办了“情系千家万户 共创法治陆良”、“维护妇女儿童权益 法律援助在你身边”等一系列法律宣传活动。通过设立法律宣传展板、发放普法宣传材料、现场答疑解惑等方式,重点宣讲《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法律援助条例》、《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及农民维权法律知识等有关内容,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布置法律宣传展板16块,发放宣传单、宣传手册2万余份,发放《农民维权法律知识手册》1000多本,为人民群众现场解答法律问题400余次,惠及人数近3万余人,发送普法短信13条,达4万多人次。

  二、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

  (一)送法进校园。为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做到农村留守儿童法制宣传教育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组织法律服务工作者、律师和法制副校长,举办以 “争做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学生”为主题的“送法进学校”活动,通过建一个“留守儿童”法制宣传教育宣传栏、上一堂“预防和减少留守儿童违法犯罪”法制教育课、配一套法制教育图书音像资料、开展一场法律知识有奖问答等形式,激发和培养广大在校中、小学生尤其是留守儿童的学法兴趣和守法意识。全县中小学配备法制副校长或法制辅导员164名,开展法治宣讲活动78场次。

  (二)举办中小学校法律知识讲座。以律师和法律工作者为主体,整合两所一庭力量,在全县范围内的中小学校大力开展与青少年权益保护和健康成长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专题讲座。开展法制教育“四个一”活动。先后开展了以“精彩人生路,法制伴我行”为主题的全县中小学校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中国梦·陆良行—道德与法进校园”系列活动。通过法制讲座、图片展、发放宣传资料、现场咨询等进行道德与法制综合宣讲。举办了“法治之路平安陆良”中学生法律知识竞赛。

  (三)开展法律服务进校园活动。每名律师挂钩联系1所中学,通过担任学校法制辅导员,深入学校开展法制宣传和法律咨询活动,参与矛盾纠纷调处,提供法律援助,举办法制讲座。与留守儿童开展交流谈心活动,了解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中的心理发展与表现状况,引导留守儿童自觉学习法律法规知识和自护技能,养成知法守法的习惯,不断提高自我保护意。

  三、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法律援助活动

  开辟农村留守儿童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向留守儿童家庭发放法律服务联系卡,对涉及农村留守儿童的法律援助案件,进一步降低门槛、简化程序,实行随来随办,最大限度地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20xx年以来,为青少年、特别是留守儿童提供法律援助110件。

  四、开展农村留守儿童矛盾纠纷排查活动

  充分利用人民调解组织深入基层这一优势,组织人员定期排查、调处涉及留守儿童的矛盾纠纷,重点排查婚姻家庭、抚养、赡养等纠纷隐患,及时予以调解,使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中,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创造和谐环境。排查调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矛盾纠纷26件。

  五、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监管不力以及各种社会不良因素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在生存、生活和学习中存在许多困难和急需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亲情严重缺失,心理出现障碍。农村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父母双亲的抚慰关爱,在日常生活中缺少倾诉对象,六成的留守儿童孤独感十分强烈,心理出现障碍。

  (二)学习成绩不佳,行为习惯不良。

  (三)人身安全隐患重重。中小学阶段的儿童由于年龄小、好奇心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都较弱,导致生活学习中存在许多安全隐患。

  六、对策及建议

  (一)积极构建社会化维权工作格局。以源头化维权、实事化维权、社会化维权为突破口,切实维护留守儿童合法权益。

  (二)积极优化维护留守儿童权益的社会舆论环境。大力开展《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进一步提高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权益保护工作的关注度,利用宣传标语、电视、报纸等多种媒体,宣传有关法律法规知识,宣传留守儿童权益保障政策,营造关心留守儿童、爱护留守儿童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提高监护人的教育能力及水平。对监护人进行相关教育方法和技能培训,帮助监护人提高自身素质,更新教育观念,使其懂得留守学生的心理,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提高他们的监护能力和教育管理能力。

  (四)发挥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发动社会各界参与,齐抓共管,共同关注“留守儿童”工作。

农村工作情况调研报告3

  基层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是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切身利益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为更好地服务“三农”,做好基层农村档案工作更是刻不容缓。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现状

  基层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有领导分管,有工作措施,有业务指导工作班子。近几年来,县、镇、村坚持每年对农村医保、社保、农村低保、计生、户籍及新农村建设等档案进行上门指导。以双路村为例,20xx年双路村办理农民自愿转让土地协议书及经营权证16户,填补资料64份,合作医疗,参合人数3591人,参合比例达到97.72%,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参合人数1746人,参合比例达95%。办理全村房屋确权登记1084户,提供80岁以上老人高龄补贴填报工作及211名低保、五保、优抚、残疾人农合免费服务工作,为已满60岁退休人员办理退休手续,共计48人次。但资料归档和档案管理工作滞后,很多之前收集过的资料由于缺乏系统的管理而遗失。基层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相对于档案工作的其他领域而言,仍然显得较为薄弱,尤其是村级建档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

  基层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点多、线长、面广,还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因而要搞好这一工作,任务异常艰巨。如何做好基层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更好地服务“三农”,服务民生,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我认为,最关键的是要解决好人员、经费以及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问题,只有这样,基层农村档案工作才能巩固成果,稳步发展。

  二、基层农业农村档案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基层农村档案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总的来讲,就是没有形成一个较完整的档案管理工作体系和业务规范,概括起来,大体上有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忽视对档案工作的管理。部分村没有明确分管档案工作的专员,有的即使有分管专员,也是挂名。心里不想档案工作,眼里没有档案工作,嘴里不讲档案工作,更谈不上把档案工作列入工作议程、写入发展规划,没有专职人员管理,没有可靠的管护设备设施,不能发挥对村级档案的规范化管护。

  2、硬件不齐,管理欠规范。当前,尽管加大了档案工作重要性的宣传,部分基层干部和农民的档案意识有了一定提高,开始收集、保管一些重要资料。然而,由于多种因素,档案工作还是相当滞后,无论硬性设施还是软性条件都缺乏标准化、规范化。具体表现在,一是档案管理不集中,文件材料往往是谁办理谁留存。二是档案收集不齐全,整理欠规范。三是档案保管条件差,保管保护基础设施不齐全。四是人员变动不交接,造成责任不明,档案处于一种“断片”的状态。

  3、档案形成难,留存少,利用率低。当前,部分村干部一是把工作“化简”,会议上作“口头报告”,矛盾调处搞“口说为凭”,书面材料和记录不齐全或是没有,影像资料更是少至又少;二是形成的文字材料不归档或是归档不及时,如一些上报材料、村务公开材料、工程建设材料等,工作一完,档案不管,使得村里各类档案存留相对较少,而且缺乏规范;三是虽然保存有部分档案资料,但是能够有效利用或是长效践行的不多,档案利用率偏低。

  4、村级档案人员多为身兼多职,业务素质不高又斢动频繁。一方面,村一级的档案工作人员一般都是身兼数职,很少进行岗位培训和系统的业务学习,缺乏基本的档案业务知识。如村委会一般是副书记或是会计担任。一般情况下,他们都只能完成本职工作,完全无暇顾及档案工作,履行的只是一个资料保管员的职责。另一方面,档案专员斢动频繁,交接程序不规范,使得新手想整理档案也无从下手,都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是造成档案工作“断片”、滞后的重要原因。

  从调查中看到,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三个方面: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村级建档用档意识不强。当前,对于基层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重要性,不仅广大农民认识不够,就连一部分基层干部也没有高度重视。村干部和有关人员缺乏基本的档案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知识,不能做到有序科学地收集、管护和利用。

  二是没有专项档案管理资金。现阶段,农村经济有了快速发展,村级收入逐年提高,但是,其财力主要用于发展、致富,真正用于档案工作的不多。这是造成一些行政村没有档案管理必要的设备设施,没有培训档案工作人员的重要原因。

  三是制度不落实,监管难到位。一方面,村级档案工作制度不完善,村级干部大多年长,不熟悉电脑,靠的仅仅是手写口传,造成即使有很完善的制度也不能督促落实的局面。

  三、加强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对策,请保为切实解决基层农业农村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用好档案服务“三农”,我认为,要努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一是成立工作机构:明确村书记或主任为第一责任人,并落实专人专职负责村级档案的收集、整理以及日常管理工作。二是制定工作措施:把档案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整体规划、工作计划之中,并将年度考核与工资绩效挂钩,使档案工作与基层的各项事业同步发展。三是解决实际问题:积极对上争取项目、资金,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开展村级档案工作,保证各类档案的收集、整理、管护以及办公、培训、购置相应设施设备等所需资金。

  第二,积极作为,多管齐下。宣传是农村档案工作的薄弱环节。可以通过开会、发放宣传资料、宣讲典型事例等形式开展生动形象的宣传教育。同时也可以充分发挥农村离任老村干部、退休老职工、老退伍军人、老党员、老模范或致富能手的作用,让他们成为档案工作义务宣传员。多管齐下,多种形式,有目的地宣传档案的作用、档案工作的意义和档案有关知识,达到增强档案意识的目的。

  第三,完善机制,加强监管。要健全制度,做到基层农村档案的形成、收集、整理、保管、档案人员变动后的交接等各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第四,加大投入,改善档案保管保护条件。基层农业农村档案是国家全部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保护好这部分档案利于国家,惠及子孙。行政村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基层档案工作,相应增加档案工作的投入,逐步配置、改善档案设备设施,使档案处于安全、良好的环境之中。

农村工作情况调研报告4

  为了全面了解xx乡今年上半年农村清洁工程实施进展情况,查找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以及原因分析,为乡党委、政府制定下一步的工作措施提供依据。近期,我们对xx乡的农村清洁工程开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现将掌握分析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 清洁工程各项措施落实情况

  1、机构健全、责任落实。

  乡里已成立了xx乡农村清洁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新村办,由刘红福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各村、场明确一名联络员,主要负责所辖范围内保洁员的选聘与管理,以及上传、下达各项精神与任务。办公室制定了清洁工程具体实施方案,目标任务,职责分工,奖惩制度,做到人员到位,落实到位,全乡整个形成了上下齐抓共管,多方联手协作的良好氛围。

  2、加大投入、完善硬件。

  为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全乡先后新建垃圾池x只,投入资金达x万余元。采购x垃圾桶x只,x垃圾桶x只,户垃圾桶x只,共计投入资金x万余元。垃圾清运实行外包,落实人员2名,清运车2辆。

  3、分片包干、选聘人员。

  依据县委农工部每150人选聘1名保洁员的精神,全乡已落实x名保洁员。每名保洁员都已建档立责。

  4、建章立制、运行规范。

  乡农村清洁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相继制定了《xx乡环境卫生管理办法》、《xx乡农村清洁工程村规民约》、《xx乡门前三包责任书》、《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xx乡保洁员职责》、《xx乡垃圾处理3+5模式》、《xx乡环境卫生评比制度》。清洁工程档案资料健全,制度上墙,长效管理机制已建立并完善。

  5、各施其职、全面铺开。

  全乡93名保洁员全部上岗到位,2名清运员每日拖运垃圾,x村x场全面展开,x名联络员各负其责,乡农村清洁工程领导小组经常下到各村点督促检查。

  二、 农村清洁工程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及针对措施

  1、保洁员工资缺乏安全保障。

  有钱好办事,这是我们大家都认同的事实。然而,全乡自20xx年12月份实施农村清洁工程以来,除了12月份发了工资外(并且12月份工资还是从民政方面解决的),1---6月份一直没有发放工资。这让很多从事农村清洁工程方面的同志心有余悸,保洁员更是如此,有的干脆不干了。要想保洁员履职到位,首先要解决资金保障,并且及时发放。

  2、村级组织没有高度重视。

  村级组织的日常事务也很多,对农村清洁工程的重视力度普遍不够,这就造成了在选聘保洁员上马虎,管理上粗放的局面。要想解决好这种不良局面,一定要实行书记负责制,并纳入全年考核范畴。只有这样,他们在选聘保洁员上会慎重,对不合格的保洁员也会重新筛选。也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定期下到村组检查,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

  3、村民环境意识淡薄。

  自从农村清洁工程实施以来,村民的环境意识有了一些改变。他们知道,垃圾要倒入垃圾桶内,每周清运车辆会来拖垃圾。除此之处,他们依然会随手乱丢垃圾,门前屋后杂草丛生,柴棍乱堆乱放,根本没有门前三包意识。有的村庄破旧烂屋到处都是,一片狼籍。还有很多村民把乡里下发的户垃圾桶拿去当水桶,或洗衣服用。这些都是村民环境意识淡薄所造成的。而环境意识的改变非一朝一夕,它需要经济与文化水平的共同支撑才能提高,这就需要我们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不能忽视群众的文化教育,特别是环境卫生方面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三、 工作建议

  1、广泛宣传,提高群众卫生意识。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环境卫生的有生力量还是广大的农民群众,要想改变淡薄的环境意识,就要广泛宣传,扎实开展以农村清洁工程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群众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改善,提升文明卫生意识,养成讲文明、讲卫生的良好习惯。

  2、向上争资,确保工资发放有保障。

  农村清洁工程能否运作下去,资金是关键。如果资金没有保障,运作不下去,不是我们的事。资金有保障,我们不仅做,而且要做好。

  3、加强管理,让保洁员和清运员履职到位。

  在保洁管理方面,着力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选聘,二是监督。保洁员选聘一定要责任心强的,有的村为了应付了事,随便报个保洁员,这是不行的。选好了保洁员,乡、村两级要进行监督,好的可以扩大他的业务范围,增加他的工资。不好的,要及时进行更换。全乡2个清运员总体来说,做得较好,只是偶尔做点其它副业。

  4、定期检查、及时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

  乡、村两级一定要定期检查,及时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这样就不会出现保洁员放羊的现象。

  5、明确职责,让上下各施其职。

  农户的职责是做好门前三包与垃圾分类入桶,保洁员的职责是清扫道路、河道两旁等公共场所的垃圾,清运员的职责是及时拖运垃圾,联络员的职责是保洁员选聘与监督,乡清洁办的职责是日常事务管理与检查及工资发放。

  6、上下动员,开展一次村庄卫生环境大整治。

  针对当前农村普遍存在乱堆乱放、杂草丛生、破旧烂屋等狼籍景象。建议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起来,开展一次环境卫生大整治活动。各村、场要不折不扣的执行下去,各挂点单位,蹲村干部一定要下到村组督促落实。

农村工作情况调研报告5

  农民负担轻重问题,是衡量一个政党执政能力大小,一个国家治国方略优劣的尺度,也是关系国家前途命运,民族兴衰的大事。20xx年我们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农业税,这是党和国家为减轻农民负担而采取的重大举措。那么农业税取消后基层农村的具体情况是如何的呢?下面结合我乡的实际情况谈谈。

  一、基本情况

  ###乡是###最大的农业乡,辖17个行政村,81个农业社(小组),二轮承包土地面积21676亩,总人口15500人,其中,农业人口14000人;农业户数3700户,农业劳动力8145人,村社干部126人。

  ###乡从20xx年开始进行税费改革, 20xx年全面取消了农业税。未取消农业税之前,全乡每年的农业税总额为 40万元左右,取消农业税后对乡级财政的冲击不是很大,这主要得益于近两年乡党委、政府充分激发乡村活力,[-http://www.wmxz.cn找文章,到]不断拓宽财政增收和农民致富的路子,奠定了相对稳定的经济基础,再加上级财政转移支付能够及时到位,因此农业税的取消对###的财政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通过党委、政府开源节流、增收节支,取消农业税所带来的不利影响都得到了有效化解。

  二、取消农业税后农民负担情况

  国家取消农业税目的在于减轻农民负担,扶持农业这一弱势产业,现在农业税取消了,农民的负担有没有真正减轻呢?请先看农民的一笔帐:

  家里种3亩地比以前少缴农业税150元,但玉米价格却不断下跌,就按每斤下跌5分钱,3亩玉米地的收入就比以前少收入225元。再加上化肥等农资价格一路疯涨,减免农业税给农民带来的好处被折合的什么都没有了。

  数据中很清楚地看到,农业税的取消确实给农民减轻了一部分负担,然而这部分负担仅是农民全部负担中极少的一部分,农民实际生活中还有众多的负担在煎熬着他们。农业税减免了,农资价格却大幅上扬了,对于收入本来就少的农民,农资价格的上涨更加重了他们的负担;享受不到像城里人一样的医疗保障制度,看病所花的高额医疗费无疑是农民的又一大负担;子女教育费不能不说是农民的又一个沉重负担,可喜的是国家紧跟着出台了“两免一补”政策,极大缓解了农民负担;农民所承受的负担还很多,但从国家的大形势可以看出,国家在不断想办法减轻农民负担,创造条件让农民发家致富,国家把“三农”问题摆到了首要位置,这就足以说明国家有信心解决好“三农”问题,会让广大农民都过上幸福宽裕的生活。

  三、取消农业税对农村社会经济的影响

  农业税的取消标志着我国从“以农养政”向“以工补农”转变,它标志着基层政权从“经济管理型”向“经济服务型”的转变,这种转变对农村社会经济的影响是深远的.。

  一是国家取消农业税,采取措施保护农业、反哺农业,保证了农村稳定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农业税以及国家一些政策性的补贴,确实调动了农民的种田积极性,农民生活也逐步改善。

  二是取消农业税后,干群关系明显改善。取消农业税后,乡村工作不再为“要钱、要粮、要命”而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转而在发展经济、维护地方稳定、保护弱势群体等方面进行服务,主要任务成为带领广大农民致富,这种角色的转变,重新改善了干群关系。

  三是农业税取消后,产生了许多新问题。

  (一)土地矛盾纠纷急剧增多,由于农民种田实现了“零负担”,土地收益大大增值,农民争田要地的现象频繁发生。同时土地流转也受到挑战,一些原来已退田的农户又要求收回土地自己耕种,少数村将闲置地集中租赁给种田大户或外来户经营,农民现在又要求发包到户或提高租赁费。

  (二)农村公益事业建设难。近年来,各级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但绝大多数支持农村社会事业的建设资金都需乡村配套。随着农业税取消,致使有的村唯一的农业税附加这一集体收入来源也被卡断,村级收支矛盾愈显突出。村社公路兴修维护、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村级卫生防疫保健等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也因没有经费投入而一拖再拖,陷入停滞状态。税改后,村内兴办公益事业所需资金,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来解决,并且规定每人每年出资额不许超过15元,这对于各种建设只是杯水车薪,因此村级公益事业只能望而却步。

农村工作情况调研报告6

  为了推动我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健康有序发展,根据年初工作安排,从5月下旬开始,县政协组织部分委员,深入城关、毛坝、汉王、绕溪、高滩、高桥等十个镇及部分村组和人社局、考评办、财政局、审计局等四个部门,采取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个别走访等方式,对我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继20xx年实施农村医疗保险后,县委、县政府又于20xx年8月启动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各镇和相关部门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积极引导,广泛发动,认真实施,全力推进,连续两年完成市政府下达的任务,考核位次名列全市前茅。

  ﹙一﹚县委政府重视。一是成立由县长担任组长,人社局、组织部、宣传部、财政局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县情出台了《紫阳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办法》等系列政策和制度;二是及时召开了动员会议,对全县养老保险工作进行了精心部署,并将其列入20xx年度20项重点工作之一;三是与各镇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将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纳入县委政府年度考核目标。

  ﹙二﹚强化工作督导。县人社局实行领导包片、干部包镇的责任制,经常深入镇村,走访了解工作开展情况,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县考评办加强督查,强化考核,先后四次组织人员进行督导检查,促进了工作的开展。截至20xx年7月底,已收缴保险基金1645万元,缴费人数达到13.8万人,参保率达到98%,实现了参保率达到95%以上的目标,率先在全市实现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

  ﹙三﹚各镇狠抓落实。各镇按照“早谋划、快推进”的工作思路,一是结合镇情制定了《实施方案》,狠抓政策学习和相关培训,使镇村干部熟悉政策,掌握基本的操作方法;二是按照包组联户的工作要求,主要领导积极主动抓落实,镇村组干部,深入农户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有序开展养老保险调查摸底、养老金的收缴和兑付工作;三是采取召开群众会议、印发资料、发送手机短信等形式,多渠道宣传政策;四是以村为单位对参保缴费情况和待遇领取人员进行公示,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

  ﹙四﹚积极兑现待遇。及时兑付养老金,让参保群众及时享受待遇,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任。一是财政部门加强资金调度,确保了养老资金按时到位;二是各镇及时收集上报申领人员资料,县经办中心快速审核批复,及时办理兑付手续;三是对在领待遇人员实行动态管理,县社保中心和各镇社保站严格审核领待遇人员变动情况,杜绝了养老金的流失。止7月底,全县领取待遇人员4.3万人,占应发放人数的100%,上半年累计发放养老金1986万元,占应发放金额的100%。养老金的及时兑现,打消了群众的顾虑,调动了群众参保积极性。

  ﹙五﹚加强资金管理。一是开设了基金收入户、基金支出户、财政专户等三个基本账户,实行严格的分户核算管理,确保了基金安全平稳运行。20xx年度累计结余基金3030万元,采取定期存款的办法,实现了基金保值增值;二是建立健全了各项业务经办制度,参保缴费、待遇申报、审核发放、内控稽核等各项业务工作均实现了规范化运行;三是20xx年度参保人员的个人信息、参保信息、缴费信息全部录入陕西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信息系统,20xx年度信息录入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二、存在的问题

  我县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我县农户居住分散、外出务工人员多、实施时间短等因素,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认识不够到位。一是个别镇领导思想上没有引起高度重视,把该项工作看成是一项短期的突击性的工作,认为只要把款一解,考核不受影响就行了,没有站在讲政治、重民生,促和谐、保稳定,拉内需的高度去认识国家实行这一政策的目的和深远意义,工作落实停留在文件上、会议上;二是少数干部不认真学习,对政策一知半解,没有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和复杂性,不深入细致的做宣传动员、调查摸底、登记造册等基础性工作,反而埋怨县上下达的`任务量大、人数多,对自己所包联村组究竟有多少参保对象、哪些人应该参保,说不清道不明。三是部分群众对养老保险政策认识不够,年轻人说“我还早”,老年人嫌钱太少;有的怕政策变,担心几十年之后是否能兑现待遇;还有的存在严重的等靠要思想,总想政府大包大揽,主动参保的意识差。

  (二)宣传工作不够广泛。一是全县上下还没有形成浓厚的宣传氛围,没有把党和国家施行养老保险政策目的意义、现阶段经济基础与国家每年巨的大财政支出矛盾、农民参保后的好处等,给干部群众宣传到位,群众知晓率仅在47%;二是县广播、电视、网站等媒体,专题宣传农村养老保险政策的节目偏少;三是大部分镇村没有形成有效的宣传机制,没有建立固定的宣传栏和公示栏,没有在集镇、要道口刷写永久性宣传标语,没有利用好养老金发放、集镇逢集和典型事例进行宣传;部分镇村没有召开村组干部会和群众会议,仅靠打电话通知群众,宣传效果差。尤其对外出务工人员这一参保主体,没有采取切实可行的宣传办法,将政策及时传达给他们。加之部分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有限,解答不了群众提出的问题,致使部分群众的参保积极性还

  没有真正调动起来。

  ﹙三﹚档案管理不够规范。一是部分镇没有按照县上的档案管理要求,统一规范档案内容,造成了档案内容不统一,材料收集不齐全,反映内容不完整,缴费数据不清的现象;二是部分镇经办机构没有固定的档案室,少数档案保存在经办人员手中;三是参保缴费证发放速度慢,群众意见较大。

  三、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使利民政策落到实处。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镇和相关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高度重视,从思想和行动上,把养老保险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把政策的落实放在执政为民、和谐民生的高度,专题研究部署,常抓不懈,切实推进该项工作有序健康发展。

  二要强化工作措施。各镇要根据本辖区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实施方案,明确工作思路。建立和落实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包村联户干部的工作责任制,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奖罚到人。

  三要加大扶持力度。进一步落实国家“个人缴费、集体帮助、政府补贴”政策,对参保的残疾人、优抚对象、独生子女户、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员,县财政、民政、计生等部门给予补助。

  四要加强基层建设。加强县、镇、村三级经办人员队伍建设,对基层经办人员实行县人社局和各镇双重管理,确保在编人员专人专岗,并保持相对稳定。要切实解决镇经办机构和村级人员的办公经费和劳动报酬问题。对经办人员要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将工作完成情况纳入绩效考核范围,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满足群众的需要。

  五要完善考核机制。继续推行县级年度目标考核机制,进一步完善考评办法,科学确定考核内容,加大考核力度,硬化奖罚措施,确保各项保障措施落到实处。

  ﹙二﹚进一步加强政策宣传,使利民政策深入人心。

  要积极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各镇要深入落实干部包组联户工作机制,结合三问三解、作风转变年活动,走村串户,深入田间地头,宣讲政策,及时解答问题,使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县广播、电视、网站要适时增加宣传农村养老保险工作的节目,相关部门要组织编排文艺节目到城乡演出。各镇要利用集镇逢集、养老金集中发放时间,向群众现场讲解政策,宣传典型事例,讲解办理程序。在镇村公路要道口刷写永久性宣传标语,要编印通俗易懂的宣传单向群众发放,消除农民参保疑虑,使群众放心投保。

  ﹙三﹚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使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一要加强档案管理。各镇和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工作,牢固树立无档则乱的思想,按照统一领导、逐级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把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等工作,纳入主管部门和各镇年度目标考核。要加快档案管理电子化建设进度,提高工作效率,使参保人员档案始终保持安全、完整、真实、有效状态。

  二要优化办事程序。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细化养老金申领、审批、发放等办事程序,规范的服务内容,简化相关手续,方便群众办事。

  三要加强基金监管。县经办机构要切实履行基金的监管职责,严格执行基金内审稽核制度,对基金收缴、管理、发放等过程定期自查。财政、审计等部门要加强基金监督和审计,确保养老资金专款专用,防止养老金流失。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弄虚作假、贪污挪用等行为,要严格依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确保资金安全。

农村工作情况调研报告7

  当前,农业乡村工作格局发生了深刻转变。在新的情势下,如何顺应当前乡村工作情势,努力探究新时期做好乡村基层工作的方法,进一步深化乡村变革,加速乡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坚持乡村社会不变,是摆在我们基层干部面前的一个亟待处理的严重课题。

  一、当前乡村基层工作中呈现的积极转变

  近几年来,随同着乡村变革的深化推进,乡村工作的确呈现了一系列积极、可喜的转变。首要表现在:

  1、农民担负大幅度减轻,农民耕田积极性获得高涨。近年来,随着县政府对“三农”的不时投入和注重,农民担负逐年减轻。据查询,20xx年我镇地盘疏弃面积曾一度到达1906亩,占全镇耕地总面积的12.2%,个中一个最主要的缘由就是农民担负较重,耕田比拟效益较低,招致农民耕田积极性不高。当前随着农民担负的逐渐减轻和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撂田荒酿成耕田热。

  2、惠农政策认真落实,干群关系获得分明改善。随着中心一号文件的延续出台,广大农民获得了史无前例的实惠。不只农业税获得作废,并且还发放了粮种补助和种粮等补助资金。还,作废农业税,对衍生在其上的各类乱收费进行“釜底抽薪”,农民鼓掌称快。从“取”到“予”,从向农民“催粮、催款”到“补助、鼓舞”农民耕田,农民从党的惠农政策中感触到极大暖和。目前乡村大家都说党的政策好,党群、干群关系分明改善。

  3、工作重心发生转移,工作本能机能呈现可喜转变。针对乡村变革后的新情势,本镇不等不靠,勇敢创新,在县政府转型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究。特殊是近年来,本镇的工作重心由过去以征收农业税为主转移到以抓发展、搞服务为主上,自觉地把抓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全镇的第一要务,努力建筑调和乡村。

  二、当前乡村基层工作中面对的首要问题

  在看到积极转变的还,我们也从调研中调查到新情势下乡村基层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无视的问题。

  1、乡镇财务进出有所好转,但保运转保发展的压力仍然存在。随着上级转移付出的力度加大,机构变革后减支效应的展现,当前乡镇财务在向好的方面发展。但因为大都工业税源很少,仅靠上级转移付出来过日子长短常困难的。加之村庄两级债权难化解,感应压力很大,村庄两级正常运转面对必然的坚苦。

  2、农民担负分明减轻,但乡村公益事业建立呈现“梗阻”。税费变革前,乡村公益事业建立费用可以列支。税改后,乡村公益事业建立资金除各级县政府的支撑、扶持外,更多的是经过"一事一议"的渠道来处理。因为农民对公益事业的认知水平纷歧,加上集体认识淡漠,往往很难达到共识,形成投入严厉不足,很多公益设备老化陈腐却无人无钱整修,乡村生产生活前提难以获得分明改善。

  3、村级债权获得较好节制,但化债依然是当前乡村工作的.最浩劫题。因为对村级财政进行了严厉治理,使村级债权获得较好的节制。然则村庄两级债权依然是制约乡村发展的一个繁重负担。

  4、当前乡村发展很快,但社会事务治理有弱化趋向。近几年,因为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农民收入大幅度增进,农民物质文明生活程度逐年提高,乡村的转变很大。然则,随着机构的变革,处于转型时期的相关治理部分还没有坚持起完善的、长效的机制,招致当前乡村社会事务治理有分明的弱化趋向。

  5、乡村工作格局呈现积极转变,但村庄干部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方法办法亟待改变。随着乡村各项变革的深化推进,广大村庄干部看到乡村一些深条理的问题获得逐渐处理,“三农”问题的拐点曾经呈现,他们遍及感应乡村工作正在向好的方面发展,广大基层干部从深重的“催粮要款”任务中摆脱出来,他们所饰演的越俎代办的人物最终成为历史,对此他们由衷快乐。但另一方面,因为当前村组干部待遇还偏低,存在心中的落差。加之乡镇综合配套变革后,指导职数削减,局部中层干部觉得选拔无望,不免发生失望思想。从查询状况来看,当前很多村庄干部存在茫然掉措、畏难压头的思想,对本人该干什么、怎样干心中没有底。

  在查询进程中,我们剖析当前发生上述问题的缘由,以为既有主观方面的,也有客观方面的:

  1、干部要素:

  基层干部是落实党在乡村政策的关键性要素,政策落实的黑白直接关系到党和县政府在人民意中的形象和位置。但是因为干部政策程度、行政立场、工作方法等多方面的要素,在政策落实进程中往往会碰到如许或那样的问题。一是乡村干部本质不高。乡村干部长期处在基层一线,首要精神和时间都集中在处置日常繁琐事务,不足学习提高,看法程度有限,了解政策不深,有时执行政策走样,工作中轻易繁殖一些矛盾。二是乡村干部看法观念还没有改变。多年来,一些干部以为本人的本职工作就是“催粮要款,结扎放环”,招致乡村干部服务认识冷淡,甚至与民争利。三是乡村干部精神形态欠安。一些乡村干部说我们工作软了,上级交给的任务完不成,指导不称心;假如工作硬了,说是办法欠妥,作风粗犷,经常是上级批判群众骂,以为是“风箱里的老鼠两端受气”。这些要素掺杂到干部的工作中去,必定会发生一些问题。

  2、群众要素:

  一是局部农民的思想认知程度较低。几千年来的封建传统思想和小农经济认识在农民心中没有彻底消除,局部农民一方面生产积极性高涨,求富致富心切,另一方面也不成防止地存在涣散松散、自私狭窄的思想。一些人各类各的田,各挣各的钱,对集体的事不关怀,但是问,对村庄两级干部治理淡然置之。二是农民对过去与干部发生的怨结“心有余悸”。多年来,村庄干部向农民讨取的多、赐与的少,分摊的多、服务的少,农民发生埋怨心情。这种残留思想使农民对当前的基层干部落空决心,在工作上往往发生冲突心情。三是农民群体呈现多样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时发展和乡村变革的深化推进,本来的农民群体实践上曾经分化成通俗农民、农民工、基层干部、个别工商户、私营企业主等若干阶级,他们对事物的转自:看法、感情、声望和社会、经济位置千差万别,价值取向各有分歧。复杂的工作对象然后发生了复杂的乡村工作场面。四是农民的自立认识和决定计划才能加强。广大农民的思想文明程度遍及提高,判别思想才能加强,特殊是新一代农民的文明

  科技程度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其视野愈加坦荡,思想愈加活泼。他们不再自觉地置信干部,农民的“不安本分”心态添加了乡村工作的难度。

  三、做好新情势下乡村基层工作的几点建议

  笔者以为,当前乡村正在发生深刻的转变,我们基层组织、基层干部都要针对乡村工作呈现的一系列转变,尽快改变本能机能,改变人物,在思想观念、工作重点、方法办法等方面必然要加大创新力度。

  1、尽快改变思想观念。我们村庄干部应充分看法到,我国目前总体上曾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以工促农的发展阶段,作废农业税是顺应市场经济规则,具体建立小康社会的必定要求,有利于添加农民收入,发展乡村经济;有利于改善干群关系,缓解社会矛盾。现阶段,我们必需调整工作思绪,把工作重心改变到增强服务、促进发展上来。我们此次查询时,群众要求最多的是基层干部要搞好乡村公益事业建立。因而我们村庄干部必需把为群众服务看成本分,从当前群众最急迫的需求上找准工作的打破口,动足脑子,想尽方法,做好文章,在积极指导农民致富奔小康、大力发展村庄集体经济、组织兴修乡村公益事业上有新的作为。

  2、切实改变县政府本能机能。抓住有利机遇,着力促进县政府本能机能的转型,由以完成经济任务为主转移到加速经济发展与构建调和社会两大主题上来。一是重点扶植本级主干财路。从吃“农业饭”、吃“补助饭”中走出来,坚持乡镇自立型和自给型财务,逐渐走出财务窘境,提高工作的保证才能。要跳出纯真靠农业求发展的圈子,拓宽发展思绪,明确主攻偏向,把财路建立的重点转移到二、三财产上来,积极构建以工业经济为主导的多元化财路系统。二是实行好基本设备建立的本能机能。要大力增强农田水利、村庄道路等基本建立,加强农业抗灾才能,改善乡村生产前提。要包装整合小城镇建立资本,提高小城镇建立功用。三是实行好指导生产发展的本能机能。要勇当"掌舵人"、"导航者",指导村组干部实时为农民供应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尤其要充分应用各类载体,普遍传达科技常识,有针对性地举行农民培训班,坚持一批科技示范基地和科技示范户,带动农民学科技、用科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才能和农民致富才能。四是实行好治理公同事业的本能机能。乡镇县政府不只要担负一方经济发展的重担,并且还要担负当地事业发展主要职责,负有对教育、文明、卫生、社会福利、情况维护等公同事业的服务治理本能机能。五是实行好维护社会不变的本能机能。增强乡村社会治安综合管治,做好群众信访工作,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营建安全、文明、调和的社会情况。

  3、努力创新工作方法办法。一是治理方法从"直接型"向"直接型"改变。在传统体系体例下,乡镇县政府治理方法大多是属于直接收理。随着县政府本能机能的转型,要改变到经过增强微观调控、规范市场、发明优越的外部情况上来,对那些可以由市场、企业和民间办妥的工作,县政府部分则果断"退位",不再详细代替事务性活动。二是工作方法由简略的行政敕令向用市场方法指导、服务、示范改变。顺应新情势发展的需求,学会用市场经济的方法开展工作,经过抓龙头、抓中介、抓大户来指导、服务、示范,发展农业,活泼乡村,致富农民。三是日常治理由"为民作主"向"让民作主"改变。惠农政策的施行,使乡村党群干群关系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要从基本上亲密党群干群关系,构建调和乡村,必需进一步理顺乡镇与村组的关系,具体落实村民自治,变"为民作主"为"让民作主"。不管大事小事,只需属于村民自治范围,乡镇都要"指导、支撑、协助"群众经过规范的方法和顺序,民主决定计划,自立处理,更多地运用司法、经济和教育治理的手段,在尊敬村民自立权和村委会相对自力性的基本上完成对村组的有用治理。

  4、切实加大对村庄的扶持力度。当前,乡镇正处于转型关键期,在乡镇本身努力的还,上级部分也要进一步加大对村庄的扶持力度。一是深化财务体系体例变革。应本切实事求是的精神,在现有财务体系体例基本上逐渐进行调整,进一步加大对乡镇的转移付着力度,处理当前乡镇的财务坚苦。二是化解村庄债权。在锁定债权、分清债权性质的基本上,上级组织应出台详细的相关政策,逐渐化解村庄两级债权。三是加大倾斜力度。上级部分要在资金、项目上增强对村庄的倾斜和扶持力度,尤其是农业基本设备、农业科技推行和乡村教育、卫生、文明等方面,多为乡村加速发展做一些打基本、管久远的工作。四是改变治理方法。顺应当前乡村工作的新情势,坚持起一套科学的工作审核机制,在治理上合适乡村的实践,使工作的针对性和操作性更强。

  5、不时提高干部综合本质。提高村庄干部本质是完成乡镇县政府本能机能改变的基本和前提,要把它作为当前干部治理的首要任务来抓。一是提高思想本质。结合各级正在开展的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对广大村庄干部的思想教育,使他们作风正、经济清、做事公,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二是提高政策程度。指导村庄干部认真学习党在乡村的各项政策,体会其精神本质。在宣传落实进程中不走样,还又能结合当地实践,发明性地开展工作。三是加强开辟认识。当前乡村的发展面对着史无前例的时机。要指导广大干部抓住时机,率领群众干一番事业。假如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整天无所作为,无所事事,天然得不到群众的信任和反对。四是擅长做深化认真的思想工作。乡村工作十分详细。村庄干部要学会做深化认真的思想工作。只要思想工作做细了,事理疏解了,政策律例宣传到位了,群众与干部之间的思想沟通了,乡村工作才干如虎添翼,一往无前。

农村工作情况调研报告8

  县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来,有效保障和改善农村弱势群体和贫困群体基本生活,对缓和社会矛盾起到积极推动作用。随着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深化,出现了诸多问题,充分认识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好这些问题,对于完善XX县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一、工作现状

  在农村低保制度实施过程中,凡是持有XX县常住农业户口的,属XX县认定的特困户(年人均收入在670元以下)和贫困户(年人均收入在670元 -1067元)均纳入保障范畴。目前,XX县农村标准是特困户每人每月80元;贫困户每人每月65元,保障标准既体现保障基本生活,又有利于克服依赖思想的原则。农村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在参照城市低保基础上,坚持动态管理下的相对稳定,即一年一调整,特殊情况可半年一调整(残疾人、长期患大病、失去劳动能力的可一年不变)。自20xx年开展农村低保工作以来,全县农牧民收益农村低保资金达到3500万元;对低保户各类助学、建房、节日慰问、大病救助等配套资金达到1000余万元。通过农村低保及相关配套措施的实施,切实维护了农村困难群体基本利益,确保了他们的基本生活,保障了农村低收入人群的生活权益。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低保对象家庭成员收入难以确定。

  一是家庭成员界定困难,部分家庭把家中的老人从家庭成员中分离出来,成为独居老人,从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子女的赡养义务,甚至把老人赡养义务推向社会,造成新的困难群体。二是收入界定存在一定困难,由于农村居民收入中粮食、油葵、牲畜等实物收入占相当比重,随着市场价格的波动,在价值转化过程中,收入难以货币化,存在较大随意性。三是家庭成员中有经济来源的,如外出打工人员有收入,但不愿意提供单位出示劳动报酬证明或以各种理由少报、漏报、瞒报收入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四是有意隐藏隐型收入,如房屋出租、遗产赠予、家产继承、外地务工收入等都无法核实和统计。五是民政部门面对单位与个人的申报行为并没有直接制约力,均导致家庭收入情况掺杂较多水分。因此,造成在入户调查和收入核定工作中,只能以采用表面消费能力和外部观察法,即通过其消费水平或者生活方式等行为观察居民收入水平,虽然是一个重要而又有效的方法,但对于那些处于低保临界线的家庭同样存在着界定难的现象。以上这些因素的存在,导致对家庭收入界定难度增大。

  (二)新增人员不能及时纳入低保范围。

  低保资金能否保障到位,直接影响到农村低保工作的全面开展,低保预算资金落实不及时,是导致低保金发放难、低保保障标准低、覆盖面窄的直接原因。当前,XX县在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最突出、最难解决的就是资金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后续资金的不确定性,严重影响了应保尽保、新增人员问题的解决,普遍存在有多少钱做多少事的问题。因为担心按照低保条件进行扩面后,上级下拨资金不能增加,财政配套资金无法到位,而造成不能按时足额发放的尴尬境地,从而制约低保工作的顺利实施。就XX县而言,自治区认定人数为5184人,而实际人数为10184人,从20xx年至今XX县对多出5000人实行本级财政自行负担。如果上级对这5000人的低保资金一直没有补助,县财力负担压力将很沉重,就很难再扩面。

  (三)最低生活保障与其他社会救助不协调。

  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全面建设农村低保制度配套措施不完善,由于各种社会救助保障体系在农村、城镇中的建立、实施和力度不同,从而造成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很难衔接。农村低保主要是解决低保对象的最低生活需求,保障其生存,但仅靠有限的低保金难以解决低保对象大病治疗、子女教育以及其他不可预料的突发事件造成的生活困难。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居民由于因病、因残导致贫困,被列入保障对象;一些老人由于养老问题没有得到落实而被列入等现象。如果各种救济保障体系彼此衔接,就会减少很多类似的贫困群体和列入对象,从而节约大量资金。很多社会问题也会迎刃而解。例如:20xx年出台的五·七工、家属工可以交纳养老金(城市户口且女55岁以上,男60岁以上),由于户口性质问题,农村困难家庭没有享受到这个优惠政策。

  (四)低保动态管理有待进一步改善。

  从低保制度建立以来,一直存在“进低保容易,出低保难”的问题。 在调研中发现,一些低保户通过勤劳经营脱离了贫困,越过了低保线,然而这一部分人员总想一些办法隐藏或采取一些办法阻止取消低保资格。虽然有一系列管理措施,但由于多方面原因,效果并不明显,还存在“养懒汉”的现象。农村低保扩面后,边缘户对象难以确定,且这部分生活水平处于低保线临界状态的低收入户,按政策不能纳入低保范围,但家庭往往会因病、因学、因灾等情况导致深度贫困,这种现象应不应该纳入低保也亟待考虑。

  (五)基层工作人员缺少或无专业操作人员。

  目前,XX县六乡一镇有基层民政工作人员21人,农村低保对象10184人。基层民政部门人员编制严重不足,制约工作的规范开展,各乡(镇)基本安排1-3名民政干事,并且还不是专业从事该项工作。由于工作任务繁重,在一定程度上,初审和复审难免依赖于村(居)委会运作,村(居)难免要结合一些其它工作,或者平衡一些其它的关系,这就给低保资金的专项性、民主性、公开性带来一定难度。基层工作人员,尤其是乡(镇)民政机构工作人员不确定性和非专业性,导致操作过程比较较盲目,凭经验和感情工作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几点建议

  (一)科学测算收入、准确界定低保对象。

  农村保障制度是保证农村贫困群众基本生活的最后一道防线,而科学准确地测算低保申请人的家庭收入是确定保障对象及补助标准的主要依据。制定科学的农村家庭收入核定办法,科学准确地核定申请对象家庭收入,是确定农村低保对象并得到及时救助的关键。一是应结合农村实际,民政会同财政、统计、农业、物价等部门,深入乡(村)及市场对农业收入的项目、产值、投入成本及价格进行认真细致地调查,确定一种较为合理的衡量标准;二是按照“重粗不重细”和“扶弱就低”的.原则,统一家庭收入核定项目、核定标准,制定科学合理的农村低保对象家庭收入核定办法;三是乡(镇)、村在入户调查掌握情况的基础上,必顺统一严格按照家庭收入核算办法进行评估、测算与核定,家庭收入类别应为种植、养殖、加工、劳务等收入和接受或应该接受的扶(抚、赡)养费等,在核定中根据县域实际情况分类进行测算,但必须计算纯收入,如种植、养植、加工等收入计算,应以总收入减去种、养、加工过程的投入费用,才能计算出实际收入,以促进家庭收入核定的公正与公平;四是引入农村家庭支出评定机制,作为衡量家庭生活水平的参考标准。家庭正常生活支出水平明显高于当地人均生活水平的家庭,不能享受农村低保。由于重大疾病等特殊情况导致家庭有看病钱没吃饭钱的家庭,可适当考虑给予一定的基本生活保障(临时救助)。

  (二)拓宽资金来源,确保资金到位。

  随着社会救助体系的不断完善和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县、乡(镇)财政压力越来越大。一是要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扶持,在政策上给予倾斜,提高低保资金补助额度。二是随着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增加,县财政也要适时增加对农村低保工作的投入,要提高低保资金预算和工作经费投入额度,同时要求加大对低保工作经费的投入,使增长幅度与经济发展增幅同步。三是积极探索其他筹资渠道,在社会上开展社会公益捐赠活动,广泛动员鼓励民营企业、社会慈善组织、团体和个人为农村低保提供捐赠和资助,形成多元化的筹资渠道,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同时,对捐赠资金的单位和个人要加以宣传表彰,形成农村低保资金筹集的经常化、制度化。

  (三)加强部门配合,建立健全配套救助体系。

  农村低保制度是农村社会救助体系中基础性的兜底制度,只有以农村低保制度为基础,把各项救助制度有机结合,才能形成针对农村贫困人多层次、全方位的救助体系,构建保障农村贫困群众基本生活的安全网。一是在农村,低保制度为贫困群众基本生活构建最后一道屏障的同时,要建立健全对农村困难群众长效帮扶机制,通过技术、项目、信息、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扶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扶持低保户大力发展种养殖业,鼓励和扶持搞多种经营,同时积极与人社部门建立并规范农民工培训及劳务输出机构和制度,搞好劳务输出,对有劳动能力的救助对象给予就业扶持,鼓励其通过生产劳动脱贫,变“输血”为“造血”,使低保户增收致富;二是制定并完善与农村低保制度相配套的优惠政策,对农村低保对象在就医、就学、医疗、教育、法律援助等方面给予优惠或照顾,提供及时、必要的救助;三是建立和完善慈善、募捐机构,设立爱心捐赠点,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力量,发挥村(社区)作用,建立(村)社区再就业服务中心,多方为低保弱势群体服务。力争形XX县政府主导,民政局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各尽其责、密切配合的农村低保工作管理配套机制,确保低保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四)强化动态管理,确保公平公正。

  要形成“能进能出、保障准确、运转良好”的农村低保工作机制,必须坚持以规范工作程序为基础,以动态管理为关键,突出把好重要环节,促进农村低保工作管理规范化和制度化。一是要把好低保对象的核查环节,对低保对象按照困难程度和收入来源不同建立起分类施保、定时核查制度,建立农村低保对象、家庭备案制度,落实财产登记和家庭收入定期申报规定,及时登记低保对象家庭异动情况。二是要把好低保审批环节,坚持“一评三审三榜”的运行机制,按照“户报、村评、乡审、县定”的程序,务求公正、公平、公开。三是要形成长效干预机制,针对一些享受低保人员不配合政府就业再就业工作,只在家中等低保情况,建议出台每年凡3次就业技能培训不参加、2次提供就业机会,有劳动能力不去参加的低保家庭户,强制取消低保,做到低保绝不养“懒汉”,对越过低保线取消难问题,建议1-2年实行一次低保全面复审、申报制,以便做到公平公正、符合实情的动态管理。

  (五)提升工作水平,确保低保工作顺利开展。

  基层低保工作编制、机构不完善,工作力量薄弱,是影响低保工作顺利开展的突出问题。一是完善信息报送制度。在乡(镇)、村(居)委两级设置专职民政低保信息员,乡(镇)做到有机构、有人员、有编制,根据工作量大小,确定村级低保信息员和人数,由县级财政部门每年给予一定的劳动报酬。二是充实工作力量。要适应低保工作量大、责任重的需要,及时选配政策性、原则性、责任心强,专业水平高的干部具体负责低保工作,各乡(镇)要重视民政办公室建设,配足配强工作人员,解决有人办事问题。三是加强业务培训。低保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业务素质是做好低保工作的关键,要进一步加强低保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增强低保管理人员“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宗旨意识和“坚持原则、依法办事”的责任意识,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作风务实、纪律严明的农村低保工作干部队伍。

农村工作情况调研报告9

  农村妇代会组织是妇联工作的最前沿阵地,妇代会组织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能否充分调动广大农村妇女参与经济社会建设的积极性,为全面了解掌握我市农村妇代会组织换届选举状况,近期,市妇联以调查核实、走访座谈等形式对全市农村妇代会组织换届情况进行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村“两委”换届一结束,我市立即全面启动村级妇代会组织换届工作,780个村(含农村社区)妇代会换届选举工作于10月底全部完成,共选举产生妇代会主任780人,其中女党员677名,占86.8%。

  从进村“两委”情况看:当选的妇代会主任进“村支两委”193人,占24.7%;进村党组织39人,占5%;进村委会548人,占70.3%。

  从年龄结构上看:35岁以下124人,占15.9%;36-45岁357人,占45.8%;46-48岁212人,占27.2%;49-55岁82人,占10.5%;55岁以上5人,占0.6%。

  从文化程度上看:大专以上学历100人,占12.8%;高中学历239人,占30.6%;初中学历441人,占56.6%。

  新一届妇代会主任在政治面貌、进“两委”情况、年龄结构、文化程度等方面与上一届相比明显优化。

  二、主要做法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1、为确保农村妇代会换届选举工作顺利进行,市妇联成立以妇联主席为组长的村妇代会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对各地妇代会换届情况进行指导督促,并对重点村、难点村进行特别走访,在了解实情的基础上给予指导。

  2、各县市区妇联、乡镇分别成立村妇代会换届组织,对村妇代会换届进行分片督促指导,均结合实际制定下发《做好农村妇代会换届选举工作的通知》。

  3、780个村(社区)均按照“坚持在党组织的直接领导下实现妇代会选举全过程”要求对妇代会进行换届改选。

  (二)制定方案,政策保障

  1、将“村委会成员中应当有妇女成员”写进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实施意见》和市委办下发的《关于加强妇联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通知》中,增强女性进“两委”“刚性”要求。

  2、各县市区结合实际,研究办法措施,细化工作步骤,均出台有利女性当选的相关规定,并将相关要求传达贯彻到村,落实在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具体操作上,确保了女性100%进“村委”目标的实现,为妇代会主任100%进“两委”打下坚实基础。

  (三)加强调研,注重指导

  1、把好“调研关”。为使村妇代会的换届选举与村“两委”换届选举同步进行并顺利实施,年初,全市各级妇联就深入乡镇、村,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等形式对妇代会队伍整体状况进行调研,了解上届妇代会主任进“两委”情况,广泛听取广大干部及妇女对换届工作的意见建议,明确村妇代会换届选举工作的职责、思路及重点。同时,积极争取乡镇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对农村女党员、农村妇女后备人才及时进行全面摸排,掌握一批综合素质好、群众威信高的妇女骨干。

  2、把好“指导关”。多次与组织部、民政局部门进行沟通、协商,研究妇代会选举工作怎么做到与村委会换届工作衔接、同步进行等问题,通过源头参与,做到全程跟踪,及时应对,掌握工作动态,统筹指导落实选举各阶段工作。并采取“周调度、旬督查、月分析小结”方式对各地推进农村妇代会换届工作进行全面指导,强化乡村两级吃透政策,把握标准,规范操作。同时,县乡两级妇联确定日报、周报制度,及时掌握妇代会换届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和上级妇联反映,协调采取补救措施。

  (四)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1、“早”宣传。村“两委”换届期间,市县妇联多次召开各级妇联主席会议,组织学习《关于做好农村妇代会换届选举工作的意见》等相关文件精神,安排部署换届过程中各阶段工作。同时,组织各地就如何选优村妇代会主任、如何配强村妇代会班子等问题交换意见。

  2、“勤”宣传。村妇代会换届期间,各级妇联充分利用广播、发放宣传单、张贴标语等形式宣传妇代会换届选举的`意义、妇代会成员条件和选举办法,让广大妇女群众进一步了解农村妇代会的职能作用,为顺利选举营造良好氛围。

  (五)严格程序,规范操作

  1、为确保实现村妇代会主任100%进村“两委”目标,明确规定村妇代会班子由3-5人组成,村妇代会主任的候选人必须为村“两委”中的女性成员,妇代会其他成员的候选人必须是思想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热心妇女工作、乐于为妇女群众服务的妇女。

  2、整个换届工作是严格按照调查摸底、宣传发动、正式选举、总结归档四个阶段进行,780个村均严格按照《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章程》、《妇女联合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省妇联《关于做好农村妇代会换届选举工作的意见》规定,在保证法定程序不少、规定步骤不减的情况下实施换届,确保整个选举过程公开、公平、公正。

  三、初步成效

  (一)实现“村妇代会主任100%进‘两委’”目标

  由于高度重视、周密部署、严格程序、规范操作,我市全面实现村妇代会主任100%进“两委”,有力地促进村级妇联组织政治和社会地位的提升,为村级妇联组织参与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当好广大妇女的代言人提供了坚实保证。

  (二)农村妇女参政议政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妇女群众民主参与意识明显增强,竞选热情高涨。在本次换届选举中,女性选民占到了50%左右,女村民代表达12025人,占村民代表总数的34%。同时,每村都有1-2名人选竞争妇代会主任,女性参政意识和参政热情空前高涨。与此同时,由于周密安排,环环紧扣,妇代会主任进“两委”工作进展顺利,一次选举成功率达到100%。

  四、存在不足

  虽然实现村妇代会主任100%进“两委”,但仍存在一些不足:有些妇女对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理解不深,自信心不足,自我认可度不高,参选中有畏惧心理,不敢站出来让选民“挑选”;有些妇女参选会遇到来自家庭及社会的阻力,从而不愿参选;有些妇女虽当选但为妇女儿童服务的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

  五、意见建议

  一是加大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大力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各级党委政府推进女性进村“两委”有关政策,营造女性参政良好氛围。同时,要注重加强对优秀村妇代会主任和村级女后备干部的宣传,提高她们的社会认知度,扩大社会影响力。二是建立女性人才“储备库”。对有一定组织协调能力、热心群众工作且有责任心的农村“女能人”建立储备档案,并有意向地对她们进行教育、培养,引导她们增强责任感,关心热爱妇女事业。三是加强培训,加强妇代会主任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各级妇女学校、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的阵地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对当选的村妇代会主任进行培训,提升她们的能力,增强妇女儿童服务的本领。

农村工作情况调研报告10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不仅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农村公路建设的目的就是要解决农民群众出行难的题。在州委、州政府的领导下,在各级交通主管部门的努力和广大群众参与下,我州农村公路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通过几年的农村公路建设,我们积累了一定的建设管理经验,但是管理水平较低,农村公路建设工程管理的方方面面都还有待加强。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指导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如何科学地建设农村公路,是现在和将来都值得认真探索的问题。农村公路建设就是要科学地发展农村公路交通事业,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群众的交通需求。农村公路建设必须用科学的设计、科学的管理才能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为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与自己的工作结合起来,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导农村公路建设工作,根据局党组《关于印发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计划>和<专题调研工作方案>的通知》(文交党〔XX〕7号)的安排,本人组织有关科室的工程技术人员对我州农村公路两通工程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入到农村公路项目的建设指挥部、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工程施工现场,通过听汇报、查看资料、看施工现场和走访群众、召开座谈会的方式,分析农村公路两通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现状、找出工作中的差距、存在的问题,对今后如何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做好工作作了认真的思考。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我州农村公路建设的现状

  (一)工程进展情况

  我州两通工程从XX年实施以来,在州、县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和关心支持下,进展较为顺利,XX年150公里,XX年1180公里的通达工程已经全部完工;XX年150公里,XX年150公里的通畅工程已经基本完成。XX年通过我州积极的争取,省交通厅安排我州通达工程1180公里,通畅工程671公里,至XX年4月xx年实施的通畅工程资金还未到位,给工程进度带来较大影响,按预计的工期难以全面完成。

  (二)工程技术人员少管理难度大

  由于XX年突然增加通畅工程里程数,通畅工程量相当于XX年的4.5倍,通达工程相当于XX年的7.9倍,从设计到施工到编制竣工资料全靠原有的工程技术人员,一个主要技术人员管理几个通达工程的情况比较普遍,通畅工程建设指挥部人员少,进度或质量管理不到位的情况时有发生。由于技术人员少,各县在施工期间把施工现场管理作为工程管理的首要工作来抓,加之上一工程项目完工就接着管理下一个开工的工程项目,对工程资料的整理无暇顾及,导致部分工程完工后工程资料不完善而不具备竣工验收的条件,不能纳入公路养护管理的范筹。

  (三)对新型路面结构的施工管理缺乏经验

  XX年,我州通畅工程大量采用了整齐混凝土块体弹石路面,铺筑这种路面除丘北县有一定经验外,其他县没有施工经验,由于里程多、数量大,原来有一定铺筑经验的工人较少,从块体的预制到铺筑质量的控制都有一些困难。如部分项目整齐混凝土块体弹石铺筑过程中平整度控制就比较困难,一些项目做了实验路段,但是由于管理者及工人都无经验,通过几次反复的施工,质量还是不理想,最终请了有经验的人来指导才基本解决了问题。由于缺乏施工经验,混凝土预制块的预制速度远远跟不上路基调型和基层铺筑的速度,造成部分工序停工待料的情况时有发生。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今后的工作途径和措施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农村公路建设首先要考虑如何为农民群众修更多的路、更好的路,解决农民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因此,在农村公路建设管理中,要把农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处处为农民群众着想,把实践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今后的农村公路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工作,把农村公路建设得更好。

  (一)选择科学的公路路线是建好农村公路通达工程的关键

  农村公路通达工程除资金的制约外,公路建设的成败在于路线的选择。要从路线里程长短、技术指标、占用耕地林地、废弃土石方对生态环境影响、工程量控制、路线位置是否最大限度地方便了农民群众的出行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后,确定路线走向和控制各项指标。要让农民群众在公路设计阶段就知道路线位置,提出合理的路线走向意见和建议。在今后设计审查中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改变公路设计文件审查中主要注重技术指标审查的方式,将这些工作作为审查的重点内容。

  (二)进一步加大工程试验检测力度,确保工程质量

  工程质量是工程建设永恒的'主题,对工程质量的控制至关重要,而控制的主要手段就是检查和检测,要在现有检测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检测力度,加强人员培训,充分发挥工程试验室的作用,努力做到从材料进场到每一个工序的施工质量都用数据说话,减少或杜绝凭个人经验评定工程质量的频率,用科学的手段管理工程质量,做出让群众放心的工程。

  (三)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工程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农村公路建设由于点多面广、工程多、工作量大、路线长等特点,需要强有力的管理队伍进行管理,由于现有的管理人员少,工作任务繁重,管理难度大,因此,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十分重要。要在现有人员的基础上加强职工的教育,增强广大职工对农村公路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负责工程的主要人员要带头树立以筑路为业、以工地为家的思想,让建设、施工、监理各方的职工在得住工地,守得住岗位,及时研究解决工程施工中发生的各种问题。建立严格的工程管理和人员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工程管理行为,确保工程建设的资金、进度和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四)坚持 “等级多标准、路面多样化、结构多形式、筹资多渠道、安保多样化”的建设原则

  从去年以来,我州根据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紧缺及各条公路车流量差异较大的实际情况,按照省交通厅推行的“等级多标准、路面多样化、结构多形式、筹资多渠道、安保多样化”的建设原则,在公路设计中采用了不同等级公路标准和不同结构形式的路面结构,对农村公路建设投资控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探索新型的路面结构形式,做到既经济又耐用,适应农民群众出行的要求,达到科学发展的目的。

  (五)加强新型路面结构施工技术培训,全面掌握施工方法

  对于水泥混凝土整齐块体弹石路面的施工工艺控制,目前在我州铺得较好的弹石路面基本是外地施工队伍施工的,而由于工程项目点多面广,靠外地施工队伍是难以完成建设任务的,要借鉴外地施工队伍铺筑的经验,采取传、帮、带的方法抓紧培训,使本地的施工队伍全面掌握施工技术和方法,适应大面积铺筑整齐块体弹石路面需要,确保工程质量。

  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惠及千家万户,涉及工程建设的方方面面,我们通过过去的公路建设总结了一些经验,但是工作中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加以完善和解决。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给我州农村建设事业的发展暨注入了新鲜血液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只要全州交通系统上下同心协力,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持续协调”的发展原则,必将推动我州农村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修筑更多、更好的农村公路,切实解决农民群众出行难的问题,更好地为农民群众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的基础。

【农村工作情况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情况调研报告08-15

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12-29

农村调研报告02-04

旅游工作情况调研报告08-15

农村现状的调研报告01-06

乡镇农村调研报告11-30

农村饮水调研报告06-30

农村整治调研报告08-17

女职工工作情况调研报告08-24

市老龄工作情况调研报告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