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报告总结>调研报告>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调研报告

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调研报告

时间:2023-02-27 09:22:48 调研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调研报告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决定》中指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关键在于搞好党的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效如何,直接关系着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为深入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了解和掌握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现状,我们成立了“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调查”课题调研组,利用近两个月时间,调查走访了xxxx区市县和1xxxx乡镇、2xxxx行政村,召开座谈会12场次,参加座谈人员16xxxx,个别访谈10xxxx人,问卷调查62xxxx,就我市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现状和对策进行了广泛调研和认真分析。
  一、近年来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估价:我市现有17xxxx乡镇、289xxxx行政村,乡村基层干部共计3016xxxx。近年来,我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农村党建工作与农村经济建设同步发展,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不断提高。在62xxxx参与的问卷调查中,85.xxxx的人认为我市各级党组织对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高度重视或比较重视,47.xxxx的人认为各级党委采取的措施有力有效,83.xxxx的人认为农村基层党组织总体执政能力得到提高甚至快速提高。由此可见,我市各级党组织近年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态度是积极的,措施是有力的,效果是明显的。
  (一)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农村基层干部结构进一步优化。全面推行乡镇干部公招公选,近3年全市共公开选拔副科级乡镇领导干部11xxxx,面向社会公开招考51xxxx公务员充实到乡镇机关。坚持选派市县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年轻干部到乡镇和村挂职,2001年以来共有5xxxx市级机关干部到乡镇和村挂职锻炼。以村级班子换届为契机,全面推行“两推一选”、“公推直选”,大力实施“千村千名大学生”工程,将一批有开拓精神和经济头脑的农村致富能手、回乡创业人员、乡企骨干、退伍军人、大学生选进了村级班子。积极探索并推行联村并组、并村强干,减少村组干部人数,优化村组干部结构。目前,全市乡镇干部年龄在35岁以下的占43.4xxxx,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57.2xxxx;村组干部年龄在45岁以下的占26.5xxxx,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的占1xxxx。
   (二)狠抓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农村党员干部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以党校培训为龙头、“三会一课”为载体,抓住开展农村基层干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的契机,切实加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报告、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精神等系列教育,重点对干部进行“四观”教育专题培训,农村基层干部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不断提高。采取电教培训、基地示范、专家讲解、现场指导、外出考察等形式,加强农村党员尤其是基层干部实用技术的培训,2002年以来共组织培训基层党员干部2035xxxx次,农村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不断增强。大力实施“三向培养”工程,把293xxxx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为村组干部,促进了农村干部素质整体提升。干部素质的提高,进一步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参加问卷调查的62xxxx中,认为基层组织促进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的有14xxxx,占23.xxxx;认为是较快发展的有41xxxx,占66.xxxx。
  (三)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农村基层民主进一步健全。市委坚持把制度建设作为保证农村基层民主健康有序发展的根本措施来抓,建立健全了乡镇党委和政府议事决策制度,规范了工作程序,落实了监督措施。并结合各村实际,围绕村民自治制定和完善了各项相关制度,建立了村级民主选举、村民会议、民主理财、民主决策、村务管理等系列制度,进一步提高了基层民主的规范化水平。全面推行乡镇政务、村务公开,进一步规范了乡镇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的内容、形式、时间和程序,坚持村级重要事项通过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进行民主决策,扩大村民管理村级事务的参与权。同时,我市还积极探索扩大农村基层民主的新举措,于2003年在全市选取了xxxx乡镇开展党代表常任制试点工作,拓宽乡镇基层党代表在乡镇决策参谋、决策监督、联系群众、反映民意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
  (四)切实转变基层干部作风,农村基层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改善。以提升干部形象、改善干群关系为主线,先后开展了两次大规模的乡镇干部作风集中整顿,切实解决乡镇干部队伍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了干部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工作大提升。以争当“民爱民信民敬书记”为主题,大力开展“优秀乡镇党委书记”评选活动,并从中择优提拔了xxxx担任副县级领导干部,在全市干部队伍中树立了从发展主干线上用干部、用作风好的干部的正确导向。以“民得实惠、党得民心”为核心,广泛开展“一线爱民”活动,先后组织了近万名机关党员干部深入基层,进村入户帮助群众解决疑难疾苦,扑下身子亲民爱民为民。以干部经常受教育、群众长期得实惠为目标,大兴为民办实事之风,近三年全市共投入资金19.6亿元,为群众办实事、好事5531xxxx,较好地改善了干群关系,全市上下呈现出政通人和的良好局面。
  (五)强化为民服务功能,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号召力进一步增强。全市各级农村基层党组织坚持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等环节中发挥作用,积极推进“支部加协会”工作,探索出了“党委建基地,支部加协会,党员带农户”的新模式。目前全市已建“支部加协会”模式31xxxx,覆盖面达4xxxx,入会农户7.9xxxx户,带动农户14.xxxx户,加速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问卷调查显示,61.xxxx的人认为基层党组织已注重采取示范引导、提供服务等方式抓农业生产。策划并开展“党员农贷快车”活动,建立完善了乡镇党委、村党支部全程参与“党员农贷快车”活动制度和“党员农贷快车”信贷需求调查登记档案,进一步发挥“党员农贷快车”帮扶党员、联系群众的作用。坚持乡村党员、干部定点联系贫困村、贫困户制度,做到哪里群众有困难,党员干部的身影就出现在哪里,共同帮助群众脱贫致富。2002年以来,全市共为6130xxxx(次)农村党员发放贷款2.94亿元,先后结对帮扶450xxxx贫困党员脱贫。在参加问卷调查的62xxxx中,15xxxx认为我市当前农村党群关系密切,有25xxxx认为比较密切,共占总人数的6xxxx,凸显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在为民谋利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增强。
  二、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调查表明,近年来我市在加强农村基层干部执政能力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在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的大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整体在执政能力方面还存在诸多“不适应”和“不符合”的地方,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暴露出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据625份问卷调查,21.xxxx的干部认为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较弱或很弱。 
  (一)执政主体素质不高甚至行为失范,严重削弱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号召力
  在问及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主要因素时,高达57.xxxx的人认为是基层干部的自身素质。从座谈情况看,当前基层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
  1.能力素质不高。据调查了解,全市农村基层干部年龄在55岁以上的占25.1xxxx,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71.6xxxx。由于年龄老化、文化水平较低等因素影响,绝大部分农村基层干部在驾驭市场经济、带领群众致富等方面心余力绌,难以适应当前农村工作的实际需要。调查发现多数农村干部不注重学习,即使组织学习也多是走过场、搞形式,从而导致观念更新慢、素质提高难。在62xxxx参加的问卷调查中,有36xxxx认为基层干部的自身素质直接影响了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正常发挥。
  2.宗旨意识不强。由于思想基础较差和党性教育不够等原因,一些农村基层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淡漠,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不强,没有从思想上解决好“情为民系、权为民用、利为民谋”的问题。调查中有的乡村干部把自己的职责概括为“管好自己的人、听好领导的话、办好上面的事”,有的认为“干部就是管老百姓的官”,而谈及为群众服务的寥寥无几。因此,当我们问及如何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时,66.xxxx的调查对象认为应当把增强基层干部的宗旨意识作为重要途径。
  3.干部难选难配。据调查了解,全市农村8xxxx以上的青壮年外出务工经商,留守在农村的大多是老弱病残、文化低、能力差的人,要挑选各方面素质较好的人担任村干部比较困难。同时,由于农村干部待遇低、工作难度大、后顾之忧多以及社会地位不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许多有能力、有文化的人特别是青年人不愿当村干部,导致农村后备干部培养跟不上,村干部难选难配的现象在当前农村比较普遍。据统计,今年我市村“两委”换届工作中,有3xxxx左右的村难以选配合适的人选,甚至有xxxx—xxxx的村选不出支书。
  4.工作方法简单。一些乡村干部不注意学习和运用新形势下做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安排布置工作仍停留于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搞行政命令的多,用示范引导的少;有的缺乏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作风漂浮懒散,办事推诿拖沓,不及时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甚至有的基层干部在处理群众上访问题时,常常采取软拖逃避、欺瞒哄骗等方式,导致基层矛盾激化、干部关系紧张,影响了农村稳定。仅以农村干部抓农业生产的方式为例,3xxxx的调查对象反映农村干部仍在采取行政命令、催种催收的方式抓农业生产。
  (二)执政基础不牢甚至继续流失,严重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
  构成党的执政基础的诸要素中,群众最重要。座谈中一些干部反映,当前一些乡镇、村党群干群关系不够紧密,个别地方形势还比较严峻。同时,一些偏远乡村硬件设施、法制建设严重滞后,这些都直接阻碍农村基层党组织有效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1.群众基础不牢。问卷调查显示,33.xxxx的人认为当前农村干群关系疏远。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有的农村干部不善于做群众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欠深欠细,动辄喝斥、训诫,伤害了群众感情;有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侵犯了群众利益;有的搞强迫命令、盲目指挥,违背了群众意愿。调查中有的农民反映,前几年为了争取退耕还林指标,乡村干部动员农民退耕地甚至在好田好土种树苗,现在又要农民毁掉成片的树林而种植果树,对此,农民群众有非常大的抵触情绪。所有这些,都不同程度地损害了干群关系,削弱了党在农村执政的群众基础。
  2.法律基础薄弱。由于农村教育整体滞后和普法教育不到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农村群众法律意识淡漠,有法不依的现象较为普遍。同时,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当前农村宗族势力、地方恶势力在一些地方又有抬头趋势,加之一些地方警力严重不足、社会治安管理措施缺乏,造成农村部分地区社会治安较为混乱,打架斗殴、恃强欺弱的现象时有发生,不仅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无法保证,而且一些基层干部也因害怕受到打击报复不敢大胆履行职责,致使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面对社会复杂矛盾时退缩逃避,处置能力不强。
  3.硬件基础较差。一方面,有的乡镇、村地理位置偏僻,物产资源贫乏,没有发展的优势;另一方面,有的乡镇、村尽管资源丰富,但交通很不便捷,农产品流通困难,农村经济受到严重制约和影响,客观上影响了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发挥。岳池县天平镇八块田村地处回龙水库水淹区,由于受交通条件的制约,镇村干部难以发挥带领群众致富的作用,该村17xxxx63xxxx群众长期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三)执政环境不优甚至趋于恶化,严重桎梏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
   调查发现,一些乡村位置偏远,发展环境差,发展后劲不足,多年山河依旧,基层党组织想方设法也深感突破乏术。
  1.基层民主建设阻力较大。近年来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虽然取得了长足进展,但群众参政议政意识仍然比较淡薄,在民主管理、村民自治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还处于比较低的层面。尤其是一些基层干部特别是村干部的民主政治意识差,认为实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会使群众过多地干预村级事务,从而影响和动摇自己的“地位”,因此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主动甚至抵触。我们在对村级换届的调查中发现,有的地方姓氏较少,同姓村民就以姓氏划线,形成一个、两个甚至三四个小集团,致使民主选举难以顺利实现,基层党组织只好采取折中办法进行解决。
  2.乡村经济实力捉襟见肘。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企业主体的缺位无为,加之农村地理位置、交通条件以及人文资源等因素影响,乡村集体经济实体不断萎缩,一半以上的乡镇和9xxxx以上的村缺乏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导致农村工作经费紧张,工作开展缺乏保障。就我市而言,由于绝大多数村属于“空壳村”,村干部待遇全靠上级转移支付,村三职干部年工资收入仅2000来元。同时,由于农村教育“普九”、合作基金会兑现、基础设施建设等历史原因,许多乡镇、村债台高筑并且越累越多。目前全市负债的村达到94.2xxxx;乡镇负债10xxxx元以上的占85.6xxxx,乡镇负债最高的达306xxxx元。调查中有的乡村干部反映,前几年为了完成税费任务,有的村干部用工资抵交,甚至贷款交纳,不少村因此背上了数万元的债务。沉重的经济包袱和经济收入差的现状,严重影响了乡村党组织的正常运转和基层干部的作用发挥。
  3.党风政风民风现状堪忧。由于一些地方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现象,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载体缺乏,农村群众文化生活单调乏味,绝大多数群众除了看电视、拉家常,就是打纸牌、搓麻将,一些地方封建迷信又死灰复燃。有的基层干部也染上了一些不良习气,整天沉迷于搞赌博、信迷信、拉帮结派、投机钻营,甚至带头参赌聚赌、扰民坑农,无心带领群众发家致富,党员干部的凝聚力、号召力受到极大损害。
  (四)执政政策偏离甚至背离群众利益,严重损害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
  据问卷调查,有27.xxxx的人认为政策是影响农村基层组织执政能力的主要因素。座谈反映,一些农村基层政策严重侵害群众利益,伤害了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
  1.制定本地政策不合理。一些乡镇领导干部科学决策意识差,制定政策前缺乏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有的制定政策显失公平公正。座谈中不少同志反映,一些乡镇出台政策,长官意志、短期行为非常明显。如有的镇关于镇干部包村发展的奖励政策和交通通讯补贴,正副职之间、领导与其它干部之间的差距拉得很大,严重地影响了班子的整体合力。有的农村承包山林、鱼塘优亲厚友,损害集体和他人利益,引起群众不满甚至上告上访,许多群众因此讽刺说“政策不正”。有的乡镇调整结构时不考虑自身财力,不分析市场行情,不结合本地实际,盲目出台优惠政策鼓励群众引进推广,最后党和政府宣传承诺的利益回报、优惠政策不能兑现,招致群众谩骂,降低了党和政府的权威和诚信,挫伤了干部群众的积极性。
  2.上级政策要求相互抵触。在走访座谈中,基层干部反映当前政出多门的问题较为突出,一些上级政策互相打架、领导要求不一,使他们在执行时左右为难,不知所措。比如收取农民历年欠款,上级一方面要求各乡镇、村要全面完成农业税收任务,并作为硬指标、硬任务下达和考核,但另一方面又要求基层不得收取农民历欠。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即使有钱的农民也将当年税费推拖到次年形成历欠,使乡镇和村对这部分农户处于欲收不能、欲罢也不能的两难境地。实在收不上来,就只有采取由乡村或乡镇干部垫交、借贷等方式完成上缴任务,形成农民拖欠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收取越来越难、乡镇和村负债逐年增加的态势。
  3.执行上级政策不到位。一些乡村干部强调个人和小集体利益,置群众利益和党的全局利益于不顾,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比较严重。有的千方百计钻政策空子,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利就执行,不利就不执行或乱执行。问卷调查中,13.xxxx的人认为基层组织依法执政意识较差或很差。究其原因,主要是有的农村基层干部平时不注重学习和党性修养,法制意识、大局意识、政策观念淡漠。问卷调查显示,41.xxxx的人认为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组织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方面存在形式主义倾向,2xxxx的人认为当前农村基层干部政策法律水平较差或很差。
  (五)执政机制不完善甚至缺失,严重制约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行力
  据问卷调查,3xxxx的人认为“体制因素”是当前影响农村党的基层组织执政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调查显示,现行领导体制不顺、机构设置不合理和制度缺位,造成班子内耗扯皮、责权分离,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基层党组织的执行力。
  1.党政不分比较突出。调查中,我们发现,不少乡镇党委特别是书记越俎代庖,普遍存在以党政联席会取代党委会和政府会议,有的乡镇领导连政府应该召开什么会议都不清楚。领导体制不顺,导致党委与政府不是“一个方向一个音”,而是“一只脚一条腿”,这不仅使政府职能弱化,同时党委总揽全局的职责也严重受限,有的乡镇因此搞内耗,互相扯皮,影响整体合力。问卷表明,认为农村基层党组织把握不住全局的高达2xxxx,有4xxxx认为村党支部工作上搞统包统揽,作风上搞“家长制”、“一言堂”,4xxxx认为村党支部不注意发挥村委会和其它村级组织的作用。
  2.村民自治存在误区。一是认识上的误区。部分乡村组织、干部对村民自治的有关法律法规往往一知半解,有的乡镇党政领导认为村民自治了,乡镇只能“指导”不能“领导”了,就从“管死”走向“放手”;一些村干部也认为可以不听乡镇的了,可以“自治”随便干了。二是行为上存在误区。一些地方村民自治流于形式,村民代表大会、村民议事小组会议大张旗鼓开了一次后就名存实亡。村务公开几个月甚至几年如一日,往往除了应付上面检查,相当一部分村没有按时更新。三是村“两委”关系存在误区。问卷调查表明,有24.xxxx的人认为目前村党支部对如何发挥领导作用、实行村民自治不够清楚。村民自治的误区,背离了党的要求,侵犯了群众的民主权利,影响了自治成效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3.乡镇权责严重失衡。在调查中,乡镇干部普遍反映当前乡镇存在权责严重失衡和机构不相统属的问题。一是乡镇“小针孔”难穿“千条线”。目前乡镇工作普遍存在高强度负荷运行的现状,有的人因此将乡镇形容为“针孔”,即使连轴转也难以应付上面的“千条线”。二是乡镇“小机构”难对“多座庙”。乡镇基层平时穷于应付接待上级领导和部门的检查、调研,下来的哪路神仙都不敢得罪,到了县上哪个庙门都要把香烧到,因此浪费了许多精力和经费,难有“闲心”、“闲钱”深思和狠抓发展大事。三是乡镇 “小权力”难尽“大责任”。问卷调查显示,认为“责权利配置”是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主要因素的占到27.xxxx。座谈中,多数同志认为乡镇是“有限权利无限责任”,“七站八所”工作在乡镇,但经费的使用、管理又统筹到了县级部门,一些乡镇党委深感工作难于统筹、难于协调、难于落实,导致乡镇执行上级决策、站所执行乡镇部署都大打折扣。
  三、新形势下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思考与对策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必须适应农村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和农村工作的新特点,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生动实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着力在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六种能力上下功夫。
  (一)认真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自我净化、自我提高的能力
  党员是党的组织细胞和党的活动主体。只有坚持不懈地抓好党员队伍建设,才能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肌体不断自净、活力不断提高,始终充满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1.认真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把开展“保先”教育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总抓手,坚持用先进典型鼓舞引导人、用反面事例教育警示人,切实解决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党的观念不强、工作作风漂浮等问题,真正达到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目的。
  2.探索建立党员干部教育管理的新模式。建立健全评选、表彰、管理、使用优秀基层党员干部的长效机制,以良好导向激励广大党员干部进取向上。建立健全党员队伍自我纯洁机制,扎实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建立健全领导干部任期任届制、民主评议和届中淘汰制以及正常离职的社会保障制度,及时调整不称职和不胜任现职的干部,保持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3.加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整合利用党校、农广校、职业学校、电大、职业技术学院等培训部门的教学资源,积极开展农村电化教育和远程教育,重点抓好政治理论、政策法规、现代科技和市场经济等方面知识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执政为民的能力和本领。

  (二)科学调整和切换农村基层组织的组织设置和角色功能,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适应形势、改革创新的能力:适应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党员从业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不断改进自身工作内容和活动方式,积极探索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主动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和新任务的需要。
  1.深化乡镇改革。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大力精简乡镇机构和富余人员,降低乡镇运行成本和财政负担。针对税费改革后农村的实际情况,积极推行撤乡并镇、强村并组,实行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允许村组干部兼职兼薪,形成更加精干的工作机构。进一步调整和理顺管理体制,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2.转换角色功能。适应经济组织形式和经营体制发生的根本性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从传统的政权化角色定位转变为服务型的角色定位,坚持以服务群众为中心,把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首要职责,自觉从行政事务管理向制定发展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健全配套服务等工作转变,从只会抓传统农业向善于抓工业、现代农业、服务业、小城镇建设与管理等转变,尤其是村级党组织要把职能转变到搞好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和管理上来,更好地实现执政为民的宗旨要求。
  3.改进工作方式。适应农村税费改革后的新形势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现工作方式以行政手段为主向以服务手段为主转变,更加主动地把工作触角延伸到农村产业发展的链条中去,积极探索在农业项目和农村产业环节上建立党组织的方式和途径,推进“支部加协会”模式的有效覆盖和作用发挥,促进农村党建更好地与农村经济建设相融互动、同步发展。
  (三)围绕发展配班长、建班子、抓队伍,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克难攻坚、加快发展的能力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提高抓发展的能力,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最重要内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各个方面都要体现和落脚到这项能力上来。
  1.围绕发展配班长。按照“班长抓班子,班子带队伍”的思路,坚持从发展主干线上考察和识别干部,注重从社会发展快、群众反响好的地方发现人才,加大优秀年轻干部培养教育力度,真正把那些善抓发展、勇于开拓、作风正派的干部选拔到基层领导岗位特别是主要领导岗位上来。
  2.围绕发展抓队伍。着眼于建设一支善于带领群众推动发展的党员干部队伍,抓紧建立科学的干部实绩考核评价体系,引导基层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健全完善乡村干部激励和保障机制,探索实行乡村干部报酬与地方发展规模、发展速度、发展效益直接挂钩,探索建立选拔优秀支部书记、村主任进入乡镇班子的制度,深入开展“民爱民敬民信干部”活动,坚持从主干线选拔干部,切实解决好乡村干部动力不足、压力不够、活力不强的问题。切实做好农村党员发展工作,注意把那些有经济头脑和致富能力的人吸收为党的分子、培养为村组干部,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带动力和创造力。
  3.围绕发展建班子。坚持以“三级联创”为总揽,切实加强“五个好”乡村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乡镇党委在促进农村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大乡镇干部尤其是党委领导职位候选人的公推公选力度,积极推行村“两委”班子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大力选派一批年富力强、懂市场经济的优秀青年干部到基层任职,优化乡村党组织领导班子抓发展的素质结构,强化抓发展的整体功能。
  (四)健全完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科学决策、有效执行的能力
  1.构建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科学决策机制。健全和完善议事规则,对会议召开、议事范围、议题确定、决议形成、决策执行与监督及议事纪律等作出明确规定,进一步提高决策效率和决策质量。健全和完善协商制度,建立乡镇决策咨询机制,健全和完善表决制度,提高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防止决策失误。扩大乡镇党代会常任制试点,涉及乡镇发展全局、党的建设的重大事项要召开党员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平时乡镇决策事项要注重征求党员代表意见。遵循“量力而行、群众受益、民主决定、上限控制”的原则,制定“一事一议”管理办法。凡涉及村民自治范围的事项,乡镇党委政府在决策前,要通过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广泛征求意见。
  2.优化县乡权利分配。根据乡村两级党组织的职能职责,理顺条块关系,完善乡镇一级政权组织的功能,合理配置乡镇党政的权责,做到责、权、利相统一。对直接为“三农”服务的站所如农业、林业、卫生院等机构实行属地管理,县级相关部门负责业务指导,以改变长期困扰乡镇的条块分割和人、财、物分离状况,真正使乡镇党委具有统领本辖区内社会经济发展的职能和权力,提高有效整合乡村社会的能力。
  3.建立村党政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制定乡镇党政、村“两委”工作职责,建立乡镇党政、村“两委”联系会议制度,明确界定和划分各自的职责任务,摒弃“我说你听、我定你办”的领导方式。建立健全目标管理责任制、督促检查制度、定期通报分析工作制度、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构建高效灵敏的抓落实机制,形成乡镇党政、村“两委”领导统揽不包揽、支持不干涉、配合不拆台的良好协作局面。
  (五)加快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依法行政、民主执政的能力
  1.加强农村普法教育。充分发挥各种宣传媒体的作用,开展经常性的农村普法教育和政策宣传,大力宣传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特别要重视宣传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农村群众依法办事、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定期组织乡村干部集中学习法律和政策,把法律政策学习作为基层干部培训的一项主要内容,深入开展政策宣讲,提高乡村干部的法律水平,增强依法执政的意识。
  2.坚持依法治乡治村。加强对基层组织依法行政的监督,完善有关依法行政的监督措施,聘请依法行政监督员,发挥基层群众的监督力量,畅通群众监督的渠道,严肃查处不依法行政的典型事件。加强对村民自治和乡镇政务公开的自律和监督。以强化财务管理为重点,推行村账乡管制度,强化村民理财小组和村务监督小组的职责,定期检查和抽查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大会筹备召开和村务公开情况,完善村民自治工作记录和会议记录,实行乡镇党委派员参加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大会制度。由组织、民政等相关部门定期对农村基层乡镇政务、村民自治情况进行检查,及时纠正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查处推进基层民主方面的违纪违法行为和软拖应付行为,确保基层民主政治依法稳步推进。
  3.纵深推进村民自治。完善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大会定期召开制度,凡属公益性建设等与村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重大村务决策,交由党员代表议事会议商议,在全村范围内公示,充分听取村民的意见,依法提交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大会作出决定。建立村务公开约束制度,增强村务公开实效。
  (六)建立健全“干部经常受教育、群众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群众、凝聚民心的能力
  1.建立密切联系群众机制。建立和完善乡村干部调查研究、公开办事等制度,切实落实《民情日记》、“驻村双向选择”、“首问责任制”等措施。坚持和完善领导和部门联系基层贫困单位制度,实现从“救济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提高帮扶实效。大兴为民办实事之风。建立上级督查考核、受益群众评议相结合的考评机制,确保实事办好、好事办实。
  2.加强基层干部作风建设。要把农村基层干部作风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注重教育引导的同时,更要加强制度建设和机制完善,促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干部自觉转变作风,真正做到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区市县要着力建立和完善农村基层组织“班长抓班子、班子带队伍、队伍促发展”的工作机制,明确乡、村干部行为规范和工作规范。坚持加强基层干部作风建设,建立作风建设巡视制度,落实为民服务的具体措施,将基层党组织、基层干部的作风状况纳入目标管理和年度考核内容。
  3.落实做好群众工作的措施。要教育农村基层干部重视了解当前群众诉求,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规律,强化做好群众工作的系统思维,灵活运用法律、经济、行政和说服教育等手段,从满足群众需要、帮助群众解难、调处群众纠纷等方面入手,努力做好群众工作。建立基层干部在急难险重和复杂事件面前靠前指挥、落实信访工作责任,群众疑难问题和信访案件包案和包村等制度。建立和完善群众信息网络,充分发挥群团组织、党代表、人大代表和各类经济社会组织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畅通群众意见、建议和群众呼声、群众疾苦的反馈渠道,经常深入基层倾听群众意见,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尽量把问题和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
  4.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加大对农村和农业的投入力度,集中力量抓好农村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大力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依托、农业产业化经营为主线,以“支部+协会”、“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为主要形式,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效益农业;进一步调整布局,大力发展以促进流通、服务农村等为主的第三产业;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积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利用集体公房、设备等租赁经营,积极探索壮大集体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形成资源整合收益型、旅游资源开发型、效益农业发展型、物业经营增值型、资本经营拓展型等多条发展路子,不断增强集体经济实力。
   5.建立“不作为”责任追究制度。调动各方力量,加强作风督查,制定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干部平时“不作为”、任期“无作为”的表现形式和认定标准,严肃查处不作为的典型案件。坚持群众评议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干部制度,定期组织党代表、人大代表、村民代表评议乡镇党委政府及领导干部,组织村民代表或全体村民评议村“两委”干部,制定群众公认的刚性约束标准。实行末位淘汰制度,凡连续2年年度考核居于末位的,党政主要领导要就地免职;凡在群众评议中得不称职票超过一定比例的,分别给予组织提醒、谈话诫免和组织处理,促使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在压力中生活力,出创造力,强战斗力,增凝聚力。

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调研报告

【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08-12

**县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08-12

县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08-12

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_[实习报告]08-15

**县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情况的调研工作报告08-15

县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情况的调研工作报告08-15

县委组织部长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调研报告08-12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执政能力08-15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执政能力08-16